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玫瑰战争史 1377-1471最新章节!

爵理查德。很快,亨利六世变得有些精神错乱。人人心知肚明,亨利六世的命运陷入低谷。

    英格兰王国与法兰西王国休战期间,安茹的玛格丽特与亨利六世的联姻结束时,约克公爵理查德从法兰西返回英格兰。格洛斯特公爵汉弗莱去世后,约克公爵理查德作为爱德华三世的曾孙,也拥有英格兰王位继承权。从他的父亲这一脉论,约克公爵理查德是爱德华三世第四子约克公爵兰利的埃德蒙的后裔。从他的母亲安妮·德·莫蒂默这一脉论,他是爱德华三世次子克拉伦斯公爵安特卫普的莱昂内尔的后裔。因此,他的王室血统定然比亨利六世更纯正。但在英格兰议会中,兰开斯特家族的成员拥有不可辩驳的王位继承权。此时,约克公爵理查德似乎也无意质疑亨利六世王位的合法性。但在动荡的历史时期,博福特派认为约克公爵理查德势力太过强大,不便生活在英格兰。因此,约克公爵理查德被赋予爱尔兰总督这一光荣职位,以防他在英格兰王国国内生事。但直到1449年7月,约克公爵理查德才真正动身前往爱尔兰。此时,英格兰王国仍与法兰西王国休战。英格兰王国国内,在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的领导下,英格兰枢密院继续执掌政务,但政绩并不显著,因为“私党与庇荫”的章程没能得到适当的遵守或执行。因此,英格兰王国的公共秩序不佳。1448年到1450年的《帕斯顿信札》充分证明诺福克郡的公共安全状况不良。英格兰王国其他郡县的治安也不太可能改善。自1431年,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坚持的外交政策是尽可能与法兰西王国维持体面的和平局面。此时,留驻法兰西的英格兰军队总指挥官是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1448年,他被授予萨默塞特公爵。与往常一样,诺曼底地区英格兰王国驻军的军饷时有拖欠。因此,掌控英格兰王国驻军、防止其暴动及掠夺占领地普通居民并非易事。此时,法兰西政府已经意识到自己处于上风。1449年3月,一群英格兰王国的士兵袭击布列塔尼公国边境,并且大肆掠夺富热尔。法兰西政府欣然抓住时机,重新发动对英格兰王国驻军的战争。没有证据表明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或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与这次残暴行径有关。但这群英格兰士兵的首领是一名来自阿拉贡,曾被亨利六世授予嘉德骑士的雇佣兵。掠夺结束后,名叫弗朗西斯科·德·索里亚诺、人称“阿拉贡人”的英格兰士兵首领,写信禀告亨利六世说,这场掠夺曾得到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和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的授权。[16]无论如何,在此次事件中,法兰西王国军队夺得先机,英格兰王国军队没能即刻夺回富热尔。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虽然年轻时善于作战,但此时,对阻止法兰西王国军队的进攻无能为力。1449年6月24日,在法兰西王国的卡昂,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带领四千名英格兰士兵投降。[17]从那时起,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将余生精力倾注在英格兰王国,并且在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去世后,成为亨利六世的首辅大臣。

    嘉德骑士的标志

    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在卡昂向查理七世投降

    然而在英军卡昂投降及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返回英格兰以前,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已经去世了。从一开始,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就知道与法兰西王国休战及联姻不受英格兰议会欢迎。尽管不愿为战争拨款,但英格兰议会一直沉迷在对法兰西王国的战争中。值得赞扬的是,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甘冒风险与法兰西王国休战及联姻,是因为他认为和平对英格兰王国有利。但前往法兰西王国图尔的英格兰王国驻法兰西王国的大使馆前,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已经预料到他会得到亨利六世的支持。果然,他拿到1444年2月20日亨利六世的特赦令,对他在与法兰西王国谈判时的任何行为予以全面赦免及补偿[18]。1445年6月,英格兰议会下议院得到包括格洛斯特公爵汉弗莱在内的上议院的同意,以向国王提交请愿书的形式确认了特赦令,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得到《豁免议案》的全面庇佑。

    然而,对英格兰议会而言,丢失在法兰西的领地是难以承受之重。英格兰议会愤怒的对象不是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而是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在英格兰议会眼中,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安排了亨利六世与安茹的玛格丽特的联姻,割让了安茹公国及曼恩伯国,因此,他应该为英格兰王国战败,失去在法兰西的领地等所有恶行负责。这些不幸,都是与安茹的玛格丽特联姻、放弃安茹公国及曼恩伯国造成的。1450年1月,当着英格兰议会上议院的面,英格兰议会下议院控告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犯有叛国罪。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被指控的罪行有:将英格兰王国领土贱卖给查理七世,密谋造反以拥戴自己的儿子为王,私自承诺将安茹公国和曼恩伯国割让给法兰西王国,并且将英格兰王国的机密出卖给查理七世[19]。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成功为自己做了辩护,维护了自身尊严。他原本可以声称,证据证人俱全,愿在英格兰议会上议院全面公开接受审判。但公开审判会将英格兰王国过去几年的历史抖搂出来,国王和政府的负面消息会曝光,甚或有灭顶之灾。因此,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希望得到亨利六世的怜悯。亨利六世令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离开英格兰五年。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是否认为流亡海外是对自己最安全的做法,或者他放弃获得公平审判的权利,转而流亡海外,会使亨利六世免于遭受对其过去几年政务的全面调查,一切尚未可知[20]。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悄悄将所有事务料理妥当,并且给自己七岁大的儿子写了一封告别信,但这封信要等儿子长大后才能拆阅。1450年4月30日,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动身离开。1450年5月2日,他乘坐的船被“塔楼的尼古拉”号巡逻船截获[21]。随后,在多佛路,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被斩首。实际上,即使“塔楼的尼古拉”号没有截获他,还有其他船等着抓捕他。

    此时,在英格兰王国国内,亨利六世及其妻子安茹的玛格丽特王后可以称得上是孤立无援。在这对夫妇的两个强大盟友及拥护者中,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已经离世,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还在诺曼底。英格兰王国的另一位重要人物约克公爵理查德身处爱尔兰。此时,即1450年6月,兰开斯特家族爆发了一次重大危机,即杰克·凯德的叛乱。就在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的案件办案期间,英格兰王国各地在一个绰号“蓝胡子”的人的领导下,爆发了骚乱集会。随后,这些集会不了了之,但肯特郡的骚乱较严重。肯特郡集会的发起者是一位爱尔兰人,[22]叫杰克·凯德,但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约翰·莫蒂默,并且声称是约克公爵理查德的表兄。此时,肯特郡的居民害怕英格兰政府试图收拾肯特郡,作为他们参与谋杀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的惩罚。毕竟肯特郡的居民及船都曾参与逮捕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的行动。因此,许多肯特郡居民聚集在杰克·凯德周围,并且发布了一份正式的讨伐英格兰政府的檄文。讨伐内容言之凿凿,包括控诉政府征收重税,[23]将约克公爵理查德驱逐出英格兰枢密院,[24]干涉全国各级议会选举自由,司法不公,特别是关于土地权属方面,因谋反丢失了法兰西领地。[25]杰克·凯德的控告,连同他的革新诉求,一同被送到英格兰议会。

    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被斩首

    政府有责任重视并平息民怨,但英格兰政府的当务之急是恢复社会秩序。亨利六世深谙其道。虽然许多被征平民拒绝“对付努力改进公共福利之人”,[26]但最终,亨利六世征集一万六千名士兵赶往布莱克希思镇压叛军。叛军撤退到塞文奥克斯的山林中。安茹的玛格丽特提议[27]汉弗莱·斯塔福德爵士率领一支皇家军队清剿撤退到山林里的叛军。但在与叛军的初次交战中,皇家军队被打得溃不成军,统帅汉弗莱·斯塔福德爵士阵亡。随后,杰克·凯德前往布莱克希思,即皇家军队撤退之地。面对前来谈判的英格兰政府代表枢机主教兼约克大主教约翰·坎普及白金汉公爵汉弗莱·斯塔福德[28],杰克·凯德趾高气扬,导致双方无法达成协议。亨利六世认为,英格兰政府撤退到沃里克郡的凯尼尔沃思城堡才是明智之举。在伦敦,兰开斯特家族的统治不得人心。实际上,伦敦已经沦陷,只剩下伦敦塔还由其统领托马斯·德·斯凯尔斯男爵为亨利六世掌管。1450年7月3日,杰克·凯德攻打伦敦桥,砍断了可抬起桥中央部分的绳索。他身着“缀满镀金钉的锁子铠甲”,可谓全副武装,气势汹汹。这身铠甲原是汉弗莱·斯塔福德爵士的战袍。汉弗莱·斯塔福德爵士就是统率皇家军队在塞文奥克斯与杰克·凯德率领的叛军交战时被杀的。“现在,我是这座城的莫蒂默领主,”杰克·凯德边说边用佩剑击打伦敦石[29]。因税收招惹众怒的财政大臣萨伊和塞莱男爵詹姆斯·法因斯,被伦敦塔的统领[30]托马斯·德·斯凯尔斯男爵交给杰克·凯德统领的叛军。随后,叛军将财政大臣萨伊和塞莱男爵詹姆斯·法因斯在齐普赛街处决。接下来,叛军撤退到萨瑟克区,因为他们觉得待在泰晤士河南岸更安全。

    杰克·凯德

    汉弗莱·斯塔福德爵士

    伦敦石

    萨伊和塞莱男爵詹姆斯·法因斯被叛军处决

    伦敦市市长及多数伦敦市民请求伦敦塔统领托马斯·德·斯凯尔斯男爵保护他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他们意识到杰克·凯德对法治、安全的承诺不过是阳奉阴违。在和平人士眼中,暴徒的统治无异于滔天灾祸。因此,深陷秩序混乱时,伦敦市民们便寄希望于参加过英格兰王国与法兰西王国战争且留在英格兰的老兵。托马斯·德·斯凯尔斯男爵曾是贝德福德公爵约翰手下的一名指挥官。他在伦敦塔塔楼下令发射火炮,轰炸叛军。与此同时,他派遣曾英勇保卫法兰西勒芒的英雄马修·高夫守卫伦敦桥。马修·高夫称得上是英格兰王国与法兰西王国战争中最有战斗力的英格兰士兵。在这位身经百战的士兵的帮助下,伦敦市民们同仇敌忾。1450年7月5日晚,伦敦市民与叛军彻夜浴血奋战。直到1450年7月6日上午9时,战火方息。由伦敦市民组成的武装力量将叛军逼退到伦敦桥南端的木柱边上。随即,叛军再次反扑,放火烧毁桥边的房屋。[31]如此一来,触目可及的是怀抱孩童的妇女们纷纷跳入河中躲避火灾的悲惨画面。叛军向北逼近,一直杀到圣马格纳斯街角。然而,伦敦市民众志成城,又将叛军击退到泰晤士河南岸。接着,叛军与伦敦市民休战一日。成功坚守伦敦城主要归功于伦敦市民们的骁勇作战。然而,带领伦敦市民抵御叛军的士兵马修·高夫英勇牺牲了。1458年,约翰·法斯特尔夫爵士留下遗嘱,为参加过英格兰王国与法兰西王国战争的老战士马修·高夫的灵魂祷告[32]。

    亨利六世撤到凯尼尔沃思城堡时,时任英格兰大法官的约克大主教枢机主教约翰·坎普与温彻斯特主教威廉·韦恩弗利特留守伦敦塔。他们带着国玺来到萨瑟克区,起草大赦的旨意并加盖玺印。他们到达萨瑟克区的时机对英格兰王国政府十分有利。此时,经过前夜的一番苦战,杰克·凯德率领的叛军刚刚败退,士气低落。因此,大多数叛军成员欣然接受赦免的旨意,并且折返回乡,但杰克·凯德及部分叛军中的亡命之徒仍在做困兽之斗。叛军中的这些成员很可能是杰克·凯德从马歇尔希监狱和王座法院监狱释放出的囚犯。杰克·凯德将掠夺来的财宝放在一处,镇定自若地将财宝装到开往罗切斯特的一艘驳船上。杰克·凯德本人带领叛军从陆路撤退,并且试图全力攻占昆伯勒城堡。然而,他们发现昆伯勒城堡的指挥官誓死保卫城堡,并且早已做好作战准备。杰克·凯德惊觉大势已去,便乔装改扮。然后,杰克·凯德独自出发,逃往萨塞克斯郡的刘易斯避难。但肯特郡新任郡长亚历山大·伊顿追踪杰克·凯德到黑斯廷斯附近希思菲尔德的一座花园。经过一番激战,杰克·凯德虽然拼命抵抗,最终沦为阶下囚。在押回伦敦的途中,自封“肯特郡郡长”的杰克·凯德伤重不治。这场叛乱彻底平息。在对叛乱的清算过程中,据说亨利六世宽大为怀。亨利六世本应处决五百人,但最终,他只处决了八人。

    温彻斯特主教威廉·韦恩弗利特

    马歇尔希监狱

    这只是当时英格兰王国诸多地方叛乱中的一起。显然,兰开斯特家族的统治濒临垮台。此时,即使是教会也自身难保。1450年6月29日,大约与杰克·凯德的叛乱同时,索尔兹伯里主教威廉·艾斯库在艾丁顿念过弥撒经后,“被他的佃户们从圣坛上拉下来。他的佃户们扯着他的白麻布圣职衣和脖子上的圣带,将他拖到山顶上,扒了他的衣服,无耻地将他杀害[33]”。早在1450年1月,奇切斯特主教、掌玺大臣亚当·莫林斯,也叫亚当·莫利纽克斯,在朴次茅斯被士兵杀害。当时,他去慰问士兵的目的很单纯,只是希望在士兵们随同托马斯·凯瑞爵士远征诺曼底前,拖欠的军饷能发放给士兵们。对一个真正强大的政府来说,杰克·凯德的叛乱根本不足为惧。当然,如果政府足够强大,那么不会有人想发动叛乱。在英格兰靠近威尔士或苏格兰泽地边界的边远地方,从来没有过真正的和平,也可能从没有真正臣服于英格兰政府。但如今,伦敦周边各郡也是同一番景象,骚动叛乱频发。与此同时,最后一批英格兰士兵被驱逐出诺曼底。1450年8月22日,英格兰王国在法兰西的最后一个据点瑟堡失守了[34]。英格兰缺乏伟人领袖和能人志士。有首诗这样悲叹:

    根茎[35]腐烂,天鹅[36]无望,

    耀眼灯号[37]失去光芒。

    若非万能上帝庇护,

    英格兰唯剩悲伤。

    城池[38]已失,关爱成伤。

    闸门[39]关闭;

    唯有天鹅绒帽[40],

    为吾等遮挡黄沙风暴。

    野猪[41]远在西方

    何时持盾提矛护我阵仗。

    猎鹰[42]扶摇,盘旋何往

    觅得佳处筑巢安康[43]。

    显然,这些华丽的诗句是约克公爵理查德的支持者写的。看来,不只肯特郡的叛军认为英格兰王国需要约克公爵理查德从爱尔兰归来。约克公爵理查德虽然没在法兰西、爱尔兰立下赫赫功勋,但展现出卓越的品质,即毅力及良好的管理能力。他一直沉默温和、克制自我。人们对他的信任并非出自他任何形式的自吹自擂。无论被安排何种任务,他都能卓有成效地完成。当执政大臣明目张胆地嫌恶他时,他也能应对得体。他天性沉默,也不乏杀伐决断的才能。如今,他意识到自己的时机到了。1450年9月月初,约克公爵理查德离开爱尔兰来到威尔士。大约在同一时间,即1450年9月11日前,丢失整个诺曼底的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也回到英格兰。他曾官至国王的御前大臣。因此,亨利六世面临一大抉择,从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和约克公爵理查德中,任命谁为首辅大臣?

    注解:

    [1] 尼古拉:《枢密院会议记录与条例》,1834年,第3卷,第26页。————原注

    [2] 尼古拉:《枢密院会议记录与条例》,1834年,第3卷,第19页和第20页。————原注

    [3] 原文为科英布拉公爵菲利普,但实际上,科英布拉公爵彼得是亨利六世的表弟。

    [4] 以上各例均选自尼古拉:《枢密院会议记录与条例》,第3卷,第19页到第45页。————原注

    [5] 约瑟夫·史蒂文森:《英格兰王国对法兰西王国的战争》,伦敦,朗文-格林,朗文和罗伯茨公司,1861年,第1卷,第60页,注释2。————原注

    [6] 约瑟夫·史蒂文森,《英格兰王国对法兰西王国的战争》,伦敦,朗文-格林,朗文和罗伯茨公司,1861年,第1卷,第61页的注释。————原注

    [7] 尼古拉:《枢密院会议记录与条例》,第3卷,第47页和第271页。————原注

    [8] 详见加来驻军的军饷信息,尼古拉:《枢密院会议记录与条例》,第3卷,第42页。————原注

    [9] 尼古拉:《枢密院会议记录与条例》,第3卷,第51页。格洛斯特公爵汉弗莱作为护国公的职责,只是“实际保卫英格兰王国的监督之职”。参见《议会卷宗》,第4卷,第326页,引自托马斯·弗雷德里克·陶特的《国家人物词典》,1885年,格洛斯特公爵汉弗莱词条。————原注

    [10] 拉斐尔·霍林谢德:《编年史》,1586年,第3卷,第583页。————原注

    [11] 拉斐尔·霍林谢德:《编年史》,第3卷,第624页。————原注

    [12] 《日期核实的艺术》,第3章,第55页。安茹的玛格丽特的父亲是洛林公爵安茹的勒内。————原注

    [13] 最初,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为萨福克伯爵。1444年9月,他被赐予萨福克侯爵头衔。1448年,他被赐予萨福克公爵头衔。

    [14] 实际上,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格洛斯特公爵汉弗莱曾发动叛乱。————原注

    [15] 《政治诗》,第2卷,第221页。————原注

    [16] 约瑟夫·史蒂文森:《英格兰王国对法兰西王国的战争》,伦敦,朗文-格林,朗文和罗伯茨公司,1861年,第一章,第282页到第285页。试比较“诺曼底兵力减少”和约瑟夫·史蒂文森:第6页。————原注

    [17] 勃艮第的让·德·沃林:《大不列颠编年史》,第157页。————原注

    [18] 尼古拉:《枢密院会议记录与条例》,第6卷,第10页。————原注

    [19] 起诉书引自威廉·斯塔布斯:《英格兰宪法史》,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第3章,第152页到第153页。————原注

    [20] 威廉·斯塔布斯的《英格兰宪法史》倾向于最后一观点。威廉·斯塔布斯:《英格兰宪法史》,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第3章,第154页。————原注

    [21] 拉斐尔·霍林谢德:《编年史》,第3章,第632页。————原注

    [22] 拉斐尔·霍林谢德:《编年史》,第3章。————原注

    [23] 当时,英格兰王国的税率很高,但由于财务状况不佳,政府收到的税金很少。————原注

    [24] 讨伐檄文中没有提到约克公爵理查德的名字,但对此,英格兰议会上议院的议员心知肚明。————原注

    [25] 拉斐尔·霍林谢德:《编年史》,第3章,第633页。————原注

    [26] 拉斐尔·霍林谢德:《编年史》,第3章,第633页。————原注

    [27] 拉斐尔·霍林谢德:《编年史》,第3章,第633页。————原注

    [28] 与阵亡的汉弗莱·斯塔福德爵士不是同一个人。

    [29] “坎德威克或坎农街南侧,矗立着一块名为伦敦石的巨石,底部固定在地下深处。伦敦石被固定在此处的原因不详。时间或其他记载皆无。”斯都:第84页,引用坎宁安的《伦敦手册》,1850年,第301页。————原注

    [30] 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1904,第1章,第72页。记载道:托马斯·德·斯凯尔斯男爵允许萨伊和塞莱男爵詹姆斯·法因斯在伦敦市政厅内当着杰克·凯德的面受审,是奉国王亨利六世之命行事。这道命令是国王亨利六世撤退到凯尼尔沃思堡前下达的。————原注

    [31] 伦敦桥“两侧房屋林立,仿佛一条绵延不断的街道,中间有一定的‘空地’,沿线又有‘链柱’”。1757年到1758年,这些房屋被拆除。坎宁安:《伦敦手册》,第297页。————原注

    [32] 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3章,第157页。————原注

    [33] 拉斐尔·霍林谢德:《编年史》,第3章,第636页。————原注

    [34] 勃艮第的沃林:《大不列颠编年史》,第161页。————原注

    [35] 指贝德福德公爵约翰。————原注

    [36] 指格洛斯特公爵汉弗莱。————原注

    [37] 指埃克塞特公爵约翰·霍兰。————原注

    [38] 指法兰西的鲁昂。————原注

    [39] 指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原注

    [40] 指温彻斯特主教亨利·博福特。————原注

    [41] 指德文伯爵托马斯·德·考特尼。————原注

    [42] 约克公爵理查德。————原注

    [43] 尼古拉:《枢密院会议记录与条例》,第6卷,第26页。试比较,詹姆斯·盖德尔那:《帕斯顿信札》,第1章,第66页及《政治诗》,第2卷,第221页到第223页。————原注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