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净土辑要最新章节!

。听我慢慢的道来。南无阿弥陀佛。是一句天竺国里说话的声音。倘然拏这句天竺话来变作我们中国话。南无、就是恭敬皈依、信仰服从的意思。阿弥陀、就是没有边际之智光。与没有限量之福寿的两种意思。佛、就是圣人、神人、天人、全人、至人、有道德的人、觉悟了的人、智慧才能是伟大的人等种种意思。合起来。就是敬从那无边无量智光福寿的圣人的意思了。念这阿弥陀佛的缘故。因这阿弥陀佛不是我们这个世界里头的。我们这个世界。(娑婆世界)唤做忍苦的世界。在二千九百多年前。有一尊释迦牟尼佛。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为我们说了阿弥陀佛与那个极乐世界的历史状况。我们遂知道阿弥陀佛。在未成佛及有极乐世界以前许多许多的时候。本是一个皇帝。当时也有佛住世。这皇帝极其信崇。后来也从佛出家。作了僧人。修行不久。便成了罗汉。重发大菩萨心。立愿要在将来。由他及同著他发愿修行的人。修成一个极乐世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想到那里。便到那里。想有什么。便有什么。一切的安宁快乐。无不完备。一切的危险苦恼。无不脱离。同住的人。统是好人。既无恶人。亦无恶事。自然骎骎乎日进于善。直至成佛。更无退转。既修成了这个极乐世界。复要将此极乐世界的名字。使十方世界。无不闻知。使闻知者。皆生欣慕。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便可于临命终的时候。由阿弥陀佛前来接引。生到极乐世界里头去。到后来果然成了个极乐世界。在我们这个世界的西边。成了佛、名阿弥陀佛。与许多许多的菩萨罗汉。同住其中。常常说法聚会。时时到十方种种苦恼的世界去。接引救

    度一切苦恼众生。生到极乐世界里头去。那释迦牟尼佛。因为见我们这个世界是极其苦的。我们住在里头。是极其危险的。因为虽做了个人。活几年是没有一定的。一口气不来。便是死了。就是活的时候。病啦、老啦、冷啦、热啦。种种说不尽的苦痛。也围绕著身心。使我们无法离脱。所以教我们个个人心里头口里头。常常念著阿弥陀佛。使我们到了临终去世的时候。便可由阿弥陀佛。救度到极乐世界去。永远享安宁快乐。更没有一点儿危险苦恼。这才是念阿弥陀佛真正的意思了。

    这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意思。既然完全明白了。我们中国的人。心识上已经有了这个阿弥陀佛的。念佛的工夫。是很容易做的。所以就要劝大家格外时常的念念阿弥陀佛。便可与阿弥陀佛的心愿。互相感应。犹如无线电机一般。如此自然常常有超出世间的志愿。不致埋没在这个忍苦的世界当中了。

    原因第五

    娑婆世界。苦海无边。(娑婆世界、即吾人现在所住之世界。)世人终日为名利奔走。无有休息。夜间做梦。也不安宁。累得身体瘦弱。致成多病之人。虽有高堂大厦。金玉满堂。爱子宠孙。试问两眼一闭。可能带得去么。岂不是大梦一场么。金刚经不云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人生七十古来稀。五浊恶世。(今日世界、就是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最易消耗人之精气神。精气神竭。人就亡了。譬如灯油烧尽。必不能再发出亮光来。一寸时光。一寸命光。光阴一去不再来。从速念佛。求生西方为妙。念到一心不乱。即免轮回之苦。因轮回是自己临命终时之念头造成。临终时的念头。是平日常常转动的妄念造成的。念者是人心中有所注意而生。人心注意念佛。自然是念佛的念头。可知念一声佛。即免生一杂念。常常念佛。就常常断除杂念。杂念不生。天真不灭。何轮回之有。(轮回者、即人死后投生、如车轮、运转不息、或投人身、或堕入异类、全凭人临命终时之念头而定、生生不已、苦不可言。)入轮回易。再投人身难。不借此身来念佛。更待何时度此身。

    功德第六

    功者、就是自已一心念佛。至诚不息。临命终时。不为邪境所移。亲见弥陀。德者、乃心存普渡。愿无量无边世界有情众生。个个消除烦恼。一心念佛。转凡心为佛心。同生极乐。没有什么我人恩仇之分。为人若是。方是真信佛。庶不愧为佛门弟子。(众生与佛、本无分别、其所以有分别者、心也、愿也、所以念佛人、应当以佛之心为心、以佛之愿为愿。)

    效果第七

    念佛可以收束身心。不生妄念。妄念既减少。行为就正大。久久变为慈悲心肠。刚强者转和平。愚蠢者开智慧。前后如同两人。又念佛则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故念佛之人。念到心无妄念。临命终时。就可蒙诸佛菩萨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极乐世界在西方、那个世界上的人、心无恶念、口无恶言、身无恶事、终日与诸善人为友、念佛闻法、只有上进、直至成佛、更无起惑造业因缘、故不堕落、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寿命永久。)此世界就是阿弥陀佛普度众生的四十八大愿所成的。经云。一切唯心造。众生秽念。造出浊恶世界。弥陀净念。造成清净世界。即是算学家之一正比例。(众生者、就是迷于尘事、为尘劳所羁而不自知之人、若能跳出三界、脱离轮回之苦、方非众生。)至念佛的好处。尤为指不胜屈。盖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但因人有贪欲的念头。(一切争财色、争名利皆是。)有嗔恨的念头。(一切斗争战祸、皆由一切嗔心而起。)有痴迷的念头。(一切妄想、同固执不化的念头皆是。)有傲慢的念头。(一切恃强逞能、自高自大的皆是。)有行善望报的念头。(行善自然是好事、但因望报、故不纯。)更有那种种闲是闲非的杂念头。就将自己原有的佛性。蒙盖起来。就造出了种种善恶因果报应。就不免忽而天堂。忽而地狱。忽投人道。忽变畜生。死死生生。有六道轮回之苦。若求免去此苦。须将种种的念头。一齐放下。单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南无是归依之意、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时时刻刻。口中心中。闲时忙时。行住坐卧。高念低念。朗念默念。念念都归依阿弥陀佛。既没有善恶的念头来造因。自然就没有一切善恶轮回的果报。既然念念所造的是佛因。自然将来所成的是佛果。(此是因果之理。)既然心中口中所忆念的是佛。自然将来醒时睡时可以见佛。(此是唯识的理。)况佛曾亲口说过。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若能有人发愿往生彼国。持念阿弥陀佛名号。一心不乱。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此是佛教给我们极奇异最优胜的方便法门。古来和现在因念阿弥陀佛。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书报上记载的很多。确凿有据。须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乃三藏十二部经之骨髓。八万四千法门之总持。成佛作祖之正因。众生脱苦之要道。若未死之前。不信不念。要到临死的时候。虽要信要念。那却如何来得及呢。望各人猛自回头。一心念佛。自他并度。同赴莲邦也。

    误会第八

    有许多人念佛。不是为了自己求康健。即为子孙求平安。不知只要能够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不求康健平安。自然康健平安。若唯求康健平安。不求往生。则所得者少。所失者多矣。又有以念佛作钱用。以念佛作营业者。所行所为。全是虚浮。私心一团。杂念满腔。前念未清。后念又生。念念不绝。反谓多年念佛。何以无效。全不考究佛何以为佛。念佛是何宗旨。既不以佛之心为心。又不以佛之愿为愿。更不知发愿求生西方。虽逐日念佛。亦不过福报而已。福报有时而尽。仍不能跳出三界。脱离轮回。奉劝念佛的善男信女。当先辨明方向。庶不致走错了道路。

    (注意) 熟读佛说阿弥陀经。并研究净土各书。便知念佛之门径也。

    烦恼第九

    凡人处世。无人不厌烦恼。无人能免烦恼。无事不惹烦恼。无时不近烦恼。噫。为人若是。可谓苦矣。然亦因人人皆知烦恼可厌。而卒不能自远烦恼。明知烦恼之来由。而又故惹烦恼。多一事即多一烦恼。烦恼犹之物件中之消耗品也。消耗品者。仅耗人之钱财。若烦恼则消耗人之精气神。催人之老。速人之死。直可以损人之生命。所以大慈大悲的释迦如来。示人净土法门。只要念一句万德洪名之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脱离烦恼之无上法门。道既易行。效且无量。不过念佛一道。既要坚固的信仰心。切实的念佛。还要发大志愿。久行莫懈。信愿行三者。具足无缺。自然六尘不扰。心性恬然。则此身常处清净之境。即在此娑婆世界。一如极乐世界。其乐不可言喻。更何烦恼之足云。

    弭祸第十

    念佛切不可从缓。断不可说我们无暇念佛。若俟有暇再念。不知何日才可有暇。那是终无念佛之日。岂不自误。要之行住坐卧。均可念佛。无论一举一动。将一句阿弥陀佛牢记在心。无使或忘。既不荒废事业。又不虚度光阴。何尝没有工夫念佛。因人无真信。故不肯切实去行。以无工夫推辞。是自暴自弃。试问一人由早至晚。不知生多少念头。其所生之念头。大半皆属私心。其中难保不种恶因。种下恶因。断无不收恶果。不过收成之时间。有早有迟。因缘未成熟。故不发现。因缘二熟。自然发现。所以今人要及早念佛。早念一天佛。少种一天之恶因。少收一天之恶果。勿待果报既见。始生后悔。

    治病第十一

    世人多病。实在可悯。考其得病原由。大半因事不遂。忧闷在心。久之成病。痛苦一生。可知此等痛苦。皆系自己造成。何以故。当事来之初。不肯退让半分。争长较短。忿怒顿生。无论胜负如何。心中已大受伤损。加之所欲不遂。以致气愤成病。照外表看来。实系他人不善。迫而相争。因争生气。因气生病。假如当争之初。置若罔闻。心中惟以念佛为事。争斗不起。气就不生。气既不生。疾病从何而来。不信者曰。见有许多信士。手持佛珠。口中常称佛声。疾病未必尽免。此又作何解释。答之云。那是平日念佛。到争斗之就。时忘记念佛之心。若是一心念佛。自必用志不纷。不为外境所移。断不致有疾病。是以劝人。以争斗为假。以念佛为真。争者一时之闲气。徒增自身疾病。念佛不仅治病。且为脱苦海之捷径。成佛道之妙门也。又病从业生。念佛最能消除宿业。故真念佛人。皆少疾病。

    归元第十二

    发愿求生西方。愿要坚。念要切。如婴儿之系念慈母。刻刻莫忘。平日既有实在工夫。到临命终时。自然有把握。心自不为邪境所移。(千钧一发之时、就是人临命终、心中不乱、此时眷属、当为同声助念、令其正念现前、自可随佛往生、若一哭泣、令生痛苦情爱、其害不小。)试看许多人。临命终时。被眷属哭泣搬动。致令失其正念。不得往生。仍受生死诸苦。诸君诸君。此种业障。皆由自己平日未曾认真念佛所致。果能坚切念佛。求生西方。自然预告眷属。令其助念。故得西方境界现前。蒙诸佛菩萨前来接引。弥陀经不云乎。若人念佛。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心不颠倒。阿弥陀佛。与诸菩萨。前来接引。即得往生西方。念佛的功德。实在不可思议。念佛的好处。实在不可限量。所以念佛人。眼光要正大。种种念佛的功德。要回向西方。以求生极乐。亲见弥陀为目的。只求见弥陀。不愁不开悟。切勿以宝贵有限之光阴。为种种小见而念佛。同一用功。所得者小。犹如以明珠弹雀。岂不可惜。岂不可惜。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回向是第一件要紧事。凡念佛毕。既要回向。方是完全功德。无论作何种功德。均可用此回向偈。现在愿力之大小。即可知将来结果如何。愿力愈大。结果愈大。愿力既无。果从何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念佛之人。亦应当发大心。期得即了生死之实益也。

    卫生妙法(附)

    蔬食俗称吃素。乃卫生之妙法也。夫素者清洁之意。蔬食者。能使肠胃清洁。无浊质之停滞。故曰吃素。肠胃清洁。不易生病。所以夏日吃素。俗人亦有此习惯。非蔬食足以卫生之明证乎。然此但是有形之卫生。卫一己之生。卫一世之生耳。若极言其妙。尚有一种无形之卫生。不但卫一己之生。并且卫物之生。不但卫一世之生。并且卫永世之生。皆惟蔬食者、为能奏其效。何以言之。人人惟贪口腹之养。宰杀物命。致成怨怨相报之结果。是不能卫物之生命者。即不能卫自己之生命。若蔬食者。不食肉类。则不杀物命。故无怨怨相报之事。而横祸丧身之惨。可以绝于未来。非即以卫物之生者卫己生乎。在不信蔬食者。将以此说为迷信。乃曰。此等异类。是天生之以供人食也。不知人与飞潜毛介之所以异者。仅异其形体耳。其知觉性灵。何尝有异。即如人爱其生。物亦爱其生。人被杀则嗔其敌。物被杀亦嗔其敌。若谓天生物以供人食。何不使物乐其死而甘心被杀乎。何其荒谬之极也。夫人与物。皆是前业所感之果报。人惟前世幸造善业。故得为人。今世造杀生恶业。来世恐不得为人。亦将为物。物惟前世曾造恶业。故失人身。而堕于物类。安知将来不再为人乎。我等今因口腹之故。而杀物命。彼虽无力抵抗。然嗔恨之念。未尝忘也。至于来世。彼生人道。我转为物。则彼力足以报怨。势必如今日之宰杀彼者。还以宰杀我。以一泄其嗔恨。此所谓怨怨相报也。怨报之事。其理易明。譬如甲乙二人。同行于路。甲打乙一拳。乙必不肯相让。势必回打甲一拳。而后甘心焉。区区微怨。尚且相报。何况丧失性命之大怨乎。由是言之。杀物之生者。物亦杀其生。此肉食之所以不得为卫生也。卫物之生者。物亦卫其生。此蔬食之所以为真卫生也。此之谓无形之卫生。奉劝世人。苟欲卫生。切勿食肉。苟欲卫生。应当吃蔬。

    净土法门。包括一部藏经奥义。何以故。藏经所载八万四千法门。无非完全众生本有之真性。念佛能念至一心不乱。则此心离妄归真。将藏经中一切妙法。收摄净尽矣。唯念佛固当持斋。倘不能常斋。则吃十斋蔬。(每月十日、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也、月小者、月终三日、各推上一日。)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己杀之肉类也。)此层功夫。必不可少。因篇中未曾道及。故特附志于此。沈祖约敬跋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