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论衡全译最新章节!

    【题解】

    本篇王充着重论述人的形体跟寿命的关系。他认为,人的形体和寿命都是承受天的正气同时形成的,只是承受气的厚薄有不同,所以形体与寿命有大小和长短之分。正常人一旦具有生命,形体和寿命就已经固定,它们相互依存,从生到死不会再改变。动物界蠕动飞行的虫子能变化,是因为它们本性所致,但不因此而能增加寿命。希望人像它们那样能变化形体,无意乎想让人成为短命的动物,这不是人们所希望的。至于修道服药可以改变人的形体,成为“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云”而“千岁不死”的仙人的说法,王充认为,那是妄言,不可信。

    【原文】

    7·1人禀元气于天,各受寿夭之命,以立长短之形,犹陶者用土为簋廉(1),冶者用铜为柈杅矣(2),器形已成,不可小大;人体已定,不可减增。用气为性,性成命定。体气与形骸相抱(3),生死与期节相须(4)。形不可变化,命不可减加。以陶冶言之,人命短长,可得论也。

    【注释】

    (1)土:疑“埴”的坏字。下文有“陶者有埴簋庑”可证。埴(h0直):粘土。簋(gu!鬼):古代装食物的器皿。廉:疑系“庑(廡)”之形误。下同。庑(w(伍):通“甒”(w(伍),古代装酒的陶器。

    (2)柈(p2n盘):通“盘”,盘子。杅(y(鱼):同“盂”,盛水的器皿。

    (3)骸(h2i孩):躯体。形骸:指形体。抱:存。

    (4)期节:期限。这里指命中注定的寿限。须:等待。这里是等同,一致的意思。

    【译文】

    人从天那儿承受了元气,各自接受了自己的寿命,形成了高矮不同的形体,就像制陶工人用粘土做成簋和甒,冶炼工人用铜铸成盘和盂。器皿的形体已经形成,不能再缩小与扩大;人的身体已经定型,也不能再变矮与增高。人因承受气形成生命,生命一旦形成,寿命就不会改变。人体具备的气与形体是相互依存的,生死与寿限是相互一致的。形体不能改变,寿命不能缩短与延长。根据制陶和冶金的道理来推论,人的寿命有长有短,就能够得到说明了。

    【原文】

    7·2或难曰(1):“陶者用植为簋廉,簋廉壹成(2),遂至毁败,不可复变。若夫冶者用铜为柈杅,柈杅虽已成器,犹可复烁(3),柈可得为尊(4),尊不可为簋(5)。人禀气于天,虽各受寿夭之命,立以形体,如得善道神药(6),形可变化,命可加增。”

    【注释】

    (1)难(n4n南去):驳斥。

    (2)两“廉”字当为“庑(廡)”之形误。壹:一旦。

    (3)烁(shu^朔):熔化金属。

    (4)尊:古代的酒具。

    (5)不:根据文意疑作“亦”字,否则句不可通。

    (6)善道:指所谓可以使人延年益寿,长生不死的道术。神药:指仙丹。

    【译文】

    有人反驳说:“制陶工人用粘土做成簋和甒,簋和甒一旦制成,直到毁坏,形体不会再改变,至于冶炼工人用铜铸成盘和盂,盘和盂即使已经铸成器皿,还能再熔化,盘可以成为尊,尊也可以成为簋。人从天那儿承受气,即使各自接受了自己的寿命,形成了形体,要是得到了神奇的道术和仙丹,形体仍然能改变,寿命也可能延长。

    【原文】

    7·3曰:冶者变更成器,须先以火燔烁,乃可大小短长。人冀延年,欲比于铜器,宜有若炉炭之化,乃易形;形易,寿亦可增。人何由变易其形,便如火烁铜器乎?《礼》曰:“水潦降(1),不献鱼鳖(2)。”何则?雨水暴下,虫蛇变化,化为鱼鳖。离本真暂变之虫(3),臣子谨慎,故不敢献。人愿身之变,冀若虫蛇之化乎?夫虫蛇未化者(4),不若不化者。虫蛇未化,人不食也;化为鱼鳖,人则食之。食则寿命乃短(5),非所冀也。岁月推移,气变物类,虾蟆为鹑(6),雀为蜄蛤(7)。人愿身之变,冀若鹑与蜄蛤鱼鳖之类也?人设捕蜄蛤(8),得者食之,虽身之不化,寿命不得长,非所冀也。鲁公牛哀寝疾七日(9),变而成虎。鲧殛羽山(10),化为黄能(11)。愿身变者,冀牛哀之为虎(12),鲧之为能乎?则夫虎,能之寿,不能过人。天地之性,人最为贵。变人之形,更为禽兽,非所冀也。凡可冀者,以老翁变为婴儿,其次,白发复黑,齿落复生,身气丁强(13),超乘不衰(14),乃可贵也。徒变其形,寿命不延,其何益哉?

    【注释】

    (1)潦(l3o老):大雨。

    (2)鳖(bi5别):甲鱼,团鱼。

    (3)本真:本来的形体。暂:突然,忽然。

    (4)这句说虫蛇变化者,下句是说不变者,所以“未”字疑“之”字之误。

    (5)根据文意,疑“食”前有“见”字,否则语意不完整。

    (6)虾蟆:蛤蟆。鹑(ch*n纯):鸟名,即鹌(1n安)鹑。

    (7)雀:麻雀的别称。蜄(sh8n甚):大蚌。蛤(g6格):蛤蜊。

    (8)设:假如,如果。

    (9)公牛哀:姓公牛,名哀,春秋时鲁国人。《淮南子·俶真训》上说他得病,卧床七日之后变成了老虎。

    (10)鲧(g(n滚):传说是禹之父。居于崇,号崇伯。奉尧命治水,以筑堤防水九年未平,被舜杀于羽山(今山东郯城东北)。神话说他神化为黄能(一种类似熊的兽)。殛(j0极):诛杀。羽山:古山名,传说在今山东省郯城东北。

    (11)能:一种像熊的野兽。事参见《左传·昭公七年》。

    (12)上文有“冀若虫蛇之化乎?”,“冀若鹑与蜄蛤鱼鳖之类也?”根据其句式,疑“冀”后脱一“若”字。

    (13)丁:健壮。强:强健,有力。

    (14)超:跃登。乘(sh8ng圣):一车四马为一乘。超乘:跳跃上车,这里形容勇猛敏捷。

    【译文】

    我认为:冶炼工人要改变原来样子再铸成器皿,一定得先用炉火烧化,才能使其扩大、缩小,压短、拉长。人希望延长寿命,想拿铜器来作比方,那就应当有像炉里的炭一样变化,才能改变形体;形体改变了,寿命也就能延长。人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形体,就像炉火熔化铜器一样呢?《礼记·曲礼》上说:“下大雨,就不向君主献鱼鳖。”为什么呢?因为雨水猛下,虫蛇改变了形体,变成了鱼鳖。它们脱离本来样子突然变成鱼鳖,作臣子的小心谨慎,所以不敢献给君主。人希望身体能变化,是希望像虫蛇那样变化吗?其实变化了的虫蛇,还不如不变化的。虫蛇没有变成鱼鳖,人不吃它;变成鱼鳖,人就要吃它。被人吃了其寿命就短,这不是人们所希望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气的变化,物类也会跟着变化,蛤蟆成了鹌鹑,麻雀成了大蚌、蛤蜊。人希望身体能变化,是希望像鹌鹑、大蚌、蛤蜊、鱼、鳖之类一样吗?人如果捕捉大蚌、蛤蜊,得到者把它吃了,即使本身没有变化,其寿命也不会长,这也不是人们所希望的。鲁国的公牛哀得了卧床的疾病七天,就变成了老虎。鲧在羽山被杀,变成了黄能。希望身体能变化的人,是希望像公牛哀变为老虎,鲧变为黄能那样吗?然而那老虎,黄能的寿命,是不可能超过人的。天地间的生命,人最为宝贵。改变人的形体,再变成禽兽,这不是人们所希望的。凡是希望身体能变化的人,若能由老翁变为婴儿,其次,由白发能恢复成黑发,落掉的牙齿能再长出,身体和体气能保持坚强,跃车迅猛的劲头不减,才是可贵的。光改变自己形体,寿命没有延长,那有什么好处呢?

    【原文】

    7·4且物之变随气,若应政治(1),有所象为(2)。非天所欲寿长之故,变易其形也,又非得神草珍药食之而变化也。人恒服药固寿,能增加本性,益其身年也。遭时变化,非天之正气(3),人所受之真性也,天地不变,日月不易,星辰不没,正也。人受正气,故体不变。时或男化为女,女化为男,由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也,应政为变。为政变,非常性也。汉兴,老父授张良书(4),己化为石(5),是以石之精为汉兴之瑞也(6);犹河精为人持壁与秦使者(7),秦亡之征也。蚕食桑老(8),绩而为茧(9),茧又化而为娥(10),娥有两翼,变去蚕形。蛴螬化为复育(11),复育转而为蝉,蝉生两翼,不类蛴螬。凡诸命蠕蜚之类。多变其形,易其体。至人独不变者,禀得正也。生为婴儿,长为丈夫,老为父翁,从生至死,未尝变更者,天性然也。天性不变者,不可令复变;变者,不可不变(12),若夫变者之寿,不若不变者。人欲变其形,辄增益其年(13),可也。如徒变其形而年不增,则蝉之类也,何谓人愿之?龙之为虫,一存一亡(14),一短一长,龙之为性也,变化斯须(15),辄复非常。由此言之,人,物也,受不变之形,不可变更(16),年不可增减。

    【注释】

    (1)若应政治:王充认为,万物的特殊变化有时应和国家政治的好坏而发生。

    (2)象:象征。

    (3)正气:指天正常施放的气。

    (4)老父:老头。张良(?~公元前186年):字子房,传为城父(今安徽省亳县东南)人。汉初大臣。其祖与父是韩国贵族,秦灭韩,张良结交刺客,刺杀秦始皇未遂。传说他逃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后参加秦末农民起义,是刘邦的主要谋士。汉朝建立,封为留候。事参见《史记·留侯世家》。

    (5)已:随后,不久。化为石:传说黄石公是块石头变的,后来又复原为石头。(6)瑞:特指吉祥的征兆。

    (7)事参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8)老:衰,疲倦,休息的意思。

    (9)绩:把麻搓成线。这里指吐丝。

    (10)娥:通“蛾”。

    (11)蛴螬(q0c2o齐曹):金龟子的幼虫。复育:蝉的幼虫。蛴螬化为复育:古人限于当时科学水平,分不清这两种昆虫的幼虫,认为复育是蛴螬变的。

    (12)疑“可”后脱一“令”字。上文言“不可令复变”,此言“不可令不变”,文例一致,可证。

    (13)辄(h6哲):总是,就。

    (14)一:时而。

    (15)斯须:一会儿。

    (16)上文言“形不可变化,命不可减加”,故疑“不”前夺一“形”字。

    【译文】

    况且物类的变化是随着节气,有时就应与国家政治好坏相应,有所预兆出现,并不是上天想它延年益寿的缘故,才改变它的形体,也不是得神草仙丹吃了而变化的。人长期服药能保持长寿,能增加原来的生命,延长其寿命。这只是碰巧发生的变化,不是天正常施放的气,也不是人所承受的原有生命。天地不发生变化,日月不改变形态,星辰不发生坠落,这是正常现象。人承受的是天的正气,所以身体不会改变。有时男人变成女人,女人变成男人,同样高地成了谷地,深谷成了丘陵,应和政治发生变化。有应和政治的变化,不是正常的生命现象。汉朝要兴起,老翁授兵书给张良,然后变成石头,这石头精灵的出现是作为汉朝兴起的吉兆;像河的精灵变成人手捧玉璧递给秦的使者,是秦朝将亡的凶兆。蚕吃桑叶而衰,然后吐丝作成茧,茧又变成蛾,蛾有两只翅膀,改变掉了蚕的形体。蛴螬变成复育,复育转变成了蝉,蝉长出两只翅膀,完全不像蛴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