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德意志人最新章节!

一时段开这门课。我将去亨宁那里听逻辑学,去米歇尔特那里听哲学科学的百科全书。因为施莱尔马赫是即兴讲演,不易记下他的授课内容;总的来说迄今为止,他————也包括他的说教在内————还没有特别吸引我;我必须首先更好地了解他本人。人们说马尔海涅克的演讲骄傲自大且装腔作势,这是一种错误的描述,它十分有价值并且带着显而易见的感情痕迹。在这里最友好的一位就是希茨希[14],他已经给我帮了无数忙。昨天他把我介绍给一个协会,那里的特别之处是能碰见沙米索[15]。人们朗诵费希特[16]的《生活》。沙米索,一位稍老的、高个的、消瘦的男子,留着一头灰白的早期德国式的头发,但是有一对乌黑的眉毛。在谈话中他并不是那么好,心不在焉、做鬼脸,但是他很亲切友好且乐于助人。所以我拥有了一切,只是没有你————我最好的朋友,也没有找到一个对我而言能够有什么取代你的人。你会说:“为何你如此固执地跑开,没有等我们?”我回答:“为了见黑格尔,为了给他送葬。”把这封信给比尔,以便他告诉我父母————他们大概很渴望知道————在黑格尔去世后我现在打算做什么。

    施特劳斯

    昨天,17日,我们安葬了他。三点时,马尔海涅克作为校长在大学礼堂里做了发言,演讲简朴而真挚,完全令我满意。他将黑格尔不仅描绘成思想帝国中的国王,还描绘成生活中真正的耶稣信徒。他还说————在教会的典礼上他不会这么说————黑格尔像耶稣基督那样,通过肉体的死亡进入到了精神上的再生,他把这种精神留给了追随者并且将它渗透。然后,颇为嘈杂的队伍行进至居丧之家,再从那里前往墓地。这块坟墓被雪覆盖着,左边是夕阳,右边是升起的月亮。如同黑格尔希望的那样,他被安葬在费希特的旁边。枢密院委员弗里德里希·福尔斯特(Fr.Förster),一位诗人和黑格尔的拥护者,发表了一篇满是废话的讲话,例如关于雷雨————这场雷雨早已笼罩在我们头顶,看来已经要逐渐消散,它还带着有火花的光束与沉重的雷声击中了一个高贵的头,而且这些以一种语调说出来,好像人们给了这家伙5芬尼银币,要他迅速地把事情照着念完。在这结束后,人们走得离坟墓更近了一些,有一个被泪水压抑着但是庄严的声音说:“愿主赐福于你。”这是马尔海涅克。这一印象再次让我十分满意。从墓地走出来时,我看到一位年轻男子在哭泣,并且听到他提及黑格尔。我与他做伴同行。他是一位法学家,黑格尔多年的学生。就此祝你平安!

    * * *

    [1] 施特劳斯的姓氏应写作“Strauβ”,原著在此处出现的这种不准确性,是由德语正字法的历史演变造成的。达维德·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David Friedrich Strauβ,1808——1874),德国新教哲学家、作家和神学家,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之一,以对基督教的批判而著名,主要著作有《耶稣传》(Das Leben Jesu)和《旧信仰和新信仰》(Der alte und der neue Glaube)等。

    [2] 克里斯蒂安·梅克林(Christian Märklin,1807——1849),德国新教神学家和教育学家,政治上倾向于君主立宪制。1821~1825年,两人同在穆尔布隆-布劳博伊伦新教讲习班(Evangelischen Seminare Maulbronn und Blaubeuren,相当于9~12年级的高级文理中学)就读,1825~1830年,两人同在图宾根教会学校(Tübinger Stift)就读。

    [3] 弗里德里希·提奥多·菲舍尔(Friedrich Theodor Vischer,1807——1887),德国文学家和哲学家,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代表作有《批判路径》(Kritische Gänge)和《美之美学或科学》(Aesthetik oder Wissenschaft des Schönen)等,政治上倾向于左翼民主。

    [4] 此处原文有误,梅克林实际去世于1849年10月18日。

    [5] 达维德·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克里斯蒂安·梅克林:来自当下的一幅生平性格图》(David Friedrich Strauβ,Christian Märklin:Ein Lebens-und Charakterbild aus der Gegenwart),曼海姆1851年版,28~29页。

    [6] 指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精神现象学》(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Phänomenologie des Geistes),班贝克/维尔茨堡1807年版。

    [7] 约翰·爱德华·埃德曼(Johann Eduard Erdmann,1805——1892),德国哲学家和作家,老年黑格尔派的成员,曾在柏林跟随黑格尔学习,代表作是《哲学史大纲》(Grundriss de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8] 弗里德里希·达尼尔·恩斯特·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Daniel Ernst Schleiermacher,1768——1834),德国新教神学家和哲学家,浪漫派的成员,将柏拉图的著作译成了德语,被视为近代注疏学的创始人。

    [9] 穆尔布隆、诺因施塔特和海尔布隆都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北部的小城市。

    [10] 莱奥波德·奥古斯特·威廉·佐罗塞奥斯·冯·亨宁(Leopold August Wilhelm Dorotheus von Henning,1791——1866),德国哲学家,1821年在黑格尔的指导下在柏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黑格尔去世后主编了他关于逻辑学的著述。

    [11] 菲利普·康拉德·马尔海涅克(Philipp Konrad Marheineke,1780——1846),德国新教神学家,在黑格尔去世后逐渐成为其追随者中的右派中坚分子,1817~1818,1831~1832年任柏林大学校长。

    [12] 卡尔·里特尔(Carl Ritter,1779——1859),德国地理学家,柏林大学教授,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13] 卡尔·路德维希·米歇尔特(Karl Ludwig Michelet,1801——1893),德国哲学家,1824年在黑格尔的指导下在柏林大学获博士学位。亨宁、马尔海涅克与米歇尔特都加入了在1832~1845年负责主编黑格尔全集的“故人之友协会”(Verein von Freunden des Verewigten)。

    [14] 尤里乌斯·爱德华·希茨希(Julius Eduard Hitzig,1780——1849),德国法学家、作家和出版商,长期在柏林的司法机构担任要职。他还是霍夫曼(E.T.A.Hoffmann,1776——1822)的传记作者。

    [15] 阿德尔贝特·冯·沙米索(Adelbert von Chamisso,1781——1838),法裔德国博物学家和浪漫派诗人,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彼得·施莱米尔的奇谈》(Peter Schlemihls wundersame Geschichte)。

    [16] 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德国哲学家,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康德与黑格尔之间的联结者。费希特还是德国国家主义和爱国主义最初的激发者与宣扬者之一。代表作有《自然法权基础》(Grundlage des Naturrechts),《全部知识学之基础》(Grundlage der gesammten Wissenschaftslehre)和《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Reden an die deutsche Nation)等。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