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玫瑰战争史 1377-1471最新章节!

更好地迎敌。但在弃旧换新,即旧阵形解散,新阵形布置完成的关键时刻,安茹的玛格丽特王后的军队扑了上来。[15]

    据说,约克派的军队有人背信弃义,叛徒无疑是所谓的“肯特郡首领”洛夫莱斯。战斗正酣之际,亨利六世逃脱,回到安茹的玛格丽特王后身边。如果沃里克伯爵理查德·内维尔军中没有叛徒里应外合,那么亨利六世绝没有机会逃脱。据说,亨利六世逃走实乃言而无信,但很难把责任全部归咎于他。沃里克伯爵理查德·内维尔和诺福克公爵约翰·德·莫布雷侥幸逃出生还,但他们手下大概一半士兵战死沙场。[16]

    为庆祝兰开斯特派军队旗开得胜及与家人团聚,亨利六世册封时年未满八岁的儿子威斯敏斯特的爱德华为威尔士亲王,还封加来老兵安德鲁·特罗洛普为骑士。在拉德福德桥战役时,安德鲁·特罗洛普投奔亨利六世。从那以后,他一直在圭斯尼与萨默塞特公爵亨利·博福特并肩作战。此时,在韦克菲尔德战役及第二次圣奥尔本斯战役中,他为兰开斯特派带来了好运。由于脚部受伤,安德罗·特罗洛普几乎无法行动。虽然只是一介武夫,但为感谢被册封为骑士,安德鲁·特罗洛普对威尔士亲王威斯敏斯特的爱德华的致辞倒也得体。他说:“殿下,我受之有愧,因为我只杀了十五名对方士兵。我站在原地没动,约克派的士兵杀过来,全被我杀得动弹不得。”[17]

    第二次圣奥尔本斯战役

    兰开斯特派大捷后的另一续幕却不那么令人愉快,这表现出英格兰战争礼制的崩溃。任何一方获胜后,处决战败方的要犯似乎已经变得理所当然。但特别令人反感的是,处决约克派要犯竟然当着安茹的玛格丽特王后及其八岁的儿子威尔士亲王威斯敏斯特的爱德华的面进行。据说,威尔士亲王威斯敏斯特的爱德华甚至被教唆下令处决犯人。据勃艮第的让·德·沃林讲述,安茹的玛格丽特王后问威尔士亲王威斯敏斯特的爱德华:“好儿子,你看那边两位骑士,该怎样处死他们?”这两位骑士是托马斯·克里爵士父子。威尔士亲王威斯敏斯特的爱德华答道:“应该砍了他们的头。”[18]另一位约克派的重要将领威廉·邦维尔男爵也命丧黄泉。

    安茹的玛格丽特王后的胜利庆典总算落幕。约克派军队被打得七零八散,伦敦向兰开斯特派敞开了大门。正如历史不断重演的那样,又一个问题摆在兰开斯特派的面前,即他们是否应该立即勇敢挺进首都伦敦。坎尼战役后的汉尼拔、布赖滕费尔德战役后的古斯塔夫·阿道夫、埃吉希尔和布伦特福德战役后的查理一世,都面临过同样的问题。伦敦富贵尊荣,是约克派最重要的基地。此时,安茹的玛格丽特王后与伦敦之间已经没有约克派军队的阻挡。安茹的玛格丽特身后跟随一支大军,由于大战告捷而精神抖擞,气势如虹,至少当时许多人这样认为。

    第二次圣奥尔本斯战役结束后,伦敦市政府表示乐意见到安茹的玛格丽特王后。于是,伦敦市市政府立即派出两位贵族夫人,即贝德福德公爵夫人卢森堡的雅克塔和白金汉公爵夫人安妮·内维尔前来调停,准备迎接安茹的玛格丽特王后。由于估计安茹的玛格丽特王后随时可能抵达伦敦,两位约克派的重要神职人员,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鲍彻和埃克塞特主教乔治·内维尔,仍在坎特伯雷静候事态发展。然而,兰开斯特派没有选择进入伦敦。相反,他们从圣奥尔本斯撤到邓斯泰布尔,“亨利六世和安茹的玛格丽特王后的这一撤退决定简直是自取灭亡。”[19]

    此时,人们普遍认为,亨利六世和安茹的玛格丽特王后没有率军进入伦敦是希望伦敦市市民不再惶惶不安,担忧兰开斯特派军队将伦敦洗劫一空。“因为伦敦市市民认为,如果兰开斯特派军队的士兵进入伦敦,那么残暴成性的他们一定会疯狂劫掠。”[20]威廉·伍斯特认为,伦敦城防守薄弱,伦敦市市民毫无斗志。“如果亨利六世和安茹的玛格丽特王后携军队进入伦敦,那么其梦寐以求的一切将唾手可得。”[21]在先前的战斗中,伦敦市市民并没有显示出任何抵抗兰开斯特派军队的意向。但有迹象表明,兰开斯特派军队如果不武力强攻伦敦,就无法进入伦敦。伦敦市市长及市议员运送一部分物资,即“面包和食物”,以及一定数额金钱前去安抚安茹的玛格丽特王后。然而,伦敦市市民截获了这批物资,并且将其据为己有。此外,安茹的玛格丽特王后派出由鲍德温·富尔福德爵士指挥的一支军队前去占领威斯敏斯特宫,但这支军队遭到伦敦市市民的围攻,寸步难行。

    一位伦敦编年史家认为亨利六世不敢轻易攻城。“亨利六世和安茹的玛格丽特王后打算来到伦敦,处死反对安茹的玛格丽特王后的人,但伦敦的普通市民既不允许反对安茹的玛格丽特王后的人,也不允许安茹的玛格丽特王后的任何手下进入伦敦。因此,亨利六世和安茹的玛格丽特北上了。”[22]据称,马奇伯爵爱德华正率军从威尔士赶来。因此,即使亨利六世能进驻伦敦,处境也十分尴尬。亨利六世将面临骚动不安的伦敦市市民和在“莫蒂默十字”战役中获胜的约克派大军。因此,英格兰王室的军队撤到了约克郡。正如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编年史家拉斐尔·霍林谢德所说:“安茹的玛格丽特王后对埃塞克斯郡心存疑虑,对肯特郡东猜西疑,对伦敦缺乏信心……她从圣奥尔本斯启程回到英格兰北方。英格兰北方各郡才是她的根基,会对她施以援手,提供庇护。”[23]

    注解:

    [1] 《三部15世纪编年史》,第77页。————原注

    [2] 《三部15世纪编年史》,第77页。————原注

    [3] 格雷戈里:《编年史》,第211页。————原注

    [4] 威廉·伍斯特:《布里斯托尔史》,第775页。————原注

    [5] 威廉·维特哈姆斯蒂德:《圣奥尔本斯修道院记事簿》,第1卷,第234页。————原注

    [6] 《三部15世纪编年史》,第155页。————原注

    [7] 格雷戈里:《编年史》,第212页。————原注

    [8] 约翰·维特哈姆斯蒂德:《圣奥尔本斯修道院记事簿》,第391页。————原注

    [9] 格雷戈里:《编年史》,第213页。————原注

    [10] 《三部15世纪编年史》,第155页。————原注

    [11] “战斗结束后,夜幕降临,不得不停止追击溃军,故这场战斗不可能持续太久。”参见约翰·维特哈姆斯蒂德:《圣奥尔本斯修道院记事簿》,第392页。————原注

    [12] 格雷戈里:《编年史》,第212页。————原注

    [13] 格雷戈里:《编年史》,第212页。————原注

    [14] 格雷戈里:《编年史》,第213页。————原注

    [15] 格雷戈里:《编年史》,第212页,第213页。————原注

    [16] 格雷戈里认为,这场战斗中,三千五百人被杀,参见格雷戈里:《编年史》,第212页。威廉·伍斯特曾指出,约克派军队被杀人数有可能为两千人。参见威廉·伍斯特:《布里斯托尔史》第776页。————原注

    [17] 格雷戈里:《编年史》,第214页。————原注

    [18] 勃艮第的让·德·沃林:《大不列颠编年史》,第330页。————原注

    [19] 威廉·伍斯特:《布里斯托尔史》,第776页。————原注

    [20] 格雷戈里:《编年史》,《编年史》,第214页。————原注

    [21] 威廉·伍斯特:《布里斯托尔史》,第776页。————原注

    [22] 《三部15世纪编年史》,第76页。————原注

    [23] 拉斐尔·霍林谢德:《编年史》,第3卷,第661页。————原注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