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你的战争最新章节!

    突尼斯战役结束了。我们的空军继续深入突尼斯,直至抵达将他们与近在咫尺的西西里岛、撒丁岛以及欧洲大陆分割开来的海洋鸿沟边上。我们和英国人挺进占领的港口,清理掉战后残骸,腾出地方供船只停泊。随着港口的用途不断增加,成千上万的士兵、船只和卡车蜂拥而至。我们的战斗部队远离了敌人的射程,回到后方城市,短暂地享受人们的欢呼和喝彩,休息上几天,就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入侵演习,除了不会被真的击中,其他都要像实战一样严格。

    在秋天之前,我们这些在突尼斯的人肯定会深入新的战场。我们大多数人都意识到并承认,可怕的日子就在眼前。发生在突尼斯的杀戮有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在明年年底之前我们即将看到的事情、即将做出的事情面前,也会变得苍白惨淡。

    对我们来说,突尼斯绝不是终点,但如果没有突尼斯战役,我们就无法做好准备,投入更大规模的战斗。突尼斯被称为热身场所,我想,这个词很恰当。通过实战检验,我们知道了哪些武器、飞机和车辆是好用的,哪些是不好用的,哪些稍加改动就可以变得好用。我们在战斗中训练了士兵,发现了通信系统、补给线和组织方式中需要发现的缺陷。

    在国内,你们很难意识到,战区实际上是一个多么繁重、复杂、庞大的机构。你们在报纸上看到的战争是件清楚明白的事,让这么多人在海外登陆,把他们从港口转移到战场,用枪炮向敌人推进,然后看他们是赢是输。

    以这种方式看待战争,就像只看了一部电影的预告片,却觉得已经看到了整部电影。说实话,我不清楚我们在非洲的部队中究竟有多少人在前线上,但我可以肯定地说,见过敌人,向敌人开枪,或被敌人袭击的人,相对还是少数。剩下的数十万人奋斗在后方补给线上,他们在公路上奔波,卸货,做饭,敲打字机,修路,画地图,修引擎,破解密码,训练预备队,推敲作战计划。

    要让这些庞大而混乱的东西相互啮合并高效前进,就好比用一桶意大利面去织一块布。提前制订精密的计划并没有错,但很多东西我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学会。现在,我们的部队在北非历练了6个多月,我个人觉得,我们已经消除了大部分误解,抛弃了大部分错误的认知,并已经变成了一台劳累不堪、战战兢兢、影响巨大的机器,能够正确地吸收和引导那些对战争来说更为青涩的人,他们身后将会有数十万乃至数百万人追随。

    在北非的所见所闻从某个方面改变了我的感受。有几天,我独自坐在帐篷里,绝望地认为我们有可能输掉这场战争,并因此而沮丧忧伤。现在我不再有那种感觉了。尽管国内充斥着罢工、争端和混乱,但美国正在生产、制造,没有人能否认这一点。即便在这里,仅仅一条线的远端,涓涓细流也已汇成激动人心的河川。我们在国内生产,在海外壮大。显然,像美国这样的国家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全投入战争。我们不得不经历一个过渡期,先是自由生活,然后是新的战时生活,它会持续很久,并最终成为我们的日常。这是一种成长,我们无法压制。只有时间才能产生这种变化。我们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如果我说得没错的话,我们已经改变了性格,成了一个战争国家。我还不知道我们在什么时候会取胜,在哪个地理位置上取胜,或者以哪种方式取胜。但我不再怀疑,我们终将胜利。

    这里的士兵们也变了。也许,他们身在其中感觉不到自己变化。而我离他们也太近,无法完全捕捉他们的变化。但我毕竟比他们年长,又跟他们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能够更多地注意到他们的变化。

    一年来,无论我走到哪里,总会被士兵们问到两个问题:“你觉得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战争什么时候会结束?”曾经,他们回家的愿望是如此强烈,我相信他们会选择立刻回家————如果可以投票的话————即便这意味着对敌人的无条件投降。

    现在情况变了。当然,他们还是想回家,我也是,但我们心里有了比这更深刻的东西,6个月前尚且没有的东西。我不太能用语言表达清楚,它不是“为了自由,必须消灭敌人”这种口号,而是一个模糊却日益让人接受的事实,我们必须赢得这场战争,而在大西洋上来回度假的思乡者是完不成这项艰巨任务的。

    离家一年是很长的一段时间,特别是对那些从未离家的人来说,我们部队里的大部分人都是如此。起初,思乡病差点把人折磨死,但时间会治愈他。人们不会永远停留在这个状态。渐渐地,和家乡有关的记忆变得不那么生动,与它的分离不再那么痛苦。终有一天————不是突然的,而是逐渐的————夕阳西下,动人心弦的云朵变换了颜色,人的身心都归到了所处之地,无论他在哪里。他过上了彻头彻尾的战时生活,而不是单纯的美国生活转换成非洲生活。

    这就是我们的士兵现在所处的阶段,他们从开始到现在,已经完成了这个转变。它好像就是要花这么长时间。直到最近几个礼拜,我才开始经常听到人们热情而真诚地说起,要是能看到巴黎,能在柏林街头游行,他们将会多么激动。他们曾经的目标是自由女神像,现在变成了菩提树下大街[1]。当所有部队都跨越了这一鸿沟时,我们将踏上最后的征程。

    在从普通平民转变成战士后,我们的士兵不可能还是从前那个人。即便是在一般的情形下,离开这么久,他们也会日渐成熟日渐改变,再回家时,他们不可能是从前你认识的那个人,更别提他们陷入了那个不正常的世界,他们不得不接受或在内心消化的新哲学,他们经历过的恐怖、快乐和怪异、奇妙的事情,让他们注定不再是你送别时的那个人。

    他们比你们初识时更粗鲁。杀戮本身就是粗鲁的。他们的日常语言已经从亵渎变成了淫秽。最重要的是,他们想念女人。他们表现出的渴望、他们的对话还有所有行为,都显示出他们需要女性的陪伴,女性魅力对他们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已经缺失太久太久。

    我们的士兵远不像以前那样在意财物。对他们来说,钱财毫无意义,不管是对个人还是总体而言。他们很慷慨,不管是对陌生人,还是彼此之间。他们捐出或扔掉自己的钱,而且很自然的,比起大宗财物他们更关心自己辛苦赚来的东西。他们经常需要放弃无法随身携带的装备。战争的紧迫性让他们在处理车辆和物资时无法保持正常的谨慎。对我来说,关于战争,最令我震惊的事情之一就是那些骇人听闻却又必要的浪费。在前线,人们根本没有时间节约开支。此外,在物资匮乏却依然残存繁文缛节的战区,人们渐渐学会靠“征用”获得需要的东西。这不是偷窃,而是获得某些东西的唯一途径。战争的压力改变了人们对旧时美德的看法。当一切恢复正常时,我们必须重新学习基本常识。不过,在杀人成为最终目标时,小小的“征用”又有什么错呢?

    我们的士兵,依然思念着家乡,已经对他们目前所在国家的奇怪的民族和习俗感到不耐烦。他们说,回家后他们永远不想再出国。但我知道以后会怎样。总有一天,他们会回顾过去,吹嘘自己是如何学会了一点阿拉伯语的,英国的女孩们是多么地漂亮,德国的山丘是多么地美丽。他们的视野每天都在扩大,一旦他们都带着全球化的视角和异域色彩的观点回国,我们的国家就不会再成为孤立主义者。他们现在感觉不太国际化,但战争的影响正在发挥作用,那一天终会到来。

    说实话,我不能说他们现在对战争以外的海外事务很感兴趣。不久前,我在华盛顿的一个朋友给我写了一封热情的信,告诉我参议院有一条法案,要求成立一个联合国组织,协调战争诉讼,管理被重新占领的国家,养活被解放的国家并为它们重建经济,组建一支联合国军事部队,镇压未来的所有军事侵略。

    我的朋友告诉我,这项法案在国内是多么让人兴奋,称赞它是赢得战争与和平的第一步,并恳请我发回一份报告,说说前线人员对这项法案的看法。

    我没有发送任何报告,因为前线的人对此几乎没有任何想法。我怀疑他们中是否有1/10的人能把这件事记上两天,尽管他们可能在《星条旗》上读过相关文章。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值得他们发表意见并争论起来。它听上去跟《大西洋宪章》或别的委员会会议没什么分别。

    当然,在我们的部队里,如果我们刻意挖掘,还是可以找到许多具备政治和国际意识的人,从将军到普通士兵都有,他们的确花了大量时间思考,胜利后会发生什么,以及我们将如何应对。不过,我想说的是,我们在非洲的大部分士兵,即便在听说这项法案之后,也没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