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成唯识论略疏最新章节!

    长泉律院苾刍普寂撰

    ○自下大文第二总料简心心所一异。于中有四。谓问答征释。今初问。

    如是六位(至)分位差别○二论主答。

    设尔何失○三征中二。初总后别。别中亦二。一离心有所难。二离心无所难。今初。

    二俱有过(至)别染善法。述记以为此征。即楞伽中百论师等。或经部妙音等。要集云。妙音不立。勘文不获。楞伽中百论师等。不关护法论(云云)灯主救释(云云)寂曰。梵土心所全无分无之计。今乃假作宾主耳。妙音无不立心所之说。盖基谙记之差错指觉天耳。云何圣教等者。十地论第八初(云云)又如何说者。摄论第四(十四纸云云)又五十七(十四纸)出此颂(云云)染净由心者。述记引无垢称第二(八纸)及今论第四(九纸)士夫六界者。五十六(八纸云云)略纂十五(七纸云云)庄严论说者。隋译第五云。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贪光。及信光二光无二法。引此以征离心别有所○二离心无所难。

    若即是心(至)圣教相违。如何圣教等者。十卷楞伽第九(七纸)同(十八纸)第十(十九纸云云)又对法第五(十七纸)相应品(云云)又瑜伽五十六(七纸云云)又如何等者。述记引十卷楞伽第七(十六纸云云)瑜伽论说者。五十六(八纸云云)述记云。彼颂言。五种性不成者。彼言。且说五蕴性不成故。彼觉天等言。非别有所。但心前后分位别故说有五者。是诸分位相望。有无皆成失。故有诸分位作用别者。由相异故体亦应异。离体无相故。若无作用别者。如何可言分位别故立五蕴也。分位差过失者。彼论又言。不应谓如六识分位说其差别。彼计六识体一而所依分位别故说六识此蕴亦尔者不然。设许六识无别六体。六识依缘皆各别故。可说有六。今此心所所依所缘。一处可得故成非理。乃至因缘无别故者。谓现在一念有种种行相不同。既唯一识无心所者。有何差别。因缘令一识有多行相分位差别(乃至)与圣教相违者。彼论引经(云云)○自下第四释中二。初世俗释。后胜义释。今初。

    应说离心(至)皆无有失。此中初会十地等唯有识等。次心所依心下。会庄严论颂。后又识心下。总会第一难诸文。文旨明着可解○二胜义释。

    此依世俗(至)真俗妙理。胜义即色心离言法体。虽于蕴处界门判色心及心所异同。唯是道理世俗意言分别境。非真实义。其真实义。则心与心所一异叵得。诸识相望亦复如是。寂曰。此一段文。虽少文字。乃能总综二谛玄猷。若能如是性相二宗融会无碍。无复抵牾。奇哉李唐已来学唯识者。唯于世俗恢张名相。非即离等以为如性。殊不思蕴处界当体。非即非离非一非异不可思议。岂是唯识正宗哉○自下第三段。明第七门六识所依。第八门六识俱转。第九门起灭分位。于中有二。初结前问起。二正释。今初。

    已说六识(至)现起分位○二正释二。初举颂。

    依止根本(至)眠与闷绝○二释颂中二。初正解颂文。二总料简三种能变。初中有三。一明所依。二明俱不俱。三明起灭分位。今初。

    论曰根本(至)为共亲依。义演云。初能变颂云阿罗汉位舍。第二能变颂云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是明断有漏分位。而不明起灭分位。今六转识。但明起灭分位故。颂云。五识随缘现(至)与闷绝(乃至)今解云。是影显也(云云)七八恒起无都灭时。故唯说断有漏不明起灭。前六有起不起故。唯说起灭分位不明断有漏。至下转依。明六识断有漏分齐。可知。前六识以现行第八为共依。以种子第八识为亲依。依义具如上第四卷中明○二明诸识俱不俱。

    五识者谓(至)广说如经。此中初明五识有五种相似故总说。次明五识藉多缘故多间断。

    内外分别。如演秘明。深密一(十七纸)法喻广说诸识俱不俱。七十六(二纸)出之○第三明起灭分位中二。初明意识常现起。后明除生无想天等。初中二解。今初。

    由五转识(至)令总不行。此中初明五识多间断。次返显第六常现起。次叙七八不断。简异第六或时由违缘故不起。可知○第二解。

    又五识身(至)此随缘现。前师将六识。对七八。以辨内外门。今乃前五识对第六识辨。可知○自下第二解除生无想天等中三。初问。二答。三总料简。今初。

    五位者何○二答中三。初总答。二别解五位。三总结。今乃初也。

    生无想等○二别解五位中三。初解无想天。二解二定。三解睡闷。初中五。今初明得名。

    无想天者(至)名无想天。婆沙百五十四(八纸)俱舍论五(二纸云云)○二灭识多少。

    故六转识于彼皆断虽总灭六。而有远近。但就当地远三近一。若通异地远五近一○三解一期有心无心中。有三师解。今乃第一师。

    有义彼天(至)无心地故。对法第二(二纸)显扬一(十四纸)五蕴论(二十三纸)皆云无想无心。说有有色支者。瑜伽第十(十四纸云云)又说等者。瑜伽第十三(十三纸云云)述记引五十九(十一纸)五十六(初)异生种子润生。以证此天命终时不起现缠。略纂十五(二纸)云。论云无想异熟后想等生已便从彼没者。此中随转理门。大乘彼果初生命终皆无心○第二师。

    有义彼天(至)非谓全无。五十九(十一纸云云)对法第五(三纸云云)九种命终心者。五十九。显扬十九。对法第五(三纸)述记八末(四十七纸)(云云)○第三师。

    有义生时(至)转识暂起。立量可解。瑜伽说者。十二(二十纸)云。于此生中亦入亦起。若生于彼唯入不起。其想若生。便从彼没(文)决择分言者。五十三(十三纸云云)略纂十三(六十八纸)法师以为通善无记生得心。俊法师谓。初生有报异熟心。此识灭故云生得心等。太师云。此天受生命终无意识。但中有末心。染污心任运起名为生得。寂曰。此处决择。以前后有心为随转理门。以生有一向无心为实义。而不遮中有有心可寻。婆沙百五十四(三纸)出多说(云云)○四处所系地。

    彼天唯在(至)异熟处故。婆沙百五十二初(云云)如述记辨○五出彼报因。

    即能引发(至)异熟果故。此论第一末(云云)述记二本(八十纸)出二解。今出三解。

    婆沙俱舍(云云)如俱舍第五要解明○自下第二明二无心定。于中有二。初总解。二别解。今初。

    及无心二(至)故名无心○二别解中二。初明无想定。后明灭尽定。初中以六门摄十一义。今初门摄五。

    无想定者(至)亦名定。此中初明得入。次明离欲。次明行相。次明所灭识。复释定名。婆沙百五十二(十四纸)俱舍五(十六纸云云)○第二门明第六义三品修。

    修习此定(至)后方殒没。婆沙百五十二(十四纸云云)大乘说者。瑜伽五十三(十二纸)略纂十三(六十八纸)(云云)此定威仪。如婆沙百五十四(八纸)明○第三门摄次二义。

    此定唯属(至)由前说故。此中初明第七地系。后又唯下明第八三性。是善定所引故。判以为善。婆沙百五十二初。俱舍论五(三纸云云)○第四门明第九义四业差别。

    四业通三除顺现受。显扬十九(四纸)明五种决定业。对法第七(十四纸)明定不定业。第八(三纸)明三业。瑜伽六十(十一纸)说四业。伦记三上(十一纸)辨四业五业八业等(云云)小乘说与今硕异。俱舍五(三纸)云。唯顺生受。非顺现后及不定受。若起此定。后虽退失。传说现身必还能起。当生无想有情天中。故得此定。必不能入正性离生。光记(云云)○第五门明第十义界地。

    有义此定(至)至究竟故。瑜伽五十六(云云)如述记出。婆沙百五十二有三说。有说。此定唯欲界。有说。通欲及下三定。有说。通欲界及四静虑。唯除无想天。具如述记释○第六门明第十一义漏无漏。

    此由厌想(至)非圣所起。瑜伽五十三(十二纸)六十二(七纸)俱舍论五(三纸云云)○自下第二明灭尽定中。以六门摄十一义。今初第一门摄五义。

    灭尽定者(至)名灭彼定。灭定义出于婆沙百五十二至百五十四。俱舍第五。成实第十六。瑜伽五十六。杂集第九。第十。大乘义章第九等。此中初明得人。瑜伽五十三(十三纸)意谓。俱解脱阿罗汉身证那含得之。独觉者麟角必得。部行之中有得不得可知。了义灯云。要集云。有说(指述记)此中唯约二乘学无学说。若诸菩萨下文方说。有释(指西明)意谓。此通三乘有学无学(乃至)若不尔者。得灭定人。不说如来。理有不尽。今谓。此断全不相应。本释意解。简不得人。除此所简。显皆是得。何摄不尽。寂曰。要集所拶固有一理。淄州所救亦有一理。何者下明伏断。已后述记所辨。皆约三乘。岂可得人一科唯约二乘乎应思。二已伏或离下明伏断分齐。无所有处者出伏断最顶。上贪者指非想地惑。下地烦恼有断伏别。至下当知。此约二乘辨。若是菩萨则不必然。或有不伏断下地诸惑而能入此定。以已断三果分别二障证人法二空心渐自在故。三由止息等者。明与前定作意别。可知。四令不恒下。明灭识多少。对法第二(二纸)显扬第一。五蕴论(二十三纸)并同。若依安慧论师。则第七唯有漏。唯有人执。无有法执。得灭定人必无人执。故第七识全不行。为对第八。言恒行一分。若依护法论师。则第七识中有我法二执。若二乘灭定人执不行法执尚在。故名恒行一分。若菩萨灭定二执双不行。即有平等性智相应第七转。非第七全无故。言恒行一分。寂曰。二家各有道理。不可偏取。五由偏下释名可知。如述记明○第二门明第六义三品修。

    修习此定(至)毕竟不退。五十三(十三纸)说三品修(云云)○第三门明第七义初起地第八义漏无漏。

    此定初修(至)亦得现前。此中初明此定初修必依有顶游观无漏。游观无漏者。谓后得不断惑无漏。述记引瑜伽十二(四纸)明超定。超等至者。婆沙百六十三(十一纸)俱舍论二十八(十四纸云云)大小不同可知。次虽属下明漏无漏。六十二(七纸云云)此定不与烦恼相应。是非烦恼所缘故。判为无漏。瑜伽伦记十七下(十一纸)引景师(云云)次明菩萨灭定。谓初地已上得入此定。六地能入此定。七地上念念入(云云)此就真往判。若约回心地前亦入后。若修下明后修。述记引大般若三百五十(十六纸云云)智论十七(三十二纸)三十九。八十一(云云)述记引对法第五(二纸)显扬十八(三纸)瑜伽十二(四纸)等(云云)明菩萨修定○第四门明第九义三学分别。

    虽属道谛(至)似涅槃故。是定学无学身中所有学无学所成定故。虽有应名学无学之义。是似涅槃法故为非二摄○第五门明第十义三界初起。

    此定初起(至)不断灭故。婆沙对法及今论。并言初起人趣。大乘义章等言欲界初起。述记以为应通欲天可考。对法第九(十纸云云)次明后起通上二界。婆沙百五十三(六纸)明无色界无此定。俱舍五(六纸云云)婆沙出邬陀夷经因缘。了义灯云。要集断本释云。舍利子意在色。后起未说无色。出现意成天谓非想者。不了舍利子意。所诃依何文义。证无色界亦入灭定。云此诚证。故非善释。今谓要集不了本释(云云)寂曰。要集所难颇有道理论引邬陀夷经。此乃证上界重现前而已。非证于无色界得入此定。彼邬陀夷经。是声闻教中未说阿赖耶之教。故不许无色入此定故。邬陀夷拒之。世尊亦呵之。说色界天重现前。今何为彼说即证无色界得定。然述记文势。似于以邬陀夷经证无色得定。故要集致此弹诘耳。灯主救释。何得稳当也。虽然意成天名通上二界故。彼经文自成无色得足之义。故述记所言无有巨妨也。五十六初(云云)如述记引。伦记十五下(二纸)云。若依随转理门未建立赖耶教。不还之人。先在欲界断三禅惑。伏第四定已上惑。得入此定。后退灭定。生于色界重起灭定。恐成断灭。要依色身方入定。故无色界中不起灭定。若依真实理门建立赖耶教。说生无色界。虽无色身及灭六识。而依赖耶亦起灭定。故于三界处。皆得现前。又解。依般若等不立赖耶教。唯依色身得起灭定。若依解深密经等建立赖耶教。生无色界得起灭定(云云)旧师以大小乘判之。今以信不信辨之。两各有理。瑜伽既言建立不建立教。由是观之。旧解应正○第六门明第十一义见修断中二。初明见惑。后明修惑。今初。

    要断三界(至)所引发故。此定微妙寂绝。相似涅槃。应断见惑已去方得也○第二明修惑断。于中有二。一明二乘。二明菩萨。初中二。初异说。后问答。今初。

    有义下八(至)皆得后起。初义可解。唯说等者无性摄论三(十三纸)瑜伽五十三(十三纸云云)第二说可知。变异受者指苦乐受○第二问答分别。

    若伏下惑(至)却断下失。此中初问后答。答中二。初一往顺问。答后不还者下出正义。

    润生义略纂十五伦记一上(三十七纸)十七上(十六纸云云)如纂解一明。圣者种子润生故。生种则障生。无伏下而生上。必以无漏道。断自地惑。方生上地。故不与异生伏惑上生而同。枢要下末(九纸云云)○第二明菩萨断惑中二。初明回心。后明真往。今初。

    若诸菩萨(至)能起此定身证那含俱解脱罗汉。回心向大。一切位能起此定○二明真往。

    若不尔者(至)灭尽定故。此中二义可知。初中论说者。六十二(七纸云云)略纂十六(七纸)出三解。寂曰。初解为正。后二义非。可知。如纂解出。后解中今论第三(十二纸云云)经说者。十地经论第九(十一纸云云)○第三明重睡闷。

    无心睡眠(至)触处少分。此中初明睡眠。后明闷绝。演秘(云云)闷有二种。一闷触。二闷心所。初是触处。后乃意。十五种不共业之一也。睡闷有轻有重。轻乃有心。重是无心。虽然重位无心。由有心睡闷。亦似有心睡闷。故立睡闷名。后说则此二俱触处少分。或云。此二唯第八境。是极微细故。有云。第八不缘。以二十种皆是假法。依四大上假立故。第八唯缘触等所依四大种(云云)婆沙等说睡闷有心可知○第三总结。

    除此五位意识恒起○第三料简五位。于中有三。一问答死生。二明不说无余。三解谁具。今初。

    正死生时(至)显五无杂。此中二说。文旨明着。可解。六位无心者。瑜伽第十(云云)○三释不说入无余位。

    此显六识(至)入无余依○三解谁具。

    此五位中(至)无睡闷故。此中初明异生。次明除佛及八地上菩萨余圣。

    后明佛及八地上菩萨唯有一○自下第二总料简三能变中三。一明八俱转。二问答分别。三总解能变一异。今初(寂曰。此总料简科。出于述记二末(八十二丁)重科可知)。是故八识(至)识俱转义五十一(六纸)七十六明八识俱转。可见○二问答分别中五。今第一问答。

    若一有情(至)唯有一故。发智论一(十一纸云云)具如述记辨○第二问答。

    一身唯一(至)缘久灭故。问可知。答中初返质。后正解有五。初述义。二又欲下返难彼。三又心所下举心所例心王。四又如下引喻况。五十一(三纸)七十六(一丁)解深密经一(十七纸云云)瑜伽五十一云。何故若无诸识俱转。业用差别。不应道理。谓若略说有四种业。一了别器业。二了别依业。三了别我业。四了别境业。此诸了别刹那刹那俱转可得(云云)器世界名器。五根扶尘及种名依。此二乃第八所缘之境。末那乃了别我业。六识即了别境业。此四并有缘境能故名为业。五又若不许下难外(云云)是八证中第三明了意识不可得也。五十一(二纸)云。何故若无诸识俱转。与眼识等同行意识明了体性不可得耶。谓或有时忆念过去曾所受境。尔时意识行不明了。非于现境意现行时。得有如是不明了相。是故应许诸识但转○第三问答。

    如何五俱(至)种种相故。除大众部等。余不许六识并生。诸部难答意可解○第四问答何故诸识(至)五识不尔○第五问答。

    多识俱转(至)互不相应○三总解能变一异。

    八识自性(至)所相无故。此中三段。初明八识非一。次引经明非异。后如前下。总明非一异。明非异中。经说者。楞伽经第九(十七纸云云)五十一(八纸)说海水镜面喻。亦同总明一异中。四世俗四胜义。至下当辨。伽陀云者。楞伽经第九(二十七纸)颂(云云)上来明三能变竟○自下大文第二。有一颂正辨唯识。广前彼依识所变。于中有二。一结前问后二答。今初”。

    已广分别(至)唯有识耶○二答中二。初举颂。

    颂曰是诸(至)一切唯识○二长行释中二。初正释颂文。后问答广辨。初中二复次后总结。今乃初复次。

    论曰是诸(至)心所法等。此安慧护法义。述记叙安慧护法二家解释(云云)○第二复次。

    或转变者(至)亦是有性。此难陀等义。即前三能变内见分识。能转依他相分。似外境相现。唯有见相之内识。都无所变外境。外境通有能取所取。此依摄论等说唯二义。不说自证分。师义与前师别也。无性摄论第四(十一纸)云。如是诸识成唯识性。一由唯识无有义故。二由二性有相有见。三由种种行相生起故(云云)辨中边上(五纸)云。三界心心所。是虚妄分别(文)余如述记辨○第三总结”。

    由斯远离(至)契会中道。二复次三师。并说依他是有遍计是无。故各离增减二边。故契会中道。中道有二。一约诠。即以不有不空名为中道。二废诠。则离言绝想名为中道。以理顺智名契。以智证理名会。可知○第二问答广辨中有十。初九乃问答。后一结。问答中九。初唯识所因难。此中五。谓问·答·征·释·结。今初。

    由何教理唯识义成○二论主答。

    岂不已说○三外人征。

    虽说未了(至)成此教理○四论主释中二。初答教。后显理。初中二。初列六文。后总指。初中今初四文。

    如契经说(至)随心垢净。如契经说者。十地经文。即十地论第八(六纸云云)旧华严二十六(三纸)探玄记十三(十七纸云云)述记引无性摄论四(七纸)释三界唯识。寂曰。此辨是相宗教限之释也。欲知经之谓义者。应须熟读探玄记。次又说所缘等者。解深密经第三(二纸)瑜伽七十六(二纸云云)演秘引摄论第五。佛地第四等(云云)次又说诸法等者。楞伽经文。次又说有情等者。无垢称经。注维摩三(十九纸云云)○第五经文中三。初总举。二别显。三结。今乃初也。

    又说成就(至)唯识无境。四智经即阿毗达磨经。说四智之文也。十地即所入之处。十地智乃正入。地前智乃随顺入。可知○二别显”。

    一相违识(至)何容不现。此中初明相违识相智。梁摄论五(十九纸)无性论四(十六纸云云)如述记辨。次明无所缘识智。无性论云。二者成就无所缘识现可得智。如过去未来梦影像中有所得释(云云)次明自应无倒智。摄论云。三者成就应离功用无颠倒智释(云云)后明随三智转智。摄论云。四者成就三种胜智随转妙智。何等为三。一得心自在一切菩萨得静虑者。随胜解力诸义显现。二得奢摩他修法睹者。才作意时。诸义显现。三已得无分别智者。无分别智现在前时。一切诸义皆不显现。由此所说三种胜智随转妙智。及前所说三种因缘。诸义无义道理成就。无性广释(云云)十自在者。十地论十(十八纸)梁摄论十六(十五纸)探玄记十四(二十纸云云)○三结。

    菩萨成就(至)决定悟入○第六厚严经文”。

    又伽陀说(至)有识无余。自性即指识体。诸识所缘相分。非离识体有别外境故言唯识○二总指。

    此等圣教诚证非一○第二显理。

    极成眼等(至)应深信受。此中四量如述记中明。可见○第五总结。以理教证上所明”。

    我法非有(至)净分依他。此中初以理证上。后慈尊下引教证。辨中边论上(二纸)颂(云云)旧译颂云。虚妄分别有。彼处无有二。彼中唯有空。于此亦有彼(文)论曰。虚妄分别有者。谓有所取能取分别。于此二都无者。谓即于此虚妄分别。永无所取能取二性。此中唯有空者。谓虚妄分别中。但有离所取及能取空性。于彼亦有此者。谓即于彼二空性中。亦但有此虚妄分别。若于此非有。由彼观为空。所余非无故。如实知为有。若如是者。则能无倒显示空相(文)释第二颂曰。一切法者。谓诸有为及无为法。虚妄分别名有为。二取空性名无为。依前理故。说此一切法非空非不空。由有空性虚妄分别故说非空。由无所取能取性故说非不空。有故者。谓有空性虚妄分别故。无故者。谓无所取能取二性故。及有故者。谓虚妄分别中有空性故。及空性中有虚妄分别故。是则契中道者。谓一切法非一向空。亦非一向不空。如是理趣妙契中道。亦善符顺般若等经。说一切法非空非有(文)此颂且依等者。寂曰。此即护法宗义。若依安慧宗。则一切有能所取。皆是虚妄分别。唯有如来一识湛然永绝能所。故此颂摄一切分别心。非唯依染。梁摄论等。往往有此趣。不可偏取○第二问答世事乖宗难。

    若唯内识(至)应释此疑。此一问答。文旨分明可解。述记所释义。似未了可考。二十唯识论。有此疑难。疏上(十纸云云)可寻○第三问答圣教相违难。

    何缘世尊(至)亦非有故。初难可知。后依识下答。二十唯识颂云。识从自种生。似境相而转。为成内外处。佛说彼为十。依此教能入数取无我。依彼所化生。世尊密意趣说有色等处。如化生有情。所执法无我。复依余教入。论(云云)此中初明经说十二处。是分内外处。使执我有情入数取趣无我。如说化生有情以遮断见。后明为使执法有情入法无我故。说一切唯识等。意趣甚深可察○第四问答唯识成空难。

    此唯识性(至)说前二颂。真俗相依者。四俗四真不相离故。初俗即是遍计所执。后三俗。前三真。义涉依圆。第四真即圆成真如。三性即大乘所知相。缺一非理故。四真四俗理致相依可知。佛说不可治者。演秘云。按宝积经云。一切诸见。以空得脱。若起空见即不可除○第五问答色相非心难。

    若诸色处(至)余亦无。问难可解。答中初立理。后引证。世亲摄论四(六纸)无性摄论四(九纸云云)广辨此颂可寻。寂曰。此颂文旨。全顺安慧宗致。述记强以护法宗释(云云)不可偏取○第六问答现量为宗难。

    色等外境(至)是实外色。二十唯识疏下(十四纸云云)五识及五同缘意识现量所得。不执为外。但不与五同缘乱意识及独头意识。虚妄分别执以为外。刹那迅疾转故。恒障正智令不显现。可知。五俱意识有妄分别。

    今约多分故云后意○第七问答梦觉相违难。

    若觉时识(至)色境唯识。无性摄论四(五纸云云)二十唯识疏下(十二纸云云)○第八问答外取他心难。

    外色实无(至)色等亦尔。问难可解。二十唯识疏下(四十九纸)(云云)答中契经言者。解深密经文。如上引。具如述记辨○第九问答异境非唯难。

    既有异境(至)实有色等。问难可知。答中全是相宗教之说也。若据大乘终极之理。则不必如是。如起信论等所说。虽然如是。此论所说。即法无我教。破却愚夫遍计妄执之金刚宝杵也。可尚○第十总结。

    若如是知(至)一切唯识○自下大文第三有二颂。释因缘生法唯识所变。于中有二。初一颂正明因缘生法。后一颂释生死相续。初中释第一颂中初外问。

    若唯有识(至)分别○二答中二。初举颂答”。

    颂曰由一(至)分别生○二长行释中二。初略后广。略中二。一解缘生有漏分别。二例生净法。初中亦二。初别解四句。后总结颂意。初中四。今释第一句。

    论曰一切(至)后当说故。此中初明所生四果。次明除离系果之由。后明种识。一切有为法。悉从本识种生。而所生果名等流·士用·异熟·增上。等流有二。一种子前后自类相生。二种生现行。善恶有漏增上缘种所生名异熟果。相应俱有等所生名士用果。能作因增上缘所生名增上果。除离系果。其致可解。后此识为体下。明种识。此中初明种识无别体。次简非种识。后明不取现行第八寂曰。按摄论等意。阿赖耶识种现一异叵得。或义分种现。其实则非一非异。非言虑境。今言种识语。最深玄可察○释第二句。

    此识中种(至)识种尽故。三熏习共不共等义。如下第八卷中明○释第三句。

    展转力者(至)相助力故○释第四句。

    即现识等(至)故言彼彼○第二总结颂意”。

    此颂意说(至)方起分别○第二例生净法。

    诸净法起(至)为缘生故○第二广解中二。初问。

    所说种现(至)此缘生相○二答中二。一广上三句种现缘法。二广第四句生分别相。初中亦二。初明四缘。后傍乘义明十五依处等。初中二。今初总。

    缘且有四○二别解四缘中。自有四别。初明因缘中三。一出体。二简略。三释妨。初中二。初总后别。今初。

    一因缘谓有为法亲辨自果○二别出体”。

    此体有二(至)是因缘性。此中初明种子生种子。及种子生现行因缘性。后现行者下。明现行熏种子。亦因缘性。佛果善极劣无记。无熏种义○二简略。

    第八心品(至)不亲生故。此中三段。初简极劣无记果位第八。西明三释。第三以因第八为极微。要集取为正。义灯意谓。极微之言。兼取极劣异熟心为正。寂灯辨当矣。第二简略现行同类。第三简略异熟展转相望。亦非因缘可知○三释妨。

    有说异类(至)为因缘故。对法第四(十五纸)明六因二十能作。大异常途。是随转理门。有宗建立六因。以因缘为五因性。异类同类。现现相望而为因缘。随转此计。现现相望说因缘。显扬十八(八纸)破有宗五因(云云)次有唯下。会说唯种因缘性。瑜伽三(八纸)五(九纸)五十一(十六纸)三十八(十纸)显扬十八(十一纸)说唯种因缘可寻。后圣说等者。五十一(五纸)无性摄论第一(九纸云云)○第二明等无间缘中三。一出体。二简略。三释相。今初。

    二等无间(至)令彼定生。述记引瑜伽三十八(八纸)及对法第五(初纸)广解(云云)○二简略。

    多同类种(至)无间缘故。此中三段。初明种非等无间缘。次明心心所互作等无间缘。后简入无余心非等无间缘。述记引八十(十九纸云云)论有诚说者。瑜伽第三(八纸)显扬十八(云云)○三释相中四。初明第八识。二明第七识。三明第六识。四明前五识。初中亦二。初显相后问答今乃初也。

    即依此义(至)相望亦然○二问答中二。初问”。

    此何界后引生无漏○二答中三。初总标顿渐二人生无漏之地。后别显。今初。

    或从色界或欲界后○二别显中二。初明顿悟。

    谓诸异生(至)得菩提故。定色界后等者。演秘云。十地论云。现报利益受佛位故。后报利益摩醯首罗智处生故。释曰。行满今生。即证佛果名为现报。菩萨后身地前业感故名后报(云云)探玄记第九(十六纸)有释。与朴扬异。二家优降如发挥钞辨。探玄以四义辨智处可寻。枢要下末(十三纸)瑜伽等四(云云)。

    问。八地已上已上既受变易。如何云极熏修第十地生彼耶。答。八地已上已生第四下三天处。今极纯无漏胜前三地业资感而得生彼。据实非更新生。以同地业。往彼受果处。往名生。第四禅主。为第十地报。于自在宫起十种果相。现大宝莲华座故得生彼。非第八地已得生彼。大自在天宫者。瑜伽七十八。七十九。伦记二上(六纸)二下(二纸)对法第六。入大乘论下(十四纸)智论二(十五纸)九(六纸)探玄记九(二十六纸)广明(云云)显扬第二(十纸)云。若善修习菩萨无量不思议三摩地所引第十地中第四静虑者。受出过净宫大自在天生果。对法六(二纸)云。复有清净世界。非苦谛摄。非业烦恼力所生故。非业烦恼增上所起故。然由大愿清净善根增上所引。此所生处不可思议。唯佛所觉。尚非得静虑者静虑境界。况寻思者。又瑜伽第四(三纸)云。复有超过净宫大自在住处。有十地菩萨。由极熏修第十地故。得生其中。七十九(初云云)身土义。具如探玄第三。发挥辨。十王花报者。若依相宗意。是实义说。若据大乘终极。则是表显说如探玄第三第九等辨。华严经二十八十。地经论第十二(三十四纸)(云云)若依相宗意则大自在天宫。是乃三千大千界顶。即于此处。实身成佛。成佛已身土周遍法界。是名自受用身土。若依大乘终极。则大千界顶。示现成佛。是四善根所感胜应身土。若初地所感他受用身土。在于百个三千大千世界顶。从是已去。地地倍增。乃至第十地满。所坐莲华周圆。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诸佛世界。是时菩萨。其身殊胜。称可华座(云云)菩萨所坐。广大如是。何况于所感他受身土乎。第十地所感他报身土。尚其如是。于自受用身土乎。大自在天宫实身成佛。是寄显说。可知○第二明渐悟中有二解。今乃初解。

    二乘回趣(至)是欲界故。此解谓回心二乘。必于欲界受变易身上二界无初发心缘故。无上界留身。欲界留身。成佛之时。必往自在宫(云云)述记举有说(云云)盖斯遮性家之说耳。然如天台贤首辨变易。其旨深玄。非相家所得拟议。可解○二明第二解中有二。初正出所解。二简色界地有回不回。今初。

    有义色界(至)亦得现前。此解意。谓色界亦有声闻发心向大乘者。唯除初二果及独觉。是故色界不还。容有色界后引生无漏(云云)述记云。然无色界。必无回心向大乘者。乃至无佛菩萨胜人生故。又无色身可得留(乃至)中阴经中说佛处中阴二十年。亦化无色界众生者。大众部经非大乘义。楞伽般若。皆说菩萨不生无色。瑜伽等同。寂曰。经中异说。旨趣深玄。不可强加会释。且大众部计无中有。何以此经为彼部经。有云。彼约本计。今约末计是亦推度。何足依凭焉。菩萨不生无色者。楞伽七(八纸)般若百二十九(十七纸)瑜伽第四(三纸云云)○二简色界地有回不回者。

    然五净居(至)发大心故。经者大般若第二会。乃百二十九卷(云云)五净居无回心。乃相宗一途之判也。义寂无量寿经述记云。五净居皆有回心。即引不空罥索经本业经。又首楞严经说净居回心。经论异说。不须和会。述记广明回心已去受变易分齐。前三果回心必入地已去受变易。无学回心通地前地上受变易身。可知○二明第七识等无间缘”。

    第七转识(至)不生彼故。此中初明有漏位三界死生。互为此缘。次明有漏无漏互为缘。二乘有学入人空无漏。得染末那与法执不染末那为缘。若无学无染污末那。有漏无漏心位恒与法执末那俱。若顿悟菩萨。初地已上入法空无漏观。则七地已前。染污末那与平等性智互为缘。八地已上。入人空观。则法执不染末那转入法空观。则平等性智相应净识转故。此二互为缘。回心菩萨有学无学。及入灭定位。如理应知。有漏无漏互为缘。唯约欲色界。然无色定与平等性智净识互为缘者。非所遮简。生定义别可察○三明第六识等无间缘。

    第六转识(至)唯色界故。此中五节。初三界相望为缘。二九地相望上下地为缘。三有漏无漏相望为缘。四三性互为缘。五简初无漏必色界后起。诸心相如显扬十八(四纸)对法第五初。瑜伽十三初明。初无漏唯色界。善如显扬十六(十六纸)明○四明五识等无间缘。

    眼耳身识(至)明昧异故。眼耳身三通欲初禅。上下地得互为缘。鼻舌唯欲界可知。五识转依二师异解。第二为正。具如此论第十。及佛地论明。淄州云。问。第二说因位。何故不生无漏。答。以因位五根第八相分。不可有漏不共必俱同境根。发无漏识。明昧异故(云云)○自下第三明所缘缘中三。一明体义。二辨其差别。三约识分别。今乃初也”。

    三所缘缘(至)所虑所托。有法简遍计。遮经部缘假。带已相者有二义。谓西方古师。以相状为相。唐三藏以境相为义。如述记引般若鞠多明。一切心心所对境时。能缘心必有所杖托生。是名所缘缘。亲疏差别次下当辨○二辨其差别。

    此体有二(至)亦得生故。此中初总标亲疏。次若与下。别辨亲所缘缘。次若与下。别释疏所缘缘。后亲所缘缘能缘下。总辨二所缘有无可知。七转识。即以第八见相分为本质。疏所缘缘他心智境。及第八识。以他识所变为本质。可知。亲所缘缘。是内所虑托故。一切能缘皆有。若疏所缘缘。或有或无。独影境中离本质生心故○三约识分别中亦四。初明第八识。

    第八心品(至)有无不定。此中有三师解。第一师谓。第八所缘无疏所缘缘。第二师谓。第八所缘三境。皆杖托他所变起。第三师谓。器界及扶根。与他互为本质。种子及五根。不杖他质难第二师(云云)寂曰。第二师解。于护法宗义当不正。若论大理。则第八所变三境。与他所变互为疏所缘缘。颇有道理。应知。非诸有情等者。谓或多或少。有三乘五性等差别故。述记云。此中且以种子为难。五根亦无受用之义。又云。此言品者。通心心所(乃至)因中五数。唯托心王所变为质(云云)寂曰。论文两处。唯言心品而无所简。应同心王而辨五数也。应思○二明第七心品。

    第七心品(至)无外质故。第七心品。任运一类恒缘第八。必杖第八以为本质可知。果位自在缘真如虚空去来。无外质起故。疏所缘缘有无不定。余如述记明○三明第六心品。

    第六心品(至)有无不定○四明前五识。

    前五心品(至)无外质故。五识转依二义。如上已辨。文旨明着可解○自下第四明增上缘中三。一出体。二明用果。三辨显胜差别。今初。

    四增上缘(至)差别相故。有法者简所执。胜用者能为缘故。除其自体一切不障法。皆为此缘。或违者与后生异法为缘。寂曰。十因之中相违因义。亦似此趣。然此与瑜伽其致不同。至下当辨○二明用果。

    此顺违用(至)四事别故。述记引瑜伽第五(八纸)显扬十八(五纸)对法第五(七纸云云)寂曰。今论列生住成得。瑜伽·显扬说生成辨用。辨中摄住。伦记二上(十九纸云云)顺违二缘是用。四法是果。可知○三辨显胜差别中三。一总标。二出体。三指例。今初。

    然增上用(至)二十二根。五十七(四纸)对法五(七纸)广辨二十二根可寻○二出体五段。今初明七色根体。

    前五色根(至)为性○二明命意五受根信等五根。

    命根但依(至)而为自性○三明未知当知根中四段。初叙三位。二出体。三明三无色有此根。四会违。今初。

    未知当知(至)根本位故根本位者。五十七(七纸)对法第九(三纸云云)第二加行位。第三资粮位。五十七(十二纸)对法第十(十一纸云云)毗婆沙宗明三无漏根。与今硕异。如俱舍第三(六纸)二十三(十三纸)明○二出体。

    于此三位(至)故多不说。此中初正明以九根为此根性。后明加行等位。求证愁蹙。有忧根非正根摄故多不说○三明前三无色有此根。

    前三无色(至)此根摄故。此中二说。初约傍修。后约渐悟。初中述记出三解。第一解中亦有二意。初约菩萨。谓有菩萨。见道先时。曾异生时修习。得彼定已后入见道。傍修彼以前世俗智种子。故种子得根名(云云)引对法十三(十四纸云云)后约二乘。二乘见道傍修前修习无色定。如修三类智边世俗智。如俱舍二十六(十五纸)明。第二解谓。菩萨三无色地亦有无漏见道。但修种增毕竟不起(云云)第三解谓。既善法欲已去名此根者。菩萨解脱分者。亦生于彼故作此说(云云)后或二乘下约渐悟。谓回心菩萨。以前所修九地所摄生空无漏已知根具知根。为菩萨见道未知根可知○四会违文。

    菩萨见道(至)以时促故。五十七(二十一纸)说三根。初根者。谓胜解行地。第二根者。谓十地。第三根者。谓佛地(云云)略纂十五(二十纸)云。此亦二说。一云。此大乘不同小乘(云云)第二解云。其实初根见道无间道。未出观已来十五心前。今从多时显易了处。故云胜解行地。此并正法藏解。寂曰。前解有致应思○四明已知根。

    始从见道(至)故多不说。此中初正出体。后明菩萨七地已前。及二乘初二果圣。虽有忧根而不说所以。对法第十(十纸云云)○五明具知根。

    诸无学位(至)非后三根。此中初正出体。后明有顶游观无漏非三根摄。可解○第三指例。

    二十二根(至)如论应知。如论者。指五十七可知。上来释四缘竟○自下第二傍乘义。辨缘依十五处建立十因中三。初正显四缘依十五处说为十因三。初问起。二正答。三总结。今初。

    如是四缘(至)十五处立○第二正答中四。一明依十五处立十因。二明十因与二因相摄。三明四缘与诸因相摄。四明四缘等得果多少。初中有十五依处。今初明语依处”。

    一语依处(至)是语依处十因义。出于瑜伽第五(九纸)三十八(八纸)显扬论十八(十纸)辨中边上(十三纸)对法四(十五纸)等。伦记二上。十上(云云)瑜伽三十八(八纸)明五明中云。云何内明论显示正因果相。谓有十种因当知。建立无颠倒因。摄一切因。或杂染或清净或世间。彼彼稼穑等无记法转(云云)大乘义章第四云。随说因者。是不定。具应言随名随相随说因。其义云何。若废名相说以求诸法。诸法体同犹如幻化。因缘虚集非有非无。无一定相可以自别。随名相说。诸法差别因。此释最有深致可味。显扬云。随一切法名为先。故说是彼诸法随说因。略纂曰。如由先有色名故。后闻此名。遂起想取像。善恶由此取像故遂起言说因为色等。又云。此语为因显义果故。语体之上有能诠用。体为依处用则称因故言随说因○第二领受依处。

    二领受依(至)观待因。瑜伽第五云。依领受因依处。施设观待因。所以者何。由诸有情诸有欲求欲系乐者。彼观待此。于诸欲具。或为求得。或为积集。或为受用。诸有欲求色无色系及不系乐者亦复尔。诸有不欲苦者。彼观待此。于彼生缘。于彼断缘。或为远离。或为求得为受用(云云)三十八云。观待此故。此为因故。于彼彼中。或求或取。此为观待因。如观待手故。手为因故有执持业。观待足故。足为因故有往来业。观待节故节为因故有屈伸业。观待饥渴故饥渴为因故。于诸饮食。若求若取。如是等无量道理。杂集四(十六纸云云)○第三习气依处”。

    三习气依(至)远自果故。瑜伽第五云。依习气因依处故。施设牵引因。所以者何。由清不净业熏习。三界诸行。于爱不爱趣中牵引爱不爱趣自体又即由此增上力故。外物盛衰。三十八明清净因云安住种姓。补特迦罗种姓。具足能为上首。证有余依无余依二涅槃界。彼望清净为牵引因。明杂染因云。于现法中。无明等法所有已生已长种子。今此种子。望余生老等为牵引因。明无记因云。由彼各别自种子故。种种稼穑差别生。即说彼种子为此牵引因(云云)述记约三性有漏无漏等辨。可见○第四有润种子依处。

    四有润种(至)近自果故三十八云。种姓所摄一切无漏菩提分法所有种子望彼一切菩提分法。为生起因(净因)无明等各别种子。望生老死等法。为生起因(染因)即麦等种子。望所生芽名生起因(云云)然此与前习气。但未润已润别可知○五无间灭依处。

    五无间灭(至)等无间缘○第六境界依处。

    六境界依(至)所缘缘○第七根依处。

    七根依处(至)所依六根○第八作用依处。

    八作用依(至)余助现缘○第九士用依处。

    九士用依(至)余作现缘与前亲疏可知。述记约三性有漏无漏辨可见○第十真实见依处。

    十真实见依(至)辨无漏故伦记二上(十八纸云云)。

    余如述记辨○十一随顺依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