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重生之逍遥大宋最新章节!

    用金国大臣们的话讲,这金国对西夏和约的第四部分,完全是金国商人用钱财买来的条款,然后被黑了心的佞臣洪改之,强行加到西夏头上,迫使西夏人对金国商人全面打开国境。这种国器私用的行径,简直是人臣所不齿,儒者所不屑,应该上表严厉弹劾。

    至于那些等在外面的各地豪商,悄悄送去朝廷诸公家中的“私仪”,被无数金国臣子们用春秋笔法似的视力,直接无视掉了。

    全面打开西夏国境,之所以说是“全面”,实在是经过和议之后,西夏就好像一个脱光了衣裳的少女,被赤裸裸的放在金国商人面前,全身上下再无一处私密可言。

    和议第四部分的第一条,就是规定金夏通商,罢黜榷场,金夏商人可以彼此进入各自国内,所到之处夏国官府不得用任何名义进行拦阻。

    这第一条就已经是不平等条款了,既然是金夏通商,偏偏只说夏国官府“不得拦阻”,对金国的官吏毫无约束,不就是明摆了说,这通商就是为金国商人准备的。

    在税收上,由金国与西夏共同派出官员,在边境上检验一应国境商品,而后协议收取的税收额度。一经收税后,进入西夏的金国商人不再缴纳任何税费。

    随后,和约第四部分继续规定,金国商人所到之处,可以在夏国任何地方购买房舍,开设买卖商号和长期居住,夏国官府不单不能制止,而且要为辖区内的金国商人提供一切方便,如果有西夏人与金国人发生纠纷,夏国官府必须秉持公平公正的立场,不得“偏颇夏人”。

    什么叫做不得“偏颇夏人”,如果本来是公平公正的断案,还要这一句作什么?这不是摆明了,要西夏官府必须袒护金国商人么。

    再说了以前设置榷场,外国大商人只能在榷场贸易,小商人进入西夏后,也只能是短时间行商,不得在任何一地长期逗留,更不要说是购买房舍开设商号,甚至是长期居住了,所以西夏才能限制住金国商人和商品的涌入,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的商业和产品,保护西夏国内的各类工场作坊。

    现在好了,有了这份和议,可以想见的,开春后,金国商人就会有如潮水一样涌入西夏,好像小强一样在西夏各处寻找商机,寻找适合开店的地点,最终用大量更好更多的金国产品,摧垮西夏的商人和商业,甚至到最后,有可能完全将西夏的手工作坊挤出市场。

    这个过程不会太长,最多十几二十年,就会看到成效,那个时候,西夏民生凋敝百姓失业破产,或是沦为金国商人手上的工具,西夏的经济也就彻底垮掉了。

    这些还不是最厉害的。

    在后面,和约中继续要求,西夏官府不单要对金国商人予以保护,而且在任何有五家金国商号开张的地方,都要派驻金国的商会,“对金国商人进行监督”,同时,所有涉及金国商人的官司和纠纷,西夏官府再没有处断权力,都要移交金国商会处理,而商会做出的判定,等同西夏官府的决定。

    与此同时,在任何有金国商会存在的地方,必须划出一块专门的街区,用来容纳商会的人员,居住,办公,还有进行商业贸易,这段划出的区域内,任何纠纷都必须由金国商会处理,西夏官府无权干涉。

    为了保障各地金国商会的安全,金国商会有权在当地招募丁壮,予以简单训练后,专司“警戒之责”,这些警戒人员,和约中,洪过规定了叫做“巡捕”,各地商会可以设置巡捕房,用以“管束一干在夏国之巡捕之用”。

    可以想见的,这些金国商会怕是不用半年时间就会建立起来,而且一旦建立,就会充分利用手上的权力,很自然的,商会控制的土地街区以及巡捕房,都会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西夏境内。

    尤其是那些商会控制的街区,其中的种种权力被金国商会所把持,等同是在夏国境内建立的金国领地,成为了一块又一块的国中之国。

    关于这些国中之国,和约上称其为:租借地,简称,租界。

    如果有第二个穿越者,看到这份和约,一定会产生了回到1840年以后的幻觉。是否有这样的人存在,洪过并不清楚,但是,将后世西方列强花费半个世纪时间,一步步蚕食出来的权力,现在被洪过一步到位的强加在西夏头上,只要是少有见识的人,都会瞧出这份和约的厉害来。

    不过,洪过不怕西夏不同意,现在的西夏局势,比之面对泰西列强的鞑虏朝廷还要危险,金国稍有不满,李仁孝的王位就会不保,而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从王位滚落地下的帝王,其下场都是极其悲惨的,简直用生不如死来形容才恰当些。

    为了自己的命运,洪过相信,李仁孝一定会“尽夏国之物力,结上国之欢心”,西夏与金国的议和过程,不就是在这一点共识下才迅速完成的么?

    自然,也有那些不通实务的书生,对和约第四部分看的不明白,甚至看不透这个部分的杀伤力,跳出来叫嚣着,要求惩处洪过“收受贿赂,国器私用,滥用刑典于藩国,行径直如豺狼,有违圣人之言”。

    在金国朝廷里,这样跳的欢实的,恰恰是洪过建议完颜亮进行充实的御史台,就让完颜亮与洪过这对师兄弟相对苦笑了。

    现在的金国御史台,权力可是大的很呢,仿效宋国制度,御史可以风闻言事,就是捕风捉影,而且每个月至少要上三张奏章,等于是至少要弹劾三个人,上书弹劾的时候,奏章分抄三份,一份送入御史台,走正常渠道送入尚书省,一份呈送给通政司,是直接送去皇帝面前,防止尚书省宰相们扣押御史弹劾奏章的举措,最后一份是最要命的,弹劾哪个,就要将这份奏章送去哪位臣子的家宅。

    而且,一旦是宰相这个级别的臣子接到了弹劾的奏章,第二天就不允许上朝,必须老老实实等在家中,听候朝廷的处断,算是个自行在家为自己拘留。如果无事就继续作他的宰相,如果朝廷下令彻查,那好,直接从拘留转入看押,会有专人送这位前宰相去应该去的牢房。

    不止如此,完颜亮为了加强御史台的权力,在选择诸位御史的时候,特意去选那些读书读得比较好的,按照洪过的话就是,“基本功比较扎实,读书读到脑子有些死的书呆子”。按照这个标准,女真人是全军覆没了,渤海人和契丹人中间也才出了一个御史,幽云汉儿好些,但是与宋人一比较起来,又是个全军覆没,这下好了,御史台几乎是成了宋人书呆子的机构。

    现在这群书呆子要弹劾洪过,朝中那些大臣们纷纷躲到一边,捂着嘴准备看笑话。

    洪过也明白,对于和约第四部分的认知,要有一个发展过程,一般来说,这个过程的快慢,与一个国家商业经济的发展程度成正比,按照西夏的商业经济来说,怕是只有一切具备全局战略眼光的臣子,才会认识到和约第四部分的厉害之处,而与洪过进行谈判的那位嵬名仁永,就没有这种眼光。

    在嵬名仁永看来,和约里规定的租借地,与分布在西夏各个城镇中的异族聚居区没什么两样。在这些异族的聚居区里,居民都是聚在一起的某个族群,这些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