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中国章回小说考证最新章节!

    佳讯先生:

    今天在《秋野》第二卷第五期里得读你的《〈镜花缘〉补考》,我很高兴,又很感谢。高兴的是你寻得了许多海州学者的遗著,把这位有革新思想的李松石的历史考得更详细了;感谢的是你修正了我的许多错误。但我还有两个小请求:

    (1)你的《补考》,将来可否许我收到《(镜花缘〉的引论》的后面作个附录?倘蒙你允许,请将《秋野》所登之稿中的排印错误代为校正,以便将来照改本付印。

    (2)吴鲁星先生的《考证》,不知载在什么杂志里,你能代索一份赐寄吗?

    匆匆道谢,并祝你好

    胡适。十七,十一,廿一

    *

    附录一 孙佳讯先生回信

    适之先生:

    接读你的信,使我十二分喜悦;我那篇《补考》,仅是零碎的杂记,不意竟引起先生的注意!海属传说中《镜花缘》的作者,有数种说法:

    (一)二许兄弟所作;

    (二)二许、二乔与李氏凑趣而作;

    (三)李氏有一书,与许氏《镜花缘》交换而署名的;

    (四)二许卖版权与李氏的;

    (五)被李氏诈去的;

    (六)二许匿名藉李氏以传;

    (七)系一无名人所作,为二许兄弟所改正者。

    这些传说,都是没有根据的。李氏作此书时,容或取材于当时朋友谈笑的资料,书成时,也容许有就正二许的地方。吾乡有位老先生曾在板浦看见一本破旧的手写的笔记本子,内有一条云,《镜花缘》某回某处为许桂林所增削。他说这本东西,还未出板浦,但恐怕已不易找了。现在欲知传说之谬误与否,当先搜求二许遗书,研究其思想,与《镜花缘》对证,此为最好的方法。我曾将许桂林《榖梁释例》与《镜花缘》讲《春秋》处相对照,发现有极背驰的地方。这种传说,若不当许氏遗书容易搜求,许氏事迹容易访问时,详加研究;再过数十年,《镜花缘》的作者,便成了不易解决的疑案。这种工作,我们力量太薄弱,还请先生多多地加以帮助。

    今夏在云台山,有王老说他家从前有《镜花缘》木刻本,四十卷,无绣像,眉头有二许的批评,现流落在灌云南乡。我疑其为初刻本,托他找回,不知能否如愿?吴鲁星君的《考证》,郑西谛先生曾允许登入《中国文学研究》,叫他重抄一过,迨寄去时,《中国文学研究》已出版了。现原稿存在我处。我虽不满意于他的证据和结论,但材料甚丰富,可供参考处极多。当与之函商,能否寄给先生一阅!

    许桂林《七嬉》在海州已不易找,望先生向刘半农先生借阅,其中或者还有考证《镜花缘》的材料。

    先生想将我的《补考》收为《引论》的附录,我非常愿意,现将排印错误处改正如下。(勘误表从略)

    孙佳讯上

    *

    附录二 《镜花缘》补考————呈正于胡适之先生

    孙佳讯

    自从胡适之先生发表《〈镜花缘〉的引论》后,海属人颇有注意于《镜花缘》的作者;因海属多传说此书为许乔林、许桂林兄弟所作,与李汝珍毫无关系。吾友吴鲁星遂本此广收证据,成《〈镜花缘〉考证》一篇,确认《镜花缘》的作者为许氏兄弟。他将所有与《镜花缘》有关系的书借给我看,我也继续得到许氏兄弟所著的几本书,研究的结果,颇不以吴君之结论为然。此篇零碎的札记,可正胡适之先生《〈镜花缘〉的引论》几处的锗误,并将李氏的事迹,多考出一点来;关于驳正吴君的《〈镜花缘〉考证》,当先解释海属《镜花缘》传说的成因,将来当为一文,与之商榷。————现在就说到本题了。

    “乾隆四十七年壬寅(一七八二),李汝珍的哥哥汝璜(字佛云)到江苏海州做官,他跟到任所。那时候歙县凌廷堪家在海州,李汝珍从他受业。”(见胡氏原文)四十八年癸卯(一七八三)李汝璜任板浦场盐课司大使(据《海州志·职官表》“盐官”类),嘉庆四年己未(一七九九)李汝璜卸盐大使任(仍据《海州志》)。以后二年,据许桂林《北堂永慕记》(附《易确》后)云:“己未秋,自宿迁移家归海州之板浦。……明年(即嘉庆五年庚申,一八〇〇),……先君病。……是年,……桂林客板浦场盐课司大使李佛云汝璜处。……癸亥春(即嘉庆八年,一八〇三),应岁试,桂林旋归取妇。是秋,随李佛云之淮南草堰场。”足见李汝璜卸职后,仍住在板浦,至嘉庆八年秋,方与板浦告别。这时李汝珍呢?他已于嘉庆六年辛酉(一八〇一)到河南做县丞去了。许乔林自编的《弇榆山房诗略》系编年体,嘉庆辛酉年中,有《送李松石县丞汝珍之官河南》,时乔林方在家,诗录于下:

    治水无全策,贾让仅得半;况今河屡迁,治法亦宜变。

    古称东南下,利导乘势便!上展与下展,反壤聚尺寸。

    河身日渐高,衍溢由淤淀,糜费水衡钱,往往至巨万。

    安澜亦岁修,膏腴利巧宦,补苴果何益,张皇事修缮。

    必有潘靳才,始可奏清晏。河南天下中,黄河经流贯,

    地脊据上游,宣防重守扞;丞尉虽小官,汛地有分段,

    搴茭及下竹,亦可著廉干。近来吏道卑,阘冗何足算,

    锱铢欲分润,风雨辄心惮,治河事大难,仓卒乃倚办。

    今兹河又决,蹈陆势浩瀚,数十万民夫,约束资将弁;

    此辈皆游民,易集亦易散,宽猛既相防,趋事恐挠悍!

    工赈策诚佳,缓急亦可患。况闻汉江北,义勇正团练,

    隔岸即楚氛,王师急转战;寇穷防豕突,人众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