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传家宝最新章节!

    有个区干部叫李成,全家一共三口人————一个娘、一个老婆,一个他自己。他到区上做工作去,家里只剩下婆媳两个,可是就只这两个人,也有些合不来。

    在乡下,到了阴历正月初二,照例是女人走娘家的时候,在本年(一九四九年)这一天早饭时,李成娘又和媳妇吵起来:

    李成娘叫着媳妇的名字说:“金桂!准备准备走吧!早点去早点回来!”他这么说了,觉着一定能叫媳妇以为自己很开明,会替媳妇打算。其实她这次的开明,还是为她自己打算:

    她有个女儿叫小娥,嫁到离村五里的王家寨,因为女婿也是区干部,成天不在家,一冬天也没顾上到娘家来。她想小娥在这一天一定要来,来了母女们还能不谈谈心病话?她的心病话,除了评论媳妇的短处好像再没有什么别的,因此便想把媳妇早早催走,免得一会小娥回来了说话不方便。

    金桂是个女劳动英雄,一冬天赶集卖煤,成天打娘家门过来过去,几时想进去看看就进去看看,根本不把走娘家当件稀罕事。这天要是村里没有事,她自然也可以去娘家走走,偏是年头腊月二十九,区上有通知,要在正月初二这一天派人来村里开干部会,布置结束土改工作,她是个妇联会主席,就不能走开。她听见婆婆说叫她走走娘家,本来可以回答一句“我还要参加开会”,可是她也不想这样回答,因为她知道婆婆对她当干部这个事早就有一大堆不满意,这样一答话,保不定就会吵起来,因此就另找了个理由回答说:“我暂且不去吧!来了客人不招待?”

    婆婆说:“有什么客人?也不过是小娥吧?她来了还不会自己做顿饭吃?”

    金桂说:“姐姐来了也是客人呀?况且还有姐夫啦?”

    婆婆不说什么了,金桂就要切白菜,准备待客用。她切了一棵大白菜,又往水桶里舀了两大瓢水,提到案板跟前,把案板上的菜搓到桶里去洗。

    李成娘一看见金桂这些举动就觉着不顺眼:第一,她觉着不像个女人家的举动。她自己两只手提起个空水桶来,走一步路还得叉开腿,金桂提满桶水的时候也才只用一只手;她一辈子常是用碗往锅里舀水,金桂用的大瓢一瓢就可以添满她的小锅,这怎么像个女人?第二,她洗一棵白菜,只用一碗水,金桂差不多就用半桶,她觉着这也太浪费。既然不顺眼了,不说两句她觉得不痛快,可是该说什么呢?说个“不像女人吧”,她知道金桂一定不吃她的,因此也只好以“反对浪费”为理由,来挑一下金桂的毛病:“洗一棵白菜就用半桶水?我做一顿饭也用不了那么多!”

    “两瓢水吧,什么值钱东西?到河里多担一担就都有了!”

    金桂也提出自己的理由。

    “你有理!你有理!我说的都是错的!”李成娘说了这两句话,气色有点不好。

    金桂见婆婆鼓嘟了嘴,知道自己再说句话,两个人就会吵起来,因此也就不再还口,沉住气洗自己的菜。

    李成娘对金桂的意见差不多见面就有:嫌她洗菜用的水多、炸豆腐用的油多、通火有些手重、泼水泼得太响……不说好像不够个婆婆派头,说得她太多了还好顶一两句,反正总觉着不能算个好媳妇。金桂倒很大方,不论婆婆说什么,自己只是按原来的计划做自己的事,虽然有时候顶一两句嘴,也不很认真。她把待客用的菜蔬都准备好,洗了占不着的家具,泼了水,扫了地上的菜根葱皮,算是忙了一个段落。

    把这段事情作完了,正想向婆婆说一声她要去开会,忽然觉得房子里总还有点不整齐,仔细一打量,还是婆婆床头多一口破黑箱子。这口破箱子,年头腊月大扫除她就提议放到床下,后来婆婆不同意,就仍放在床头上,可是现在看来,还是搬下去好————新毯子新被褥头上放个呲牙裂嘴的破箱子,像个什么摆设?她看了一会,跟婆婆商量说:“娘!咱们还是把这箱子搬下去吧?”

    婆婆说:“那碍你的什么事?”

    婆婆虽然说得带气,金桂却偏不认真,仍然笑着说:“那破破烂烂像个什么样子?你不怕我姐夫来了笑话?来,咱们搬了吧!”

    婆婆仍然没好气,冷冰冰地说:“你有气力你搬吧!我跟你搬不动!”

    她满以为不怕金桂有点气力,一个人总搬不下去,不想金桂仍是笑嘻嘻地答应了一声“可以”,就动手把箱子一拖拖出床沿,用胸口把一头压低了,然后双手抱住箱腰抱下地去,站起一脚又蹬得那箱子溜到床底。

    金桂费了一阵气力,才喘了两口气,谁知道这一下就引起婆婆的老火来。婆婆用操场上喊口令的口气说:“再给我搬上来!我那箱子在那里摆了一辈子了!你怕丢人你走开!我不怕丢我的人!”金桂见婆婆真生了气,弄得摸不着头脑,只怪自己不该多事。婆婆仍是坚持“非搬上来不可”。

    其实也不奇怪。李成娘跟这口箱子的关系很深,只是金桂不知道罢了。李成娘原是个很能做活的女人,不论春夏秋冬,手里没做的就觉着不舒服。他有三件宝:一把纺车,一个针线筐和这口黑箱子。这箱子里放的东西也很丰富,不过样数很简单————除了那个针线筐以外,就只有些破布。针线筐是柳条编的,红漆漆过的,可惜旧了一点————原是她娘出嫁时候的陪嫁,到她出嫁时候,她娘又给她作了陪嫁,不记得哪一年磨掉了底,她用破布糊裱起来,以后破了就糊,破了就糊,各色破布不知道糊了多少层,现在不只弄不清是什么颜色,就连柳条也看不出来了。里边除了针、线、尺、剪、顶针、钳子之类,也没有什么别的东西。破布也不少,恐怕就有二三十斤,都一捆一捆捆起来的。这东西,在不懂得的人看来一捆一捆都一样,不过都是些破布片,可是在李成娘看来却不那样简单————没有洗过的,按块子大小卷;洗过的,按用处卷————那一捆叫补衣服、那一捆叫打褙①、那一捆叫垫鞋底: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记号————有用布条捆的,有用红头绳捆的,有用各种颜色线捆的,跟机关里的卷宗②上编得有号码一样。装这些东西的黑箱子,原来就是李家的,可不知道是哪一辈子留下来的————榫卯③完全坏了,角角落落都钻上窟窿用麻绳穿着,底上棱上被老鼠咬得跟锯齿一样,漆也快脱落完了,只剩下巴掌大小一片一片的黑片。这一箱里表都在数,再加上一架纺车,就是李成娘的全部家当。她守着这份家当活了一辈子,补补衲衲,哪一天离了也不行。当李成爹在的时候,她本想早给李成娶上个媳妇,把这份事业一字一板传下去,可惜李成爹在时,家里只有二亩山坡地,父子两个都在外边当雇汉,人越穷定媳妇越贵,根本打不起这主意。李成爹死后,共产党来了,自己也分得了地,不多几年定媳妇也不要钱了,李成没有花钱就和金桂结了婚,李成娘在这时候,高兴得面朝西给毛主席磕过好几个头④。一九里⑤,为了考试媳妇的针工,叫媳妇给她缝过一条裤子,她认为很满意,比她自己做得细致,可是过了几个月,发现媳妇爱跟孩子到地里做活,不爱坐在家里补补衲衲,就觉得有点担心,她先跟李成说:“男人有男人的活,女人有女人的活……”李成说:“我看还是地里活要紧!我自己是村里的农会主席,要多误些工,地里有个人帮忙更好。”半年之后,金桂被村里选成劳动英雄,又选成妇联会主席,李成又被上级提拔到区上工作,地里的活完全交给金桂做,家事也交给金桂管,从这以后,金桂差不多半年就没有拈过针,做什么事又都是不问婆婆自己就作了主,这才叫李成娘着实悲观起来。孩子在家的时候,娘对媳妇有意见可以先跟孩子说,不用直接打冲锋;孩子走了只留下婆媳两个,问题就慢慢出来了————

    婆婆只想拿她的三件宝贝往下传,媳妇觉着那里边没大出息,接受下来也过不成日子,因此两个人从此意见不合,谁也说不服谁。只要明白了这段历史,你就会知道金桂搬了搬箱子,李成娘为什么就会发那么大脾气。

    ①打褙,就是用面糊把破布裱起来叫做鞋用。

    ②卷宗,就是公事。

    ③榫卯,官名叫“榫子”。

    ④那时候毛主席在延安。

    ⑤一九里,就是结婚后的九天里。

    金桂见婆婆的气越来越大,不愿意把事情扩大了,就想了个开解的办法,仍然笑了笑说:“娘!你不要生气了,你不愿意叫搬下来,我还给你搬上去!”说着低下头去又把箱子从床底拖出来。她正准备往上搬,忽然听得院里有个小女孩叫着:“金桂嫂!公所叫你去开会啦!区干部已经来了!”    二

    这小女孩叫玉凤,和金桂很好,她在院里叫着“金桂嫂”就跑进来。李成娘一听说叫金桂去开会,觉着又有点不对头,嘴里嘟噜着说:“天天开会!以后就叫你们把‘开会’吃上!”

    玉凤虽说才十三岁,心眼儿很多,说话又伶俐。她沉住气向李成娘说:“大娘!你还不知道今天开会干什么吗?”

    “我倒管他哩?”李成娘才教训过金桂,气色还没有转过来。

    玉凤说:“听说就是讨论你家的地!”

    “那有什么说头?”

    “听说你们分的地是李成哥自己挑的,村里人都不赞成。”

    “谁说的?四五十个评议员在大会上给我分的地,村里谁不知道?挑的!……”玉凤本来是逗李成娘,李成娘却当了真。

    李成娘认了真,玉凤却笑了。她说:“大娘!你不是说开会不抵事吗?哈哈哈……”

    李成娘这时才知道玉凤是逗她,自己也忍不住一边笑,一边指着玉凤说:“你这小捣乱鬼!”

    金桂把箱子从床下拖出来正预备往床上搬,玉凤就叫着进来了。她只顾听玉凤跟自己的婆婆捣蛋,也就停住了手站起来,等到自己的婆婆跟玉凤都笑了,自己也忍不住陪着她们笑了一声,笑罢了仍旧弯下腰去搬箱子。

    李成娘这一会气已经消下去,回头看见床头上没有那口破箱子,的确比放上那口破箱子宽大得多,也排场得多,因此当金桂正弯腰去搬箱子的时候,她又变了主意:“不用往上搬了,你去开你的会吧!”

    金桂见婆婆的气已经消了,自然也不愿意再把那东西搬起来,就答应了一声“也好”,仍然把它推回床下去,然后又把床上放箱子的地方的灰尘扫了一下。她一边扫,一边问玉凤:“区上谁来了?”

    玉凤说:“你还不知道?李成哥回来了。”

    “你又说瞎话!”

    “真的!他没有回家来吗?”

    正说着,李成的姐姐小娥就走进来,大家说了几句见面话以后,金桂问:“我姐夫没有来?”

    小娥说:“来了!到村公所开会去了!————你怎么没有去开会?”

    金桂抓住玉凤一条胳膊又用一个拳头在她头上虚张声势地问她:“你不是说是你李成哥回来了?”

    玉凤缩住脖子笑着说:“一提他你去得不快点?”

    “你这个小捣乱鬼!”金桂轻轻在玉凤脊背上用拳头按了一下放了手,回头跟小娥说:“姐姐!我要去开会,顾不上招呼你!你歇一歇跟娘两个人自己做饭吃吧!”小娥也说:“好!

    你快去吧!”李成娘为了跟小娥说起心病话来方便,本来就想把金桂推走,因此也说:“你去吧!你姐姐又不是什么生客!”

    金桂便跟玉风走了,这时家里只留下她们母女两个。

    小娥说:“娘!我一冬天也顾不上来看你一眼!你还好吧?”

    “好什么?活受啦吧!”

    “我看比去年好得多,床上也有新褥新被了!衣裳也整齐干净了!也有了媳妇了……”

    李成娘的心病话早就闷不住了,小娥这一下就给她引开了口。她把嘴唇伸得长长地哼了一声说:“不提媳妇不生气。

    古话说:‘娶个媳妇过继出个儿’①。媳妇也有本事孩子也有本事,谁还把娘当个人啦?”说着还落了几点老泪。她擦过泪又接着说:“人家一手遮天了,里里外外都由人家管,遇了大事人家会跑到区上去找人家的汉。人家两个人商量成什么是什么,大小事不跟咱通个风。人家办成什么都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