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摄阿毗达摩义论最新章节!

    觉音论师所造的《清净道论》,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中是一部最伟大极重要的作品,正如《俱舍论》在北传有部中的地位一样。在这部论中,似乎可以发现原始佛教的一切基本东西。在全书中,觉音引用了整个南传三藏的要点,并且参考了锡兰许多古代的义疏和史书。所以“大史”称这部论“是三藏和注疏的精要”;德国的唯里曼?盖格教授也说它“是一部佛教的百科全书”。南传各国的佛教徒对这部论非常重视,佛教的学者都要研究它。我们如读了这部论,也可以了解整个南传佛教的主要教理。本论作者觉音论师,是南传佛教的一位杰出的学者,有了他和他的这部着作,对南传佛教的弘扬起了极大的作用。

    一、本论的作者觉音论师

    觉音,在上座部佛教、巴利文系佛教中,有许多珍贵的作品,他是第一流的着述家,实在是上座部佛教最值得称道的大师。如果没有他,则上座部的佛教能否有今日的盛况不得而知了。因为在觉音时代,印度大部分的佛教学者都已采用梵文,巴利文和上座部的佛教业已衰落,只有锡兰及菩提伽耶的比丘依然忠于巴利文。由于觉音的努力,巴利文这一系的佛典古语学才又活动起来。

    对于觉音的传记,多数近于传奇,唯有“大史”可以供给我们一些比较具体而可靠的材料。他出生于北印度菩提场附近的婆罗门族,通吠陀学,晓工巧明,精于辩论,常常去找能辩者来辩论。有一天,来到菩提场一座锡兰人所造的寺院,并在那里演说堕水的作品。寺内的大长老离婆多听了后,叹赏他的聪明,有意教化他。便唆示地说道:“谁在那里像驴鸣一般!”觉音说:“你都能了解这驴鸣之意吗!”离婆多说:“我能了解”,并且指出他论题的矛盾。于是,觉音便请求离婆多谈谈自己所修学的教义,离婆多对他提示了阿毗达摩的内容,觉音听了不懂,并问这是谁家的教义,要求进一步地教导。离婆多告诉他说,这是佛教,如果他肯出家就可教他。为了求法,觉音便出了家,从离婆多学习三藏。他受了比丘戒后,开始着作,先写一部《发智》,又想为《法聚论》等注释。离婆多告诉他说:“在印度只有根本圣典而没有注疏流传,可是有许多用僧伽罗文写成的注疏流传于锡兰,希望你到那里去学习,将来把它译成摩竭陀文(即巴利文),实在造福人群不浅”。

    在摩诃男王(409~431)的时代,觉音来到锡兰的首都阿罗陀补罗,住在摩诃毗诃罗,从僧伽波罗长老学习僧伽罗文的注疏和上座部的三藏教理。通过了努力学习,掌握了僧伽罗文的佛学精义,他便请求大寺的僧众,给予以一切参考的书籍,便利他对一切经论的注释工作。大寺僧众为了考试他的学力,从经中选了二颂,叫他先去试行解释。他便写了一部定名为《清净道论》的作品,献给大寺长老,僧众们读了这部着作,都认为非常满意,才给他一切经论注疏。觉音住在干他伽罗寺时,便把一切僧伽罗文的注疏都译成了摩竭陀文;之后,他回印度朝礼了圣菩提树。 这位最杰出的巴利注释家毕竟死在什么地方,无从稽考。我们知道在柬埔寨有一座古寺叫做觉音寺,相传是觉音圆寂的地方。

    关于觉音的着作如下:

    1. 《清净道论》

    2. 《普悦》──律藏注(相当于我国旧译《善见律毗婆沙》)

    3. 《析疑》──波罗提木叉注

    4. 《吉祥悦意》──长部阿含经注

    5. 《破除疑障》──中部阿含经注

    6. 《显扬心义》──杂部阿含经注

    7. 《满足希求》──增一部阿含经注

    8. 《胜义光明》──小部第一(小诵)、第五(经集)注

    9. 《殊胜义》──法聚论注

    10. 《迷惑冰消》──分别论注

    11. 《五论释义》──其余五部论注

    12. 《本生注》

    13. 《法句譬喻注》

    二、造《清净道论》的因缘、目的与部派的依据

    觉音造《清净道论》的因缘,前面已经提到,原是为了应付大寺僧众的考验而只是显示出他的才能与学识;其实在觉音本人的愿望,是要供献他平生的所学,为发扬佛教文化,为造福人群,而做了这第一步工作而已。

    关于他造论的目的与部派依据,可从他自己在序论的偈里来看:

    “大仙示偈戒等种种义,

    现在我要如实解释。

    对于在胜者教中已得而难得的那些出家人们,

    如果不得如实认识到包摄戒等安稳正直的清净道,

    虽然欲求清净而精进,

    可是不会到达清净的瑜伽者。

    我今依照大寺注者所示的理法,

    为说能使他们喜悦极净决择的清净道。”

    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他造论的目的,并且知道他是根据大寺注者的思想体系来着述的。其次从他所标示的论题来看,那就更清楚了。依他自己的解释,“清净,是除了一切垢秽而究竟清净的涅槃”;这就是说,他是为了指示人们一条到达解脱的道路而写作的。

    这里所提的“大寺注者”,我们有进一步了解的必要。

    因为大寺、觉音与整个南传佛教的关系太密切了。说南传佛教是上座部,倒不如说是“大寺住部”更了当。因为它完全是属于这一派的。在觉音时代,锡兰的上座部佛教分为两大派系:一是无畏山住部,一是大寺住部。大寺派比丘的思想是忠实于上座部的,无畏山的比丘则接受了一部分大乘的思想。

    我国晋朝的法显法师到锡兰,住在无畏山而不住大寺恐怕也有原因。觉音要求给参考书搞写作时,大寺的比丘要先考试他一下,这不但是为他的才能,恐怕也有看看他的思想的用意?本来无畏山派比大寺派强盛得多,但由于觉音的作品流传,经过长期的斗争,无畏山派终于逐渐消失。依照南传佛教所传的部派分裂与我们所讲的稍有一些出入。

    现在,我依据南传部派一些承传历史材料,列一表于下以供参考:

    二百年  三百年

    ┌雪山部

    │

    ┌上座部┤      ┌法上部

    │      │      ├贤冑部

    │      ├犊子部┤

    │      │      ├正量部

    佛      │      └密林部

    灭      │

    一      │      ┌说一切有部──经量部(约四百年末传于锡兰)

    百      │      │

    年      └上座部┤        ┌饮光部                        ┌大寺住部

    │              │        │                              │                        ︵

    │              └分别说部┼上座部────────────┼无畏山住部              均

    │                        │                              │                        传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