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八识规矩颂讲记最新章节!

    一    缘起

    缘起,是佛教的基本理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真理,他所证悟的就是缘起。不过佛陀最初证悟的缘起,是有情生命流转的缘起。像 <过去现在因果经> 中说:

    ‘尔时菩萨,至第三夜,观众生性,以何因缘,而有老死,即知老死,以生为本;若离于生,则无老死。又复此生,不从天生,不从自生,非无缘生,从因缘生、、、、、、]

    这就是因缘二字的来源。因缘、简称为缘起或缘生。什么是缘起或缘生呢? 在 <阿舍经> 中这么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又说:‘譬如有两根□芦,互相依倚才能植立。朋友们,缘名色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 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正复如是。朋友们,两根束芦,拿去这根,那根便竖不起来,拿去那根,这根便竖不起来,名色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正复如是。]

    名色和识互相依存,才有生命体的存在。所以因缘二字,简单的说,就是组成一切事物的关系和条件。生命体的存在,是以名色和识互相依存而有的。但其存在,有其前因后果的依存关系(因果关系),也有识和名色 (精神主体和物质性身体) 同时的依存关系。这异时的因果和同时的依存关系,就叫做因缘。不过最早的因缘————即缘起,是生命流转的缘起,到后来则扩大到万法生灭变化的缘起。譬如 <入楞伽经> 中说:

    ‘大慧,一切法因缘生有二种,谓内及外。外者谓以泥团、水、杖、轮、绳、人工等缘合成瓶、泥钵,草席、种芽、酪酥亦复如是,各外缘前后转生; 内者谓无明、爱、业等生蕴、处、界法,是谓内缘起,此但愚夫之所分别。]内缘起,是有情生命流转缘起,即是佛法中的‘十二缘生’,也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无明、是我们蒙昧的生命原动力,行、是盲目意志冲动之下的行为,识、是业力寄托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受业力牵引,纳识成胎,这时的受精卵,已经成为精神和物质的混合体(即所谓生命体),所以称为名色。以名色为缘,而有六入,六入、就是母胎中的婴儿发育到六根位 (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备)。 触是出生后数岁以内的幼儿,感觉器官与外界接触,童心未凿,只是直觉,无分别心,所以叫触。受、是年龄渐长,对外的感觉有了领纳的作用。领纳有三种,顺我意者称乐受,违我意者称苦受,不顺不违的称舍受。有了苦乐之受,以受为缘,就有了爱————爱憎取舍。爱就是贪,贪名贪利、贪财贪色,以贪为缘而生起取。取可说是占有,对所爱的一切固执不舍,由取而成为有。有是‘存在’的意思,也是业的意,这是由取而熟切追求,由此造成必得后报的业。有了业因,必有果报,这果报就是生————即是下一世生命开始的生。有了生、就必有老死。在生后死前,又有触、受、爱、取、有,周而复始,就是生命流转。

    外缘起,是万法生灭的缘起,最普通的例子,就是以麦种豆种为因,以阳光、雨露、及人工等为缘,就有麦子豆子的生起; 以泥土调水及工具为因,就有瓶、钵的生起。生起起要仗因托缘,变异、坏灭也要仗因托缘,仗因托缘,就是仗依生起此法的因素和条件。一切法是依赖因素条件组合而有,所以一切法只是现象,不是‘本体’。一切法受到因素条件 (因缘) 的变异而有变化,所以一切法无自性 (没有固定之性) 。无自性又称性空,此称之为‘缘起性空’。

    万法离不开缘起,大致说,这就是缘起。

    二    四缘五果

    有为法的生起,必依因缘之和合。有因有缘,必然生果。因此,唯识学上立有‘六因、四缘、五果。’之说。事实上,因和缘没有什么差别,概略的说,因即是众缘之一,缘也是生果之因,不过在生起万法的关系条件上,因是较重要的一个条件而已。因此,六因之说,只是四缘的另一种分类方式。于此先介绍四缘,四缘是因缘、等无间缘、所缘、增上缘:

    一、因缘: 因缘,是事物生起的众多关系条件中,具有生果能力的条件。经上说,‘谓有为法,亲自办果], 称为因缘。但仅只有因仍不能生果,要因、缘具备才能生果。同时、在唯识学上的因缘,又不同于一般缘起的因缘。唯识学以‘万法唯识’ 立论,万法生起,皆是种子起现行的后果,因此,唯识学上的亲因缘,就是第八阿赖耶识中含藏的种子。以种子生现行,始有宇宙万法。但‘法不孤起’,种子生现行,须要下列三缘具备。

    二、等无间缘: 等无间缘旧译次第缘,新译等无间,意思是‘密密迁移,等无间隙],这是指我们的心识生起,念念生灭,刹那不停,前念心为后念心开导,引令后念心生起,前念为后念的缘,后念亦为前念的缘,次第生起,故亦称次第缘。

    三、所缘缘: 所缘缘旧译缘缘,这是心识攀缘外境的时候,此能攀缘之心,对所攀缘之境而生起,即是以境为其所缘。所缘缘这两个缘字,前一个缘是境,后一个缘是四缘之一的缘。语云:‘境由心生,心因境起。’心生之境是法境,属于心法,引心生起之境是外境,属于色法,二者全是心识攀缘的物件。

    四、增上缘: 增上是增加或加强的意思,对于一法的生起,有扶助之义,所以也称助缘。增上缘有顺益、违损两方面,自顺益方面说,能促成一法生起或成长者,称‘与力增上缘’,不妨碍一法生生起或成长者,称‘不障增上缘’; 自违损方面说,此一法对他一法有妨害障碍者,如雨露是花木的顺益增上缘,而霜雹为花木的违损增上缘。

    唯识学是以‘万法唯识’ 立论,以一切法(色法及心法)的生起,皆是种子起现行的果,因此,种子是一切法的因缘。再者,心法生起,要四缘具足; 色法生起,只须因缘与增上缘两种缘。

    六因、是能作因、俱有因、相应因、同类因、遍行因、异熟因,事实上,六因只是四缘的另一种分类。也就是把四缘中能办生自果的因缘,开展为俱有因、相应因、同类因、遍行因、异熟因; 而把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三种,合并为一个能作因。能作因不俱办生自果的功能,但能给具有生果功能的因予以资助,这又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前者是予生果之因以资助,称为‘与力能作因’,后者是对生果之因不予障碍,称为‘不障能作因],这与增上缘的功能类似,此处为篇幅所限,也就不再一一详述了。

    世间万法,因缘具足,必定生果,所生之果,分为五类,是异熟果、等流果、士用果、增上果、离系果,分述如下:

    一、异熟果: 这是有情生命流转的果,有情以其善恶行为所造作的业因,导致来生三界六道的苦乐之果。其实异熟果就是众生的第八识,第八识又名异熟识,旧译为果报识,所以称为生命流转的果体。

    异熟二字十分费解,据窥基大师 <成唯识论> 述记中的解释,谓异熟有三义:

    1、异时而熟: 由因到果,时间不同,称异时而熟。譬如果树,由开花结果,到果子成熟,必要经过一段时间。有情所造善恶诸业,由造业时望果熟受报,也要经过相当时间,此称异时而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