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红叶最新章节!

    朝山(1)

    人毕竟是由动物进化来的,所以各种动物的脾气还有时要发作,例如斯丹·利霍尔(2)说小孩子要戏水是因为鱼的脾气发作了。朝山这件事,在各派宗教里虽然都视为重要;但无论他们怎样用形而上的讲法说到天花乱坠,在我却不妨太杀风景地说一句:除了若干宗教信仰等等的分子以外,朝山不过是人的猴子脾气之发作。我们到妙峰山去的五个人当中,至少我自信是有些如此的。

    我国西南一带的山水我没有见过,尝听朋友们讲述是怎样的秀丽伟大而又多变化,在国内大抵要算最好的了。东南我是大略知道的,比不上西南自不消说,但每谓比北方一定是比得上而且有余的。泰山算得什么呢,在北方居然出了几千年的风头,我以为其余可想而知了。所以人在北方是不大会作游山之想的。自去年看见清瘦而又崇高的华山以后,虽然没有去游,但“北方之山近于土堆”的意见渐渐打破了。而妙峰山又是我生平所见第二次北方的好山。在这样的山中行走,我们才知道我们的祖宗从前是怎样的为我们开辟世界,我们现在住着的世界是曾有人不靠物质的帮助而肉搏出来的。我们虽然是步行,在好像用几个“之”字拼合起来的山道上步行,自以为刻苦了,差胜于大腹便便的或是莺声呖呖的坐轿的老爷太太们了;但是我们有开好了的路,有点好了的路灯,沿途有茶棚可以休息喝茶,手上又有削好了随处可以买到的桃树杖,前途又一点也没有什么猛兽或敌人的仇视,而有的只是一见面便互嚷“虔诚!虔诚!”的同一目的的香客。我们是何等的幸福呵!但是我们还觉得苦,这可以证明我们过惯了城市的生活,把我们祖先的强健的性习全丢掉了。

    讲究的国家有公共体育场,有公共娱乐所,有种种完美的设备,可以使身体壮健精神愉快的。我们虽然知道这些,然而得不到这些,我们还是一年一回跟着往妙峰山进香的人们去凑热闹罢。

    “星霜,星霜!”

    在北京城里,街上常见有四担或五担笼盒,每担上有八面小旗,各系小铃,挑着“星霜星霜”地响着招摇过市。多少人不明白个中底细,每当他们是另外一个世界里的人物,从不去过问他们,尤其是我们江浙一带的人为然。但是到了妙峰山,我们才自惭形秽,觉悟自己是另外一个世界里的人物,那个世界却完全属于他们的。

    如果你在庙里面等候着,听人说“到会了!”的时候,你要记住这是指庙外面有“会到了”。照例的,先是四担或五担乃至六担八担的笼盒,“星霜星霜”地响着过来,这叫做“钱粮把”,里面放的是敬神的香烛以及纸糊的元宝等等。“钱粮把”的前面是一个壮健的少年捧着供物,这看各种香会性质的不同,例如“献花老会”则捧鲜花,“茶会”则捧茶叶,“馒首圣会”则捧馒首。后面跟着会众,数人数十人乃至数百人不等。“钱粮把”进门后就放在院子里,各人都拿出香————讲究的再加以烛————来燃着,便跪在神前磕头祈祷。少年跪捧表章,居主祭者的前列,由庙祝用火徐徐烧着。表章是刻版现买的,空格上填进供物,会众人数,及会首姓名,放在一个五尺来高的方柱形的黄纸袋中,置于适能插下方柱形的铁架子上,少年的手就捧着那铁架子。这叫做“烧表”。说到“烧表”,我们即刻会联想到光绪二十六年的某事(3),其实往妙峰山进香的人们的种种举止都可以表示出他们与“光绪二十六年最先觉得帝国主义之压迫”的英雄们是一路的。烧表时庙祝用两枝竹箸,夹着表章,使灰烬落入空柱中,不往外倾,口中尽念“虔诚!”“虔诚!”不止。到了将要烧完的时候,“虔诚!”的声浪忽然提高,下面跪着的会众们,一听得这提高的声浪,便大家把脑袋儿齐往下磕。磕犹未了,必有年较长者,忽转身向会众起立,口中很念着几句嘹亮的言语,例如:

    “诸位!在这里的,除了我的老师,便是我的弟子,我特地磕一个头,替你们祈福!”说着就跪下大磕其头。这种句语大抵是各各不同的,得由德高望重而又善于辞令的人自己去想,例如我另外听得一个是与上述的大同小异,末后却加上一个问题,问会众们:“当此灾祸连年的时候,我们这种人不是炮火,是谁的力量?”会众们于是大嚷这是由于神的佑护。这种情境活像是在初行“启发式教育”的国民学校的教室里。答出这个问题以后,会众进香的手续算是完了。————但须看来的是什么会。倘是个少林会,那么,进香完毕正是他们工作的开始,因为还要在神前各献他们的身手哩。倘是个音乐会,要演奏音乐;大鼓会,要演唱大鼓;梨园中人的什么会,还要在神前演戏,不过角色是完全扮好了来的,演完便各自卸妆回去。“星霜星霜”的“钱粮把”也依然带着。

    香客

    除了会众以外,个人的香客的进香方法,就不是这样了。我见有一个是三步一拜,一直从山下拜到山里;又一个几乎是一步一拜,看他样子已经是非常疲乏了,但仍是前进不懈。我们猜测,这一定是自己或是父母————但决不是为了妻子罢————大病痊愈以后来还愿的。无论茶棚子里面怎样高声地喊着那————

    “先参驾!————这边落坐,喝粥喝茶!”

    再加以“当!”的一下磬声,这样简单而动人的音调,他也决不反顾。可怜,满眼看过来,对于这种呼声、磬声,这种来往的香客,四周的景物,取一种鉴赏或研究的态度的,实在只有我们五个人。是颉刚兄的主意,未动身以前,先劝我去了洋服,而且沿路一概随俗:对于同时上去的香客,见有互嚷“虔诚”的,我们于是也从而“虔诚”之;对于下来的香客,虽向我们嚷“虔诚”但见同行的人有答以“带福还家”的,我们也从而“带福还家”之。到庙门,是先买了香烛进去的;在庙中,是先燃了香烛规规矩矩地跪拜的;在庙中的客室住了两宵,是完全以香客的资格受庙祝的招待的。我们以为必如此然后可以看见一点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