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狂言选最新章节!

    《骨皮》附记

    狂言是古代日本的一种小喜剧,发达于室町时代,正当十五六世纪;现在共存二百余篇,至于作者姓名,都失传了。狂言是高尚的平民文学之一种,用了当时的口语,描写社会的乖缪与愚钝,但其滑稽趣味很是纯朴而且淡白,所以没有那些俗恶的回味,这一篇曾经英国的日本学家张伯伦译出,收在《日本古诗》里边,摩尔顿教授在他的《文学之现代的研究》里也曾说及。现在据“名著文库”《狂言二十番》译出,系鹭流的本子,与《狂言记》的和泉流稍有不同。民国十年十二月十五日附记。

    《伯母酒》附记

    这篇也是从《狂言二十番》中译出。所云伯母(oba)本兼指父母的姊妹与父母的兄弟之妻,今姑从原用汉字写作伯母,不复强为分别。狂言虽用口语写成,但系四百年前的话,而且又非江户地方的言语,与近代的东京话颇多差异;有疑惑的地方承羽太君代为查考说明,特表感谢。十二月十日附记。

    据《狂言记》卷二和泉流本,结末如下:

    侄儿 咦,今年的酒真好呀!喂,你不许向这边望。你要望,便拿来嚼了!喂,醉了醉了。

    你靠近这边,让我当枕头好睡觉。

    伯母 呀,你不就是侄儿么?

    侄儿 阿呀,惭愧惭愧!饶了我罢!

    本篇中插图系从《狂言记》中取来,所画的即是这个场面,与本文所说略有不同,鹭流与大藏流都没有枕膝而眠这一节。十五年八月二十五日再记。

    《立春》附记

    狂言是日本古代的一种小喜剧。当初中国的散乐传到日本,流行民间,后渐用于社庙祭礼,称曰猿乐,搬演杂艺及滑稽动作。十三世纪以后逐渐变化,受了古来舞歌等文学影响,成为一种古剧,及足利时代经将军的提倡,遂进于文艺,其文词曰谣曲,其技术曰“能”,即Fenollosa所介绍于西洋的TheNōplay也。猿乐中滑稽的一部分则分化而为狂言,于两剧之间演之,使“能”的优人可以乘间更衣化妆,而且庄谐对照,更增兴趣,正与英国的“间剧”(Interlude)相似。能乐之剧文词华美,多用成句,叙述英雄事迹,宣说佛法功德;狂言则用当时的口语,描画社会上的乖缪与愚钝。狂言中的公侯率皆粗俗,僧道多堕落,即鬼神亦被玩弄欺骗,与能乐正反,但其滑稽趣味很是纯朴而且淡白,没有那些俗恶的后味。狂言现存者共约二百八十篇,以和泉流为最通行。今所译一篇系据《续狂言记》卷五所载,并参考大藏流本。

    此篇原名《节分》,所说是日本追傩的风俗。古时模仿中国,扮方相氏于除夕逐鬼,春夜撒豆即其遗风。东京现在还在举行,据《东京年中行事》卷上说,唯几处神社向存此俗,民间系近来复活者。俗以立春日为岁始,虽过了年,至立春始云长了一岁,故于前晚追傩。神社中以二人扮赤鬼青鬼,神官执杖谴责,鬼各求恕愿归山去。“岁男”撒炒豆驱鬼,唱道:“福里边,鬼外边!”云云,大家竞拾豆子如其岁数;在平常人家只是撒豆唱咒,没有别的仪式。森鸥外的小说集《涓滴》中有一篇《追傩》,描写京都的这种风俗。

    日本所谓鬼与中国不同,乃是魔鬼,大抵獠牙双角,据运庆所雕像,脚上只有两指,并非亡人的鬼魂。这篇的意思并不如宗教的憎女家那样要说明女人可畏,连鬼也要上她的当,更不是说她的贪痴;这无非写出她的胜利以博一笑,鬼只是一个障害,障害愈大则胜利的程度也愈大,所以用这个古怪的鬼者即由于此,正如被欺的丈夫一样,倘若有人以为意在攻破迷信,那未免是认真太过了。十四年一月十八日译了记。

    《发迹》附记

    此篇据《续狂言记》译出。十四年一月二十七日。

    《花姑娘》附记

    这一篇见《狂言记》卷五,系和泉流本,原名《花子》,本拟沿用,唯因此二字在汉文亦有意义,容易相混,所以改用现在这个名目。

    “冠者”系古代仆人之称,照次序称作太郎冠者(Tarokwaja)次郎冠者(Jirokwaja),犹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