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诗经今注最新章节!

    鸡鸣

    这首诗写国君的妻子在早晨劝促国君早去上朝,而国君却恋床不肯起来。

    一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一〕。匪鸡则鸣〔二〕,苍蝇之声〔三〕。

    二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四〕。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三

    虫飞薨薨〔五〕,甘与子同梦〔六〕。会且归矣〔七〕,无庶予子憎〔八〕。

    【注】

    〔一〕朝,朝廷。盈,满也,指上朝的人已满。这二句是国君的妻子所说。

    〔二〕匪,通非。

    〔三〕苍蝇之声,远处鸡鸣,音细似苍蝇声。上二句是国君所说。

    〔四〕昌,盛多也,指上朝的人已多。这二句是国君的妻子所说。

    〔五〕薨薨,虫子群飞的声音,这是天亮的景象。

    〔六〕同梦,同入梦乡。

    〔七〕会,上朝与群臣相会。

    〔八〕此句当作“庶无予子憎”,庶无二字传写误倒。(《大雅·生民》:“庶无罪悔。”《抑》:“庶无大悔。”可证。)庶,希望的意思。予,我。子,你。

    还

    这一首诗叙写两个猎人相遇于山间,共同逐兽,互相赞扬。

    一

    子之还兮〔一〕,遭我乎峱之闲兮〔二〕。并驱从两肩兮〔三〕。揖我谓我儇兮〔四〕。

    二

    子之茂兮〔五〕,遭我乎峱之道兮。并驱从两牡兮〔六〕。揖我谓我好兮。

    三

    子之昌兮〔七〕,遭我乎峱之阳兮〔八〕。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九〕。

    【注】

    〔一〕之,是也。还,借为(huán还),敏捷。

    〔二〕峱(náo挠),齐国山名,在今山东临淄南。

    〔三〕驱,急走。从,追逐。肩,兽三岁称肩。两肩即下文的两狼。

    〔四〕揖我,向我作揖。儇,灵巧。还与儇含义略同。

    〔五〕茂,美也。

    〔六〕牡,雄兽。两牡即下文的两狼。

    〔七〕昌,盛壮。

    〔八〕阳,山南称阳。

    〔九〕臧,借为壮。

    著

    诗的主人公是个女子,写一个阔少爷来到她家,在等待她,将与她同行。旧说:这是写男女结婚时,男到女家来迎娶。也讲得通。

    一

    俟我於著乎而〔一〕,充耳以素乎而〔二〕,尚之以琼华乎而〔三〕。

    二

    俟我於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

    三

    俟我於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注】

    〔一〕俟,等待。著,古代富贵者的宅院,大门内有屏风,大门和屏风之间叫作著。屏风和正房之间一块平地叫作庭。正房的中间宽大明敞叫作堂。堂的左右或后面才是室。乎而,语气词。

    〔二〕充,塞也。素,白色。古代富贵者,男子帽的左右两边各系一条丝绳,绳的下端有穗,垂到胸部。丝绳用白、青、黄三色的三股丝编成,在当耳的地方,丝绳打成一个圆结,左右各一,正好塞着两耳,即所谓充耳。充耳以素,以青,以黄,乃是分别描写三色的三股丝的圆结。

    〔三〕尚,加也。琼,美玉。华,光华。男子充耳的圆结上各穿上一块圆玉,叫作瑱(tiàn)。尚之以琼华、琼莹、琼英,都是描写玉瑱。

    东方之日

    这是一首男女幽会的诗。诗主人公是男子,写他的情人到他家来,在他家留宿。

    一

    东方之日兮〔一〕。彼姝者子〔二〕,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三〕。

    二

    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四〕。在我闼兮,履我发兮〔五〕。

    【注】

    〔一〕东方之日,指白天。

    〔二〕姝,美丽。子,女子。

    〔三〕履,踩踏。即,借为笫(zǐ子),席子。古人无病不设床,就地铺上席子,人坐卧在席上。

    〔四〕闼,夹室也,寝室左右的小屋。此句言女子已进入秘室。

    〔五〕发,借为(fèi废),苇席。

    东方未明

    这是一首农奴们唱出的歌,叙述他们给奴隶主服徭役的情况。

    一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一〕。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二〕。

    二

    东方未晞〔三〕,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四〕。

    三

    折柳樊圃〔五〕。狂夫瞿瞿〔六〕。“不能辰夜〔七〕,不夙则莫〔八〕!”

    【注】

    〔一〕衣,上身的衣服。裳,下身的衣服。农奴天未亮就起来,把衣裳都穿颠倒了。

    〔二〕公,指农奴主。召,呼唤。

    〔三〕晞,破晓。

    〔四〕令,命令。

    〔五〕樊,编篱笆。圃,菜园子。

    〔六〕狂夫,疯汉。指奴隶主派来监工的人。瞿瞿,瞪眼怒视貌。

    〔七〕辰,看伺。辰夜,看伺夜里的时间。

    〔八〕夙,早也。莫,古暮字,晚也。此句言不是来早就是来晚。上二句是狂夫斥责农奴的话。

    【附录】

    注〔七〕辰,与晨古通用,《左传·僖公五年》:“丙之辰。”《汉书·律历志》引辰作晨,就是明证。《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集解》“晨门者阍人也”。晨门是说看伺门户的人。《淮南子·说山》:“见卵而求晨夜。”晨夜指伺夜的鸡。以上采自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南山

    齐襄公原来和他的同父异母妹文姜通奸。鲁桓公三年,桓公娶文姜为妻,十八年和文姜到齐国去,发觉了他们兄妹的奸情,斥责文姜。文姜告诉了襄公,襄公羞恼成怒,派公子彭生杀死桓公(事见《左传》)。齐人唱出这首歌,讽刺襄公、文姜和桓公。

    一

    南山崔崔〔一〕,雄狐绥绥〔二〕。鲁道有荡〔三〕,齐子由归〔四〕。既曰归止〔五〕,曷又怀止〔六〕?

    二

    葛屦五两〔七〕,冠双止〔八〕。鲁道有荡,齐子庸止〔九〕。既曰庸止,曷又从止〔一○〕?

    三

    蓺麻如之何〔一一〕?衡从其亩〔一二〕。取妻如之何〔一三〕?必告父母〔一四〕。既曰告止,曷又鞠止〔一五〕?

    四

    析薪如之何〔一六〕?匪斧不克〔一七〕。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极止〔一八〕?

    【注】

    〔一〕崔崔,山高大貌。

    〔二〕绥绥,慢慢走。诗以南山之狐喻荒淫之齐襄公。

    〔三〕鲁道,往鲁国去的大道。荡,平坦。

    〔四〕齐子,齐国的女儿,指文姜。归,出嫁。

    〔五〕止,语气词。

    〔六〕曷,何,为什么。怀,回来。

    〔七〕葛屦(jù据),葛布做的鞋。两,鞋一双为两。五字未详,疑此句当作“葛屦两止”和下句“冠双止”句法一样。传写两止误为止两,又改为五两。

    〔八〕(ruí),帽带下垂部分。帽穗以丝绳制成,下垂胸前,左右各一,所以说双。诗以葛鞋成两、帽穗成双比喻夫妻成对,不可以乱。

    〔九〕庸,用也。

    〔一○〕从,由也。指由此大道返齐。以上两章是指责文姜不应回齐国来。

    〔一一〕蓺,古藝字,种也。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