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汉尼拔最新章节!

们几乎不可能携带任何食物。因此,指挥官必须在他行经的土地上解决吃饭问题。于是,汉尼拔现在不光要警戒军队的安全,还因为干粮耗尽,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保证食物的供应。

    在巍峨山脉的地势较低的斜坡上,往往鸡鸭成群,牛羊肥壮。和风细雨滋润着这里,从山上下来的湿气,使这些高山草甸水草丰美,鲜嫩滴翠,牛羊自由自在地漫步其中。汉尼拔的士兵们爬到高处极目远眺,发现越往上走,草甸如绿毡铺地,芳草萋萋,惹人怜爱。因此,山区居民大都是羊倌和牧人。下面的山谷中可以种植谷物;但山坡上,尽管草木茂盛,却因太陡峭而无法耕种。

    汉尼拔在要塞安顿下来后,马上派小分队出去捉鸡逮鸭,驱牛赶羊,凡其所见,悉数带回。这些人当然全副武装,以便应对随时会遇到的抵抗。然而,山民们没打算抵抗。他们觉得自己被打败了,早已灰心丧气。唯一可以拯救他们的家畜的方法就是远离这些敌人,尽可能快地将牛羊驱赶到敌人难以抵达的秘密地带。当他们试图这么做时,汉尼拔的小分队正在周围的山谷中游荡,查看能找到的每一处田地、谷仓和羊圈。可怜又绝望的山民们四散逃窜,赶着牛羊,进入大山深处。那些家畜可是他们所有的希望和依靠。他们将牛羊赶进丛生的灌木,黑暗的沟壑和峡谷;赶上危险的冰川,陡峭的山坡;赶到任何最有希望不被掠夺者发现的地方。

    然而,这些山民那微不足道的拯救财产的尝试,只能取得微小的成功。汉尼拔的抢劫队,一个接一个地带回牛羊,尽管有大有小,但总体数量可观。汉尼拔用这些掠夺来的食物,维持了军队三天的生计。要供养九万或十万大军,哪怕是三天,也需要大量的食物储备。此外,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军队浪费并毁掉的食物也总是远比其真正需要的还要多。

    在这三天中,队伍并未驻扎,而是缓慢前行。尽管道路依然艰险,但至少比以前开阔。由于现在沿途不再有敌人骚扰,他们一路前行,挥霍着通过掠夺而得来的丰富食物,欢庆取得的双重胜利:一方面,他们战胜了敌人;另一方面,他们战胜了旅途的艰难险阻。不幸的山民们回到已被严重损毁的荒凉小屋。他们之所以不幸,是因为失去了牛羊就意味着失去了一切。

    阿尔卑斯山脉并不全在今日的瑞士境内。它的一些最著名的山峰,位于相邻的萨伏依境内。整个瑞士,事实上,又被分成多个小行政区,如今被称作“州”,罗马共和国时期也有类似的行政区划。因此,从前面讲到的隘口出发后,汉尼拔很快就到了另一个州的边界。当他带领大队人马,迂回穿过山谷,缓慢进入这个州的地盘时,他们在边界上遇到了一个州政府派来的使团。他们带来了新鲜食物和多位向导。他们说,他们已经听说,那个州因为试图阻止汉尼拔进军而遭到了重创。他们还说,他们无意步那个州的后尘。因此,他们说明来意,是为汉尼拔提供友谊和帮助的——他们带来的向导会带领队伍走最好的山路;还有美食作为礼物。他们还给汉尼拔带来了人质,以表明他们对自己使命的真诚。人质是些年轻人,都是名门望族的孩子。他们被带来,被交到汉尼拔的手中监管起来,直到汉尼拔感受到使团这么做的诚意。

    汉尼拔已经对诈谋和背信弃义习以为常了,一开始竟摸不准这些赠予和使命是否真实可信,或者对方只是做出样子使他放松警惕。他认为他们这么做有可能只是引他上钩,将他引入某些危险的峡谷或岩石迷宫中,使他无法脱身,然后一举消灭他。他虽然决定给使团一个满意的答复,但仍密切注意他们的动向,在他们的带领下极其小心地前进。他接受了他们提供的食物,带走了人质。后来,这些人质在一队士兵的监管下,与其他军队一起前进。之后,他让新的向导带路,部队紧随其后。大象先行,可以在前面和身边为军队提供一定的保护。然后是马匹和骡子排着长长的队伍,驮着军用物资和行李。最后,步兵跟上,以不规则的长队列行进。整个队伍一直延续了好几英里,像巨蛇一样出现在周围的高地上,蜿蜒曲折地穿过原野和荒凉的山谷。

    汉尼拔的怀疑没有错,使团是个阴谋。派来使团的人在一个非常狭窄的隘口埋下了伏兵。伏兵藏在灌木丛中和岩缝中,藏在怪石巉岩的角落里。向导们将汉尼拔的队伍完全引入危险的境地后,他们突然发出信号。隐藏的敌人铺天盖地地冲将下来,冲散了队列,再现了前一个隘口曾经出现过的可怕的一幕:咆哮,喧哗,毁灭。人们或许会想,在这种场合,大象这种如此笨拙和无助的动物,可能会最先受到攻击。但事实并非如此,山民们害怕大象——他们以前从未见过这种动物,因此对它们怀有一种神秘的敬畏,不知道这样的庞然大物会施展出怎样可怕的力量。因此,他们远离大象,也远离骑兵,冲向了跟在后面的步兵的排头。

    山民们一开始非常成功,攻破了汉尼拔步兵队伍的排头,其余步兵被迫后退。与此同时,马匹和大象载着行李继续向前。这样一来,队伍的两部分很快被完全截断。汉尼拔在后面,和士兵们在一起。山民们利用地形,成效显著。随着夜幕降临,战斗停止。因为在这样的野外,如果没有日光的引导,人人寸步难行。山民们留在原地,将队伍截成两段,使其首尾不能相顾。与汉尼拔失散的大象和行李,显然落入了敌手,只能任人摆布,这让汉尼拔整晚忧心忡忡,夜不能寐。

    夜里,汉尼拔为翌日攻打山民们做了积极的准备。天刚放亮,他就发起进攻,成功击退了敌人——至少可以说,他重新将两支人马合到了一起。接着,他再次开始行军。然而,山民们却在路上徘徊,尽其所能地袭扰汉尼拔的大军。他们埋伏起来,迦太基人经过时,就对其发起进攻;他们从山上滚下石头砸向敌人,从高处向敌人投掷长矛,发射箭镞;不管什么原因,只要汉尼拔的队伍有人落单,他们就会断其后路,俘获或者消灭落单者。他们给汉尼拔制造出大麻烦,不断地骚扰其进军。在任何时候,他们都是以小股散兵而不是正规军的形式出现。这让汉尼拔有力无处使,想打无人应。当然了,汉尼拔不再相信向导。他被迫自食其力,一路向前,历尽千难万险,有时走的路是对的,但多数时候是错的,而熟悉这片土地的人可能会轻而易举地规避这些困难与危险。这期间,只要行进的队伍所到之处的地形和环境使山民们有机可乘,山民们就会继续像抢劫团伙一样忽前忽后地攻击汉尼拔。

    然而,汉尼拔坚持不懈,在权限范围内保护麾下士卒,走出了这些令人沮丧的泥潭。他热切地奋力前进,直到九天后到达顶点。然而,这个顶点,并不意味着山顶,而是隘口的顶点。也就是说,这个顶点是他必须到达并通过的最高点。所有的山脉都有陷坑,在瑞士叫“地峡”,山上的小径和道路往往存在其中。在美国,这样的陷坑,如果被清楚明了地标记出来了,则叫“峡谷”。汉尼拔到达了隘口的最高点。他将在大战后的第九天通过这里。然而,巍峨的山峰自然还是耸立在他的上方。

    汉尼拔在隘口的顶点宿营两天,休整队伍。敌人不再骚扰他。事实上,小股失散的或者滞留在下面山谷中的人马不断回到营地。他们行动缓慢,有的身受重伤,有的已精疲力竭。有的马匹独自回来了——它们或滑倒或绊倒,掉落到岩石中,或被行李累趴下,因而才落在后面,后来又恢复了气力,跟了上来,受奇怪的本能驱使,沿着同伴们留下的足迹,重新安全地回到了营地。

    其实,汉尼拔在隘口附近安营扎寨,延误了时日,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花时间等待所有失散的人马重新集结。他有必要这么做。若不是因为这个,毫无疑问,他已经往沿着山路向下走了一段距离,至少能到一个更温暖、有遮挡的地方休息。人们几乎找不到一个比阿尔卑斯山脉隘口顶点上更阴郁、更荒凉的宿营地了。那贫瘠裸露的岩石完全寸草不生。此外,它们也失去了较低处的山峰呈现出的雄伟和奇特。光秃秃的原野无边无际,向四面八方铺展在观者周围;接着地势微微上升,阴冷干燥;表面发白,像是被经年的雨水漂白。事实上,在这些高海拔地区,暴风雪几乎是常客。巨大的云团,在下面山谷中的羊倌看来,似乎只是一顶羊毛帽子,静静地挂在山巅,或悠悠地飘在山腰;其实却是强劲的大雾或冰冷的暴雨,在广袤无垠的碎石原上沉闷地咆哮,似乎在生气怒吼:“浇了这么多水,却什么也长不出来!”因此,很少能看到远处的景物,而近处的事物也都呈现出一派单调荒凉的景象。

    这样一来,汉尼拔的士兵们,在他们那巍峨的营地,发现自己身处沉闷的景致中。在这样的地方,还有一种特别的危险,那就是降雪完全笼罩了小径。这种情况在地势较低的山区,遇到的可能性就较小。似乎在这样的地方谈论小径几近荒谬,因为地上没有草皮,一望无际的石原坚硬粗糙,不会留下任何脚印。然而,通常会有一些模糊的路径。在完全没有痕迹的地方,有时会用小石堆来标记,沿途间隔摆放。在很多情况下,没有经验的人几乎不能将这些小小的地标与周围随意摆放的石堆区分开来。然而,汉尼拔的士兵们给向导和山民们一种非常必要的报酬。和山区其他地区能提供的帮助一样,向导和山民们也习惯了为他们带路。

    但是,天下雪后,所有这些和任何其他可能的辨别路径的方式很快便会完全失效。整个地面,或者更确切地说,整个岩石表面都被大雪覆盖,所有地标都消失了。小小的石堆标记在雪地上也只不过微微突起,难以辨别。空气变得浑浊凝重,隔绝了所有远处的景色,同样也模糊了近处陆地的形状和构造。汉尼拔这位晕头转向的远行者甚至没有星星的引领,因为除了黑暗,还是黑暗,天空中能看见的,只有从阴云密布的苍穹飘落的雪花。

    汉尼拔在隘口顶点上遭遇了暴风雪。这让他的队伍极度惊慌。现在是十一月,军队遇到了这么多的阻碍和耽搁,导致行程被推迟了。等待这场雪融化是很不安全的,因此,风暴一停,天一放晴,可以看清周围事物的大致轮廓后,军队就拔营起寨,继续前进。士兵们提心吊胆地在雪地里跋涉。先遣队前去探路,用他们扛的旗帜和横幅引导后来的队伍。先行者自然为后来者踩出了道路,因为雪地上留下了他们的脚印。然而,尽管有了这些帮助,队伍依然走得战战兢兢,颇费气力。

    最后,在走下一段距离后,汉尼拔发觉应该很快就能看到阿尔卑斯山脉那一边的意大利山谷和平原了,于是他走向前和先锋队同行。他们举着战旗引领整个队伍前进。开阔的田野映入眼帘后,汉尼拔选了一个能将所有景色尽收眼底的地方,让队伍停下脚步,尽情欣赏呈现在面前的美景。阿尔卑斯山脉在意大利的一边异常险峻,山势陡然下降,从冰天雪地的峰顶,降到郁郁葱葱、阳光灿烂的辽阔平原。汉尼拔的军队脚下所在的一马平川的平原上,景色秀丽,令人心醉。汉尼拔及其手下现在在欣喜若狂地俯瞰山下。美丽的湖泊,点缀着美丽的小岛,反射着太阳的光芒;沃野千里,秋高气爽,层林尽染;农舍和谷堆四处散落;河流在绿油油的草地上蜿蜒,平添一份灵动之气,使景致更加丰富,更加迷人。

    汉尼拔对军官和士兵们发表演说,庆祝他们已接近成功的终点。“旅途的艰险,”他说道,“终于被战胜。我们攀登的这些强大的屏障,不光是意大利的铜墙铁壁,也是罗马共和国的铜墙铁壁。既然我们翻过了阿尔卑斯山脉,罗马人就完全失去了保护。我们下到平原上后,只需一战,或至多两战,那座伟大的城池就会任我处置。”

    全军士兵受到了眼前景致和汉尼拔演说的鼓舞。他们准备下山,预期困难不大。但在重新开始行军的途中,他们发现麻烦远未结束,阿尔卑斯山脉在意大利的这边比在另一边更陡峭。大象和马匹,即便是人,要想找到安全下山的路绝非易事。他们劳神费力地跋涉了一段时间。直到后来,汉尼拔抬头看到前面的队伍停了下来,后面的队伍很快就挤成一堆,队伍相继停了下来,因为前面的队伍完全堵死了道路。

    汉尼拔派人前去查看停驻的原因,发现前军已到达一处断崖,无路可下,必须迂回寻找切实可走的下山之路。先锋队和向导们继续前进,将队伍抛在身后。他们很快走上了一条横在路上的冰河,表面覆盖着新鲜的雪花,盖住了冰层,藏住了裂缝,人们这样称呼它们——穿过冰层,延伸到冰川下部的大裂缝。队伍继续前进,踏着新雪,起初,他们踩出了一条新路。但很快,陈年的冰雪遭到如此威武雄壮的千军万马的踩踏而露了出来,融化变软并深陷下去,使穿越变得异常困难。此外,雪坡冰面陡峭湿滑,人与动物不断摔倒或滑倒,被因承重而导致的雪崩或暗藏的裂缝吞没,此去阴阳两隔,断无生还之机。

    尽管缓慢,但汉尼拔的军队还是冒险取得了一些进展。最后,这支军队到达了雪线以下,但遇到了新的困难,那就是那些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峻峭突兀的岩石。后来,他们来到一个地方。在那里,他们前进的道路几乎被一块巨大的岩石完全切断。为了让大军通过,他们似乎必须挪开岩石以拓宽路面。罗马历史学家说,汉尼拔先用火烧,再用醋浇,促使岩石开裂,后用撬棍和楔子将其分解成小块。一读到这样的描述,我们的大脑自然会停下来思考它的可信度有多大。因为那时没有火药,他们被迫借助这种上文刚刚提过的方法去处理岩石。有些种类的石头在火的作用下容易开裂破碎,而其他种类的石头却非常耐火。然而,似乎并无明确的理由表明醋能极大地促进这一行动。此外,我们难以想象,汉尼拔在这样的时间和地点,手头会有大量的食醋。总的来说,即便真的有这样的行动,规模也是非常小的,结果也一定无足轻重,尽管这一事件从此被历史大肆传颂。

    穿过雪地,走下下方紧邻的岩石,汉尼拔的队伍,尤其是与之形影不离、休戚与共的动物们,都已饥肠辘辘,但很难为他们找到任何种类的粮草。最后,他们继续下山,先来到了一片林区,很快又到达向下斜插入温暖肥沃的山谷的高山草甸。在这里,动物们停下脚步休息,进食,恢复体力;人们则兴高采烈,欢呼雀跃,庆祝辛苦和危险终于过去了。他们轻松地走完余下的山路,最后在意大利平原上安全地安营扎寨。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