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生命的奇迹最新章节!

    ·ChapterⅠ Truth·

    哲学是要把真理所戴的面具剥下,不怀成心,也不恐怖,仔细端详他一番的。照这样的真哲学,足称得起“科学之王”。

    哲学既以高尚意味研求真理,把我们各人单独的发见聚拢来组织成一个世界系统,就留下了几件根本问题,研究者的教育程度和见地不同,所以对这根本问题所下的答解也就不一样了。

    赴锡兰岛(现斯里兰卡)科学考察途中的海克尔(1881——1882)

    (真理是什么)1真理是什么?几千年来大思想家的心力,都用在这个大问题上,所有的答解,千差万别,也有对的,也有不对的。每一部哲学史都是思想家要想了解世界和他们自己所费无限心血的记录。就是所谓世界知识或就本义言的哲学,也不过是把此等研究、观察、反省、思索的结果,合拢来聚集在一个焦点上。哲学是要把真理所戴的面具剥下,不怀成心,也不恐怖,仔细端详他一番的。照这样的真哲学,足称得起“科学之王”。

    (真理和宇宙之谜)哲学既以高尚意味研求真理,把我们各人单独的发见聚拢来组织成一个世界系统,就留下了几件根本问题,研究者的教育程度和见地不同,所以对这根本问题所下的答解也就不一样了。这些科学的最后最高目的,就名叫“宇宙之谜”,我1899年出了一部书,就叫作《宇宙之谜》,来解决这些问题,使世人明白。这书的第一章里,我曾略述所谓“宇宙间七大不可思议”,第十二章里我曾道这些不可思议都可归之一个“实质问题”,一个大“宇宙之谜”。这实质问题是两个大宇宙的法则合成的,一个就是1789年拉瓦吉尔(Lavoisier)所发见,物质不灭的化学法则,一个就是1842年罗伯特·迈尔(Robert Mayer)所发见,能量不灭的物理法则。把这两个根本法则连成个一元的结合,建立统一的实质法则,是颇为大家所赞同的,就有反对的却也不多,至于我那一元的智识论和我解决“宇宙之谜”的方法,那就攻击的十分猛烈了。我所认为合用的方法,只有经验、思想并用法,即是并用实验的知识和思索。我曾说过唯有这两种方法互相补助,由理性的指导,才能够达到真理,我一面又排斥从来惯用的,想直达深邃知识的两种方法,一种是用感情的法子,一种是用天启的,这两种方法都是一定要信什么奇迹的,所以都不合理性。

    (科学)凡称得起真科学的,都是许多经验聚在一起,都是把这许多经验作一合理的联结而得的结论所构成的。康德(Kant)说的好,“只有经验里头有真理”。外界事物达于人类的感觉器官,印在脑皮层里内部感觉中枢上的这些印象变成了主观的表象。思想中枢或名联合中枢的(无论把他与感觉中枢分别不分别)是真正心的器官,就是他把这些表象造成结论。构成这种结论的两个方法————演绎和归纳,即论证和概念,思想和意识————合成一称头脑的机能,就是我们所谓理性。这些浅近的根本原理,我38年来频频倡导,认为解决生命之谜的第一条件,然而世人却未肯相信。不但不信,反被科学上的两个极端派所攻击呢。一方面是经验派,就是叙述派,他是把一切都归之经验,一点不要哲学的;一方面是思想哲学派,把经验抹杀,单要用纯粹思想去造成他的世界观的。

    (实验科学)实验科学派的代表因为一切科学本都从经验而来,就主张他们的事业只在事实的精确观察、分类、叙述,至于哲学不过是没事做的人拿观念当把戏耍。这种一偏的感觉派,像康的亚克(Condillac)、侯姆(Hume)一班人,主张心的作用全在安排感觉的印象。这狭隘的实验派在19世纪,乘着科学大进步,风行一时,在19世纪后半期流行更广;也是事必分业、学贵专门的缘故。大多数科学家仍旧主张他们的事业限于事实的精密观察和记载。要是出乎此外,从他们各人所观察的引到一个高速的哲学结论,他们看着就奇怪了。卢德夫·蔚萧(Rudolph Virchow)十年前就是这狭隘经验派的代表。他在柏林大学演说什么“由哲学时代到科学时代”,说科学的唯一目的就是“知道事实,即自然现象的精密客观研究”。他却忘了40年前他自己在魏尔次堡(Würtzburg)有一场演说,同这次意见正相反的,他说他的细胞病理学是从哲学得来的,这“疾病的新的完善的学说”,是总合无数的观察,从其中抽出来的结论。

    (记载的科学)无论哪种科学总没有专是记载事实的。所以照现在大家这样把生物学硬派在记载的科学里面,把物理学分在说明的科学当中,我们看了只觉得其矛盾的可怜罢了。不晓得在这两方面,我们记载事实之外,都是还要用合理的推论法去探求他们的原因,说明他们的。不幸德国一位最大的科学家葛斯塔夫·奇尔希和夫(Gustav Kirchhoff)也还说科学的最后最高事业就是记载。这位大名鼎鼎的分光分析法发明家的《数学的物理学和机械学讲义》(1877)里说道: “科学的任务在以最完全、最简洁的方法记载自然界所知得的运动。”我们若不把这记载二字下一别解,包含说明的意义在内,那他的话就毫无意义了。因为几千年来真科学不是单要记载一件件事实的,是要探求他们的原因来说明他们的。不错,我们关于这些原因的知识是常常欠缺,离不了假说的,然而事实的记载又何尝不是一样呢。奇尔希和夫的话,同他自己的分光分析法大发明全然矛盾,因为这个大发明的意味不在发见分光学的奇怪和每个分光景的完全记载,乃在其合理的配列和解释。他由此而得的深妙结论,为物理学化学开了个新生面。由此看来,奇尔希和夫同蔚萧一样,他组织这样的个理论真是可怜呵。这两位大科学家的学说弊害无穷,科学哲学的界限经他们这一说,成了个不可泯的鸿沟。不过经这一说,许多智虑短浅的记载派科学家不想再去说明事理,也算一点益处。至于科学界的真才是不甘专去搜罗死材料,一定要加以合理的安排,去研求他的原因的。

    (观察和实验)明确的观察,加以细密的实验,真是近代科学所以能凌驾前代,接近真理的原因。要说古典时代的大思想家,他们的判断力,推理力,和那种敏锐的思路,实在比近代大科学家哲学家还要高些,然而他们终是皮相的浮泛的观察者,毫没一点实验的。在中世时代教权极盛,只要信仰和相信什么天启,不注重观察的,所以科学就衰微了。一直到培根(Bacon)方才晓得观察是真智识的根本,非常重要的,他在1620年著的《新理》(Novum Organum)一书,树立了科学知识的根基,反对亚理斯多德(Aristotle)以来的烦琐哲学。培根之为近世实验学派鼻祖,不单是因为他说现象之精密的观察为一切哲学的根基,是因为他又说必定要用实验来补助这观察。他所说的实验是叫“自然”答应“自然”自己的问题,实在是一个精密的观察法。

    (观察)这种发明不到300年的严正观察法,受了两个大发明的补益,更为发达,这两个发明使人的眼睛能把极远的所在、极小的物体,看得清楚透彻,就是千里镜和显微镜呵。19世纪时候这种器具的大进步,再加上别种发明的补助,直教这个“科学世纪”的观察法,成就了出乎望外的奇功。但是这观察术的进步也是一利必有一弊,生出许多弊害来,因为一心只顾去求客观观察的洞彻精微,自然就把观察者自己主观的精神作用不甚注意了,只顾求视觉的明快,就把自己的判断和理性都看轻了。所以常要把求知识的方法手段颠倒来误认作智识的目的。表示观察来的事实的时候,把那种各部分照得一样清楚的客观照片,看得比那削繁取精的主观图样还珍重些,其实后者有许多处(例如在组织学的观察上)比了前者还要重要,还更精确呢。还有一个大谬,就是许多号称严正观察家的,对于所观察的现象,绝不加以省察和判断,往往弄得对于同一个现象许多观察家的意见相反,各人夸各人的观察精密。

    (实验)近年来实验也和观察一样,有异常的进步。用这个法子的实验科学,像实验物理学、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等,进步真令人可惊,但是行这种实验————或人工状态下的观察法————也和观察一样,都是少不了要下一个健全明确的判断的。因为你就是提出一个明晰的质问,那“自然”的回答虽然是正确的,却不甚明了。实验家虽然痴想得点什么效果,他的实验却常常会变成一场无意义的徒劳。近代实验发生学或是机械的发生学,就是被这种无用的坏实验阻住了进步。又有许多生物学家要想把宜于生理学的实验用到解剖学上去,他们这种愚蠢的做法,也就和那些发生学家差不多了。近世进化论当中的争论极多,就有人时时要想用实验法去证明种的起源,或是用这法子去驳倒他。全不晓得“种”的观念不过是相对的,无论什么样的科学家也都不能下绝对定义的。又有想把实验法用到历史的问题上去的,不晓这上面应用的条件是全然没有,这都是一样的荒谬。

    (历史和传说)我们从观察实验直接得来的知识,只限于现在的事。过去的事,像历史和传说,是变个方法去研究的,这是不大容易。这一科的学问,已有几千年是研究人类的历史、文明史、民族、国家和他们的风俗、法律、言语、迁徙的。这里面有许多历代口传笔录的传说,和古碑、文书、武器等类可供研究,实验材料很丰富,加以批评的判断是可以由这里面引出些结论来的。但是这些记载简册总是不大完全,极容易差错,主观的解释同客观的事实常常是不对的。

    自然历史,就是研究宇宙、地球和这上面有机物的起源历史的一种学问,是新近起的,比人类历史是迟得多了。康德在1755年著了部《天体之一般自然史》,才立下了机械宇宙论的基础,到1796年拉卜拉斯(Laplace)才把康德的思想用数学证实了。地质学,就是地球进化的历史,是到18世纪初年才得成立,到何夫(Hoff)和李尔(Lyell)的时候才成个一定的形的。至于有机进化的科学那就更迟,是到达尔文(Darwin)倡导“淘汰说”(theory of selection),给了50年前拉马克(Lamarck)所倡的“成来说”(theory of descent)一个稳固的根基,这个科学才得成立。

    (哲学的科学)现今大多数科学家所喜欢的纯经验法之外,又有一个哲学先生们的思索派和他相对。康德在19世纪得大名的批评哲学,近来哲学世界更加崇拜了。这是你们晓得的,康德他是说人的知识只有一部分是后天的,就是从经验来的,其余的知识(像数学的公理之类)都是先天的,就是撇开经验专由纯理性的演绎来的,由这个谬见就生更谬的话来,说科学的基础是形而上学的,又说我们人虽是能用空间时间的生来形式略晓得现象,但是现象背后还藏着个“物如”(thing in itself),这个我们是万不得而知的。从他这先天主义兴起来的那纯思索派哲学,像那极端派的海格尔(Hegel),到后来竟把经验法一笔抹杀尽了,说一切知识全是由纯粹理性来的,经验是一点都不要的。

    康德的这个大谬,后世的哲学受害无穷,都是因为他的知识论里全没有生理学和系统发生学的基础,这是他死后60年,等到达尔文改造进化学,脑生理学家有许多发明,然后才能有的。康德认为人的理性一起初就是完完全全的,却没有去考究他的历史的发达。所以他以为灵魂不灭是个实际的假定,无须证明的,至于人类灵魂是从近乎人的动物进化来的,他却没有想到。他所主张的那先天的智识,其实是从人类的祖先有脊椎动物由适应和经验渐次造成,遗传在头脑组织上的一点效果,所以毕竟也是个后天的智识。就是数学和物理学的绝对真理,康德说是先天总合判断的,原来也是由判断的进化而来,先天的智识究竟出于许多重的经验。康德认为先天智识之特质的“必然性”,我们只要全明白了现象和他的条件,也可以下得别解的。

    (生物学的认识论)德国和别处的哲学先生们,骂我《宇宙之谜》的话,其中最重的恐怕就是说我全不懂知识论。骂的也不错,照现在流行的那种二元的智识论,根据康德的哲学的,我本不懂。我不懂他们那内观心理法,不要一些生理学的、组织学的、系统发生学的基础,怎样能应纯粹理性的要求呢?我的一元的智识论和他们的全然不同。我这个是全然确实根据近世生理学、组织学、发生学的大进步的,根据近40年实验科学所得的效果的,这些科学效果是现行的哲学系统所不知道的。《宇宙之谜》第二篇第六、第十一两章所说的我对于人心性质的见解,就是根据这些经验。其纲要如下方。

    (一) 人的灵魂,从客观看来,是和一切脊椎动物的大略相同,是头脑的一种生理作用,即是机能。

    (二) 头脑的机能,也和别的器官一样,要受组成这器官的细胞的影响。

    (三) 这些“脑细胞”又叫“灵魂细胞”“神经节细胞”“纽浓”(neuron)2的,是真的有核细胞,构造极其精细。

    (四) 这些精神细胞,人类和别的哺乳类的脑里总有几百万,配列整然,有一定的法则的。最高等脊椎动物的还有几个特质,由这些特质看起来,哺乳动物和别的原始哺乳动物[就是三叠纪(Triassic Period)的“拟哺乳动物”]是同出一个根源的。

    (五) 这些专司高等心理作用的“精神细胞群”,根源是在前脑,就是五个胚胎脑泡中发达最早的一个。这都是限于前脑表皮的一部分,就是解剖学家所谓“脑皮”或“灰白质”上头的。

    (六) 这脑皮里有几个各样心理作用的部位,各司其事的,这部位要是破坏,他的机能也就消灭了。

    (七) 脑皮里这些部分是分配开的,一部部都同感觉器官直接联合感受其印象的。这就是“内感觉中枢”,又叫“感受中枢”。

    (八) 在这些中央感觉器官里,夹着有心智思想的器官,就是表象、思想、判断、良心、智灵、理性的器具,这叫作“思想中枢”,又叫“联合中枢”,因为从感觉中枢所受的各种印象,都是他来联结成调和思想的。思想中枢和感觉中枢的关系详见《宇宙之谜》第十章。

    (感觉中枢和思想中枢)据我看来,这对立的内感觉中枢和思想中枢(或联合中枢)在脑皮层里的解剖学上的区别是顶重要的。有几个生理学者也早想到这个区别,但是解剖学上的明证却是近十年才有的。1894年佛理希锡希(Flechsig)说脑的灰白质里有四个感觉的中枢[就是“内感觉区”或叫“爱斯塞他”(aestheta)],又有四个思想中枢[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