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两汉博闻 [标点本]最新章节!

    两汉博闻卷八

    宋杨侃辑

    大驾法驾小驾舆服志二十九:

    胡广汉制度曰:天子出,有大驾、法驾、小驾。大驾则公卿奉引,大将军参乘,太仆御,属车八十一乘,备千乘万骑。法驾,八卿不在卤簿,唯河南尹、执金吾、洛阳令奉引,侍中骖乘,奉车郎御,属车四十六乘。小驾,太仆奉驾,侍御史整车骑也。

    文始五行武德之舞显宗纪:

    「永平三年,烝祭光武庙,初奏

    文始、五行、武德之舞。」注云:「礼记曰:冬祭曰烝。烝,众也。冬物毕成,可祭者众。前书曰,文始舞者,本舜韶舞也,高祖六年更名文始。其舞人执羽籥。五行者,本周舞也,秦始皇二十六年更名五行。其舞人冠冕衣服法五行色。武德者,高祖四年作,言行武以除乱也。其舞人执干戚。」光武草创,礼乐未备,今始奏之。

    三老五更显宗纪:「永平二年,

    诏曰:光武皇帝建三朝之礼,而未及临飨。眇眇小子,初行大射,复践辟雍。尊事三老,兄事五更。三老李躬,年耆学明。五更桓荣,授朕尚书。其赐荣爵关内侯。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禄养终厥身。」

    注云:「三朝之礼,谓明堂、辟雍、灵台也。」汉官仪曰:「三老、五更,皆取有首妻,男女全具,用其德行年耆高者。三公一人为三老,次卿一人为五更,皆冠进贤。三老扶玉杖,五更不杖。其日,乘舆先到辟雍,遣使者安车迎三老、五更。天子迎于门屏,交拜。三老东面,三公设几杖,九卿正履,天子亲袒割俎,执酱而馈,执爵而酳。五更南面,三公进供礼亦如之。」酱,醢也。

    横吹班超传三十七:

    「拜班超为将兵长史,假鼓吹幢麾。」

    注云:「古今乐录曰:横吹,胡乐也。张骞入西域,传其法于长安,唯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因之,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后汉以给边将,万人将军得之。在俗用者,有黄鹄、陇头、出关、入关、出塞、入塞、折杨柳、黄覃子、赤之杨、望行人十曲。横吹麾幢,皆大将军所有。超非大将,故言假。」

    小侯学显宗纪:「永平九年,

    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

    注云:「袁宏汉纪曰:为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诸子弟立学,号四姓小侯。以非列侯,故曰小侯。」

    清宫杨秉传四十四前汉文帝纪附:

    「王者至尊,警跸而行,静室而止。」

    注云:「跸,止行人也。静室,谓先使清宫也。

    文帝即位,使太仆婴、东牟侯兴居先清宫。」

    应劭曰:「旧典,天子行幸所至,必遣静室。今先案行清净殿中,以虞非常。」

    三鳣杨震传四十四:「有冠雀衔三鳣鱼,飞集杨震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

    注云:「冠,音贯,即鹳雀也。鳣,音善。鳣似蛇。」臣贤案:续汉及谢承书,「鳣」字皆作「鳝」,然则「鳣」、「鳝」古字通也。黄地黑文,故云卿大夫服象也。

    三互蔡邕传五十下:

    「初,朝议以州郡相党,人情比周,乃制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对相监临。至是,复有三互法。」

    注云:「三互,谓婚姻之家,两州人不得交互为官也。」

    鲸鱼杵蒲牢班固传三十下。前汉扬雄传附班固东都赋云:「发鲸鱼,铿华钟,登玉辂,乘时龙。」注云:「鲸鱼杵,谓刻杵作鲸鱼形也。铿,谓击之也。」薛综注西京赋云:「海中有大鱼名鲸,又有兽名蒲牢,素畏鲸鱼,鲸鱼击蒲牢,蒲牢辄大鸣呼。凡钟欲令其声大者,故作蒲牢于其上。撞钟者名为鲸鱼。钟有篆刻之文,故曰华。」

    扬雄河东赋「鸣洪钟」。

    师古曰:「天子将出,则撞黄钟之钟,左五钟皆应。入则撞蕤宾之钟,右五钟皆应。」

    周庐千列班固传三十上。

    注云:「宿卫之庐,周于宫也。千列,言多也。」钩陈班固传:

    「周以钩陈之位,卫以严更之署。」注云:「周,环也。钩陈,紫宫外星也,宫卫之位亦象之。严更之署,行夜之司也。」

    尺一诏李云传四十七、陈蕃传五十六。

    李云书曰:「尺一拜用,不经御省。」

    注云:尺一之版,谓诏策也。

    陈蕃疏曰:「尺一选举,委尚书三公。」

    注云:「尺一,谓板长尺一,以写诏书也。」

    肉刑郎??传二十下。注云:「汉法,肉刑三,谓黥也,劓也,左右趾也。文帝除之,当黥者髡钳城旦舂,当劓者笞三百,当左右趾者笞五百。」

    辇车骊驾寇恂传十六:

    「光武北征,军食急乏。寇恂守河内,以辇车骊驾转输,前后不绝。」

    注云:「骊驾,并驾也。辇车,人挽行也。」风角郎??传:「郎??学京氏易,善风角、星筭。」

    注云:「京氏,京房也,作易传。风角,谓候四方四隅之风,以占吉凶也。星筭,谓天文筭数也。」

    道家蓬莱山窦章传十三:

    「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

    注云:「老子为守藏史,复为柱下史,四方所记文书皆归柱下,言东观经籍多也。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录皆在焉。」中书伏湛传十六:

    「永和元年,诏伏无忌与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

    注云:「中书,内中之书也。」

    名马式马援传十四:

    「马援善别名马,于交趾得骆越铜鼓,乃铸为式,还上之。因表曰:臣援常师事杨子阿,受相马骨法。今欲形之于生马,则骨法难备具。孝武时,善相马者东门京,东门,姓也。京,名也。铸作铜马法献之。有诏立马于鲁班门外,则更名鲁班门为金马门。臣谨依仪氏等数家骨相以为法。有诏置于宣德殿下,以为名。」马式。马服君马援传:

    「马援,其先赵奢,为赵将,号曰马服君,子孙因为氏。」注云:「马服者,言能服驭马也。史记曰:赵惠文王以奢有功,赐爵号马服君。」

    汗简吴祐传五十四:「吴祐父恢为南海太守,祐随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谏止之。」

    注云:「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亦谓汗简。」

    帝者谛也李云传四十七:

    孔子曰帝者谛也

    注云:「审谛于物也。」

    治所前汉朱博传五十三,师古曰:「刺史所止理事处。」黄绶朱博传

    师古曰:「县丞尉职卑,皆黄绶。」间步朱博传:

    「朱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下雪陈咸事。」

    师古曰:「去吏,自解职也。间步,谓步行而伺间隙以去。」

    束修之馈第五伦传三十一:「大夫无境外之交,束修之馈。」

    注云:「束修,束,帛也。修,脯也。」「馈,遗也。」

    司马法孔融传六十。

    注云:「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法,其法论田及兵之法也。」三闾孔融传

    注云:「即屈原也。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故曰三闾。」鼓行荀彧传六十:「鼓行而前。」

    注云:「谓鸣鼓而行,言无所畏也。」

    人品郭泰传五十八:

    「郭泰奖拔士人,皆如所鉴。」

    注云:「谢承书云:泰之所名,人品乃定。先言后验,众皆服之。」

    角立杰出徐稚传四十三:

    「桓帝征徐稚、姜肱等,并不至。帝问陈蕃曰:徐稚等孰为先后?蕃曰:稚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角立杰出,宜当为先。」

    注云:如角之特立也。

    国忧

    奔国忧。又曰:「来吊大忧。」

    禁民二业刘般传二十九:

    「刘般上言曰:郡国以官禁二业,至有田者不得渔捕。」注云:「二业,谓农者不得商贾也。」琴增二弦仲长统传三十九。

    注云:「三礼图曰:琴本五弦,曰宫、商、角、征、羽。文王琴增曰少宫、少商,弦最清也。」

    去符传窦固传十三:

    「窦固出玉门击西域,诏耿秉及骑都尉刘张皆去符传以属固。」

    注云:「专将兵者,并有符传,拟合之取信。今去符传,皆受固之节度。」清诏第五伦传三十一

    第五种。案:原本作「伦」。今考此语虽出第五伦传,然清诏使乃伦曾孙种也。永寿中,以司徒掾清诏使冀州,廉察灾害,举奏刺史二千石以下。

    注云:「风俗通曰:汝南周勃辟太尉清诏使荆州。又此言以司徒清诏使冀州,盖三公府有清诏员以承诏使也。」

    去就之槩周燮传序四十三:

    识去就之槩

    注云:「槩,节也。候时而处,不失去就也。」

    前星广陵思王传三十二。

    注云:「天官书曰:心前星,太子之位也。」

    征营钟离意传三十一,

    钟离意上疏曰:不胜愚戆,征营罪当万死。

    注云:征营,不自安也。

    当阳侯清河孝王传四十五。注云:「当阳,今荆州也。」

    北寺狱千乘贞王传四十五,

    北寺,狱名,属黄门署。前书音义曰:「即若卢狱也。」

    通儒俗儒儒林传十七。

    注云:「风俗通曰:儒者,区也。言其区别古今,居稽先王之制,立当时之事,此通儒也。若能言而不能行,讲诵而已,无能往来,此俗儒也。」伎数桓谭传十八:小才伎数之人。

    注云:「伎,方伎,医方之家也。数,谓数术,史卜之官也。」

    奏记班固传三十上:

    「班固奏记于东平王苍。」

    注云:「奏,进也。记,书也。前书:待诏郑朋奏记于萧望之。奏记自朋始也。」

    搜牢董卓传六十二:

    「董卓既行废立之事,是时洛中金帛,家家殷积,卓纵放兵士,剽虏资物,谓之搜牢。」

    注云:「言牢固者,皆搜索取之也。」叟兵董卓传:

    「吕布军有叟兵内反,引李傕入城。」

    注云:「叟兵,则蜀兵也。汉代谓蜀为叟。」

    百六有会董卓传赞:

    「百六有会,过剥成灾。」

    注云:「前书音义曰:四千五百岁为一元,一元之中有九厄:阳厄五,阴厄四。阳为旱,阴为水。初入元百六岁有阳厄,故曰百六之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