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诗经今注最新章节!

    柏舟

    作者是卫国朝廷的一个官吏,抒写他在黑暗势力打击下的忧愁和痛苦。

    一

    泛彼柏舟〔一〕,亦泛其流〔二〕,耿耿不寐〔三〕,如有隐忧〔四〕。微我无酒〔五〕,以敖以游〔六〕。

    二

    我心匪鉴〔七〕,不可以茹〔八〕。亦有兄弟,不可以据〔九〕。薄言往愬〔一○〕,逢彼之怒。

    三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一一〕,不可选也〔一二〕。

    四

    忧心悄悄〔一三〕,愠于群小〔一四〕。觏闵既多〔一五〕,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一六〕。

    五

    日居月诸〔一七〕,胡迭而微〔一八〕?心之忧矣,如匪澣衣〔一九〕。静言思之,不能奋飞〔二○〕。

    【注】

    〔一〕柏舟,柏木做的船。

    〔二〕泛其流,顺水而流。

    〔三〕耿耿,耿字从耳从火,心烦耳热也。寐,睡着。

    〔四〕如,乃也。隐忧,藏在心里的忧愁。又解:隐借为慇,痛也。

    〔五〕微,非。

    〔六〕敖,古遨字。

    〔七〕匪,通非。鉴,即鑑,镜。

    〔八〕茹,拭也。镜子有尘垢,可以擦去,我心不是镜子,有忧愁,不可以除去。

    〔九〕据,依靠。

    〔一○〕薄,急急忙忙。言,读为焉。愬,同诉。

    〔一一〕威仪,法度,礼节。棣棣,雍容娴雅貌。

    〔一二〕选,《说文》:“选,遣也。”即抛去。

    〔一三〕悄悄,忧愁的状态。

    〔一四〕愠,怒也。群小,众小人。

    〔一五〕觏(gòu构),遭遇。闵,忧患。

    〔一六〕寤,醒也。辟,读为擗,拍胸也。摽,拍胸的声音。

    〔一七〕居、诸,都是语气词。

    〔一八〕胡,何也。迭,更迭。微,古语称日食月食为微。诗以日食月食比喻君臣昏暗。

    〔一九〕澣(huǎn缓),洗也。旧解说是心中有忧愁似不洗的衣服有污垢,言作者内心不净。亨按:匪,当读为彼。澣衣即翰音。古语称鸡为翰音,见《周易·中孚》、《礼记·曲礼上》等。作者言自己像鸡一样,任人宰杀,不能飞去,所以下文说“不能奋飞”。

    〔二○〕奋飞,鼓翼高飞。

    绿衣

    这是丈夫悼念亡妻之作。

    一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一〕。心之忧矣,曷维其已〔二〕!

    二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三〕。心之忧矣,曷维其亡〔四〕!

    三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五〕。我思古人〔六〕,俾无訧兮〔七〕。

    四

    兮绤兮〔八〕,凄其以风〔九〕。我思古人,实获我心〔一○〕。

    【注】

    〔一〕衣,上身的衣服。里,衣服的衬里。此写作者目睹亡妻的衣服。

    〔二〕曷,何也。已,止也。言忧愁怎样才能休止!

    〔三〕裳,下身的衣服。

    〔四〕亡,无也。言忧愁怎样才能去掉呢!

    〔五〕女,通汝,指亡妻。治,犹制也。绿丝的衣裳是你做的。

    〔六〕古人,指亡妻。

    〔七〕俾,使也。訧(yóu尤),过失。作者想到亡妻在世时,遇事规劝,使他不犯错误。

    〔八〕(chī痴),细葛布。绤(xì隙),粗葛布。

    〔九〕凄,凉也。此写作者身穿葛布衣裳,面对凉风。

    〔一○〕获,得也。实获我心,指我想到的她已想到,她在世时,我觉得寒,她就给我加衣了。

    燕燕

    此诗作者当是年轻的卫君。他和一个女子原是一对情侣,但迫于环境,不能结婚。当她出嫁旁人时,他去送她,因作此诗。

    一

    燕燕于飞〔一〕,差池其羽〔二〕。之子于归〔三〕,远送于野。瞻望弗及〔四〕,泣涕如雨。

    二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五〕。之子于归,远于将之〔六〕。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三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七〕。

    四

    仲氏任只〔八〕,其心塞渊〔九〕。终温且惠〔一○〕,淑慎其身〔一一〕。先君之思,以勖寡人〔一二〕。

    【注】

    〔一〕燕燕,一对燕子。于,语助词。

    〔二〕差(cī疵)池,不齐。

    〔三〕之子,这个人。于归,出嫁。

    〔四〕弗及,看不到。

    〔五〕颉(xié协),向下飞。颃(háng杭),向上飞。

    〔六〕于,犹以也。将,送也。

    〔七〕劳,愁苦。

    〔八〕仲氏,古代长子长女称伯称孟,中子中女称仲,幼子幼女称叔称季。任,姓也。只,语气词。

    〔九〕塞,诚实。渊,深远。

    〔一○〕终,既也。惠,顺也。

    〔一一〕淑,良善。此句言她所言所行都良善而谨慎。

    〔一二〕勖(xù序),助也。寡人,国君自称寡人。此二句言先君的想法是以仲氏辅助寡人,即以仲氏匹配作者。

    日月

    这是妇人受丈夫虐待唱出的沉痛歌声。

    一

    日居月诸〔一〕,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二〕,逝不古处〔三〕。胡能有定〔四〕?宁不我顾〔五〕!

    二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六〕。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七〕。胡能有定?宁不我报〔八〕!

    三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九〕。胡能有定?俾也可忘〔一○〕。

    四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一一〕。胡能有定?报我不述〔一二〕。

    【注】

    〔一〕居、诸,都是语气词。

    〔二〕如之人,像这个人。

    〔三〕逝,犹斯,发语词。古处,以古道相处。又解:古当作可,形似而误。

    〔四〕胡,何也。定,止也。指丈夫的虐待怎样才能停止呢?

    〔五〕宁,乃也。

    〔六〕冒,覆盖。日月的光辉普照下土,似覆盖。

    〔七〕相好,相爱。

    〔八〕报,报答。我爱他而他不爱我,是不报答我。

    〔九〕德音,道德名誉。

    〔一○〕俾,使也。

    〔一一〕畜,养也。卒,终也。作者怨父母不养她一辈子,叫她出嫁,以致受人虐待。

    〔一二〕述,借为术,道也。不术即不道。此句言报我不以其道。

    终风

    一个妇女受强暴男子的调戏欺侮而无法抗拒或避开,因作此诗。

    一

    终风且暴〔一〕。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二〕。中心是悼〔三〕。

    二

    终风且霾〔四〕。惠然肯来〔五〕。莫往莫来,悠悠我思〔六〕。

    三

    终风且曀〔七〕,不日有曀〔八〕。寤言不寐〔九〕,愿言则嚏〔一○〕。

    四

    曀曀其阴,虺虺其靁〔一一〕。寤言不寐,愿言则怀〔一二〕。

    【注】

    〔一〕终,既也。暴,《说文》引作瀑,云:“急雨也。”诗以天阴、刮风、下雨、打雷比喻男子的欺侮行动。

    〔二〕谑,以言相戏。浪,卖弄风骚。敖,借为傲,摆臭架子。

    〔三〕悼,悲伤。

    〔四〕霾(mái埋),下雨杂有尘土。

    〔五〕惠,顺也。装成柔顺的样子。

    〔六〕悠悠,忧也。

    〔七〕曀,阴暗。

    〔八〕不日,没有太阳。有,通又。

    〔九〕寤,醒着。言,读为焉。寐,睡着。

    〔一○〕愿,思也。嚏,借为懥(zhì至),怒也。

    〔一一〕虺虺,雷声。靁,古雷字。

    〔一二〕怀,悲伤。

    击鼓

    这首诗作于公元前七百二十年。春秋初年,卫国公子州吁杀死卫桓公,做了卫君,联合陈国宋国,去侵略郑国,强迫劳动人民出征。打完了仗,领兵的将官把一些反对战争、口出怨言的士兵抛在国外了。这首诗就是被抛弃的士兵唱的。

    一

    击鼓其镗〔一〕,踊跃用兵〔二〕。土国城漕〔三〕,我独南行〔四〕。

    二

    从孙子仲〔五〕,平陈与宋〔六〕。不我以归〔七〕,忧心有忡〔八〕。

    三

    爰居爰处〔九〕,爰丧其马〔一○〕。于以求之〔一一〕?于林之下。

    四

    死生契阔〔一二〕,与子成说〔一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四〕。

    五

    于嗟阔兮〔一五〕!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一六〕!不我信兮〔一七〕!

    【注】

    〔一〕镗,打鼓声。

    〔二〕用兵,指州吁兴兵。

    〔三〕土,用土筑城。国,首都。又解:土国当作士或。士是男子的通称。城,筑城。漕,卫国地名。

    〔四〕南行,郑国在卫国南,所以说南行。

    〔五〕孙子仲,此次出征领兵的将官。

    〔六〕平,联合。卫国联合陈国、宋国和蔡国去伐郑国。见《左传·隐公四年》。

    〔七〕不我以归,不带我回国。

    〔八〕忡,忧虑不安貌。

    〔九〕爰,乃,于是。

    〔一○〕丧,丢失。

    〔一一〕以,何也。

    〔一二〕契,隔绝。阔,远离。

    〔一三〕子,作者称他的妻。成说,说下约定的话,就是下文“与子偕老”那句话。

    〔一四〕偕,同。

    〔一五〕于,借为吁。吁嗟,悲叹的声音。

    〔一六〕洵,借为惸,孤独。

    〔一七〕不我信,指统治者不相信我。

    【附录】

    注〔一六〕洵,借为惸。《小雅·正月》:“哀此惸独。”《释文》:“惸,独也。”

    凯风

    卫国一个妇人,生了七个儿子,因家境贫困,想要改嫁。她的儿子们唱出这首歌以自责。

    一

    凯风自南〔一〕,吹彼棘心〔二〕。棘心夭夭〔三〕,母氏劬劳〔四〕。

    二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五〕。母氏圣善〔六〕,我无令人〔七〕。

    三

    爰有寒泉〔八〕,在浚之下〔九〕。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四

    睆黄鸟〔一○〕,载好其音〔一一〕。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注】

    〔一〕凯风,即南风。凯,乐也。南风温暖,长养万物,使人喜欢,所以叫作凯风。

    〔二〕棘,小枣树。心,借为杺,丛木,又名朴樕。

    〔三〕夭夭,茂盛。诗以凯风比母亲,以棘心比七子,棘心不得凯风的温暖,不能茂盛;七子不得母亲的抚养,不能长成。

    〔四〕劬劳,辛苦劳累。

    〔五〕薪借为,与榛同,丛木,果如小栗。

    〔六〕圣,明达,智慧。

    〔七〕令,善也,指才德的优越。

    〔八〕爰,发语词。

    〔九〕浚,卫国邑名(在今河南濮阳县南)。诗以寒泉之水可以灌溉田苗,比喻母亲养育子女。

    〔一○〕睆(xiàn‐huǎn现缓),黄鸟鸣的声音。黄鸟,此黄鸟当是黄莺。

    〔一一〕载,犹则也。诗以黄鸟可以娱人反比七子不能安慰母亲,有人不如鸟的意思。

    雄雉

    统治阶级的一个妇人怀念远出的丈夫,因作此诗。

    一

    雄雉于飞〔一〕,泄泄其羽〔二〕。我之怀矣〔三〕,自诒伊阻〔四〕。

    二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五〕,实劳我心〔六〕。

    三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七〕。道之云远〔八〕,曷云能来〔九〕。

    四

    百尔君子〔一○〕,不知德行〔一一〕。不忮不求〔一二〕,何用不臧〔一三〕。

    【注】

    〔一〕雉,野鸡。于,语助词。

    〔二〕泄(yì义)泄,鸟鼓翼貌。诗以雄雉飞去比喻丈夫远行。

    〔三〕怀,思念。

    〔四〕诒,通贻,遗留。伊,此也。阻,借为戚,忧愁。作者没有阻止丈夫远去,所以说自己留下此忧愁。

    〔五〕展,当读为瘅(dàn旦),劳也。君子,作者称她的丈夫。

    〔六〕劳,愁苦。

    〔七〕悠悠,忧也。

    〔八〕云,语词。

    〔九〕曷,何也。

    〔一○〕尔,你们。君子,指统治者。

    〔一一〕不知德行,指没有廉耻,没有道德。

    〔一二〕忮(zhì至),嫉妒。

    〔一三〕用,犹行也。臧,善也。此二句言:只要不嫉妒旁人,不贪求财物,则何行而不善呢?从这一章看来,那一群统治者包括作者的丈夫,大概是带兵去侵略掠夺别国。

    匏有苦叶

    这首诗写一个男子去看望已经订婚的女友。

    一

    匏有苦叶〔一〕,济有深涉〔二〕。深则厉〔三〕,浅则揭〔四〕。

    二

    有弥济盈〔五〕,有鷕雉鸣〔六〕。济盈不濡轨〔七〕,雉鸣求其牡〔八〕。

    三

    雝雝鸣雁〔九〕,旭日始旦〔一○〕。士如归妻〔一一〕,迨冰未泮〔一二〕。

    四

    招招舟子〔一三〕,人涉卬否〔一四〕。人涉卬否,卬须我友〔一五〕。

    【注】

    〔一〕匏(páo袍),葫芦。古人渡水,把大葫芦拴在腰间,容易浮过,因而称它为腰舟。苦,借为枯,干枯也。秋天葫芦长成,叶子干枯,正好做腰舟。

    〔二〕济,水名。涉,此涉字是渡口。这渡口,看来似深,其实并不深,下文说“不濡轨”可证。

    〔三〕厉,裸也。脱下衣裳渡水为厉。

    〔四〕揭(qì气),举也。提起衣裳渡水为揭。

    〔五〕弥,河水漫漫的状态。盈,满。

    〔六〕鷕(wěi伟),母野鸡鸣声。雉,野鸡。

    〔七〕濡,沾湿。轨,车轴的头。

    〔八〕牡,雄兽称牡,因而雄野鸡也称牡。

    〔九〕雝(yōng庸)雝,雁鸣声。

    〔一○〕旭日,早晨的太阳。

    〔一一〕士,男子的通称。归妻,男子出赘到女家。旧说:归妻,使妻归于我,即娶妻。

    〔一二〕迨,及也,即趁着。泮(pàn判),冰解也。古代习惯男女结婚在冰解以前。〔一三〕招招,摆手相招。舟子,船夫。

    〔一四〕涉,此涉字是徒步渡水。卬(áng昂),我也。

    〔一五〕须,等待。友,指船夫。

    【附录】

    注〔一〕匏,古人渡水常把大葫芦拴在腰间,可以不沉,俗名腰舟。《国语·鲁语》:“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庄子·逍遥游》:“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鹖冠子·学问》:“中流失船,一壶千金。”陆注:“壶,瓠也。”

    这是三个证据。此采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闻一多《诗经通义》等说。

    注〔三〕〔四〕厉,当是裸音的转变。《说文》:“揭,高举也。”渡水时把衣裳高高提起,古语叫作揭。《墨子·公孟》:“是犹倮者谓撅者不恭也。”《晏子春秋·外篇》:“吾讥晏子犹倮而訾高撅者也。”倮即裸字。《礼记·内则》:“不涉不撅。”郑注:“撅,揭衣也。”朱骏声说:“撅叚借为揭。”(《说文通训定声》泰部)由此可见,《诗经》的“厉”和“揭”就是《墨子》、《晏子》的“倮”和“撅”,厉是裸音的转变,当无疑问。“深则厉,浅则揭”是说水深就把衣裳脱下,水浅就把衣裳提起。

    注〔一一〕归妻,《诗经》常说“取妻”,(即娶妻)而此诗独说“归妻”。考《说文》:“归,女嫁也。”《公羊传·隐公二年》:“妇人谓嫁曰归。”归和娶正是相对的词汇,可见归妻和娶妻意义不同。根据归字的意义,“士如归妻”当是说男人如果出嫁于妻家,归妻即所谓出赘了。上古母系社会时代,是男子出赘于女家。进入父系社会便是女子出嫁于男家,可是母系社会的残余习俗,与个别家庭的要求相结合,男人出赘女家的事实,在奴隶社会里和封建社会里还是一直地存在着,不过为数不多罢了。此诗不说“士如娶妻”,而说“士如归妻”,是指男子出赘妻家。

    谷风

    这首诗的主人是一个劳动妇女。她和她丈夫起初家境很穷,后来稍微富裕。她的丈夫另娶了一个妻子,而把她赶走。通篇是写她对丈夫的诉苦、愤恨和责难。

    一

    习习谷风〔一〕,以阴以雨〔二〕。黾勉同心〔三〕,不宜有怒。采葑采菲〔四〕,无以下体〔五〕。德音莫违〔六〕,及尔同死。

    二

    行道迟迟〔七〕,中心有违〔八〕。不远伊迩〔九〕,薄送我畿〔一○〕。谁谓荼苦〔一一〕,其甘如荠〔一二〕。宴尔新婚〔一三〕,如兄如弟。

    三

    泾以渭浊〔一四〕,湜湜其止〔一五〕。宴尔新昏,不我屑以〔一六〕。毋逝我梁〔一七〕!毋发我笱〔一八〕!我躬不阅〔一九〕,遑恤我后〔二○〕!

    四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二一〕;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二二〕。何有何亡〔二三〕,黾勉求之;凡民有丧〔二四〕,匍匐救之〔二五〕。

    五

    不我能慉〔二六〕,反以我为雠〔二七〕。既阻我德〔二八〕,贾用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