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茶之书最新章节!

浮世绘[27]与四条派[28]绘画时心中涌动的激情。

    倘若我们时间充裕,大可更深入研究一下这个时期各个花道大师制定的艺术构成与细部处理的准则,以及它们如何凸显整个德川幕府时代装饰艺术的基本指导思想,此番探究定相当有趣。我们发现,它们指向主道(天)、次道(地)和从道(人),不能体现这些原则的花道艺术,将被认为是荒芜黯淡而了无生趣的。此外,花道原则也强调处理花卉的方式有三,即正式、半正式以及非正式。第一种,如同花朵身着礼服出席舞会,雍容高贵;第二种,如同午后品茶时裙装一款,清新优雅;而第三种,则如香闺里随意的一抹衣裙,慵懒撩人。

    比起花道师之作,茶师的插花作品,往往更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茶师的花道是同环境相容相契的艺术,因其真实地贴近生命和自然,而更加打动人心。相对于写实派与形式派,我们更愿意把这个流派称为自然派。茶师选好花卉之后,任务便结束了,接下去便是由花朵自己去诉说它们的故事。在隆冬的茶室,你可能会看到绽放着稀疏野樱的枝桠,配着一枝含苞待放的山茶————这是将逝的冬之回声,也是将至的春之预言。而若是在恼人的炎夏去茶室品一杯午后茶,你会发现在壁龛凉爽的暗影里,有一株悬盆种植的百合。露珠正从它的叶尖滴落,仿佛在嘲笑生命之荒谬。

    花的独奏已有盎然趣味,但若与绘画与雕塑协奏一曲,则更令人神迷。石州曾在一个浅托上放置了若干水草,以表示湖泊沼泽的植物,而上方墙上挂着相阿弥的绘画,画面是野鸭在空中飞过。另一个茶师绍巴[29],将歌咏海边寂寥之美的诗作,与渔村小屋形状的青铜香炉,还有海边的野花组合在一起,如此相映成趣。他的客人记述道,他从这浑然一体的组合中,瞥见了淡去的秋日的呼吸。

    花的故事无穷无尽,且待我再讲一则。在16世纪,朝颜在日本尚属稀罕之物,利休却整整种植了一个园子,并悉心照料。这消息传到了丰臣秀吉的耳朵,丰臣表示想要去看一看,于是利休便邀他至家中喝一杯早茶。到了约好的那一天,丰臣步入花园,但所有朝颜花已消逝无踪。地已经整平,铺满精巧的卵石与砂砾。暴君勃然大怒,但当进了茶室,映入眼帘的那一幕让他彻底转怒为喜:在壁龛之上,珍贵的宋代铜器中,独插一枝朝颜————这是整个花园的女皇!

    从这些故事中,我们看到了花祭的全部意义。或许花朵们自己也能理解与欣赏这种全然的意义。它们不同于人类,它们不是懦夫。有些花死得绚烂,像日本樱花,将生命交于风,无拘无束,随之飘散。伫立在吉野或岚山的樱花前,面对这漫天芬芳的倾泻,相信任何人都会有此感触。它们像饰满珠宝的锦云般盘旋,在水晶般清澈的溪流上空舞蹈,然后它们随着欢闹的水流漂走,似乎在歌唱:“再见,春天,我们去向永恒探险。”

    * * *

    【注释】

    [1] 出自明袁宏道《瓶史》。袁宏道(1568——1610),明代公安县人,字中郎,号石公。原文为:“浴梅宜隐士,浴海棠宜韵致客,浴牡丹芍药宜靓妆妙女,浴榴宜艳婢,浴木樨宜清慧儿,浴莲花宜娇媚妾,浴菊宜好古而奇者,浴蜡梅宜清瘦僧。”《瓶史》全文三千余字,共分:一花目,二品第,三器具,四择水,五宜称,六屏俗,七花祟,八洗沐,九使令,十好事,十一清赏,十二监戒等十二节,对花材的选用、花器的选择、供养的环境以及插法、品赏等,都有较详尽的分析阐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插花艺术专著。清初,《瓶史》传到日本,译为日文刊行,形成和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插花艺术流派──宏道流。

    [2] 能剧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日本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主要以日本传统文 学作品为脚本,在表演形式上辅以面具、服装、道具和舞蹈组成。它起源于日本古代祭祀、舞蹈和中国大陆、朝鲜半岛流传过去的伎乐、舞乐与散乐,在其形成过程中又受中国宋代大曲和元代杂剧的影响,最终形成了成熟的戏剧表演艺术。能剧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象征的舞台艺术,其独特性在于稀有的美学氛围中的仪式和暗示。

    [3] 能剧《钵木》讲述佐野原佐卫门尉常世,烧了家中珍爱的盆栽,为装扮成游僧的北条时赖取暖的故事。北条时赖(1227——1263)为日本镰仓幕府第五代执权,曾微服私访巡游诸国以体察民情。《钵木》是以他的传说所作的故事。

    [4] 哈伦·拉西德(约764——809)为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第五任哈里发,著名的盛世君王。在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又译《一千零一夜》)中,有很多关于他的传奇故事。

    [5] 亚瑟王(King Arthur)是英格兰传说中的国王,圆桌骑士团的首领,一位近乎神话般的传奇人物。传说在罗马帝国瓦解之后,他率领圆桌骑士团统一了不列颠群岛,被后人尊称为亚瑟王。

    [6] 源义经(1159——1189),平安时代武将,日本传奇英雄。

    [7] 作者原注:神户近郊的须磨寺。

    [8]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 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 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 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渊明爱菊, 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饮酒》中的名句。

    [9] 林和靖(967——1028),即林逋,字君复,和靖为仁宗所赐谥号。北宋诗人,40余岁后隐居西湖,结庐孤山。林和靖终生不仕不娶,唯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今杭州西湖孤山面对北山路一侧,仍有“放鹤亭”和“林和靖先生墓”。天心文中描写,应引自林和靖《山园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0]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为学术界公认的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酷爱莲,曾在府署东侧挖池种莲,并著有《爱莲说》。但天心原文意境,很有可能来源于北宋词人周邦彦所作《苏幕遮》————“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1] 光明皇后(701——760),姓藤原氏,为圣武天皇的皇后,又名安宿媛、光明子,死后追谥天平应真仁正皇太后。她是日本书法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书法家,也是日本书法史上第一位女性书法家。她的传世作品很多,其中《瑜伽师地论》《般若波罗蜜小品经》《杜家立成杂书要略》以及临书王羲之《乐毅论》等尤为有名。同时,她笃信佛教,国分寺、国分尼寺在全日本的广泛建立,以及著名东大寺的营造都是由于光明皇后的直接帮助才得以顺利完成的。

    [12] 该和歌应为平安时代僧正遍昭所作。而光明皇后的和歌为:“摘花为佛不为己,献于三世诸佛前。”此处疑为作者混淆。

    [13] 语出《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意思为,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作者此处引用,表达死生乃平常事,自然之规律而已。

    [14] 弘法大师(774——835),法名空海,密号遍照金刚,谥号弘法大师。为日本唐密第八代祖师。该句引自弘法大师所作的《秘藏宝钥》,日文原文为“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终”,而根据英文原文应译为:“生,生,生,生,万物生生不息;死,死,死,死,一切无有不死。”

    [15] 梵天 (Brahmā)为婆罗门教创造之神,与保护之神毗湿奴(Vishnu)、破坏之神湿婆(Siva)并列为婆罗门教三大主神。

    [16] 拜火教即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兴起于公元前7——前6世纪,是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和西亚最具影响力的宗教,是古波斯国的国教。琐罗亚斯德教认为,火是代表光明的善神阿胡拉·玛兹达最早创造出来的儿子,是象征神的绝对和至善,是“正义之眼”,所以庙中都有祭台点燃神火代表光明的善神。

    [17] 相阿弥(?——1525),名真相,号松雪斋、鉴岳,室町后期画家,艺术评论家,诗人,园艺家及茶道、香道及插花艺术大师,日本美术史上的杰出人物,其深受佛教禅宗影响。祖父能阿弥,父亲艺阿弥都是画家和艺术鉴赏家。

    [18] 村田珠光(1423——1502),日本著名茶师。他推动了茶的民间化,促进了茶与禅的结合,开创了独特的尊崇自然、尊崇朴素的草庵茶风,被后世称为日本茶道的“开山之祖”。

    [19] 池坊流是日本最为古老的插花流派,约始于15世纪中后期。池坊专应确立了生花的基本形式,是池坊流重要的代表人物,但并非文中所说是池坊的开山鼻祖。

    [20] 狩野派是日本绘画史上最大的画派,流行于室町后期(15世纪)到江户末期(19世纪),奠基者为幕府御用画师狩野正信。狩野派将大和绘(即唐代重彩画)和汉画(宋元水墨画)结合起来,并与通俗题材相结合,从视觉效果出发,强调写实性画风。其子狩野元信更发展出配合书院造建筑的日本障壁画形式。

    [21] 织田有乐(1547——1621),安土桃山时代至江户初期的武将与茶师,织田信长之弟。师从千利休学习茶道,利休七哲之一,开创了茶道有乐流。

    [22] 古田织部(1544——1615),名重然,安土桃山时代至江户初期的武将、茶师、陶艺家及庭院造景家。利休七哲之一,开创了茶道织部流。利休逝世后,在秀吉的任命下成为茶头,登上茶人的最高地位。

    [23] 光悦(1558——1637)即本阿弥光悦,号德友斋、大虚庵,在茶道、书画、漆艺、陶瓷工艺、刀剑鉴定等多方面都有独到的成就。

    [24] 片桐石州(1605——1673),名贞昌,是德川四代将军秀纲的茶道老师。他制定了武家茶道的规范《石州三百条》,开创了茶道石州流。

    [25] 狩野山雪(1589——1651),狩野山乐养子,又名平四郎,号蛇足轩。江户前期画家。

    [26] 狩野常信(1630——1713),狩野尚信长子,通称右近,号养朴、古川叟,为狩野派的一代宗师。

    [27] 浮世绘,为一种日本的风俗画,以描绘肖像、日常生活、风景和戏剧为主题。它是日本江户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葩,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代表画师有铃木春信、东洲斋写乐、歌川广重与葛饰北斋等。

    [28] 四条派,由居住于京都四条的松村吴春(1752——1811)所创立的 画派,该派在幕府末期和明治时代的京都画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9] 里村绍巴(1524——1600),原姓松村,南都人,足利末年著名的连歌师,曾学茶于利休。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