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最新章节!

    禽人部汇考

    周

    成王 年,大会诸侯于成,周禽人入贡。

    按《汲冢周书·王会解》:禽人菅。

    〈注〉亦东南蛮菅草坚忍。

    路人部汇考

    周

    成王 年,大会诸侯于成,周路人入贡。

    按《汲冢周书·王会解》:路人大竹。

    〈注〉路人,东方蛮贡大竹。

    卜人部汇考

    周

    成王 年,大会诸侯于成,周卜人入贡。

    按《汲冢周书·王会解》:卜人以丹沙。

    〈注〉卜人,西南之蛮丹沙所出。

    扬州部汇考

    周

    成王 年,大会诸侯于成,周扬州入贡。

    按《汲冢周书·王会解》:扬州禺禺,鱼名:解隃寇。

    〈注〉亦奇鱼也。

    权扶部汇考

    周

    成王 年,大会诸侯于成,周权扶入贡。

    按《汲冢周书·王会解》:权扶三目。

    〈注〉权扶,南蛮形甚小。

    白州部汇考

    周

    成王 年,大会诸侯于成,周白州入贡。

    按《汲冢周书·王会解》:白州北闾,北闾者,其革若于伐,其木以为车,终行不败。

    〈注〉白州,东南蛮与白民接也。

    长肱部汇考一〈长臂〉

    周

    穆王西征,封长肱于黑水之西河。

    按《穆天子传》云云。

    〈注〉即长臂人也,身如中国,臂长三丈,魏时在赤海中得此人裾也。

    长肱部汇考二

    《山海经》

    《海外南经》

    长臂国,捕鱼水中,两手各操一鱼。一曰在焦侥东,捕鱼海中。

    〈注〉旧说云:其人手下垂至地。魏黄初中,元菟太守王颀讨高句丽王宫,穷追之,过活沮国,其东界临大海,近日之所出。问其耆老,海东复有人否,云常在海中得一布褶,身如中大衣,两袖长三尺,即此长臂人衣也。

    长臂国

    图考

    按《三才图会》:长臂人,在海之东,人垂手至地,昔有人在海中得一布衣,袖各长丈馀。

    长肱部艺文

    《长臂国赞》晋·郭璞

    双肱三尺,体如中人。彼曷为者,长臂之民。修脚是负,捕鱼海滨。

    黄支部汇考

    汉

    平帝元始二年春,黄支国献犀牛。

    按《汉书·平帝本纪》云云。

    〈注〉应劭曰:黄支在日南之南,去京师三万里。师古曰:犀状如水牛,头似猪而四足类象,黑色,一角当额前,鼻上又有小角。

    按《后汉书·南蛮传》:王莽辅政,元始二年,日南之南黄支国来献犀牛。凡交趾所统,虽置郡县,而言语各异,重译乃通。人如禽兽,长幼无别。项髻徒跣,以布贯头而著之。后颇徙中国罪人,使杂居其间,乃稍知言语,渐见礼化。

    按杜氏《通典》:黄支国,汉时通焉。合海、日南之南三万里,俗略与珠崖相类。自武帝以来皆献见,有明珠、玉璧、琉璃、奇石、异物。大珠至围二寸以下,而至圆者,置之平地,终日不停。

    满剌加部汇考〈哥罗 哥罗富沙罗 重迦罗〉

    汉

    哥罗国,汉时闻于中国。

    按《汉书》不载。 按杜氏《通典》:哥罗国,汉时闻焉。在槃槃东南,亦曰哥罗富沙罗国云。其王姓矢利婆罗,名米失钵罗。其城累石为之。城有楼阙,门有禁卫,宫室覆之以草。国有二十四州而无县。庭列仪仗,有纛,以孔雀羽饰焉。兵器有弓、箭、刀、槊、皮甲。征伐皆乘象,一队有象百头,每象有百人卫之。象鞍有钩拦,其中有四人,一人执盾,一人执弓矢,一人执殳,一人执刀。赋税人出银一铢。国无蚕丝、麻纻,唯出吉贝布。畜有牛,少马。其俗,非有官者不得上发裹头。又嫁娶初问婚,惟以槟榔为礼,多者至二百盘。或婚之时,唯以黄金为财,多者至二百两。妇人嫁讫则从夫姓。音乐有琵琶、横笛、铜钹、铁鼓、簧。吹蠡击鼓。死亡则焚尸,盛以金罂,沉之大海。

    明

    成祖永乐元年,遣使招谕满剌加国。

    按《明外史·满剌加传》:满剌加,在占城南。顺风八日至龙牙门,又西行二日即至。或云即古顿逊,唐哥罗富沙。永乐元年十月遣中官尹庆使其地,赐以织金文绮、销金帐幔诸物。其地无王,亦不称国,服属暹罗,岁输金四十两为赋。庆至,宣示威德及招徕之意。其酋拜里迷苏剌大喜,遣使随庆入朝贡方物。

    永乐三年,满剌加遣使入贡,封为满剌加国王。按《明外史·满剌加传》:永乐三年九月,至京师。帝嘉之,封为满剌加国王,赐诰印、?币、袭衣、黄盖,复命庆往。其使者言:王慕义,愿同中国列郡,岁效职贡,请封其山为一国之镇。帝从之。制碑文,勒山上,末缀以诗曰:西南钜海中国通,输天灌地亿载同。洗日浴月光景融,雨崖露石草木浓。金花宝钿生青红,有国于此民俗雍。王好善义思朝宗,愿比内郡依华风。出入导从张盖重,仪文裼袭礼虔恭。大书贞石表尔忠,尔国西山永镇封。山居海伯翕扈从,皇考陟降在彼穹。后天监视久益隆,尔众子孙万福崇。庆等再至,其王益喜,礼待有加。

    按《明会典》:永乐三年,其酋长拜里迷苏剌遣使奉金叶表朝贡,诏封为国王,给印诰,使者言:王慕义,愿同中国属郡,岁效职贡,又请封其国西山,诏封为镇国之山,御制碑文,赐之贡物犀角、象牙、玳瑁、玛瑙珠、鹤顶、金母鹤顶、珊瑚树、珊瑚珠、金镶戒指、鹦鹉、黑熊、黑猿、白麂、锁服、撒哈剌白苾布、姜黄布、撒都细布、西洋布、花缦、蔷薇露、栀子花、乌爹泥苏合油、片脑、沉香、乳香、黄速香、金银香、降真香、紫檀香、丁香、树香、木香、没药阿魏大枫子、乌木、苏木、番锡、番盐、黑小厮。

    按《明·一统志》:满剌加国在占城国南,其朝贡自广东以达于京师,前代不通中国。本朝永乐三年,其国王西利八儿速剌遣使朝贡,朝廷赐以印诰。

    按《广东通志》:满剌加国,古哥罗富沙也。汉时,常通中国,后为顿逊所羁属,顿逊在海崎山上,地方千里,城去海十里,有五王,并羁属扶南。去扶南可三千里,东界通交州,即古哥罗富沙也。其西界接天竺,徼外诸国,其国城接阇婆,故又名大阇婆,今称重迦罗。东有吉里地闷,故其处,旧不称国。自旧江顺风,八昼夜可至其国,傍海,山孤人少,受羁属于暹罗,每岁输金四十两为税。明永乐三年,其王西利八儿速剌遣使奉金叶表文来朝贡。

    满剌加国疆域在占城南,其朝贡自广东以达京师,贡献方物使回,令于广东布政司管待。

    永乐五年,满剌加入贡。

    按《明外史·满剌加传》:永乐五年九月,遣使入贡。永乐六年,满剌加入贡。

    按《明外史·满剌加传》:永乐六年,郑和使其国,旋入贡。永乐七年,册满剌加为国,封其将领为王。

    按《瀛涯胜览》:满剌加旧名五屿,以海有此山也。东南距海,西北皆岸,岸连山,地瘠卤,收穫殊寡,故未称国,隶暹罗。岁输金五十两,否则被伐。永乐七年己丑上命太监郑和册为满剌加国,赐其将领银印、冠服为王,自是不役属暹罗,携妻子赴京谢愿,修职贡上,赐舶还其境,有大溪灌王宫入海,跨溪桥之构亭于上约二十馀楹,交易者来集,俗尚回回,教持斋受戒。王以白缠首、青细花袍、蹑皮履、乘轿民间,男帕首、女撮髻于后,其体微黑,短衫束腰,以帨,风俗淳朴,民舍如暹罗,联榻趺坐业渔,刳木为舟,泛海而渔。婚丧类瓜哇,旁海有龟龙,患其龙高四尺,四足,身皆鳞甲,露长牙,遇之则齧。山出黑虎,比常虎差小,毛有暗花,文虎有能变人形者,白昼入市群行。觉者禽杀之,古城尸头蛮中国舶亦至其地,栫木为棚,辟四门鼓楼,夜巡以铃,内设重棚,有仓库,可贮货。五月中方发舶厥,产黄连香、乌木打、魔香,此香乃树脂堕地成,遇火即然。国人以当灯,及涂舟,水不能入。明莹者若金箔,曰损都卢,厮可作瑁珠,名水珀是已。花钖有场山,曰树沙。始其皮如葛,捣滤成粉,可作饭。渚生水草曰:茭,长如刀状,韧坚,其子类荔枝,大若鸡子,以酿酒曰:茭。酒亦醉人,叶可作簟席,果有:甘蔗、芭蕉子、波罗密、野荔枝之类。蔬有:葱、姜、蒜、芥、东瓜、西瓜之属,牛、羊、鸡、鸭、罕有,驴马无。〈按《明外史》:三年已封为国王,此作七年,始图其地为国,赐将领为王,两说不同,

    今并存之。

    〉

    按《明会典》:满剌加国,筵宴二次,使臣回至广东,布政司管待一次。永乐间,使臣回,经过府州管待。七年,命正使太监郑和等,统官兵二万七千馀人,驾海舶四十八艘,往诸番彝,开读赏赐,诏封为满剌加国王,赐银印、冠带、袍服,且建碑立界,暹罗始不敢侵扰。正统间使臣回洛宁、江西布政司、广东布政司管待。永乐九年,满剌加率其妻子入朝奉贡,上御奉天门,宴赉有加。

    按《明外史·满剌加传》:永乐九年,满剌加王率妻子陪臣五百四十馀人来朝。抵近郊,命中官海寿、礼部郎中黄裳等宴劳,有司供张会同馆。入朝奉天殿,帝亲宴之,妃以下宴他所。光禄日致牲牢上尊,赐王金绣龙衣二袭、麒麟衣一袭,金银器、帷幔衾裯悉具,妃以下皆有赐。将归,赐王玉带、仪仗、鞍马,赐妃冠服。频行,赐宴奉天门,再赐玉带、仪仗、鞍马、黄金百、白金五百、钞四十万贯、钱二千六百贯、锦绮纱罗三百匹、帛千匹、浑金文绮二、金织通袖膝襕二;妃及子侄陪臣以下,宴赐有差。礼官饯于龙江驿,复赐宴龙潭驿。按《明会典》:九年,王来朝,赐王妃及其子侄陪臣傔从?缎、纱罗、袭衣有差,王还国,赐王妃冠服及银钞、锦绮纱、罗等物,陪臣赏赐有差,以后定例回赐国王?缎十,表里纱罗各四匹,锦二匹,王妃?缎五,表里纱三匹,差来正副使,并头目初到,每人赏织金罗衣一套,靴袜各一双,正赏?缎四,表里纱罗各二匹,折钞绢四匹,织金纻丝衣一套。通使总管人等初到,每人素罗衣一套,靴袜各一双,正赏绫三匹,折钞绢六匹,素纻丝衣一套。番伴初到,每人绢衣一套,靴袜各一双,正赏折钞绢二匹,绵布二匹,伴袄裤鞋各一副。其正副使、通事人等,给赐冠带及给换例与暹罗国同。正贡外附来货物皆给价,其馀货物许令贸易。按《明·一统志》:九年,其嗣王拜里迷苏剌亲率其妻子来朝,厚赉而还,自是朝贡不绝。

    按《广东通志》:九年七月,嗣王拜里迷苏剌率其妻子陪臣五百四十馀人来朝。上闻之,念其轻去乡土,跋涉海道,即遣中官海寿,礼部郎中黄裳等往宴劳之。复命有司供张会同馆,既至奉表入见,并献方物,上御奉天门,宴劳之,别宴王妃及陪臣等。仍命光禄寺日给牲牢,上尊命,礼部赐王妃八儿迷速里及其子侄、陪臣傔从文绮纱罗袭衣有差。九月拜里迷苏剌辞归,赐宴于奉天门,别宴王妃、陪臣等,赐敕劳王厚赐之,并及其妻子、陪臣、敕曰:王涉海数万里至京师,坦然无虞,盖王之忠诚,神明所祐。朕与王相见甚驩,固当且留,但国人在望,宜往慰之。今天气向寒,顺风南帆,实维厥时,王途中善饮食、善调护,以副朕眷念之怀。

    永乐十年,满剌加王侄入谢,旋又入贡。

    按《明外史·满剌加传》:永乐十年夏,其侄入谢。及辞归,命中官甘泉偕往,旋又入贡。

    永乐十二年,满剌加国王薨,其子入朝告其父讣,即命袭封。

    按《明外史·满剌加传》:永乐十二年,王子母斡撒干的儿沙来朝,告其父讣。即命袭封,赐金币。嗣后,或连岁,或间岁入贡以为常。

    按《明会典》:十二年,国王子母斡撒干的儿沙来朝,告父卒,命嗣封。

    按《广东通志》:十二年,国王母来宴,赐如王妃。

    永乐十七年,满剌加王率妻子陪臣入朝谢恩,诉暹罗见侵,诏戒谕暹罗。

    按《明外史·满剌加传》:永乐十七年,王率妻子陪臣来朝谢恩。及辞归,诉暹罗见侵状。帝为赐敕谕暹罗,暹罗乃奉诏。

    永乐二十二年,满剌加王子以嗣位,率妻子入朝。按《明外史·满剌加传》:永乐二十二年,西里麻哈剌以父没嗣位,率妻子陪臣来朝。

    宣宗宣德六年,满剌加遣使入,诉暹罗见侵,阻贡道

    之故,命郑和赍敕戒谕暹罗。

    按《明外史·满剌加传》:宣德六年遗使者来言:暹罗谋侵本国,王欲入朝,惧为所阻,欲奏闻,无能书者,令臣三人附苏门荅剌贡舟入诉。帝命附郑和舟归国,因令和赍敕谕暹罗,责以辑睦邻封,毋违朝命。初,三人至,无贡物,礼部例不当赏。帝曰:远人越数万里来愬不平,岂可无赐。遂赐袭衣、?币,如贡使例。

    宣德八年,满剌加国王率妻子陪臣来朝。

    按《明外史·满剌加传》:宣德八年,王率妻子陪臣来朝。抵南京,天已寒,命俟春和北上,别遣人赍敕劳赐王及妃。洎入朝,宴赉如礼。及还,有司为治舟。王复遣其弟贡驼马方物。时英宗已嗣位,而王犹在广东。赐敕奖王,命守臣送还国。因遣古里、真腊等十一国使臣,附载偕还。

    按《明会典》:宣德八年,国王朝贡,广东布政司,并南雄、赣州、临江、淮安、济宁各府州茶饭管待,至通州,令行在光禄寺办送茶饭接待。

    英宗正统十年,满剌加国使者请赐其王敕书伞盖,又说欲亲诣阙下,乞赐巨舟,皆从之。

    按《明外史·满剌加传》:正统十年,其使者请赐王息力八密息瓦儿丢八沙护国敕书及蟒服、伞盖,以镇服国人。又言:王欲亲诣阙下,从人多,乞赐一巨舟,以便远涉。帝悉从之。

    按《明会典》:正统十年以后,屡遣使来贡,贡道由广东。

    代宗景泰六年,满剌加入贡,请封遣使兼赐冠服。

    按《明外史·满剌加传》:景泰六年,速鲁檀无答佛哪沙贡马及方物,请封为王。诏给事中王晖往。已,复入贡,言所赐冠带燬于火。命制皮弁服、红罗常服及犀带纱帽予之。

    英宗天顺三年,满剌加国入贡请封。

    按《明外史·满剌加传》:天顺三年,王子苏丹芒速沙遣使入贡,命给事中陈嘉猷等往封之。越二年,礼官言:嘉猷等浮海二日,至乌猪洋,遇飓风,舟坏,飘六日至清澜守禦所获救。敕书无失,诸赐物悉沾水。乞重给,令使臣复往。从之。

    按《明会典》:天顺三年,其王嗣子请封,遣使行礼。按明《一统志》:天顺三年,国王无答佛哪沙卒,其子苏丹芒速沙请命,复遣使赍诏往封焉。

    宪宗成化十年,满剌加入贡。

    按《明外史·满剌加传》:成化十年,给事中陈峻册封占城王,遇安南兵据占城不得入,以所赍物至满剌加,谕其王入贡。其使者至,帝喜,赐敕嘉奖。

    成化十七年,安南劫满剌加贡使,贡使至阙讼之,敕责安南,遣官册封马哈木沙为王。

    按《明外史·满剌加传》:成化十七年九月,贡使言:成化五年,贡使还,飘抵安南境,多被杀,馀黥为奴,幼者加宫刑。今已据占城地,又欲吞本国。本国以皆为王臣,未敢与战。适安南贡使亦至,满剌加使臣请与廷辨。兵部言事属既往,不足深较。帝乃因安南使还,敕责其王,并谕满剌加,安南复侵陵,即整兵待战。寻遣给事中林荣、行人黄乾亨册封王子马哈木沙为王。二人溺死,赠官赐祭,予荫,恤其家,馀敕有司海滨招魂祭,亦恤其家。复遣给事中张晟、行人左辅往。晟卒于广东,命守臣择一官为辅副,以终封事。

    武宗正德三年,江西人萧明举等,劫杀满剌加贡使。事发,伏诛,佛郎机恃强,夺满剌加之地。

    按《明外史·满剌加传》:正德三年,使臣端亚智等入贡。其通事亚刘,本江西万安人萧明举,负罪逃入其国,赂大通事王永、序班张字,谋往浡泥索宝。而礼部吏侯永等亦受赂,伪为符印,扰邮传。还至广东,明举与端亚智辈争言,遂与同事彭万春等劫杀之,尽取其财物。事觉,逮入京。明举凌迟,万春等斩,王永减死罚米三百石,与张字、侯永并戍边,尚书白钺以下皆议罚。刘瑾因此罪江西人,减其解额五十名,仕者不得任京职。其后佛郎机强,举兵侵夺其地,王苏端妈末出奔,遣使告难。时世宗已嗣位,敕责佛郎机,令还其故土。而谕暹罗诸国王以救灾恤邻之义,迄无应者,满剌加竟为所灭。时佛郎机亦遣使朝贡请封,抵广东,守臣以其国素不列《王会》,羁其事以闻。诏予方物之直遣归,后改名麻六甲云。满剌加所贡物有玛瑙、珍珠、玳瑁、珊瑚树、鹤顶、金母鹤顶、琐服、白苾布、西洋布、撒哈剌、犀角、象牙、黑熊、黑猿、白麂、火鸡、鹦鹉、片脑、蔷薇露、苏合油、栀子花、乌爹泥、沉香、速香、金香、阿魏之属。有山出泉流为溪,土人淘沙取锡煎成块曰斗锡。田瘠少收,民皆淘沙捕鱼为业。气候朝热暮寒。男女椎髻,身体黝黑,间有白者,唐人种也。俗淳厚,市道颇平。自为佛郎机所破,其风顿殊。商舶希至,多直诣苏门答剌。然必取道其国,率被邀劫,路几断。其自贩于中国者,则直达广东香山澳,接迹不绝云。

    满剌加部纪事

    《无锡县志》:俞尚书溥初官都府参军,奉使满剌加国,历三年乃归,得卜龟术,选巨龟藏之秘室。饮以清泉,饲以绿苔,岁可用一卜。将卜先斋七日,以薄漆涂龟,腹俟其漆裂如灼文,以验吉凶。胜于火灼,溥得二龟,一长尺有三寸,一长尺有半寸,又携得二种药,一名阿止儿,状如苦参,疗内伤。一名阿息,类地骨皮,治金疮。

    《坤舆图说》:满剌加国地不甚广,为海商辐辏。正在赤道下,春秋二分气候极热,赖无日不雨,故可居。产象及胡椒,佳果木终岁不绝,人良善,不事生业,或弹琵琶閒游。

    僬侥部汇考一〈周饶〉

    后汉

    安帝永初元年春三月己卯,永昌徼外僬侥种夷贡献内属。

    按《后汉书·安帝本纪》云云。

    明成祖永乐十七年,僬侥国贡献。

    按《广东通志》:僬侥乃永昌徼外彝,其人长三尺,而诸蕃黑小厮或充贡物,而咳首等种,大抵皆海獠也。

    僬侥部汇考二

    《山海经》

    《海外南经》

    周饶国,其为人短小,冠带。一曰僬侥国在三首东。

    〈注〉其人长三尺,穴居,能为机巧,有五谷也。〈又〉《外传》曰:焦侥民长三尺,短之至也。诗含神雾曰从中州以东四十万里,得焦侥国人,长尺五寸也。

    《大荒南经》

    有小人,名曰焦侥之国,几姓,嘉谷是食。

    〈注〉皆长三尺。〈按西方僬侥尧时入贡,或即此国在西南方,或西方、南方各有僬侥,皆无考,姑并存之。〉

    板楯蛮部汇考

    后汉

    灵帝光和二年冬十月,巴郡板楯蛮叛,遣御史中丞萧瑗督益州刺史讨之,不剋。

    按《后汉书·灵帝本纪》云云。按《南蛮传》:板楯蛮夷者,秦昭襄王时有一白虎,常从群虎数游秦、蜀、巴、汉之境,伤害千馀人。昭王乃重募国中有能杀虎者,赏邑万家,金百镒。时有巴郡阆中夷人,能作白竹之弩,乃登楼射杀白虎。昭王嘉之,而以其夷人,不欲加封,乃刻石盟要,复夷人顷田不租,十妻不算,伤人者论,罪杀人者得以倓钱赎死。盟曰: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夷人安之。至高祖为汉王,发夷人还伐三秦。秦地既定,乃遣还巴中,复其渠帅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姓,不输租赋,馀户乃岁入賨钱,口四十。世号为板楯蛮夷。阆中有渝水,其人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数陷阵。俗喜歌舞,高祖观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命乐人习之,所谓巴渝舞也。遂世世服从。至于中兴,郡守常率以征伐。桓帝之世,板楯数反,太守蜀郡赵温以恩信降服之。灵帝光和三年,巴郡板楯复叛,寇掠三蜀及汉中诸郡。灵帝遣御史中丞萧瑗督益州兵讨之,连年不能剋。帝欲大发兵,乃问益州计吏,考以征讨方略。汉中上计程包对曰:板楯七姓,射杀白虎立功,先世复为义人。其人勇猛,善于兵战。昔永初中,羌入汉川,郡县破坏,得板楯救之,羌死败殆尽,故号为神兵。羌人畏忌,传语种辈,勿复南行。至建和二年,羌复大入,实赖板楯连战破之。前车骑将军冯绲南征武陵,虽受丹阳精兵之锐,亦倚板楯以成其功。近益州郡乱,太守李颙亦以板楯讨而平之。忠功如此,本无恶心。长吏乡亭更赋至重,仆役箠楚,过于奴虏,亦有嫁妻卖子,或乃至自颈割。虽陈冤州郡,而牧守不为通理。阙庭悠远,不能自闻。含怨呼天,叩心穷谷。愁苦赋役,困罹酷刑。故邑落相聚,以致叛戾。非有谋主僭号,以图不轨。今但选明能牧守,自然安集,不烦征伐也。帝从其言,遣太守曹谦宣诏赦之,即皆降服。

    按《汉中士女志》:程苞,字元道,南郑人也。光和二年上计吏,时巴郡板楯反,军旅数起,征伐频劳。天子患之,访问益州计,考以方略。苞对言:板楯忠勇,立功先汉,为帝义民,羌入汉中,辄蒙其力,东征南战,世有功劳。由不料恤,以致叛乱,非有僭盗,能相群杀。兵临之,未必卒得。不如但选明能太守,恩信怀服,自然安定矣。天子从之。卒如其言。后在道卒。

    光和五年秋七月,巴郡板楯蛮诣太守曹谦降。

    按《后汉书·灵帝本纪》云云。

    中平五年,板楯蛮复叛,遣别部司马赵瑾讨平之。

    按《后汉书·灵帝本纪》云云。按《南蛮传》:中平五年,巴郡黄巾贼起,板楯蛮夷因此复叛,寇掠城邑,遣西园上军别部司马赵瑾讨平之。

    林邑部汇考一

    晋

    武帝泰始四年,林邑国遣使来献。

    按《晋书·武帝本纪》云云。

    太康五年,林邑国遣使来献。

    按《晋书·武帝本纪》云云。按《林邑传》:林邑国本汉时象林县,则马援铸柱之处也,去南海三千里。后汉末,县功曹姓区,有子曰连,杀令自立为王,子孙相承。其后王无嗣,外孙范熊代立。熊死,子逸立。其俗皆开地户以向日,至于居止,或东西无定。人性凶悍,果于战斗,便山习水,不闲平地。四时暄暖,无霜无雪,人皆裸露徒跣,以黑色为美。贵女贱男,同姓为婚,妇先娉婿。女嫁之时,著迦盘衣,横幅合缝如井栏,首戴宝花。居丧剪鬓谓之孝,燔尸中野以为葬。其王服天冠,被缨络,每听政,子弟侍臣皆不得近之。自孙权以来,不朝中国。至武帝太康中,始来贡献。

    按《梁书·林邑本传》:林邑国者,本汉日南郡象林县,古越裳之界也。伏波将军马援开汉南境,置此县。其地纵广可六百里,城去海百二十里,去日南界四百馀里,北接九德郡。其南界,水步道二百馀里,有西国夷亦称王,马援植两铜柱表汉界处也。其国有金山,石皆赤色,其中生金。金夜则出飞,状如萤火。又出玳瑁、贝齿、吉贝、沉木香。吉贝者,树名也,其华成时如鹅毳,抽其绪纺之以作布,洁白与纻布不殊,亦染成五色,织为班布也。沉木者,土人斫断之,积以岁年,朽烂而心节独在,置水中则沉,故名曰沉香。次不沉不浮者,曰香也。汉末大乱,功曹区达,杀县令自立为王。传数世,其后王无嗣,立外甥范熊。熊死,子逸嗣。

    按《水经注》:林邑之号,建国初起自汉末初平之乱,人怀异心,象林功曹姓区,有子名连,攻其县,杀令自号为王,值世乱离,林邑遂立,后乃袭代传位子孙,三国鼎争,未有所附,吴有交土与之邻接,进侵寿泠以为疆界,自区连以后,国无文史,失其纂代世数难详,宗引灭绝,无复种裔,外孙范熊代立,人情乐推后,熊死,子逸立。

    成帝咸康三年,林邑国王范逸死,奴文篡立。

    按《晋书·成帝本纪》不载。按《林邑传》:咸康二年,范逸死,奴文篡位。文,日南西卷县夷帅范椎奴也。尝牧牛涧中,获二鲤鱼,化成铁,用以为刀。刀成,乃对大石嶂而之曰:鲤鱼变化,冶成双刀,石嶂破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