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二十唯识白话译本最新章节!

    [原文]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说心意兼心所,唯遮外境不遣相应。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如有眩翳见发蝇等,此中都无少分实义。

    [语译]现在就大乘来建立三界唯识的道理,因为经里面说三界唯心,心和意、识、了不过是名目的差别,(其事实没有两样,唯心可就是唯识。)这里说心,意思间就兼说心所在着,因为说唯字,只欲除去心外的境界,并不欲除去和心一道起来的心所,(所以说唯心不妨心所也说在内,用不着除去他。)(那么,怎样的唯心唯识呢?)内面的识一起来,就会显现出像是在外的境界,很像人眼睛花了或长了翳,便会见得发蝇等形像(在空中)一样,其实,这两件事中间并没有一点实在的境界,(这都是识上的显现,所以说是唯识。)

    [原文]即于此义有设难言。颂曰:

    若识无实境,即处时决定,相续不决定,作用,不应成。(——)

    论曰:此说何义?若离识实有色等外法,色等识生不缘色等,何因此识有处得生,非一切处?何故此处有时识起,非一切时?同一处时有多相续,何不决定随一识生,如眩翳人见发蝇等,非无眩翳有此识生?复有何因诸眩翳者,所见发等无发等用,梦中所得饮食刀杖毒药衣等无饮等用,寻香城等无城等用,余发等物其用非无?若实同无色等外境,唯有内识似外境生,定处定时,不定相续,有作用物,皆不应成。

    [语译]就有人对于这层道理假设一种疑难说。颂曰:

    假使唯有识而无实在的境界,

    那么就应当没有限制一定地方之可言,

    (随在什么地方都能见得那回事,)

    又应当没有限制一定时候之可言,

    (随在何时都能见得,)

    又应当没有不限定什么人都能之可言,

    又应当没有功用之可言。(——)

    论曰:这是说什么道理呢?假使色等识(关于色等的识)起来的时候,不会缘(想到或分别得)离识以外的实在色等,为什么这种识要有一定地方才能起来,并非随处能起?又为什么要一定的时候而非随时能起?又为什么同在一处一时有许多人而不限于某某的识才起来,也像限于眼花有翳的人才见得发蝇等,好眼的就不然?又有什么道理眼花有翳的所见发等就没有他们的用处,又梦里所得着的饮食刀杖毒药衣服等就没有可渴可吃等用处,又海市蜃楼就没有做城市的用处,而其余的发等(饮食城市等)并非无用?(如都无实在,应当一概无用。)所以,假使都一样的没有色等外面境界,但有内识像是外面境界显现出来,那么,限定地方,限定时候,不限定谁人,有作用的东西,这四层都就不该有了。

    [原文]非皆不成。颂曰:

    处时定如梦,身不定如鬼,同见脓河等,如梦损有用。(二)

    论曰:如梦,意说如梦所见,谓如梦中虽无实境,而或有处见有村园男女等物,非一切处。即于是处或时见有彼村园等,非一切时。由此虽无离识实境而处时定非不得成。说如鬼言,显如饿鬼。河中脓满,故名脓河,如说酥瓶,其中酥满。谓如饿鬼同业异熟,多身共集,皆见脓河,非于此中定唯一见。等言显示或见粪等,及见有情执持刀杖遮捍守护,不令得食。由此虽无离识实境,而多相续不定义成。又如梦中境虽无实,而有损失精血等用。由此虽无离识实境,而有虚妄作用义成。如是且依别别譬喻,显处定等四义得成。

    [语译]就是说唯识,那四层道理也都非不能成功。颂曰:

    这也会有时间空间的限定,如在梦中。

    也会不限定那一个人,如许多的饿鬼一齐看见脓河等。

    也会有用,如梦中遗精。(二)

    论曰:“如梦”这一句话,意思说如在梦中所见的,这是说,梦中虽然没有实在的境界,却是有地方便会见着村园男女等物,并不是一切地方都能见得。就在这个地方有时候便会见得那些村园男女等物,亦不是一切的时候都能见得。由这样看来,虽然没有离开识的实在境界,也可以有地方时间的一定限制,这种道理并不是不得成立。如饿鬼这句话,意思是说像那些饿鬼。什么叫脓河呢?河里面都满着脓血所以叫他是脓河,(正如同瓶里面满了酥就叫做酥瓶一样。)这是说许多饿鬼们共聚在一块儿,因为同样的业力,得着同样的果报,便都看得见脓河,并不是他们中间只有一个鬼见得。等这一个字,是说还有时候会看见尿粪等,或者看见有人拿着刀杖守卫防护着,不教他们得去吃那些东西。由这样看来,虽然没有离开识的实在境界,却是不限定那一个人。这一层也可以成立了。又譬如在睡梦中间,虽然境界不实在,也会有遗失精血等功用。这样,姑且拿各别的譬喻来成立地方时间都有限定等四种道理。

    [原文]复次颂曰:

    一切如地狱,同见狱卒等,能为逼害事,故四义皆成。(三)

    论曰:应知此中一地狱喻,显处定等一切皆成。如地狱言,显在地狱受逼害苦诸有情类,谓地狱中虽无真实有情数摄狱卒等事,而彼有情,同业异熟增上力故,同处同时众多相续,皆共见有狱卒、狗、乌铁山等物,来至其所,为逼害事。由此虽无离识实境,而处定等四义皆成。何缘不许狱卒等类是实有情?不应理故;且此不应捺落迦摄,不受如彼所受苦故。互相逼害,应不可立彼捺落迦,此狱卒等,形量力既等,应不极相怖。应自不能忍受铁地炎热猛焰恒烧燃苦,云何于彼能逼害他?非捺落迦,不应生彼。

    [语译]又颂曰:

    那一切(四层)的事理如在地狱里,

    大家同时同地方同看见狱卒等,

    能作许多逼害他们的事情,

    故四层义理都能发生。(三)

    论曰:应当知道,这里是拿一个地狱的譬喻,来显明限定地方、时间等一切道理都能成立。如在地狱里这一句话,是表白在地狱中受逼害痛苦的那些众生(生物),这是说地狱当中虽然没有真的看管地狱的狱卒等等生物,可是生在地狱中间一般生物,因为同样行为所得果报的力量,所以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间,大家都看见有狱卒、狗、乌铁山等东西来到他们的地方作那些逼害他们的事情。由这样情形,虽然没有离开识的实在境界,可是限定地方等等四层义理都能成立。为什么不承认狱卒等是实在的生物呢?这是因为不合道理的缘故。第一层,这些狱卒就不应算是地狱一类,因为他们并没有受像地狱里所受的那样的苦。第二层,(要是算在地狱里呢,)那互相逼害的事实就应当不能成立,因为那些是地狱的生物,这些是狱卒等,两者形体大小能力既然相等,应当没有个会怕,也没有个能使他怕。并且狱卒亦应当自己就忍不了铁地上的热和大火常烧燃着那样的苦等,又怎样会在那里逼害其余的生物呢?

    [原文]如何天上现有傍生?地狱亦然,有傍生鬼为狱卒等。此救不然。颂曰:

    如天上傍生,地狱中不尔。所执傍生鬼,不受彼苦故。(四)

    论曰:诸有傍生生天上者,必有能感彼器乐业,生彼定受器所生乐。非狱卒等受地狱中器所生苦,故不应许傍生鬼趣生捺落迦。

    [语译]如说狱卒等不是地狱一类就不应当生在地狱里,为什么天上会发现有鸟畜等?照这样看来,地狱也可以有畜生饿鬼做狱卒等。这种辩护是不对的。颂曰:

    如天上会有畜生,

    而地狱中间就不然。

    因为你所主张的地狱中间的傍生鬼,

    不能忍受地狱苦的缘故。(四)

    论曰:这些(傍生)鸟生在天上的,必定先有一种能够得着那世界快乐的行为,生在那地方,就一定受那世界所有的快乐。但是狱卒等就不会受地狱中世界所生的苦,所以不应允许畜生饿鬼一类生在地狱中。

    [原文]若尔,应许彼捺落迦业增上力生异大种,起胜形、显、量、力差别,于彼施设狱卒等名。为生彼怖,变现种种动手足等差别作用。如羝羊山乍离乍合,刚铁林刺,或低或昂,非事全无。然不应理。颂曰:

    若许由业力,有异大种生,起如是转变,于识何不许?(五)

    论曰:何缘不许识由业力如是转变,而执大种?

    [语译]照这样说,我就可说这是从前所做地狱的行为的力量,生出特别的物质,成功特别的形状颜色质量能力的生物,就说这些就叫做狱卒等。因为要使一般地狱众生生恐怖,变现出种种动手动足等不同的作用。也像那羝羊山忽然离开忽然并拢,又像铁刺林的刺忽然的低下去忽然的高起来。这种事情也是有的,但是在这里,道理上说不去。颂曰:

    假如允许是由行为的力量,

    而有不同的物质,

    生起这样的变化,

    为什么不就许是识的变化呢?(五)

    论曰:为什么缘故不就许是地狱生物的心里由行为的力量而有这样的变化,却要一定执着那些物质呢?

    [原文]复次,颂曰:

    业熏习余处,执余处有果。所熏识有果,不许有何因?(六)

    论曰:执捺落迦由自业力,生差别大种,起形等转变。彼业熏习理,应许在识相续中,不在余处。有熏习处汝便不许有果转变,无熏习处翻执有果,此有何因?

    [语译]其次,颂曰:

    (你说)行为熏习在心内,

    而执定心外有形等的变化。

    何以不就许在所熏的识内,

    有这样的变化?(六)

    论曰:你固执地狱是从自己行为的力量生出不同的物质,而起形状等的变化。但是那个行为的熏习,按理应当允许在心理上,不应当在心外。有熏习的地方(心内),你不许有形状等转变,无熏习的地方(心外),你翻执着有形等转变,这有什么理由呢?

    [原文]有教为因。谓若唯识似色等现,无别色等,佛不应说有色等处。此教非因,有别意故。颂曰:

    依彼所化生,世尊密意趣,说有色等处,如化生有情。(七)

    论曰:如佛说有化生有情,彼但依心相续不断,能往后世,密意趣说,不说实有化生有情。说“无有情我,但有法因”故。说色等处,契经亦尔,依所化生宜受彼教,密意趣说,非别实有。

    [语译]有佛说的话可以作理由。这是说,假如但有识像那些色等显现在识以外,并没有别的色等,那么,佛就不应当说实有色等“处”种类的法门。这种佛说,不成这里的理由,因为那里面含有别的意思的缘故。颂曰:

    佛依着他所教化的众生,

    含着深密的意思,

    说有色等“处”种类的法,

    如同(说)“变化所生的众生”一样。(七)

    论曰:像佛说有“化生众生”,这不过依着心的相续不断能往到后世去的密意来说,并不是说实有那化生众生。因为常说“没有众生,但有各样的事”的缘故。说“色等‘处’种类的法”的经文,亦是这样,佛依着他所教化的众生应当受那样的教,就含了深密意思而说,不是另外实有的。

    [原文]依何密意说色等十?颂曰:

    识从自种生,似境相而转。为成内外处,佛说彼为十。(八)

    论曰:此说何义?似色现识从自种子缘合转变差别而生,佛依彼种及所现色,如次说为眼处、色处。如是乃至,似触现识,从自种子缘合转变差别而生,佛依彼种及所现触,如次说为身处、触处。依斯密意说色等十。

    [语译]依着那一种深密的意思说色等十“处”呢?(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共十)颂曰:

    识是从自己的种子发生,

    并且显现像外面境相而起。

    佛为要成立内外“处”种类的法,

    依着这种密意说那些为十处。(八)

    论曰:这是说什么意义呢?像色显现的识,从他自己的种子因缘和合转变不同而发生,佛就依着那个种子同他所显现的色,顺着次序就说做眼处色处。像这样子,一直说到像触显现的识从他自己种子缘合转变差别而生,佛依着那个种子同所显现触觉顺次说为身处触处。依着这种深密的意思说色等十。

    [原文]此密意说有何胜利?颂曰:

    依此教能人,数取趣无我。所执法无我,复依余教人。(九)

    论曰:依此所说十二处教,受化者,能人数取趣无我。谓若了知,从六二法,有六识转,都无见者乃至知者,应受有情无我教者,便能悟人有情无我。复依此余说唯识教,受化者能人所执法无我。谓若了知唯识现似色等法起,此中都无色等相法,应受诸法无我教者,便能悟人诸法无我。若知诸法一切种无,人法无我,是则唯识亦毕竟无,何所安立?非知诸法一切种无,乃得名为人法无我,然达愚夫遍计所执自性差别诸法无我,如是乃名人法无我,非诸佛境离言法性亦都无故名法无我。余识所执此唯识性,其体亦无,名法无我。不尔,余识所执境有,则唯识理应不得成,许诸余识有实境故。由此道理,说立唯识教,普令悟人一切法无我,非一切种拨有性故。

    [语译]这样深密意思的说,究有什么利益呢?颂曰:

    依了这个教理,

    就能悟人“众生无我”。

    另外所执的“法无我”,

    又依着其余的教理悟人。(九)

    论曰:依了这里所说的十二处教理,受教化的人就能悟人众生无我。这是说,若懂得从六种二样法有六识起来,并没有真能见的“我”,以至于真能知的“我”,应当受众生无我教训的,就能悟入众生无我。再依着其余所说的唯识教理,受教化的人便能悟人所执着的法是无我。这是说,若明白了知但从识显现像色等法起来,这里面完全没有色等相貌的法,那应当受诸法无我教训的人,就能悟人诸法无我。假使要知道诸法一切都无才悟人法无我,那么,这样唯识的道理也是究竟没有的,又从那里能建立呢?这并不是懂得诸法一切都无,才能说为人法无我,不过是要通达愚夫虚妄分别所执着的那些自性的法(本身)分别的法(各方面)都是无我,这样才可以说人法无我,并不是连诸佛的境界离言的法性也都没有才说是法无我。但是另外的识要执着这唯识自身呢,那也是没有实在的,这也名为法无我。不是这样呢,余识所执着的境就会有,那么唯识的道理应当不得成立,因为承认另外诸识有实在的境界故,由这样道理说立唯识教义普遍的使人悟入一切法无我,并不是无论什么会有的事体都在排除之列。

    [原文]复云何知佛依如是密意趣说有色等处,非别实有色等外法为色等识各别境耶?颂曰:

    以彼境非一。亦非多极微,又非和合等,极微不成故。(——○)

    论曰:此何所说?谓若实有外色等处,与色等识各别为境,如是外境或应是一,如胜论者执有分色;或应是多,如执实有众多极微各别为境;或应多极微和合及和集,如执实有众多极微皆共和合、和集为境。且彼外境,理应非一,有分色体,异诸分色不可取故;理亦非多,极微各别,不可取故;又理非和合,或和集为境,一实极微理不成故。

    [语译]再难说,怎样知道佛是依着这个深密意思说有色等处,并非另外有色等外法分别的做色等识的境界呢?颂曰:

    因为那个外境界不是一个整个的。

    也不是许多极微细的(分子),

    又不是(极微)和合成的,

    因为极微这样东西就不能成立的缘故。(——○)

    论曰:这是说什么?是说假使实在有心外色等处,各别的对于色等识做(他们的)境界,这样外境或者应当是一个整个的,如外道胜论一派的人主张“有部分的”色;或者应当是多分的,如主张实在有许多极微分别的来做境界;或者应当说许多极微的和合起来或和集起来,如主张实在有许多极微的物质都和合和集来做境界。但是,第一层外境按着道理就不应当是一个整个的,因为那些“分”色以外另有个有分色体,这是得不着的;道理上亦不是多的,说极微种种各各不同,又是得不着的;又道理上不是和合或者和集成为境界的,一个一个实在极微细的,道理上就不成立故。

    [原文]云何不成?颂曰:

    极微与六合,一应成六分。若与六同处,聚应如极微。(一一)

    论曰:若一极微六方各与一极微合,应成六分。一处无容有余处故。一极微处,若有六微,应诸聚色如极微量,展转相望,不过量故,则应聚色亦不可见。

    [语译]何以说极微在道理上不能成立呢?颂曰:

    一个极微同另外六个极微相合,

    就应当有六个部分(方面)。

    假使说一个极微同另外六个极微同在一块儿(没有六方面),

    那末,聚合起来的东西也应当同那个原来极微一样大。(一一)

    论曰:若是一个极微六方面的各方面同其余的一个一个极微相合,就应成为六个部分,(不得谓之极微。)因为在每一方面不能再容有其他方面的缘故,所以要有六方面。假使就在一个地方有六个极微,那末,聚合起来的东西也应和极微一样分量,互相看来总不超出那个分量的缘故,那么,和合的东西(如山河大地)也就和极微一样的不能看见了。

    [原文]迦湿弥罗国毗婆沙师言,非诸极微有相合义,无方分故,离如前失。但诸聚色有相合理,有方分故。此亦不然。颂曰:

    极微既无合,聚有合者谁?或相合不成,不由无方分。(——二)

    论曰:今应诘彼,所说理趣,既异极微无别聚色,极微无合,聚合者谁?若转救言,聚色展转亦无合义,则不应言,“极微无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