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自由人生最新章节!

    本文由胡适起草,发表时,与蒋梦麟联合署名。

    今天是五月四日。我们回想去年今日,我们两人都在上海欢迎杜威博士,直到五月六日方才知道北京五月四日的事。日子过得真快,匆匆又是一年了。

    当去年的今日,我们心里只想留住杜威先生在中国讲演教育哲学;在思想一方面提倡实验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在教育一方面输入新鲜的教育学说,引起国人的觉悟,大家来做根本的教育改革。这是我们去年今日的希望。不料事势的变化大出我们意料之外。这一年以来,教育界的风潮几乎没有一个月平静的,整整的一年光阴就在这风潮扰攘里过去了。

    这一年的学生运动,从远大的观点看起来,自然是几十年来的一件大事。从这里面发生出来的好效果,自然也不少。引起学生的自动精神,是一件;引起学生对于社会国家的兴趣,是二件;引出学生的作文演说的能力、组织的能力、办事的能力,是三件;使学生增加团体生活的经验,是四件;引起许多学生求知识的欲望,是五件。这都是旧日的课堂生活所不能产生的,我们不能不认为学生运动的重要贡献。

    社会若能保持一种水平线以上的清明,一切政治上的鼓吹和设施,制度上的评判和革新,都应该有成年的人去料理;未成年的一班人(学生时代的男女),应该有安心求学的权利,社会也用不着他们来做学校生活之外的活动。但是我们现在不幸生在这个变态的社会里,没有这种常态社会中人应该有的福气;社会上许多事,被一班成年的或老年的人弄坏了。别的阶级又都不肯出来干涉纠正,于是这种干涉纠正的责任,遂落在一般未成年的男女学生的肩膀上。这是变态的社会里一种不可免的现象。现在有许多人说学生不应该干预政治,其实并不是学生自己要这样干,这都是社会和政府硬逼出来的。如果社会国家的行为没有受学生干涉纠正的必要,如果学生能享安心求学的幸福而不受外界的强烈刺激和良心上的督责,他们又何必甘心抛了宝贵的光阴,冒着生命的危险,来做这种学生运动呢?

    简单一句话:在变态的社会国家里面,政府太卑劣腐败了,国民又没有正式的纠正机关(如代表民意的国会之类),那时候干预政治的运动,一定是从青年的学生界发生的。汉末的太学生,宋代的太学生,明末的结社,戊戌政变前的公车上书,辛亥以前的留学生革命党,俄国从前的革命党,德国革命前的学生运动,印度和朝鲜现在的独立运动,中国去年的“五四”运动与“六三”运动,都是同一个道理,都是有发生的理由的。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这种运动是非常的事,是变态的社会里不得已的事。但是它又是很不经济的不幸事,因为是不得已,故它的发生是可以原谅的。因为是很不经济的不幸事,故这种运动是暂时不得已的救急办法,却不可长期存在的。

    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生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况且中国眼前的学生运动更是不经济。何以故呢?试看自汉末以来的学生运动,试看俄国、德国、印度、朝鲜的学生运动,那有一次用罢课作武器的?即如去年的“五四”与“六三”,这两次的成绩,可是单靠罢课作武器的吗?单靠用罢课作武器,是最不经济的方法,是下下策,屡用不已,是学生运动破产的表现!

    罢课于敌人无损,于自己却有大损失。这是人人共知的。但我们看来,用罢课作武器,还有精神上的很大损失:

    (一)养成倚赖群众的恶心理。  现在的学生很像忘了个人自己有许多事可做,他们很像以为不全体罢课便无事可做。个人自己不肯牺牲,不敢做事,却要全体罢了课来呐喊助威。自己却躲在大众群里跟着呐喊。这种倚赖群众的心理是懦夫的心理!

    (二)养成逃学的恶习惯。  现在罢课的学生,究竟有几个人出来认真做事,其馀无数的学生,既不办事,又不自修,究竟为了什么事罢课?从前还可说是“激于义愤”的表示,大家都认作一种最重大的武器,不得已而用之。久而久之,学生竟把罢课的事看作很平常的事。我们要知道,多数学生把罢课看作很平常的事,这便是逃学习惯已养成的证据。

    (三)养成无意识的行为的恶习惯。  无意识的行为就是自己说不出为什么要做的行为。现在不但学生把罢课看作很平常的事,社会也把学生罢课看作很平常的事。一件很重大的事,变成了很平常的事,还有什么功效灵验?既然明知没有灵验功效,却偏要去做;一处无意识的做了,别处也无意识的盲从。这种心理的养成,实在是眼前和将来最可悲观的现象。

    以上说的是我们对于现在学生运动的观察。

    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简单说来,只有一句话:“我们希望学生从今以后要注重课堂里、自修室里、操场上、课余时间里的学生活动。只有这种学生活动是能持久又最有功效的学生运动。”

    这种学生活动有三个重要部分:

    (1)学问的生活。

    (2)团体的生活。

    (3)社会服务的生活。

    第一、学问的生活。  这一年以来,最可使人乐观的一种好现象,就是许多学生对于知识学问的兴趣渐渐增加了。新出的出版物的销数增加,可以估量学生求知识的兴趣增加。我们希望现在的学生充分发展这点新发生的兴趣,注重学问的生活。要知道社会国家的大问题,决不是没有学问的人能解决的。我们说的“学问的生活”,并不限于从前的背书抄讲义的生活。我们希望学生(无论中学大学)都能注重下列的几项细目:

    (1)注重外国文  现在中文的出版物,实在不够满足我们求知识的欲望。求新知识的门径在于外国文,每个学生至少须要能用一种外国语看书。学外国语须要经过查生字,记生字的第一难关。千万不要怕难,若是学堂里的外国文教员确是不好,千万不要让他敷衍你们,不妨赶跑他。

    (2)注重观察事实与调查事实  这是科学训练的第一步。要求学校里用实验来教授科学,自己去采集标本,自己去观察调查。观察调查须要有个目的(例如本地的人口、风俗、出产、植物、鸦片烟馆等项的调查)。还要注重团体的互助,分功合作,做成有系统的报告。现在的学生天天谈“二十一条”,究竟二十一条是什么东西,有几个人说得出吗?天天谈“高徐济顺”,究竟有几个指得出这条路在什么地方吗?这种不注重事实的习惯,是不可不打破的。打破这种习惯的唯一法子,就是养成观察调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