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越史通鉴纲目最新章节!

    〈起甲寅黎太宗紹平元年盡丙辰黎太宗經平三年〉凡三年

    〈甲寅〉太宗文皇帝紹平元年〈明宣德九年〉春正月朔,帝謁太廟。

    元旦節,率百官謁太廟。

    遣使如明。

    先是,明遣徐琦等齎敕來問构畱人數竝歲貢金。至是,命門下侍郎阮富〈後改阮傅〉、郎中范中等如明送之。

    敕百官舉賢。

    諭:「凡爾有僚,爲朕委信閒者,求賢圖治,令舉所知各一人。經今曾無應命,何也?」〇諭:「昨者所薦,率皆庸常。嗣今?宜畱心察訪,其或林野退藏,確係才德優長,各宜聯名公舉,用副朕求賢至意。」

    大閱。

    敕御前諸軍及五道衛軍,以本月二十日齊集東京操演。惟淸化、乂安、新平、順化軍,聽就本鎭點閲,違者抵罪。

    註:御前諸軍,潘輝注歷朝憲章兵制志:太祖設御前六軍,如御前武士、御前中軍、左右前後翊聖軍、捧聖軍、辰雷軍、保應軍。五道衛軍,註見太祖順天元年。東京,卽昇龍,註見李太祖順天元年。新平,卽地哩,註見李聖宗神武元年。淸化、乂安、順化,竝註見聖宗光順十年。

    令文武官六品以上嫡子孫入監讀書。

    令百官六品以上係嫡子孫,除堤工邊報,毋得援準外,餘身緡雜派竝免,各報名赴監讀書,以俟錄用。

    帝如較場,會羣臣盟。

    〈御批:太祖明哲,愼擇良臣輔幼主,乃用黎察等之不學無術,蹈襲陋規,則太尊之荒蕩致禍,未必其非輔弼無人也。而太祖之明德,又不及漢之高、文遠甚。〉

    李初,歳仲春,會羣臣盟于銅鼓神祠。陳因之。胡季犛以陳渴眞之難,此禮遂廢。國初闕不講。至是,黎察等請于較場爲壇,告于上下之神祇,集內外文武百官,刑白馬爲盟。帝臨觀之。

    註:較場,一云在東京城西,一云在永順縣中河。銅鼓祠,註見李太祖順天十九年。

    二月,諒山土酋黃原懿等謀叛。討平之。

    初,原懿及黃文蕚、阮世寧、阮公庭等以土酋歸順有功,竝拜管領,仍管土民。宣慰黎圖等失於撫馭,懿等咸怨,欲作亂。適原懿奴飛豹得罪於原懿,乃向圖等告原懿叛狀。圖等以聞。帝命北道司馬黎文安率鐵突及本道兵討之。比至,則文蕚已爲土兵所殺,原懿等皆棄妻子,竄于明。文安遂俘原懿等親屬及土民千餘以歸。帝釋其民使復業,以原懿親屬給功臣爲奴。

    註:諒山,註見聖宗光順十年。阮世寧、阮公庭,明史列傳:世寧、公庭皆率所部歸明,乞居龍州、上下凍州之地。北道、鐵突,竝註見太祖順天元年。

    考諸路學生。

    初,太祖詔天下建學育才,選民閒良家子弟充路校生,立師儒敎訓之。至是,令各集本道,命官考其進益,取中千餘人,分爲三等,一二等補入國子監,三等還路學讀書,竝免差。

    殺司寇黎仁澍,貶南道行遣黎克復爲大宗正,流阮德明于遠州。

    黎察爲相,每事決於胸臆,以仁澍不附己,譖殺之,遂貶其弟。克復尋有匿客書粘於道傍祠壁云:「大司徒察、都督問同謀殺翁士。」翁士,仁澍字也。監生阮德明唤人來看,尋投水中。察等疑德明所作,經訊不服,將斬之。法司以爲疑罪,乃流遠州,籍其家。

    遣使點兵。

    辰尺籍不充,遣大司徒黎察、司寇黎銀、司馬黎列、黎盃等選諸道丁壯爲兵,文武官六品以上員子及國子監生等名色,竝官賜公私奴俱免,軍民三男均免一丁,餘竝揀。

    除程宏伯名,充軍。

    初,太祖有疾,郡王思齊狂悖,帝猶幼冲。而陳扞陳氏後,范文巧京路人,皆有佐命功,爲眾望所屬,慮有異志,忌之。宏伯及丁邦本、黎國器、阮贄、黎德輿之徒,逆知其意,爭上密疏,請除之。有不悦者,輒指爲二家之黨,拖累者甚眾。後太祖察知宏伯等皆傾巧小人,斥之。猶慮其復進也,戒其不可復用。至是,黎察以宏伯才可惜,欲起用之。言官阮夫錫、裴扲虎奏曰:「先帝有旨,宏伯等雖有才,不可復用。今起復之,是違先帝旨也。」遂除名充軍。

    註:阮天錫,僊遊內裔人,登太祖順天辛亥四年宏詞科。裴扲虎,千祿度遼人。

    夏四月,旱,迎法雲寺佛詣東京禱。

    辰天久不雨,命迎法雲寺佛詣東京祈禱。言官阮天祐奏曰:「陛下修德,錄冤囚,出宮女,而天不雨,請斬臣以謝天下。」疏入,黎察悪其言直。會有小雨,乃呼天祐,問之曰:「昨暮非小雨耶?」又有淸化、宣光等路奏報,得雨適至,併以示天祐。天祐無以對。

    註:法雲寺,註見李仁宗太寧二年。宣光,註見聖宗光順十年。

    赦。

    以旱,赦輕罪囚數十人。

    左遷入內少保黎可爲諒山宣慰大使。

    可與首相黎察不相能,求退,遂左遷。尋除南策下衛同管領。

    註:南策,卽南冊,註見前編當晉齊王開運二年。

    占城寇化州。

    占城王布提聞太祖崩,帝冲年嗣位,自出兵近郊,使船潛入化州越源門,擄獲數人以問國中虚實。州民追捕,獲占卒二人解京。帝耀武較場,引俘觀而釋之。

    註:占城,卽林邑,註見前編屬晉穆帝永和九年。化州,詳見陳英宗興隆十五年。越海門,在今廣治道登昌縣東北二十六里,原名安越汛口,明命元年改越安。

    設醮于勤政殿。

    以久旱妨農,雷震乂安所進御舶,設醮禳之。〇太史裴亨密奏:「五月初一日,有黑猿精啖日,日當食,食則國有災。若殺猿以厭之,災可弭。」黎察信之,奏令宣光、太原林分蒐捕送京。至日,輟朝,行厭勝法於禁中,百官不預知也。

    〈御批,誣妄太甚。〉

    註:宣光、太原,卽寧朔。竝註見聖宗光順十年。

    五月,申定桑洲稅。

    順天初,準定稅額,詳於民丁潭池,而桑洲略焉。至是申定,永著爲例。

    命司馬黎列等經略新平、順化。

    帝以占城入寇,遣列統率乂安、新平、順化諸軍行邊,命之曰:「遇敵臨戰,將校以下敢違令及退縮者,聽先斬後聞。」又命入內少尉黎魁、總管黎炪等繼發。軍到化州,布提先已引退,欲還。會化州蠻道成〈缺姓〉爲道論〈缺姓〉所侵,來請援。列等引兵赴之。蠻渠聞大軍至,宵遁。俘獲人口千餘、象數十以歸。

    註:道成、道論,道卽輔導,成、論是名。

    遣使如明。

    命宣撫使阮胄、黃門侍郎蔡君寔等齎表文、方物如明請封,大行遣黎廌草奏,內密院阮叔惠、學士黎景綽欲故數字,廌怒曰:「爾輩聚斂臣,今此旱災,皆爾輩所致也。」叔惠以告黎察、黎問,黎問怒讓曰:「致災旱非由此屬,咎在君相耳,公何相責太甚耶?」廌謝曰:「叔惠以掊克小才,居天下樞要,每有陳奏,皆欲損民歸官以求媚,故僕因事而發耳,非有所諷議於君相也。」察怒未解,然奏本終不改。〇有盗者七人,俱坐再犯當死,黎察、黎銀等以多殺,心難之。帝以問承旨,黎廌對曰:「刑法不如仁義,亦明矣。一旦殺七人,恐非盛德之舉。書曰:安汝止。如宫中陛下所安,辰或巡幸他所,不可常安,反歸宮中,然後安其所止。人君於仁義亦然。」於是察等語廌曰:「卿有仁義,能化惡爲善,請以付之。」遂以囚交廌保管,廌曰:「彼是凶狡,朝廷法制所不能懲,廌何德而能化之?」乃斬爲首二人,餘以流論。

    〈御批:廌之才,未免自矜所以取禍。故子房之高,後世罕及。〉

    有靑赤氣如虹,見于東北。

    霜降。

    修報天寺,殺匠人高師蕩。

    辰調漆作匠,起報天寺。師蕩勞於役,私語曰:「天子不德以致旱,大臣受賂舉用無功,有何善而佞佛乎?」人以告黎察,察怒,下師蕩吏。審刑阮廷歷擬師蕩妖妄當斬。阮天祐、裴擒虎奏乞减死,帝将從之。察曰:「初,阮德明造匿名書,當戮以徇,聽天祐言未減。今復赦此,餘何所懲乎?」遂斬之。

    註:報天寺,註見李聖宗龍瑞太平三年。

    六月,哀牢遣使入貢。

    哀牢、盆蠻使人來貢方物,賜織金衣、白絹,遣還。

    註:哀牢,註見前編趙越王二年。盆蠻,註見仁宗太和六年。

    霧塞空。

    海水溢。

    雨。

    敕百官拜謝。

    流北道同知裴於臺於遠州。

    於臺以災異薦臻,上疏四條。其一言:宜內選皇兄、國舅老成人,諳習典故,使列左右,以誨厥辟。外置師傅,爲國柱石,表率百僚。其二言:國初,文武官具干咎,問以徒流,先帝所以懲姦慝也。今復起用,管軍治民,有違先帝之心,不協天地之道。黎察見疏,怒甚,使錄出二條,上奏曰:「先帝以臣等皆累世臣僕,追隨戎馬,出萬死以立朝廷。又察其樸銚,故臨崩之際,以陛下托臣等。今於臺所言,意疑臣等欺蔽,而勸陛下别求親勳以防之。請下法司按問,若果離間君臣,則正以國法,不可貸。」帝良久曰:「於臺所言何至如是?」察執奏數四,帝不聽。阮天祐、裴擒虎等奏曰:「於臺勸陛下不可委任大臣,是違先帝遺詔,不可不問。」乃流於臺於遠州。

    〈御批:直臣當如是乎?爲汲長孺執鞭,亦不稱也。〉

    註:同知,潘輝注歷朝憲章職官志:太祖置五道行遣,分掌軍民簿籍。首行遣,次參知、同知。

    追尊母范氏爲恭慈國太母。

    初,太祖不立后,惟鄭宸妃、范惠妃數人而巳。太母亦太祖側室也,先薨,至是追尊之,别立廟於藍京。

    註:藍京,註見太祖順天六年。

    秋七月,禁越鳴。

    詔曰:「治道以淸刑爲本。比見軍人越次嘵鳴,催勾拖累,朕甚厭之。自今凡詞訟事,屬重大者,方許直奏。餘小訟,先經社官告理,然後由縣,縣不能理,由路由府由道,依次論辨,田土亦如之。」

    設盂蘭會。赦。

    赦輕罪囚五十人,賜僧錢二百二十緡。

    註:盂蘭會,釋經云:目連以母生餓鬼中,佛令作盂蘭盆會,於七月十五日,以百味五果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而後母得食也。釋氏要覽曰:梵語盂蘭,猶華言救倒懸也。

    八月,議置進士科。

    詔曰:「得人之效,取士爲先。取士之方,科目爲首。太祖立國,首興學校,祠孔子以太牢,其崇重至矣。而進士一課未遑開設,朕纂承先志,思得賢才之士,以副側席之求,其定爲科場條例,以紹平五年各道鄕試,六年會試,都省堂,自後三年一比,永爲例。中選者竝賜進士出身。」試法:第一場經義一道,四書義各一道,竝限三百字以上。第二場詔制表。第三場詩賦。第四場策一道,一千字以上。

    立考功法。

    敕文武官功績各由所屬長官考覈。縣路鎭文員,由本道行遣、各鎭將校武弁由本道管省院局員屬,由少保右弼,左右班員屬由押衙內密院均計行過事狀,分爲三等,務要明當,毋得偏私。

    註:行遣、總管,竝註見太祖順天元年。省院局、內密院、左右班、押衙,潘輝注歷朝憲章職官志:太祖初設官,文班則中書省、黃門省、門下省、內侍省、翰林院、五刑院、國史院、太史院、御前三局,武班則左右班殿前都押衙,竝係內職官。少保、右弼,吳士連大越本紀實錄:入內少保陳橊總知諒山安邦軍民事,入內右弼黎文靈充參督,職掌無考。

    御史副丞阮天祐乞致事,許之。

    天祐在諫垣,論列數忤旨,乞歸。尋起復,爲淸化安撫使。

    發兵援哀牢,尋罷之。

    初,哀牢盤茄昆孤爲其臣杻在攻迫,遣使乞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