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难经疏证最新章节!

    一難曰。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脈經。法。作候。)

    〔呂〕是手足經十二脈也。〔楊〕凡人兩手足。各有三陰脈三陽脈。合十二經脈。凡脈皆雙行。故有六陰六陽也。自難曰至此。是越人引經設問。從然字以下。是解釋其義。余悉如此。例可知也。〔滑〕謂之經者。以榮衛之流行。經常不息者而言。謂之脈者。以血理分衺行體者而言也。謂凡十二經。皆有動脈。今置不取。乃獨取寸口。以決死生吉凶者。何耶。

    按一難。至二十二難。論脈。是為第一篇。。十二經脈動。呂楊注詳舉之。今不贅也。丁曰。十二經。皆有動脈者。即在兩手三部。各有會動之脈也。此據脈經。配藏府脈位於三部者。誤矣。蓋經中未有此說也。滑解脈字。本說文。(說文。原作脈。曰。從??從血。或從肉作脈。)為是。而又曰。脈者陌也。欠妥。又解經字曰。經者。徑也。此據劉熙釋名藝文。未確。考經者。取經緯之義。言脈之正行者。故其旁流者。謂之絡。絡。猶緯也。(說文曰。經。織也。從糸巠聲。緯。織橫絲也。從糸韋聲。)

    然。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脈動也。(脈經。作動脈。)

    〔呂〕太陰者。肺之脈也。肺為諸藏上蓋。主通陰陽。故十三經。皆會手太陰。寸口所以決吉凶者。十二經有病見寸口。知其何經之動。浮沉滑澀。春秋逆順。知其死生也。〔滑〕然者。答辭。諸篇仿此。

    按素問經脈別論曰。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又陰陽別論曰。帝云。氣口何以獨為五藏主。岐伯曰。胃者。水穀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藏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氣味。皆出於胃。見於氣口。又玉機真藏論曰。五藏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藏之本。藏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故五藏各以其時自為。而至於手太陰也。靈樞經脈篇曰。經脈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又動輸篇曰。經脈十二。而手太陰。足少陰陽明。獨動不休。何也。岐伯云。是明胃脈也。胃為五藏六府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故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不止。故動而不已。說文曰。寸。十分也。人手卻一寸動脈。謂之寸口。從又從一。

    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周者。故五十度。復會於手太陰。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也。(脈經。復上。有而字。寸口者。作太陰寸口也即六字。)

    〔呂〕人一息脈行六寸。十息脈行六尺。百息脈行六丈。千息六十丈。萬息六百丈。一萬三千五百息。合為八百一十丈。為一周。陽脈出行二十五度。陰脈入行二十五度。合為五十度。脈行周身畢。即漏水百刻亦畢也。謂一日一夜。漏刻盡天明。日出東方。脈還寸口。當復更始也。故曰。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終始也。〔紀〕榮者血也。以榮於中。衛者氣也。以衛於外。脈者領榮衛而行者也。且血者陰也。其體濡。無脈以總之。或聚或散。烏能同灌於經。氣者陽也。其體呴。無脈以理之。或暴或厥。烏能固衛於外。故脈者惣之。便無大過不及。今但言榮衛。而不言脈者。謂脈惣其榮衛而行。故言榮衛。而不言脈也。〔滑〕人。謂平人不病。而息數勻者也。素問平人氣象論云。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大息。命曰平人。行陽行陰。謂行晝行夜也。〔徐〕晝夜有長短。此舉其中而言。其行陽行陰。起止出入之法也。

    按說文曰。呼。外息也。從口乎聲。吸。內息也。從口及聲。息。喘也。從心從自。自亦聲。漢書揚雄傳注曰。息。出入氣也。周禮司馬政官之職。絜壺氏。凡軍事懸壺。以序聚柝。凡喪縣壺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分以晝夜。注。以水守壺者。為沃漏也。以火守壺者。夜則火視刻數也。分以晝夜者。異晝夜漏也。漏之箭。晝夜共百刻。冬夏之間。有長短焉。大史立成法。有四十八箭。說文曰。漏。以銅受水刻節。晝夜百刻。從水屚聲。

    又按此段大旨。原於靈樞五十營篇。而其說榮衛之行。取諸乎靈樞營衛生會篇。曰。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

    二難曰。脈有尺寸。何謂也。然。尺寸者。脈之大要會也。

    〔滑〕人之一身。經絡榮衛。五藏六府。莫不由於陰陽。而或過與不及。於尺寸見焉。故為脈之大要會也。一難言寸口為脈之大會。以肺朝百脈而言也。此言尺寸為脈之大要會。以陰陽對待而言也。〔徐〕要會。言切要之地。會聚之處也。

    按說文曰。尺。十寸也。人手卻十分動脈為寸口。十寸為尺。尺所以指。尺規矩事也。從屍從乙。乙所以識也。周制。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皆以人之體為法。大戴禮王言篇曰。布指知寸。布手知尺。是語固與靈樞骨度篇。所謂肘至腕長一尺二寸半不合。而此段所分尺寸之法。復與骨度篇不同。蓋以從尺澤至魚際。為一尺一寸。分尺寸二部之位也。

    從關至尺。是尺內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口內陽之所治也。(舊脫口字。據脈經。及諸本訂補。)

    〔呂〕至尺者。言從尺至關。其脈見一寸。而言尺者。是其根本。寸口長一寸。而脈見九分。陽數奇。陰數偶也。〔滑〕從關至尺澤。謂之尺。尺之內。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口。寸口之內。陽之所治也。故自魚際穴起。一寸之後。分為尺。自尺澤穴一尺之前。分為寸也。〔徐〕治。理也。

    按說文曰。關以木橫持門戶也。從門??聲。此段關字。亦是分界之義。非指掌後高骨為關部之謂也。蓋以自掌後橫紋至尺澤。總為一尺一寸。而分其一尺中之一寸近掌者。謂之為尺。以其一寸中之九分。謂之為寸口。寸口與尺。中間相隔一分之地。謂之為關。是關為分界之義者。可見矣。靈樞動輸篇曰。魚際者。手魚也。甲乙經曰。尺澤。在肘中約上動脈。手太陰之所入也。

    故分寸為尺。分尺為寸。

    〔丁〕分寸為尺者。人從關至尺澤穴。當一尺也。於其尺內。分一寸以代一尺之法。是故分寸為尺。分尺為寸也。〔滑〕分。猶別也。〔紀〕陰陽者。脈之本。尺寸者。脈之部。今二難所論尺寸。而不言寸尺者。然順陰陽而言也。尺為陰。寸為陽。夫尺寸之部。為諸經要會之所。可以察病之由來。故為脈之要會。從關至尺。是尺內陰之所治者。按傷寒論云。去尺澤一尺。名曰尺部。是關之後。去尺澤穴一尺。而取尺之名也。關。猶隔也。自關以下。是尺部所屬。為陰之所治也。又經曰。去魚一寸。名曰寸口。是從關至魚際穴一寸。而取寸之名也。以關為界。自關以上。寸口所屬。為陽之所治也。故分寸為尺。分尺為寸者。從關以上。除寸之分。下為尺也。從關以下。除尺之分。上為寸也。

    故陰得尺內一寸。陽得寸內九分。尺寸終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辨真。經釋。作尺中。)

    〔滑〕老陰之數。終於十。故陰得尺內之一寸。此尺字。從關至尺澤。通計十寸者而言。老陽之數。極於九。故陽得寸內之九分。此寸字。指人手卻一寸而言。寸為尺之始。尺者寸之終。云分寸者。以終始對待言。其實貯。寸得九分。尺得一寸。皆陰陽之盈數也。〔丁〕尺寸之法。舊經有注。言諸家所傳撰不同。執引三寸輒相去一寸。以備三才。並不見一寸九分之理。其一寸九分之法者。蓋為尺寸之位。各有陰陽始終也。

    案一難說取寸口之法。此段則更就其中。分尺寸之位。而復與十八難分三部之說不同。學者不可一例而讀也。楊注不察此理。妄引諸家脈訣。以傳會之。並舉藏府配位之說。為診候之式。不足為據。本義據孫思邈說云。自肘腕入至魚際。為一尺。十分之為十寸。取第九分之一寸中。為脈尺位。若此則更與經旨相左。又不可從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又脈要精微論曰。尺內兩傍則季脅也。次注。尺內。謂尺澤之內也。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曰。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是皆循按尺膚之法。內經未有就寸口分尺位之說。學者又不可執彼解此也。紀天錫亦辨藏府配位之妄。頗為精當。

    三難曰。脈有太過。有不及。有陰陽相乘。有覆。有溢。有關。有格。何謂也。然。關之前者。陽之動。脈當見九分而浮。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上魚為溢。為外關內格。此陰乘之脈也。(脈經。諸本。動下。有也字。)

    〔呂〕過者。謂脈過九分出一寸。名曰太過。減者。脈不及九分至八分七分六分也。此為不及之脈也。遂上魚者。出一寸至魚際也。

    關以後者。陰之動也。脈當見一寸而沉。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入尺為覆。為內關外格。此陽乘之脈也。(脈經。作關之後者。)

    〔呂〕過者。謂脈出過一寸。至一分二分三分。四分五分。此大過之脈也。減者。謂不滿一寸。脈見七分八分。或六分五分。此為不及之脈。〔虞〕陰陽不相榮。脈乃上魚入尺。故曰覆溢之脈。脈既覆溢。此由關格所致。本經曰。關格者。不得盡其命而死也。不病亦死。〔張〕關。無出之由。故曰關也。格者。無入之理。故曰格也。〔滑〕遂者。徑行而直前也。謝氏謂遂者。直上直下。殊無迴旋之生意。外關內格。謂陽外關不下。陰從而內出。以格拒之。此陰乘陽位之脈也。內關外格。謂陰內閉而不上。陽從而外入。以格拒之。此陽乘陰位之脈也。覆。如物之覆。由上而傾於下也。溢。如水之溢。由內而出乎外也。此篇。言陰陽之太過不及。雖為病脈。猶未至危殆。若遂上魚入尺。而為覆溢。則死脈也。此遂字。最為切緊。蓋承上起下之要言。不然則太過不及。陰陽相乘。關格覆溢。渾為一意。漫無輕重矣。

    按呂注有一脈四名之說。誤矣。此段大旨。診尺寸以詳陰陽相乘之候。而察關格之病也。故其設問。謂古之論脈者。曰太過不及。曰陰陽相乘。曰覆溢。曰關格。若是說來。各有所異否。其答辭。始舉關之前後。申明陰陽之位。而以過之與減。解太過不及。為脈之形勢。以上魚入尺。解覆溢為脈之現體。而後結其義曰。是為關格之病所成。何則陰陽各乘其位者。非一脈有四名。其關格之稱。與內經同指病候。非為脈名。三十七難。亦據靈樞脈度篇。為陰陽俱盛之病矣。素問脈要精微論曰。陰陽不相應。病名曰關格。史倉公傳曰。齊侍御史成自言病頭痛。臣意切其脈。得肝氣。肝氣濁而靜。此內關之病也。又曰。脈法云。病重而脈順清者。曰內關。內關之病。人不知其所痛。徐幹中論曰。術之於斯民也。猶內關之疾也。非有痛癢煩苛於身。情志慧然。不覺疾之已深也。然而期日即至。則血氣暴竭。故內關之疾。疾之中夭。而扁鵲之所甚惡也。是皆陰陽不相營運。人不病而死也。傷寒論平脈法曰。寸口脈浮而大。浮為虛。大為實。在尺為關。在寸為格。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是據此段。而申明其證者也。此段所診。亦是尺寸二部。本義為三部之義。欠妥。

    故曰覆溢。是其真藏之脈。人不病而死也。(脈經。而。作自。)

    〔丁〕此者。是使陰陽不守本位。有此覆溢。故形不病而死也。〔滑〕覆溢之脈。乃孤陰獨陽。上下相離之診。故曰真藏之脈。謂無胃氣以和之也。

    案經釋。據素問玉機真藏論。五藏各有真藏脈。以此段為誤。然觀本義所解。則其義自通。楊上善太素注曰。無餘物和雜。故名真也。見於玉機真藏論新校正。

    四難曰。脈有陰陽之法。何謂也。然。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穀味也。其脈在中。

    〔呂〕心肺在膈上。藏中之陽。故呼其氣出。肝腎在膈下。藏中之陰。故吸其氣入。脾者中州。主養四藏。故曰呼吸以受穀味。〔滑〕其脈在中者。在陰陽呼吸之中。

    按經釋。以受穀味三字。為贅辭。其說似有理。

    浮者陽也。沉者陰也。故曰陰陽也。心肺俱浮。何以別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澀者。肺也。腎肝俱沉。何以別之。然。牢而長者。肝也。按之濡。舉指來實者。腎也。脾者中州。故其脈在中。是陰陽之法也。(脈經。濡。作軟。下有而大二字。法也。作脈字。)

    〔滑〕浮為陽三句。此承上文。而起下文之義。心為陽中之陽。故其脈浮而大散。肺為陽中之陰。其脈浮而短澀。肝為陰中之陽。其脈牢而長。腎為陰中之陰。其脈按之濡。舉指來實。〔楊〕按之有餘。舉之不足。故曰沉。按之不足。舉之有餘。故曰浮。細而遲。來往難且散。或一止。名曰澀。按之但覺堅極。故曰牢。大而長微強。按之隱指愊愊然者。謂之實。〔丁〕脾者。中央土也。能成養四旁。故隨四時而見。所以經不言脈之象也。

    按濡。即軟字。或作耎。脈經曰。軟脈。極軟而浮細。注。軟。一作濡。云濡者。如帛衣在水中。輕手相得。

    脈有一陰一陽。一陰二陽。一陰三陽。有一陽一陰。一陽二陰。一陽三陰。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脈俱動耶。然。此言者。非有六脈俱動也。謂浮沉長短滑澀也。浮者陽也。滑者陽也。長者陽也。沉者陰也。短者陰也。澀者陰也。所謂一陰一陽者。謂脈來沉而滑也。一陰二陽者。謂脈來沉滑而長也。一陰三陽者。謂脈來浮滑而長。時一沉也。所言一陽一陰者。謂脈來浮而澀也。一陽二陰者。謂脈來長而沉澀也。一陽三陰者。謂脈來沉澀而短。時一浮也。各以其經所在。名病逆順也。(脈經。此下。載六難全文。之言。作言之。此言。作經言如此。病下。有之字。)

    〔楊〕過於本位。謂之長。不及本位。謂之短。按之往來流利。展轉替替然。謂之滑也。隨春夏秋冬。觀其六脈之變。則知病之逆順也。〔紀〕浮沉者。言其位也。長短者。言其體也。故有形則有位。有位則知病之虛實。知虛實則知病所在。然後別陰陽之道。虛自內出。實自外入。〔滑〕又設問答。以明陰陽脈見者。不單至也。惟其不單至。故有此六脈相兼而見。惟其相兼。故有一陰一陽。一陽一陰之不同也。〔徐〕但浮沉可以相兼。而滑澀短長。不得並見。其經。手足三陰三陽也。逆順。如心脈宜浮。腎脈宜沉。則為順。如心脈反沉。腎脈反浮。則為逆。

    五難曰。脈有輕重。何謂也。然。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部也。故曰輕重。(舊脫腎部之部字。今據脈經諸本補。)

    〔呂〕菽者。豆也。言脈之輕重。如三豆之重。在皮毛之間。皮毛者。肺氣所行也。言肺部也。心主血脈。次於肺。如六豆之重。肝主筋。又在脾下。故次之。腎主骨。其脈沉至骨。故曰腎也。

    按脈經注曰。菽者。小豆。言脈輕如三小豆之重。呂氏作大豆。據此。集註所引。誤脫大字也。考說文曰。尗。豆也。象尗豆生之形也。詩采菽。鄭玄注曰。菽。大豆也。又閟宮。稙稚菽麥。釋文曰。菽。音叔。大豆也。禮檀弓。啜叔飲水。釋文曰。叔。或作菽。音同。大豆也。蓋古人未以菽為小豆。傷寒論舊注亦曰。菽。小豆。誤矣。此段借菽以稱輕重者。特約略言之。謂醫之以指按脈。在病者膚肉上。覺得其有輕重若此也。蓋三部之上。各有一菽之重也。故合三部。而稱三菽。非一部之上若有三菽之重也。以三乘之。則若六菽之重者。三部各有二菽之重。九菽之重者。三部各有三菽之重也。十二菽之重者。三部各有四菽之重也。按之至骨。則其深至矣。更不復言輕重矣。東奧服子溫良亦嘗有此說。先子每稱其精核。虞庶謝縉孫並謂寸關尺。各有三菽之重。乃知肺氣之至。余當以類推之。本義曰。腎不言菽。當如十五菽之重。(此說。本於十六難呂注。)經釋曰。浮而無力為輕。沉而有力為重。其說俱乖經旨。

    六難曰。脈有陰盛陽虛。陽盛陰虛。何謂也。然。浮之損小。沉之實大。故曰陰盛陽虛。沉之損小。浮之實大。故曰陽盛陰虛。是陰陽虛實之意也。

    〔滑〕大抵輕手取之。陽之分。重手取之。陰之分。不拘何部。率以是推之。〔徐〕此與上文脈有陰陽之法不同。上文言脈之屬於陰屬於陽。平脈也。此則言陰分與陽分之脈。有太過不及也。

    七難曰。經言。少陽之至。乍小乍大。乍短乍長。陽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陽之至。洪大而長。太陰之至。緊大而長。少陰之至。緊細而微。厥陰之至。沉短而敦。此六者。是平脈邪。將病脈耶。然。皆王脈也。其氣以何月各王幾日。然。冬至之後。得甲子少陽王。復得甲子陽明王。復得甲子太陽王。復得甲子太陰王。復得甲子少陰王。復得甲子厥陰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歲。此三陽三陰之王時日大要也。

    〔呂〕少陽王正月二月。其氣尚微少。故其脈來進退無常。陽明王三月四月。其氣始萌未盛。故其脈來浮大而短也。太陽王五月六月。其氣大盛。故其脈來洪大而長。太陰王七月八月。乘夏余陽。陰氣未盛。故其脈來緊大而長。少陰王九月十月。陽氣衰而陰氣盛。故其脈來緊細而微也。厥陰王十一月十二月。陰氣盛極。故言厥陰。其脈來沉短以敦。敦者。沉重也。〔丁〕夫三陰三陽之氣王。隨六甲以言之。此法。按黃帝六節藏象論曰。天以六六之節成一歲。其自冬至之後。或在小寒之初。或在大寒之後。〔滑〕上文言三陽三陰之王脈。此言三陽三陰之王時。當其時則見其脈也。歷家之說。以上古十一月甲子合朔冬至為曆元。蓋取夫氣朔之分齊也。然天度之運。與日月之行。遲速不一。歲各有差。越人所謂冬至之後得甲子。亦以此歟。首稱經言二字。考之樞素無所見。平人氣象論。太陽至。洪大而長。少陽至。乍數乍疏。乍短乍長。陽明至。浮大而短。則雖略其說而不詳。豈越人之時。別有所謂上古文字耶。將內經有之。而後世文脫耶。不可知也。後凡言經言。無所考者。義皆仿此。

    按脈經曰。洪脈。極大在指下。微脈。極細而軟。或欲絕。若有若無。細脈。小大於微。常有但細耳。

    八難曰。寸口脈平而死者。何謂也。然。諸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間動氣也。此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寸口脈平而死者。生氣獨絕於內也。

    〔呂〕寸口脈平而死者。非應四時脈。其脈狀若平和也。又曰。十二經。皆繫於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為十二經本原也。夫氣衝之脈者。起於兩腎之間。主氣。故言腎間動氣。挾任脈。上至喉咽。通喘息。故云呼吸之門。上系手三陰三陽。為支。下系足三陰三陽。為根。故聖人引樹以設喻也。其生氣之原者。是三焦之府。宣行榮衛。邪不妄入。故曰守邪之神也。〔徐〕系。連屬也。三焦與腎同候。而腎屬下焦。故曰三焦之原。謂所從出也。〔滑〕此篇與第一難。義若相悖。然各有所指也。一難以寸口決死生者。謂寸口為脈之大會。而穀氣之變見也。此篇以原氣言也。人之原氣盛則生。絕則寸口脈雖平猶死也。

    按腎間動氣。補註。經釋。為命門之氣。本義。為人所得以生之氣。不若呂注之長矣。呂氏去古不遠。必有師受。且考之經文。其言鑿鑿可據矣。夫腎間。則衝脈所出之地。外當乎關元之分。而三焦氣化之所原也。其所稱動氣者。何。靜者為陰。動者為陽。動氣。則陽氣之謂也。素問陰陽離合論曰。大沖之地。名曰少陰。次注。大沖者。腎脈與衝脈。合而盛大。故曰大沖。又舉痛論曰。衝脈起於關元。隨腹直上。寒氣客則脈不通。脈不通則氣因之。故喘動應手矣。又骨空論曰。衝脈者。起於氣衝。並少陰之經。俠臍上行。靈樞海論曰。衝脈者。為十二經之海。逆順肥瘦篇曰。衝脈者。五藏六府之海也。五藏六府皆稟焉。其下者。注少陰之大絡。出於氣街。動輸篇曰。衝脈者。十二經之海也。與少陰之絡起於腎。百病始生篇曰。虛邪之中人也。其著於伏沖之脈者。揣之應手而動。是則衝脈所出之地。在於兩腎之間。實為十二經脈之根本也。六十六難曰。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藏六府。原者。三焦之尊號也。是則與此段之義。互相發揮。可見動氣者。衝脈所主之氣。真元之陽。三焦氣化之原。而生命系焉。楊玄操曰。腎間動氣。則丹田也。道士思神。比丘坐禪。皆行心氣於臍下者。良為此也。是說亦為有理。荀悅申鑑曰。鄰臍二寸。謂之關。關者。所以關藏呼吸之氣。以稟授四氣也。故氣長者以關息氣。是與此段所謂呼吸之門。其義相符。篇首所謂寸口者。該三部而言。非上部有脈。下部無脈之謂。呂楊注不免迂拘。

    九難曰。何以別知藏府之病耶。然。數者府也。遲者藏也。數則為熱。遲則為寒。諸陽為熱。諸陰為寒。故以別知藏府之病也。

    〔呂〕府者陽。故其脈數。藏者陰。故其脈來遲。〔楊〕去來急促。一息過五至。名數也。呼吸三至。去來極遲。故曰遲也。陽脈行疾。故病乃數。陰脈行遲。故病乃遲。此直云病在藏府。

    十難曰。一脈為十變者。何謂也。然。五邪剛柔相逢之意也。假令心脈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心脈微急者。膽邪干小腸也。心脈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心脈微大者。小腸邪自干小腸也。心脈緩甚者。脾邪干心也。心脈微大者。胃邪干小腸也。心脈澀甚者。肺邪干心也。心脈微澀者。大腸邪干小腸也。心脈沉甚者。腎邪干心也。心脈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腸也。五藏各有剛柔邪。故令一輒變為十也。

    〔呂〕夏心主。脈見浮大而散。今反弦。弦者肝脈來干心也。小腸心之府。脈當浮大而洪。長而微弦者。膽脈也。心脈雖洪大。當以胃氣為本。今無胃氣。故其脈大甚也。此為心自病。故言自干心也。小腸心之府。微大者。其脈小為小腸自病。故言自干也。緩者脾脈。乘心。故令心脈緩也。胃脈小緩。見於心部。小腸心府。故言干之。澀肺脈。故言干心也。微澀大腸脈。小腸心府。故曰干也。沉者腎脈。故言干也。微沉者膀胱脈。小腸心府。故言干也。此夏王之時。心脈見如此者。為失時脈。〔楊〕干。猶乘也。剛柔。陰陽也。邪者。不正之名。非有王氣。而外來干身為病者。通為之邪也。〔虞〕推此十變之候。乃五行勝復相加。故聖人謂之五邪也。五藏各有表裡。更相乘之。一脈成十。故十變也。有陽有陰。故曰剛柔也。於本位見他脈。故曰相逢相干也。聖人乃以心一藏為例。其餘皆可知也。

    十一難曰。經言。脈不滿五十動而一止。一藏無氣也。何藏也。然。人吸者隨陰入。呼者因陽出。今吸不能至腎。至肝而還。故知一藏無氣者。腎氣先盡也。

    〔楊〕按經言。持其脈口。數其至也。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藏皆受氣。是為平和無病之人矣。四十動而一代者。一藏無氣。難經言止。本經言代。按止者。按之覺於指下而中止。代者。還尺中。停久方來。名曰代也。止代雖兩經不同。據其脈狀。亦不殊別。故兩存之。〔丁〕五十動者。是天地陰陽。以漏刻為制度。今陽氣虛少。故不滿五十也。其言動而止者。謂吸不能至腎。至肝而還。此陽不榮於下。故腎氣先絕也。絕則止也。此法又與生氣獨絕於內同法也。〔滑〕五藏腎最在下。吸氣是遠。若五十動不滿。而一止者。知腎無所資。氣當先盡。盡。猶衰竭也。不能隨諸藏氣而上矣。

    按此段。原於靈樞根結篇。而約言之也。

    十二難曰。經言。五藏脈已絕於內。用針者反實其外。五藏脈已絕於外。用針者反實其內。內外之絕。何以別之。然。五藏脈已絕於內者。腎肝氣已絕於內也。而醫反補其心肺。五藏脈已絕於外者。其心肺脈已絕於外也。而醫反補其腎肝。陽絕補陰。陰絕補陽。是謂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

    〔呂〕心肺所以在外者。其藏在膈上。上氣外為榮衛。浮行皮膚血脈之中。故言絕於外也。腎肝所以在內者。其藏在膈下。下氣內養筋骨。故言絕於內也。〔滑〕靈樞第一篇曰。凡將用針。必先診脈。視氣之劇易。乃可以治。又第三篇曰。所謂五藏之氣。已絕於內者。脈口氣內絕不至。反取其外之病處。與陽經之合。有留針以致陽氣。陽氣至則內重竭。重竭則死矣。其死也。無氣以動。故靜。所謂五藏之氣。已絕於外者。脈口氣外絕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輸。有留針以致其陰氣。陰氣至則陽氣反入。入則逆。逆則死矣。其死也。陰氣有餘。故躁。此靈樞以脈口內外。言陰陽也。越人以心肺腎肝內外。別陰陽。其理亦由是也。紀氏謂此篇言針法。馮玠謂此篇合入用針補寫之類。當在六十難之後。以例相從也。〔徐〕絕者。虛也。不足也。不絕者。實也。有餘也。

    十三難曰。經言。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相勝之脈者。即死。得相生之脈者。病即自已。色之與脈。當參相應。為之奈何。然。五藏有五色。皆見於面。亦當與寸口尺內相應。假令色青。其脈當弦而急。色赤。其脈浮大而散。色黃。其脈中緩而大。色白。其脈浮澀而短。色黑。其脈沉濡而滑。此所謂五色之與脈。當參相應也。

    〔滑〕靈樞第四篇曰。見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脈知其病。命曰神。問其病知其處。命曰工。又曰。色青者其脈弦。赤者其脈鉤。黃者其脈代。白者其脈毛。黑者其脈石。見其色而不得其脈。謂色脈之不相得也。色脈既不相得。看得何脈。得相勝之脈即死。得相生之脈。病即自已。已。愈也。參。合也。

    脈數。尺之皮膚亦數。脈急。尺之皮膚亦急。脈緩。尺之皮膚亦緩。脈澀。尺之皮膚亦澀。脈滑。尺之皮膚亦滑。

    〔丁〕數。即心也。所以臂內皮膚熱也。急者。臂內經絡滿實。所以堅急也。緩者。肌肉消。故皮膚亦緩弱也。肺主燥。所以臂內皮膚亦澀也。腎主水。其脈滑。所以臂內皮膚亦滑也。〔滑〕靈樞第四篇。黃帝曰。色脈已定。別之奈何。岐伯曰。調其脈之緩急大小滑澀。肉之堅脆。而病變定矣。帝曰。調之奈何。岐伯答曰。脈急。尺之皮膚亦急。脈緩。尺之皮膚亦緩。脈小。尺之皮膚亦減。而少氣。脈大。尺之皮膚亦賁而起。脈滑。尺之皮膚亦滑。脈澀。尺之皮膚亦澀。凡此變者。有微有甚。云此通上文所謂色脈形肉不相失。

    按經釋曰。今去經文大小字。而易數字。數者。一息六七至之謂。若皮膚則如何能數。此說誤矣。素問奇病論曰。人有尺脈數甚。筋急而見。是尺膚亦有數之候也。

    五藏各有聲色臭味。當與寸口尺內相應。其不相應者病也。假令色青。其脈浮澀而短。若大而緩。為相勝。浮大而散。若小而滑。為相生也。

    〔呂〕色青者。肝也。浮澀而短者。肺也。肺勝肝為賊邪。若大而緩。為脾脈也。肝勝脾。故言相勝也。浮大而散。心脈也。心為肝之子。若小而滑。腎脈也。腎為肝之母。肝為腎之子。子母相生。故為相生也。〔虞〕肝脈弦。其色青。其聲呼。其臭羶。其味酸。心脈洪。其色赤。其聲笑。其臭焦。其味苦。脾脈緩。其色黃。其聲歌。其臭香。其味甘。肺脈澀。其色白。其聲哭。其臭腥。其味辛。腎脈沉。其色黑。其聲呻。其臭腐。其味鹹。此謂相應也。

    經言。知一為下工。知二為中工。知三為上工。上工者十全九。中工者十全八。下工者十全六。此之謂也。

    〔丁〕上工者。謂全知色脈皮膚三法。相生相勝本始。故治病十全其九。中工知二。謂不能全收。故治病十全得八。下工知一。謂不解明於全法。一心治已病。故十全得六也。〔滑〕此篇問答。凡五節。第一節為問辭。第二第三節。言色脈形肉不得相失。第四節。言五藏各有聲色臭味。當與寸尺相應。然假令以下。但言色脈相參。不言聲臭味。殆闕文歟。抑色之著於外者。將切於參驗歟。第五節。則以所知之多寡。為工之上下也。

    按知三之義。呂注謂解一藏為下工。解二藏為中工。解五藏為上工。虞庶據禮記正義。醫不三世之說。俱為強解。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曰。善調尺者。不待於寸。善調脈者。不待於色。能參合而行之者。可以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為下工。下工十全六。是丁說所原。其義自明。呂覽察賢篇曰。今有良醫於此。治十人而起九人。所以求之萬也。注。以術之良。故人多求之也。凡十人中。必有一不可治之病。故全九為上也。全。猶愈也。見於周禮疾醫職注。而工。則醫之謂也。與知一則為工。知二則為神。知三則神且明矣不同。此言上中下之工。與韓非子經篇。下君盡己之能。中君盡人之力。上君盡人之智語同。素問。有粗工良工之語。說文曰。工。巧飾也。象人有規矩也。與巫同意。其義可知。蓋上古之醫。必為祝由。故通稱巫。又謂之工。山海經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豐珇玉門。日月所入。有靈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注。群巫上下此山。採藥往來也。又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幾巫相。注。皆神醫也。是則工之與巫。其意相同。上古俱為醫之稱也。

    十四難曰。脈有損至。何謂也。然。至之脈。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四至曰奪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絕。此至之脈也。(舊。至。作死。據脈經虞注本義改正。)

    〔呂〕平者。謂平調之脈也。〔虞〕經者。常也。謂脈離常經之所。而行過於半。不在所起之經再起。故曰離經也。一呼四至。乃陽氣亂。故脈數。數則氣耗。耗則精無所歸。獨加奪去。故曰奪精。五至。死之漸也。六至。今死矣。

    何謂損。一呼一至曰離經。二呼一至曰奪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絕。此謂損之脈也。至脈從下上。損脈從上下也。

    〔滑〕至脈從下而逆上。由腎而之肺也。損脈從上而行下。由肺而之腎也。

    損脈之為病。奈何。然。一損損於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損損於血脈。血脈虛少。不能榮於五藏六府也。三損損於肌肉。肌肉消瘦。飲食不為肌膚。四損損於筋。筋緩不能自收持也。五損損於骨。骨痿不能起於床。反此者至於收病也。從上下者。骨痿不能起於床者死。從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脈經。消。作痟。本義。不為。作不能為。至於收病。當作至脈之病也云。按脈經與經文同。)

    〔呂〕從上下者。從肺損至腎。五藏俱盡。故死。肺在上也。從下上者。從腎損之肺。亦復五藏俱盡。故死也。〔虞〕至此推究損家病證。一損肺。二損心。三損脾。四損肝。五損腎。乃如第五難脈之輕重菽數。

    按皮聚者。皮膚皺臘失潤。故毛脫也。不能榮於五藏六府之榮字。古與營通。周運之義也。至於收病也。本義為誤文。是。然脈經與經文同。則其訛亦久。呂注曰。收者。取也。經但載損家病。不載至家病。故損脈於此受病。非是至家病也。其言不免含糊。

    治損之法奈何。然。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榮衛。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此治損之法也。

    〔滑〕肺主氣。心主血脈。腎主精。各以其所損而治之。榮衛者。血脈之所資也。肝主血。血虛則中不足。一云。肝主怒。怒能傷肝。故損其肝者。緩其中。經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緩者。和也。

    按一說為是。虞丁注意亦爾。適其寒溫。此衣服起居之謂。非重言飲食之義也。經釋曰。言治損。而不言治至者。蓋損至之脈。雖有從上下從下上之殊。而五者之病狀則一。故言治損。而治至之法亦備矣。

    脈有一呼再至。一吸再至。有一呼三至。一吸三至。有一呼四至。一吸四至。有一呼五至。一吸五至。有一呼六至。一吸六至。有一呼一至。一吸一至。有再呼一至。再吸一至。有呼吸再至。脈來如此。何以別知其病也。

    〔滑〕此再舉損至之脈。為問答也。蓋前之損至。以五藏自病。得之於內者而言。此則以經絡血氣。為邪所中之微甚。自外得之者而言也。其曰呼吸再至。即一呼一至。一吸一至之謂。疑衍文也。

    然。脈來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一呼三至。一吸三至。為適得病。前大後小。即頭痛目眩。前小後大。即胸滿短氣。一呼四至。一吸四至。病欲甚。脈洪大者。苦煩滿。沉細者。腹中痛。滑者傷熱。澀者中霧露。一呼五至。一吸五至。其人當困。沉細夜加。浮大晝加。不大不小。雖困可治。其有大小者。為難治。一呼六至。一吸六至。為死脈也。沉細夜死。浮大晝死。一呼一至。一吸一至。名曰損。人雖能行。猶當著床。所以然者。血氣皆不足故也。再呼一至。再吸一至。名曰無魂。無魂者當死也。人雖能行。名曰行屍(脈經。欲甚。作適甚。死脈上。有十字。當著。作當未。再吸一至。舊作呼吸再至。據脈經本義改訂。)

    〔虞〕脈三至曰離經。反於常經。知病始得。脈病反常經。法曰。奪精之脈。脈大。法曰。渾渾革至如湧泉者。病進欲甚之理明也。陰脈細沉。夜加可驗。陽脈浮大。晝加可知。魂屬陽。陽主生。今脈形如是減損。乃知陽絕。陽絕則魂去。故人死也。〔滑〕前後。非言寸尺。猶十五難前曲後居之前後。以始末言也。〔徐〕前大後小。病氣在陽。故頭痛目眩。前小後大。病氣在陰。故胸滿短氣。洪大為陽邪外越。故煩滿。沉細為陰邪內陷。故腹痛。滑為血實。故為熱。澀為傷濕。故中霧露。此又於一息四至之病。分別言之。困者近於死也。不大不小。則晝夜不至於有加。故可治。即靈禁服篇所謂。若引繩大小齊等之義。若更參差不倫。則難治矣。行屍。言其人生道已絕。如屍之行也。

    按澀。脈難流利也。何於一息八至中而現之。蓋此段澀字。脈經所謂一止復來之義。數中有時一結也。虞注為如刀刮竹之狀。欠妥。靈樞本神篇曰。隨神往來者。謂之魂。說文曰。魂。陽氣也。從鬼云聲。

    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上部無脈。下部有脈。雖困無能為害也。所以然者。譬如人之有尺。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槁。根本將自生。脈有根本。人有元氣。故知不死。

    〔楊〕上部寸口。下部尺中也。〔滑〕紀氏曰。上部有脈。下部無脈。是邪實並於上。即當吐也。若無吐證。為上無邪。而下氣竭。故云當死。一難言寸口為五藏主也。四難以胃為主。其脈則主關上也。此難以尺為主也。此越人所以錯綜其義。散見諸篇。以見寸關尺。各有所歸重云。〔徐〕上部無脈者。特因氣血之偶有滯耳。病去則自復也。

    按元氣者。人身所稟天真本原之氣。所謂通天者生之本。是也。六十六難曰。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金匱要略曰。腠者。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是則元者。本原之謂也。春秋繁露王道篇曰。春秋何貴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則元氣和順。又重政篇曰。春秋變一謂之元。元。猶原也。其義以隨天地終始也。故人唯有終始也。而生不必應四時之變。故元者為萬物之本。揚雄解嘲曰。天者含元氣。白虎通曰。地者。元氣之所生。萬物之祖也。漢書律曆志曰。大極元氣。函三為一。極。中也。元。始也。文選東都賦曰。降煙熅調元氣。又魯靈光殿賦曰。包陰陽之變化。含元氣之煙熅。李善注。春秋曆命序云。元氣正則天地八卦孳。後漢書李固傳曰。北斗斟酌元氣。運平四時。王充論衡幸偶篇曰。俱稟元氣。或獨為人。或為禽獸。又無形篇曰。人稟元氣於天。各受壽夭之命。以立長短之形。蓋人之生也。與天地參。則所稟之氣。其理一也。內經。是謂真氣。又謂生氣者。生之所資始。而天所稟之氣也。譬如二字。本義謂。當在人之有尺下。此說是矣。然脈經亦與經文同。

    十五難曰。經言。春脈弦。夏脈鉤。秋脈毛。冬脈石。是王脈耶。將病脈也。然。弦鉤毛石者。四時之脈也。春脈弦者。肝東方木也。萬物始生。未有枝葉。故其脈之來。濡弱而長。故曰弦。夏脈鉤者。心南方火也。萬物之所盛。垂枝布葉。皆下曲如鉤。故其脈之來疾去遲。故曰鉤。秋脈毛者。肺西方金也。萬物之所終。草木華葉。皆秋而落。其枝獨在若毫毛也。故其脈之來。輕虛以浮。故曰毛。冬脈石者。腎北方水也。萬物之所藏也。盛冬之時。水凝如石。故其脈之來。沉濡而滑。故曰石。此四時之脈也。

    〔滑〕此內經平人氣象。玉機真藏論。參錯其文。而為篇也。春脈弦者。肝主筋。應筋之象。夏脈鉤者。心主血脈。應血脈來去之象。秋脈毛者。肺主皮毛。冬脈石者。腎主骨。各應其象。兼以時物之象取義也。來疾去遲。劉立之曰。來者。自骨肉之分。而出於皮膚之際。氣之升而上也。去者。自皮膚之際。而還於骨肉之分。氣之降而下也。〔徐〕來疾者。其來少急而勁。去遲者。其去少緩而弱。此所謂下曲如鉤也。按藏府之與五行。各有所屬。而春夏秋脈。皆以木為喻者。唯木為因時遷變也。

    如有變奈何。然。春脈弦。反者為病。何謂反。然。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氣來厭厭聶聶。如循榆葉。曰平。益實而滑。如循長竿。曰病。急而勁益強。如新張弓弦。曰死。春脈微弦。曰平。弦多胃氣少。曰病。但弦無胃氣。曰死。春以胃氣為本。

    〔呂〕實強者。陽氣盛也。少陽當微弱。今更實強。謂太過。陽主表。故今其病在外也。厥陰之氣。養於筋。其脈弦。今更虛微。故曰不及。陰處中。故今其病在內也。如循長竿。謂弦多胃氣少也。如新張弓弦。謂但強無胃氣也。

    按素問平人氣象論曰。平肺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曰肺平。次注。浮薄而虛者也。又曰。平肝脈來。耎弱。招招如揭長竿末稍。曰肝平。與此段為異。弟堅曰。厭厭聶聶。聖惠方。作擫擫聶聶。廣韻云。擫。於葉切。葉動貌。說文云。聶。木葉搖白也。(按白。恐兒訛。兒。即貌省文。)從木聶聲。爾雅曰。欇。虎櫐。釋文曰。欇。郭音涉。本又作聶。並同。爾雅曰。榆。白枌。注。枌。榆先生葉。卻著莢。皮色白。說文曰。竿。竹挺也。從竹干聲。王冰素問次注曰。勁。謂勁強。急之甚也。

    夏脈鉤。反者為病。何謂反。然。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其脈來累累如環。如循琅玕。曰平。來而益數。如雞舉足者。曰病。前曲後居。如操帶鉤。曰死。夏脈微鉤。曰平。鉤多胃氣少。曰病。但鉤無胃氣。曰死。夏以胃氣為本。

    〔呂〕實強者。太陽受氣盛也。太陽浮散。今反實強。故曰太過也。手少陰主血脈。其氣尚平實。今反見虛微。故曰不及也。心脈但當浮散。不當數也。雞舉足者。諭其數也。後居。謂之後直。如人革帶之鉤。前曲後直也。是謂但鉤無胃氣也。〔丁〕操者。執也。如手執革帶。前鉤曲無力也。後居。倨而不動。勁有。故曰死也。

    按素問平人氣象論曰。病脾脈來。實而盈數。如雞舉足。曰脾病。與此段為異。說文曰。環。璧也。肉好若一。謂之環。從玉睘聲。琅玕。似珠者。琅。從玉良聲。玕。從玉干聲。禹貢。雝州。球琳琅玕。素問次注曰。如循琅玕。言脈滿而盛。微似珠形之中手。琅玕。珠之類也。居。不動也。操。執持也。雞舉足。謂如雞走之舉足也。

    秋脈微毛。反者為病。何謂反。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其脈來藹藹如車蓋。按之益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