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李叔同的禅语与修身最新章节!

楚伧、朱少屏、李息霜、曾存吴诸氏。照章每月须开例会一次。因同人事务繁忙,第一回月会本拟月底举行。而文学书画家陈师曾(即朽道人)、范彦殊二君向在南通州主持政教,日前适以事来沪。良朋快聚,佳会难得,同人特尽力摒挡,赶于14日午后四时,在三马路大新街天兴楼上开第一回月会。文酒设宴,成于咄嗟,而其盛况实有令人惊叹者,亦可谓空前之韵事也。

    2.地点之意外适宜

    原拟借愚园或扆虹园一席之地,陈列文艺品及会友小集,而以上各地稍嫌偏远,运送品物或多不便,屋宇于陈列品物亦未必适用。会期已迫,而会场未定,同人非常焦灼。忽有谓天兴酒楼后楼有屋三楹,足供应用者,不得已而定议,以该楼为第一回月会之会场。屋共三间,一间陈列各会员交换品,书画家当宴挥毫亦附于此室;一间陈列卖品;一间陈列参考品。琳琅四壁,照眼光耀。屋虽略小而颇合用,一切供应亦颇亲近,而会友往来交通复极便利。不谓于十丈红尘、万种喧阗之中,忽现此淡泊而不谐俗之冷会,与会者咸谓,为初念所不及料云。

    3.陈列品之种种可观

    是日因会期定于仓促,发表甚迟,而到会者尚有二十余人之多。李梅庵(即玉梅花庵道士)、吴昌硕两先生,亦以客员资格来襄盛举,且皆临时挥毫,应人之请,其豪兴正复不浅。出交换品共十三人,一人有出二件或四件者,共得二十余件。其中最可宝(保)贵者,为八十二岁老人蒋卓如先生书联,文曰:“以人为纪,得天之时。”又,朽道人之梅花条幅,枝干皆用篆法画成,古香古色,洵推杰作。又,范彦殊氏之折扇,自书文美小集之律诗一首,流连文酒,感时得意之怀,溢于楮墨。得此为纪念,文美增色多矣。其它交换品十余件,如诸贞长、费公直、柳亚庐、余天遂、严诗庵、黄朴存、叶楚伧、夏笑庵、李息霜、曾存吴诸氏,或录旧诗,或抒新采,兴酣落笔,皆具特殊之长。出卖品二十余件,李梅庵氏之折扇二柄,皆两面书画,笔墨题识,趣味入古,一望而知为名手。朽道人山水二幅,气韵浑厚。李息霜氏以篆法书英字,自成派别,而不伤雅,所书系英国大文豪沙翁之诗,体裁恰好。曾存吴氏之花卉团扇,摹模恽派,颇有心得。沈筱庄之雕刻象牙扇骨,于三四分宽、四寸长之物,刻字八行,每行百二十字左右,细入毫芒,而笔意直逼米老,精妙绝伦。谓之魔术中之雕刻家,非过誉也。

    参考品另为一室。曾存吴氏所藏五六年来日本文部省美术展览会之选品及日本西洋画家之杰作集五六种,参照印证,引增兴趣不少。朱少屏氏所藏古画多种,皆名人之作。其最夺目者为于海屋之手卷,花木数十种,穿插配合,实具苦心。异禽二十余种,共四十余尾,构图设色,迥异时流。他若朽道人之《残荷》,运笔疏宕,觉秋水伊人,呼之欲出。又,沈墨仙氏之《枇杷》、李梅庵氏之《松》、吴昌硕氏之《梅》,(三氏皆临时挥毫),一时兴来之作,莫不韵味天然,一洗凡近之习也。

    4.杂志之特色

    吴昌硕之绘画作品

    同人制作品凡百余页,首文,次诗,次词,又图画十六幅,印五种,滑稽告白数种,及附录文艺纪事,用杂志体裁装成一册,名曰《文美》。叙言系姚锡钧氏所作,他为黄宾虹氏之古玺印铭,息霜氏之《李庐印谱序》、存吴氏之《与某记者论西洋书画》、(天)遂氏之《遂庐笔记》、亚子氏之《血泪碑历史》,皆饶有趣味之作。诗词则洪思默感,沉艳浓郁,无件不精。图画中山水最多,绵密轻妙,各有家法。息霜氏之《盼》,以洋画笔墨写优美之意,实为吾国画界之创格。存吴氏之《马》,用笔设色,纯仿宋法。比较息霜氏之《盼》,一新一旧,恰是背道而驰。对照参观,可见艺术之头头是道也。朽道人之广告集图案,系用汉竹叶碑文组织而成,趣味高古,可以为亚东国粹之代表。严诗庵氏之《文美纪念碑》,别开生面,而独具匠心。以上各品装成杂志,原以备临时传观会友。因佳制甚多,秘之可惜,刻拟集资印,不日即可发行,诚快事也。

    5.交换书画品之愉快

    李叔同篆刻

    会友十三人,共出交换品二十余件,于尊酒微醺之际,由李、曾二氏用抽签法彼此互换。此时,凡出品者,皆于其所欣感之物生无限希望。每揭一物名,则属耳注目者举场一致,其情与盼望选举之发表都无殊异。黄朴存氏慕朽道人之名已久,及是日,见朽之交换品系古梅一幅,垂涎特甚。未几发表,应得是画之主人竟是黄氏,合堂喝采。而黄氏之得意,尤不可形容。范彦殊之诗扇,李息霜读之,爱不释手。当用笺纸书是诗纳入衣袋中,虑少缓为他人所得,不及抄录也。不意发表后,此扇亦竟为李氏所得,皆可谓随心所欲矣!曾存吴氏之画扇,初用纸套封固,未露真面,人皆疑为裸体美人。于是引起一般好奇之心。欲得是品者不知凡几。及至揭晓,仍是恽派花卉,为费公直氏所得。而存吴氏所得,系息霜氏之书。曾、李本旧同学,交换书画之事非止一次。是日用抽签法,曾又得李之制作,一若数由前定之也。讵最后之一人为严诗庵氏所得,仍是自作之品。无已,乃与存吴氏所得再相交换,然后毕事。洗杯更酌,夜色已初更矣。(5月16日-18日)

    诗词选

    咏山茶花

    瑟瑟寒风剪剪催,几枝花发水云隈。

    淡妆写出无双品,芳信传来第二回。

    春色鲜鲜胜似锦,粉痕艳艳瘦于梅。

    本来桃李羞同调,故向百花头上开。

    右余近作《山茶花》诗也。格效东瀛诗体,愧鲜形貌之似。近读东瀛山根立庵先生佳作,而拙作益觉如土饭尘羹矣。先生《咏山茶花诗》云:“前身尝住建溪滨,国色由来出素贫。凌雪知非青女匹,耐寒或与水仙亲。丰腴坡老诗中相,明艳涪翁赋里人。莫被渡江梅柳妒,群芳凋日早回春。”

    己亥岁暮之月 惜霜仙史成蹊。

    李叔同绘山茶花

    照红词客介香梦词人属题采菊图,为赋二十八字

    田园十亩老烟霞,

    水绕篱边菊影斜。

    独有闲情旧词客,

    春花不惜惜秋花。

    冬夜客感

    纸窗吹破夜来风,砭骨寒添漏未终。

    云掩月殢光惨白,帘飘烛影焰摇红。

    无心难定去留计,有泪常抛梦寐中。

    烦恼自寻休自怨,待将情事诉归鸿。

    朝游不忍池

    凤泊鸾飘有所思,出门怅惘欲何之。

    晓星三五明到眼,残月一痕纤似眉。

    秋草黄枯菡萏国,紫薇红湿水仙祠。

    小桥独立了无语,瞥见林梢升曙曦。

    为老妓高翠娥作

    残山剩水可怜宵,

    慢把琴樽慰寂寥。

    顿老琵琶妥娘曲,

    红楼暮雨梦南朝。

    人病

    人病墨池干,南风六月寒。

    肺枯红叶落,身瘦白衣宽。

    人世儿侪笑,当门景色阑。

    昨宵梦王母,猛忆少年欢。

    李叔同年少时

    偶得佳句留赠苹香

    沧海狂澜聒地流,新声怕听四弦秋。

    如何十里章台路,只有花枝不解愁。

    最高楼上月初斜,惨绿愁红掩映遮。

    我欲当筵拼一哭,那堪重听后庭花。

    残山剩水说南朝,黄浦东风夜卷潮。

    河满一声惊掩面,可怜肠断玉人箫。

    口占赠李苹香

    子女平分二十周,

    那堪更作狭邪游。

    只因第一伤心事,

    红粉英雄不自由!

    和补园赠天韵阁主人元韵

    慢将别恨怨离居,一幅新愁和泪书。

    梦醒扬州狂杜牧,风尘辜负女相如。

    马缨一树个侬家,窗外珠帘映碧纱。

    解道伤心有司马,不将幽怨诉琵琶。

    伊谁情种说神仙,恨海茫茫本孽缘。

    笑我风怀半消却,年来参透断肠禅。

    闲愁检点付新诗,岁月惊心发已丝。

    取次花丛懒回顾,休将薄悻怨微之。

    《茶花女遗事》演后感赋

    东邻有儿背佝偻,西邻有女犹含羞。

    蟪蛄宁识春与秋,金莲鞋子玉搔头。

    拆度众生成佛果,为现歌台说法身。

    孟旃不作吾道绝,中原滚地皆胡尘。

    李叔同男扮女装演《茶花女》剧照

    东京十大名士追荐会即席赋诗

    苍茫独立欲无言,落日昏昏虎豹蹲。

    剩却穷途两行泪,且来瀛海吊诗魂。

    故国荒凉剧可哀,千年旧学半尘埃。

    沉沉风雨鸡鸣夜,可有男儿奋袂来。

    喝火令

    故国今谁生?胡天月已西。朝朝暮暮笑迷迷,记否天津桥上杜鹃啼?记否杜鹃声里几色顺民旗?

    初夜

    眉月一弯夜三更,画屏深处宝鸭篆烟青。唧唧唧唧,唧唧唧唧,秋虫绕砌鸣。小簟凉多睡味清。

    春夜

    金谷园中,黄昏人静,一轮明月,恰上花梢。月圆花好,如此良宵,莫把这似水光阴空过了!英雄安在,荒塚萧萧。你试看他青史功名,你试看他朱门锦绣,繁华如梦,满目蓬篙!天地逆旅,光阴过客,无聊。倒不如闲非闲是尽抛去,逍遥。倒不如花前月下且游遨,将金樽倒。海棠睡去,把红烛烧;茶蘼开未,把揭鼓敲。莫教天上嫦娥将人笑。

    醉花阴·闺怨

    落尽杨花红板路,无计留春住。独立玉阑干,欲诉离愁,生怕笼鹦鹉。楼头又见斜阳暮,怎耐归期误。相忆梦难成,芳草天涯,极目人何处?

    和冬青馆主题京伶瑶华画扇四绝

    素心一瓣证前因,恻恻灵根渺渺神。话到华年怨迟暮,美人香草哭灵均。(瑶华工绘兰,有清古之趣)

    承平歌舞忆京华,紫陌青骢踏落花。记得春风楼畔路,琵琶弹彻雁行斜。(瑶华善弹琵琶,负重名,为长安诸伶之冠)

    颦鼓渔阳感劫尘,莺花无复旧时春。(自去年变起,谢绝尘网,不复弹此调矣!)潇潇暮雨徐娘怨,忆否江南梦里人。(沪上女校书徐琴仙亦擅琵琶。今老矣,犹零落风尘)

    长安子弟叹飘零(去年乱后,大半来沪),曾向红羊劫里经。莫问开元太平曲,伤心回首旧门庭。

    关于音乐

    歌词

    哀祖国

    小雅尽废兮,

    出车采薇矣。

    豺狼当途兮,

    人类其非矣。

    凤鸟兮,

    河图兮,

    梦想为劳矣。

    冉冉老将至兮,

    甚矣吾衰矣。

    隋堤柳

    甚西风吹醒隋堤衰柳,

    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留影

    江山非旧,

    只风景依稀,

    凄凉时候。

    零星旧梦半沉浮,

    说阅尽兴亡,

    遮难回首。

    昔日珠帘锦幕,

    有淡烟一抹,

    纤月盈钩。

    剩水残山故国秋。

    知否,知否,

    眼底离离麦秀。

    说甚无情,

    情丝踠到心头。

    杜鹃啼血哭神州,

    海棠有泪伤秋瘦。

    深愁浅愁难消受,

    谁家庭院笙歌又。

    忆儿时

    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漂泊。

    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

    茅屋三椽,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捉。

    高枝啼鸟,小川游鱼,曾把闲情托。

    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

    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留别

    满斟绿醑留君住,

    莫匆匆归去!

    三分春色二分愁,

    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落都来几许,

    且高歌休诉!

    不知来岁牡丹时,

    再相逢何处!

    春游曲

    春风吹面薄于纱,

    春人妆束淡于画。

    游春人在画中行,

    万花飞舞春人下。

    梨花淡白菜花黄,

    柳花委地芥花香。

    莺啼陌上人归去,

    花外疏钟送夕阳。

    秋感

    (一)

    黄沙烈烈吹南风,

    燕啄王孙将母同。

    洛阳门前铜驼泣,

    会见汝在荆棘中。

    (二)

    新亭名士泪沾衣,

    风景不殊江河非。

    金狄已去冬青死,

    犹有寒蝶东园飞。

    梦

    哀游子茕茕其无依兮,在天之涯。

    唯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

    梦偃卧摇篮以啼笑兮,似婴儿时。

    母食我甘饹与粉饵兮,父衣我以彩衣。

    哀游子怆怆而自怜兮,吊形影悲。

    唯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

    梦挥泪出门辞父母兮,叹生别离。

    父语我眠食宜珍重兮,母语我以早归。

    月落乌啼,梦影依稀,往事知不知?

    泪半生哀乐之长逝兮,感亲之恩其永垂。

    采莲

    采莲复采莲,

    莲花莲叶何蹁跹!

    露华如珠月如水,

    十五十六清光圆。

    采莲复采莲,

    莲花莲叶何蹁跹!

    归燕

    几日东风过寒食,

    秋来花事已阑珊。

    疏林寂寂双燕飞,

    低徊软语语呢喃。

    呢喃,呢喃,

    雕梁春去梦如烟,

    绿芜庭院罢歌弦。

    乌衣门巷捐秋扇,

    树杪斜阳淡欲眠。

    天涯芳草离亭晚,

    不如归去归故山。

    故山隐约苍漫漫。

    呢喃,呢喃,

    不如归去归故山。

    李叔同书法

    西湖

    看明湖一碧,六桥锁烟水。

    塔影参差,有画船自来去。

    垂杨柳两行,绿染长堤。

    飏晴风,又笛韵悠扬起。

    看青山四围高峰南北齐。

    山色自空濛,有竹木媚幽姿。

    探古洞烟霞,翠扑须眉霅暮雨,又钟声林外起。

    大好湖山美如此,独擅天然美。

    明湖碧无际,又青山绿作堆。

    漾晴光潋滟,带雨色幽奇。

    靓妆比西子,尽浓淡总相宜。

    长逝

    看今朝树色青青,

    奈明朝落叶凋零。

    看今朝花开灼灼,

    奈明朝落红飘泊。

    唯春与秋其代序兮,

    感岁月之不居。

    老冉冉以将至,

    伤青春其长逝。

    清凉歌五首

    (一)清凉

    清凉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

    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

    清凉风,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

    今唱清凉歌,热恼消除万物和。

    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

    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

    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

    李叔同书法

    (二)山色

    近观山色苍然青,其色如蓝。

    远观山色郁然翠,如蓝成靛。

    山色非变,山色如故,目力有长短,

    山近渐远,易青为翠。

    自远渐近,易翠为青。

    时常更换,是山缘会。

    幻想现前,非幻翠幻,而青亦幻。

    是幻,是幻,万法皆然。

    (三)花香

    庭中百合花开,昼有香,香淡如,入夜来,香乃烈。鼻观是一,何以昼夜浓淡有殊别。自昼众喧动,纷纷俗务萦。目视色,俗务萦。目视色,耳听声,鼻观之力,分于耳目丧其灵。心清闻妙香,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古训好参详。

    (四)世梦

    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人生自少而壮,自壮而老。俄入胞胎,俄出胞胎,又入又出无穷已。生不知来,死不知去,蒙蒙然,冥冥然,千生万劫不自知。非真梦欤。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今贪名利,梯山航海,岂必枕上尔。庄生梦蝴蝶,孔子梦周公,梦时固是梦,醒时何非梦。旷大劫来,一时一刻皆梦中。破尽无明,大觉能仁,如是乃为梦醒汉,如是乃名无上尊。

    (五)观心

    世间学问义理浅,头绪多似易而反难。出世学问义理深,线索一虽难而似易,线索为何,现在一念心性应寻觅。试观心性,在内欤,在外欤,在中间欤,过去欤,现在欤,或未来欤,长短方圆欤,青黄赤白欤,觅心了不可得,便悟自性真常。是应直下信入,未可错下承当。试观心性,内外中间,过去现在未来,长短方圆,青黄赤白。

    挽歌

    月落乌啼,

    梦影依稀,

    往事知不知?

    泊半生哀乐之长逝兮,

    感亲之恩其永垂。

    《李苹香》序

    向读龚璱人《京师乐籍说》,渊渊然忧,涓涓然思,曰:“乐籍祸人家国,其剧烈有如是欤?”既而披欧籍,籀新理,乃知龚子之说,颇涉影响。曷言之?乐籍之进步,与文明之发达,关系綦切。故考其文明之程度,观于乐籍可知也。时乎文化惨淡,民智啙窳。虽有乐籍,其势力弱,其进步迟。卑卑之伦,固鲜足齿。若文明发达之国,乐籍棋布,殆遍都邑。杂裙垂髯,目窕心与。游其间者,精神豁爽,体力活泼,开思想之灵窍,辟脑丝之智府。说者疑吾言乎?易观欧洲之法兰西京师巴黎,乐籍之盛为全球冠。宜其民族沉溺于兹,无复高旷之思想矣。乃何以欧洲犹有“欲铸活脑力,当作巴黎游”之谚?兹说兹理,较然甚明,奚俟刺刺为耶!唯我支那,文化未进,乐籍之名,魁儒勿道。上海一阜,号称繁华,以视法之小邑,犹莫逮其万一,遑论巴黎!岂野蛮之现象固如是,抑亦提倡之者无其人欤!

    友人铄镂十一郎,新撰一小册子,曰《李苹香》,邮函索叙于余。余固未见其书,无自述其内容。第稔李苹香,为上海乐籍之卓著者。君撰是册,亦非碌碌因人者。不揣梼昧,摭拾西哲最新之学说,为读是书者告。夫唯大雅,倘亦韪兹说欤!

    甲辰春杪,当湖惜霜。

    《音乐小杂志》序言

    闲庭春浅,疏梅半开。朝曦上衣,软风入媚。流莺三五,隔树乱啼。乳燕一双,依人不语。上下宛转,有若互答。其音清脆,悦魄荡心。若夫萧辰告悴,百草不芳,寒蛩泣霜,杜鹃啼血,疏砧落叶,夜雨鸣鸡,闻者为之不欢,离人于焉陨涕。又若登高山,临巨流,海鸟长啼,天风振袖,奔涛恕吼,更相逐搏,砰磅訇磕,谷震山鸣,懦夫丧魄而不前,壮士奋袂以兴起。呜乎,声音之道,感人深矣!唯彼声音,佥出天然,若夫人为,厥有音乐,天人异趣,效用靡殊。夫音乐,肇自古初。史家所闻,实祖印度,埃及传之,稍事制作。逮及希腊,乃有定名(希腊人谓音乐为古女神Muses之遗,故定名曰Musical),道以著矣。自是而降,代有作者。流派灼彰,新理泉达。瑰伟卓绝,突轶前贤。迄于今兹,发达益烈。云水涌,一泻千里。欧美风靡,亚东景从。盖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效用之力,宁有极矣。乙巳十月,同人议创美术杂志,音乐隶焉。乃规模粗具,风潮突起。同人星散,瓦解势成,不佞留滞东京,索居寡侣。重食前说,负疚何如?爰以个人绵力,先刊《音乐小杂志》。饷我学界,期年二册,春秋刊行。蠡测莛撞,矢口惭讷。大雅宏达,不弃窳陋。有以启之,所深幸也。呜乎,沉沉乐界,眷予情其信芳。寂寂家山,独抑郁而谁语?矧夫湘灵瑟渺,凄凉帝子之魂;故国天寒,呜咽山阳之笛。春灯燕子,可怜几树斜阳;玉树后庭,愁对一钩新月。望凉风于天末,吹参差其谁思!瞑想前尘,辄为怅惘。旅楼一角,长夜如年。援笔未终,灯昏欲泣。

    时丙午正月三日。

    李叔同创办的《音乐小杂志》

    《国学唱歌集》序

    《乐经》云亡,诗教式微。道德沦丧,精力熛摧。三稔以还,沈子心工、曾子志忞,绍介西乐于我学界,识者称道毋少衰。顾歌集甄录,佥出近人撰著,古义微言,匪所加意。余心恫焉。商量旧学,缀集兹册,上溯古毛诗,下逮昆山曲。靡不鳃理而会粹之。或谱以新声,或仍其古调,颜曰《国学唱歌集》,区类为五:

    毛诗三百,古唱歌集。数典忘祖,可为于邑。《扬葩》第一。

    风雅不作,齐竿竞嘈。高矩遗我,厥唯楚骚。《翼骚》第二。

    五言七言,滥觞汉魏。瓌瑰伟卓绝,正声罔愧。《修诗》第三。

    词托比兴,权舆古诗。楚雨含情,大道在兹。《摛词》第四。

    余生也晚,古乐靡闻。夫唯大雅,卓彼西昆。《登昆》第五。

    附:《国学唱歌集》出版广告:

    李叔同氏之新作《国学唱歌集》初编

    沪学会乐歌研究科教本,李叔同编,区类为五:曰《扬葩》、曰《翼骚》、曰《修诗》、曰《摛词》、曰《登昆》。摅怀旧之蓄念,振大汉之天声。诚师范学校、中学校最新之教本。初编已经出版,价洋二角。

    对于戏剧的兴趣

    春柳社开丁未演艺大会之趣意

    演艺之事关系于文明至巨,故本社创办伊始,特设专部研究新旧戏曲,冀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春间曾于青年会扮演助善,颇辱同人喝彩。嗣复承海内外士夫交相赞助,本社值此事机,不敢放弃。兹定于六月初一日、初二日借本乡座举行丁未演艺大会。准于每日午后一时始,开演《黑奴吁天录》五幕。所有内容之概论及各幕扮装人名,特列左方。大雅君子,幸垂教焉!

    春柳社文艺研究会简章

    本社以研究文艺为的。凡词章、书画、音乐、剧曲等皆隶焉。

    本社每岁春秋开大会二次,或展览书画,或演奏乐剧。又定期刊行杂志,随时刊行小说脚本、绘叶书之类。(办法另有专章。)

    凡同志愿入社研究文艺者为社员。(应任之事务及按月应缴之会费,另有专章。)

    其有赞成本社宗旨者,公推为名誉赞成员(无会费)。

    无论社员与名誉赞成员,凡本社所出之印刷物,皆于发行时呈赠一份,不取价资。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