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盛唐夜唱最新章节!

    当年旧友,李颀早逝,高适在担任兵部尚书的时候突然病逝,卒于任上,王昌龄年迈不良于行,岑参正值壮年,如今担任兵部尚书,正陪着叶畅,故此来给杜甫送行的,只有李白。

    这十年大唐人口增长迅速,如今已经过了一万万,而云南又是人口增幅最快的地方之一。李白当初在高适上调中枢之后,曾主掌过云南民政,当地百姓颇念其劝农抚孤之举。如今云南人口滋生,当地蛮民纷纷归化登记入籍,加上迁入此地开辟花椒、甘蔗、棉花等种植园的移民,人口已经超过三百万,故此叶畅将之独辟一道,为云南道。

    “若是达夫他们还活着,那就好了……”李白悠悠望着远处,火车已经开动,他感慨了一声。

    “怎么了?”

    杜甫明白他的意思,以笑回应:“殿下放心,下官必定小心。”

    “那可是故人之后,还记得那位巾帼不让须眉的蛮女么?”

    金宪英嘿然一笑,他身为一国之主,对此有些不以为然。当初他也明知大唐天威,可还不是获罪于大唐么。

    这车头,会将车厢拉到哪里去?

    “是。”那个木迅简短地应道。

    “大理郡王?”杜甫想了想,然后讶然道:“这个木迅是她的儿子,不是从未听她成亲,莫非是嗣子?”

    大理郡王即是当年的蛮女阿诗玛,光荣鼎革之后,为了树立归化的典型,她被寿安封为大理郡王。当然这是虚爵,实际上并无干涉实务的权力。此女多年未嫁,而且以她的身份,也不好嫁人。杜甫在鸿胪寺,与她的交集非常少,如果不是这个木迅外貌颇类其母,只怕也猜不出他的身份来。

    “是啊,哈哈,我看太白兄你身体尚好,这几年正可以乘火车多走走。”叶畅收住自己心里的那一丝失落,转过脸来,看着这位了不起的诗人:“然后回京好生休养,咱们争取都多活几年,看看这个世界,究竟会变成什么模样!”

    与他送别的人身份也有些特殊,乃是新罗老王金宪英。

    不过对于这些荣退的官员,叶畅在爵位上都不吝封赏,比如说李白,是以从二品的鸿胪寺卿退休,便以同样从二品的开国县公为爵,特进为咨政院柱国——这几年在人事制度上,叶畅是大刀阔斧,将十二部尚书增至十五部,其品秩提至正二品,九卿则数量不变,品秩为从二品。在职官员,皆不赐爵,唯有退休之后,方以爵位赐之。实际上就是让那些退休的高级官员,仍然可以享受在职时的一些待遇,比如说仪仗、薪俸,以降低他们对于任期制和退休制的抵抗心理,同时也是避免他们出现退休前疯狂之举。

    与叶畅同行的是一个少年郎,英挺矫健,杜甫自然是见过的。此人身穿禁军军服,不过二十岁左右,杜甫记得,他是安排到此次使节团中的一护卫将领。

    此时的火车,与后世火车相比,载重轻,自重也轻,故此其轨道铺设更为容易,仅仅十年时间,在原先辙轨的基础之上,铁轨就从长安铺到了北海。

    “太白公,如今功成名就,我则不然,未有地方任职之经历,始终是一生之憾,如今就只有想法子立功名于外了。”杜甫笑道:“听闻云南道尚念及太白公之惠政呢!”

    “殿下只管放心,我此行随杜鸿胪为使者顾问,同行有八艘炮舰、十二艘战船,给养货船更有十艘,共携五千军士——足以灭一国矣,我故乡大食,虽也是大国,却不敢捋大唐虎威,为难于我。”

    穿着一身儒袍的阿布杜热,早在五年之前就改名为艾仁,正式破门背教,开始接受华夏的儒家学说。比起动辄拿火狱、死亡来恐吓的他的原来宗教来说,儒家的仁恕、道家的无为还有贯穿于大唐诸家显学中的包容兼顾之论,才是真正的智慧。

    他心里有种感觉,叶畅,就是火车的机车头,大唐就是火车的车厢。

    身前功,身后名,文人所重,便在于此。叶畅视察国子监时所题字句立心、立命、续绝学、开太平,可以说成了这个时代每个文人的志向了。

    “这火车当真是好东西,虽然已经问世十年,我仍然觉得有如梦幻一般啊……”李白在他身边道:“十年两千里铁轨……啧啧,如今去北海,只需要三五日时间就可以了!”

    李白自然知道此事,这一趟专列所送者,并非只有杜甫一行。

    大唐乾元十二年,在长安逗留了十年的阿布杜热,终于要踏上返乡的路途。

    “你若是愿意主政一方,早些到地方去,成就岂会低于我?”李白说到这,忽然见大队仪仗过来,当下笑道:“卫王来了!”

    “此去风波万里,耗时无数,恕之,你要千万保重。听闻贵乡,民风凶悍,教旨严苛,你万勿离开大唐军士护卫!”

    “可惜,可惜,叶公劝我早些致仕,要不然,我就非和你抢这出使之职不可!”李白举起酒杯,一边祝愿杜甫一路顺风,一边心犹不平地道。

    朝廷与叶畅本人,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那块大陆的探寻,叶畅更是悬赏百万贯,奖励能够顺利抵达那块大陆、寻找到安全航线的人。这个悬赏,自十年前就挂了出来,因为有朝廷为其背书,唯有最愚蠢的骗子才敢去编造谎言试图骗赏,更多的是被这百万贯悬赏和新航路发现后可以预见的巨额利益所打动的商人们,他们纷纷买船雇人,开始寻找那东方之地。

    寿安登基已经十二年,火车出现在大唐也已经十年,大唐如今是一个极度重商主义的国家,商人们非常热衷于开拓新的市场、寻找新的原料与作物产地。王元宝下属船队的传说,玉米、土豆的大行于世,让这些商人们意识到,在海的对面,大洋之东,还有一处广阔而丰饶的大陆。最重要的是,那块大陆有大唐需要的市场、物产。

    这也多亏了玉米、土豆二者的推广,这十年大唐不是没有自然灾害,可是饥馑不作,粮价便宜,就连云南、黔中道不宜种植稻麦稷粱的地方,亦可种之,产量又大,王昌龄仅以此一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