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新人生观最新章节!

    在现代机械文明工业社会里面,谁都容易感觉到生活的紧张干枯和单调;因此而更感觉到厌倦烦闷和不安。有的是情感的刺激,无的是情感的安慰。刺激多了,不是神经麻木,就是情感的横溃,甚至于由厌倦而悲观。在平时如此,在战时为尤甚。

    知识的训练要紧,生产的方式要紧,工作的效率要紧,但是感情的调剂至少也同样的要紧。一张一弛的道理,不祇是适用于调弓,而且适用于人生。人生的弛是必需的,但是这“弛”不是等于放纵,不是等于懒惰。要求“道德的假期”是无补而且有害于人类心灵的。让我们把眼光转移到文化的修养上去罢!

    麻木横溃和悲观固然要不得,但是做人到粗俗犷悍鄙吝僿野的境地,也是十分的可厌。若是祇讲物质文明的享受,而无精神文化的修养,结果一定到粗俗犷悍鄙吝僿野的境地。

    有几位西洋的文化哲学家,常是给文化(culture)与文明(civilization)两个名词,以不同的涵义,至少他们把这两个名词的著重点看得不同。德国人所谓文化(Kultur)的涵义,固带日耳曼文化特殊的彩色,但是他们看得“文化”与“文明”的分际,似乎格外明显。他们用这两个名词的时候,于不言而喻之中,总觉得文明是偏重物质的、外界的,而文化是精神的、内心的。一个民族尽管没有许多物质文明的发明和享用,但是他却有优美文化的表现和享受。人们能在不知不觉里,流露他持身处世的德性,超凡越俗的领会,美丽和谐的心灵,这一切都是民族文化和个人浸淫在自己民族文化里的结果。纵然他没有飞机旅行,没有电梯代步,没有抽水马桶使用,但是我们能不尊重他吗?能说他没有文化吗?

    更具体一点说罢。找一个非洲的卜絮曼(Bushman)族的人来,把他放上飞机他一样能旅行,拖上电梯他一样有代步,拉到新式的厕所里他一样能使用抽水马桶,若是教会他如何揿那简单机纽的话。但是把他请到欧洲的大美术馆里看拉飞耳(Raphael)的名画,他就要觉得反不如他们山洞里的马面牛头;到著名的音乐院听贝多芬(Beethoven)的音乐,他就要觉得反不如他们赛神跳舞时的木钲战鼓;到图书馆里看莎士比亚的名著,他更要觉得不如他们祭司的神符鬼箓。可见文明的结果是容易享受的,而文化的结晶是难于领略的。

    若是“文化”这个名词是译西文culture这个字的话,我认为不但非常满意,而且格外优越。中国先哲对于人生的教育和社会的文化,是认为要文质并重的。“质胜文则野”是孔子的名言。必须要“文质彬彬”,然后能成为“君子”。这个“文”字有很博大的意义,包括丰富的生活方式在内,决不是“文绉绉”的“文章之士”所可窃为己有的。“化”字的意义尤妙。圣哲固须达到“大而化之”的境界,就是普通的人也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见文化是弥漫浸淫在整个民族之内的,更非一个特殊阶级的人所可假借。文化是民族心灵的结晶,文化也是民族精神方面的慈母。要提高民族道德,非提高民族文化不可。道德虽然可以说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他却是硬性的、直径的部份,文化的全部是含煦覆育,如春阳一般,温暖到每个人内心的。

    我们要每个人都能注重到文化的修养,从而扩大到整个民族文化的修养。这是没有问题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能进行个人文化的修养?

    当然学问是修养的要素。中国古话说:“学问深时意气平”,正是学问能影响修养的一种表白。当然经验是修养必经的过程,不经过种种的磨炼和波折,那能陶镕出人生真正的修养?然而我现在著重的不是这显然的真理,祇是大家常常忽略的部份──情感,也可以说是由情感影响到心灵的部份。

    要陶冶情感,莫过于美的教育,所以我从这方面提出三件特别有关美育的文化来讲。

    且让我先谈文学的修养。文学不仅是说理的,而且是抒情的;不仅是知识的凝合,而且是愿望的表现;不仅是个性的暴露,而且是悲欢的同感;不仅是通情达意的语言,而且是珠圆玉润的美术。文学不仅可作发扬情绪的烈焰,而且可作洗涤心灵的净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祇不过是昔圣对于一部份文学的赞美。文学是要提高人生“趣味”(taste)的;具有修养的文学家,有些事决不肯干;他却不是持道学家的态度而不去干,乃是因其属于低级兴趣而不屑干。所以真正的文学修养可以提高行为标准。最好的文学家是他人想说而说不出的话,他能说得恰到好处;他人表现不出情绪,他能表现得尽情惬意,使人家难得到其他的方式表现。没有经过退守南京,展转入川的人,不能体会到灶少陵“??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北)斗望京华”两句诗的妙处。许多受难同胞有过家破人亡痛苦的,读到白香山“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的句子,也一定感觉到这种痛苦的经验,不祇是我们现代的人才有的。战争时代的烦闷,若是得到古人与我们心心相印,俱有同感,也就因此舒畅多了。祇是创造文学困难,欣赏文学也不容易。遇到好的文学作品,必须口诵心维,到口中念念有词的境界,才能心领神会。孔子说:“依于仁,游于艺,”这游字最妙。所以对于优美的文艺作品,应当把自己的心灵深入进去,和鱼在水里一样,悠哉游哉,才能真正有领悟。现在的青年日日处于甚嚣尘上,苟能得到一点文学的修养,一定可以消除烦闷的。学社会科学的人应当以文学培养心灵,学自然和应用科学的人尤其应当如此。天天弄计算、弄构造,而无优美文学作精神上的调剂,必致情感干枯,脑筋迟钝,性情暴躁而不自觉。文学的甘泉,是能为你的心灵,培养新的萌芽的。

    进而讲到音乐的修养。音乐不仅是娱耳的,音乐是心里发出来的一种特殊语,有节奏有旋律的语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