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易经最新章节!

bsp; “那是继承了奶奶那份家产以后的事。”珊瑚有一会儿不说话,“我是这么觉得。我们的钱都是罗家给的,我拿来帮表大爷也是天经地义。”她说,轻轻笑了一声,颇觉有愧似的。“我最不舍得就是南京的园子,里头有些东西真美。”

    “园子还在吗?”

    “现在成了立法院了。国民党买去了。”

    “爷爷的事姑姑到底记不记得?”

    “不记得了。奶奶过世的时候我都还是一团孩气。我只记得她皮肤非常白,有时候有小红点,不是痣,是小血管爆裂,可是衬着雪白的肤色,真好看。我常拿脸挨着她的身子,磨蹭她。”镜片后情意绵绵的眼神倒使琵琶震了震。“我一直就讨厌爷爷,因为我长得像他。”

    “怎么会?你们一点也不像。而且画像里爷爷挺好看的。”

    珊瑚微微摇头,抿着唇笑,“大家都说我像他。”

    “姑姑的五官很漂亮。要是不戴眼镜看得见自己的脸就好了。”

    “近视眼不戴眼镜不好看。眼里没光,没精神。”

    “眼镜不适合姑姑。”

    “我倒高兴有眼镜。七表哥有一次从乡下来,第一次配眼镜,一戴上就说:‘咦,天上真有那么多星。我老以为他们唬我。’”

    “我听说过。爸爸以前常提。”

    “我们都笑死了。”

    “我实在想像不出来姑姑跟爸爸在家讲笑话。”

    “我们不是真的很亲。他比我大四岁,隔阂就大了。”

    “爸爸为什么那么怕奶奶?”琵琶听老阿妈笑话他有多畏惧祖母。

    “奶奶管儿子管得很严。女儿就不一样了。我猜她是把我惯坏了,把我打扮成男孩子。其实我宁可当女孩子,可是太害臊,说不出口。”

    “奶奶觉得那样很可爱么?”

    “奶奶反对缠足。说不定她是要我活泼独立。我觉得奶奶对自己的命很不满,她对爷爷不可能有多少情意。”

    “小说上说他们婚后很幸福。”琵琶沮丧地道。

    “古时候当然是唯父母之命是从,做出幸福的样子来。”

    “奶奶一定很欣赏爷爷吧?”

    “当然啦,她父亲怎么说她就怎么信啊。”

    “爷爷过世后奶奶很伤心吧?”

    “那还用说。奶奶自己四十六岁就过世了。她谁也不见,人家都说她傲慢古怪,像是把你爸爸打扮得像女孩子。”

    “奶奶为什么那么做?是怕男孩子难养活吗?”

    “嗳、嗳,后来他渐渐长大,我想她是特为要让他害羞,他的打扮让他太难为情,就避开别的男孩子。奶奶很怕他会学坏了。”

    “奶奶就不管表大爷。”

    “侄子不一样。可是她老说雪渔要是肯多读点书,就不会有今天。只有雪渔见得着她。他长得漂亮,胆子又大。我记得他到北平去就职之前来过。”

    琵琶心里想,祖母要真喜欢表大爷这样子的男人,那她不可能真的爱祖父。真正的爱与了解反而是存在于翁婿之间。

    “奶奶说爷爷在世时也喜欢和雪渔谈天,而且很高兴岳丈至少有这个好孙子继承衣钵,只可惜他不肯多念点书。”

    祖母套用了丈夫的话,珊瑚也借用祖母的说法,“奶奶最喜欢他这个侄子。”同一个男人,痴迷了母女二代,三十年后又陷女儿于毁灭。琵琶理不清这一团乱麻,只觉得姑姑千方百计想要解救的这个侯爷一无是处,不由得生起了敌意。姑姑倒像是女骑士,却无心将琵琶与陵从后母手中解救出来。

    “奶奶年青时候的相片只有这张。”珊瑚取出相簿,翻开第一面。

    “喔。”琵琶低声说,“好漂亮。”

    “旁边是太婆婆。”

    太婆婆端坐在门廊上,背后是雕花门。奶奶立着,一手置于椅后。宽大的夏日旗袍直罩而下,小小的绣鞋掩在袴脚下,飘浮浮的,亭亭玉立。鸡蛋脸,年青丰润。头发中分,发线不齐整。唇边的笑淡淡的,杏眼却笑意盈然,几乎透着讥诮。讥诮什么呢?藏身在黑布下的摄影师?拍照那一刹那抑不住地傻笑?

    “照片谁拍的?”

    “以前都是把洋人摄影师叫到家里来。”

    “奶奶那时多大了?”

    “十八。”

    定下终身之前四年。她的笑容看得琵琶心痛。她有权冀望更美好的人生,而不是委身于官场败将,屈就寥寥可数的相处时光,然后是遗世独立的庭园,愁闷怨苦,中年就香消玉殒。也难怪她会偏爱迷人的侄子,她这辈子见过几个男人?

    “你怎么这么有兴趣?”珊瑚突然问道,带着好奇的笑容。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的。”

    “我总觉得到了你们这一代该往前看了,不该往后看。旧时代我们都受够了,下一代应该不一样。”

    “我不过因为忽然在小说上看到他们的事。”

    这些是她可以欣赏的人。她欣赏母亲和姑姑,但两人来来去去,倒像朋友。祖父母却不会丢下她,因为他们过世了。不反对,也不生气,就静静躺在她的血液中,在她死的时候再死一次。

    发现祖辈的事迹也正巧来的是时候,她正亟需什么。她恨极了弟弟和老阿妈在家中受的委屈,却爱莫能助,除非她长大,就算长大了也不知道能怎么样。母亲一向教导她往西方看,可母亲多年不在身边,西方也随之落在地平线下。倒是东方的绚烂金彩突然在她眼前乍现开来,虽然在粉刷的墙上看不见出口。

    母亲一回来,海线又开了,她自己要去英国了。但英国已不是小时候心目中的英国。露描绘得很黯淡,生怕她幻想成是去过好日子。

    “留学生大多靠面包奶酪填饱肚子。奶酪吃多了对身体可不好。学生只有上衣裙子,天冷加件毛衣。什么都看不见,回国的学生大谈巴黎维也纳的,我们都笑死了。说得跟真的似的。”

    乏人的来回旅程终点是中国的省立大学。

    “许多人在里头,谋个教职并不难。”露说。

    话虽如此,琵琶还是很得意能出洋。露开口总先告诉亲戚女儿要到英国,表明带着女儿只是暂时的安排,怕难为情。露直到如今才在看那本历史小说,出版时她不在国内。所有亲戚都念给她听过。

    “不过是写书。”她说,加上一声叹息,“唉,由我来写,可写不完呢。”

    露要知道琵琶的祖父母在她心中的份量,肯定会大吃一惊。琵琶住在父亲家够久,深知从往事中寻求慰藉的滋味,不是自己的往事也无妨。她因此而老气横秋,与世上最多记忆包袱的国家同声一气。她父亲成天在他房里踱来踱去转圈子,一面不断地背书,滔滔汩汩,背到末了曼声吟哦起来。原来这笼中走兽似的踱步也仿的是外曾祖父。奶奶说是好习惯,他也该学学。饭后在房里来回绕圈五十次。外曾祖父在剿平太平天国战事方殷之际仍不废此习性。琵琶憎恶父亲的懒散,却也逃不过这魔咒,家里的秋思怀旧气氛。弟弟因此而死,她也险些送命。积习还是难改。她得了肺炎那次也没有延医,只关在屋里。

    第一位先生上的第一堂历史课是武王伐纣。商朝宗室伯夷叔齐这对兄弟不事新朝,隐居山中,不食周粟,以野草维生,饿死在首阳山。先生讲完课,琵琶号啕大哭。先生不知如何是好,浑然不觉自己的故事说得多精彩,不免疑心学生使诈,藉此罢课。他不作声,只等候着。弟弟坐在她身边,假装不在意,心里显然认定她又在卖弄了。她还是哇哇大哭,央求先生往下念。先生一边念一边拿毛笔沾朱砂圈点。她为伯夷叔齐两兄弟伤心,看见他们孤零零在苍黄的山上采野菜。逆天而行要有骨气。越是叫你别哭,越是要哭得嗓子沙哑、两眼红肿为止。如今回想起来,倒像是什么前兆,凡是不愿随波逐流的人都要耐得住那份寂寞。

    吸烟室里拿的另一本书上有胡适博士的论文,文中阐述老子是商亡后遗民之后。商朝覆亡之后,宗室利用古老传统与祭祀的知识谋生,之后父传子子传孙,极力回避当朝的耳目。伯夷叔齐死后若干世纪,他们的后人老子教导世人这支宗族的求生之道,不断告诫世人心怀惊惧,贴墙疾行,留心麻烦。阴阳不歇的冲突中,老子显然相信阴是女性,多数时候弱能胜强。琵琶心里想老子确实是胜过了孔子,虽然官面上推崇的不是老子。民族心理上多的是老子而不是孔子。历史上天灾人祸频仍,老子始终是唯一的支柱。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