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最新章节!

    安南部汇考二

    唐

    高祖武德五年,始以安南都护府,属岭南道。

    按《唐书·高祖本纪》不载。按《地理志》:安南中都护府,本交趾郡,武德五年曰交州,治交趾。

    按《广东通志》:安南国,古交趾也。献帝建安中,改为交州;吴孙权分交州为广州,而徙交州治龙编;晋、宋、齐、梁、陈、隋并因之;唐初,改安南都护府,属岭南道,安南之名始此。 交趾郡为交州分武峨州、粤州、芝州。九真郡为爱州分福禄州、长州。日南郡为驩州分峰州、陆州、汤州,又有禺州、岩州,凡一十二州。

    懿宗咸通元年十二月戊申,云南蛮寇安南。

    咸通三年十一月,云南蛮寇安南。

    咸通四年正月,云南蛮陷安南,蔡袭死之。二月,拜十六陵。秦州经略使高骈为安南经略招讨使。

    咸通六年五月,高骈及云南蛮战于邕州,败之。按以上俱《唐书·懿宗本纪》云云。

    咸通七年十月,高骈克安南。

    按《唐书·懿宗本纪》云云。按《高骈传》:咸通中,帝将复安南,拜骈为都护,召还京师,见灵台殿。于是容管经略使张茵不讨贼,更以茵兵授骈。骈过江,约监军李维周继进。维周拥众壁海门,骈次峰州,大破南诏蛮,收所获赡军。维周忌之,匿捷书不奏。朝廷不知骈问百馀日,诏问状。维周劾骈玩敌不进,更命右武卫将军王晏权往代骈。俄而骈拔安南,斩蛮帅段酋迁,降附诸洞二万计。晏权方挟维周发海门,檄骈北归。而骈遣王惠赞传酋迁首京师,见艟舻甚盛,乃晏权等,惠赞惧夺其书,匿岛中,间关至京师。天子览书,御宣政殿,群臣皆贺,大赦天下。进骈检校刑部尚书,仍镇安南,以都护府为静海军,授骈节度,兼诸道行营招讨使。始筑安南城。由安南至广州,江漕梗险,多巨石,骈募工劖治,由是舟济安行,储饷毕给。又使者岁至,乃凿道五所,置兵护送。其径青石者,或传马援所不能治。既攻之,有雷震碎其石,乃得通,因名道曰天威。

    后梁

    末帝贞明 年,安南送款于梁。

    按《五代史·梁本纪》不载。按《广东通志》:五季,梁贞明中为土豪曲承美所据,送款于梁,得节度使。时南汉擅命岭表,遣将李知顺伐承美,执之,乃平,有其地,寻为爱州将杨延艺所据,后州将吴昌岌夺之,传其弟昌文。

    宋

    太祖乾德 年,安南上表内附。

    按《宋史·太祖本纪》不载。按《广东通志》:宋乾德初,昌文死,吴处玶等争立,管内大乱。有丁部领者平之,自称大胜王,私署其子琏为节度使。闻南汉平,上表内附。

    开宝六年夏五月己巳,交州丁琏遣使贡方物。

    按《宋史·太祖本纪》云云。按《交阯本传》:交阯,本汉初南越之地。汉武平南越,分其地为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凡九郡,置交阯刺史以领之。后汉置交州,晋、宋、齐、梁、陈因之,又为交阯郡。隋平陈,废郡置州;炀帝初,废州置郡。唐武德中,改交州总管府;至德中,改安南都护府。梁贞明中,土豪曲承美专有其地,送款于末帝,因授承美节钺。时刘隐擅命岭表,遣将李知顺伐承美,执之,乃并有其地。后有杨延艺、绍洪皆受广南署,继为交阯节度使。绍洪卒,州将吴昌岌遂居其位。昌岌死,其弟昌文袭。乾德初,昌文死,其参谋吴处玶、峰州刺史矫知护、武宁州刺史杨晖、牙将杜景硕等争立,管内一十二州大乱。部民啸聚,起为寇盗,攻交州。先是,杨延艺以牙将丁公著摄驩州刺史兼禦蕃都督,部领即其子也。公著死,部领继之。至是,部领与其子琏率兵击败处玶等,贼党溃散,境内安堵,交民德之,乃推部领为交州帅,号曰大胜王,署其子琏为节度使。凡三年,逊琏位。琏立七年,闻岭表平,遂遣使贡方物,上表内附。制以权交州节度使丁琏以检校太师充静海军节度使、安南都护。又诏以进奉使郑琇、王绍祚并为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

    开宝八年五月甲午,安南都护丁琏遣使来贡。按《宋史·太祖本纪》云云。按《交阯本传》:八年,遣使贡犀、象、香药。朝廷议崇宠部领,降制曰:率土来王,方推以恩信;举宗奉国,宜洽于封崇。眷拱极之外臣,举显亲之茂典。尔部领世为右族,克保遐方;夙慕华风,不忘内附。属九州混一,五岭廓清,靡限溟涛,乐输琛赆,嘉乃令子,称吾列藩。特被鸿私,以旌义训。介尔眉寿,服兹宠章。可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封交阯郡王。

    按《广东通志》:八年,诏封部领为交阯郡王琏为节度、安南都护,自此始为蕃彝矣。

    太宗太平兴国 年,安南来贡。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按《交阯本传》:太宗即位,琏又遣使以方物来贺。

    太平兴国 年,安南大将黎桓擅权废主,太宗议欲举兵。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按《交阯本传》:部领及琏既死,琏弟璿尚幼,嗣立,称节度行军司马权领军府事。大将黎桓擅权树党,渐不可制,却迁璿于别第,举族禁锢之,代总其众。太宗闻之,怒,乃议举兵。

    按《广东通志》:部领及琏死,琏弟璿立尚幼,大将黎桓篡之。丁氏传世共十一年。

    太平兴国五年,诏讨交州黎桓。

    按《宋史·太宗本纪》:五年秋七月丁未,讨交州黎桓,命兰州团练使孙全兴、八作使张浚、左监门卫将军崔亮、宁州刺史刘澄、军器库副使贾湜、閤门祗候王僎并为部署。全兴、浚、亮由邕州,澄、湜、僎由廉州,各以其众致讨。九月癸卯,黎桓遣使为丁璿上表求袭位。冬十一月庚子朔,安南静海军节度行军司马、权知州事丁璿上表求袭位,不报。十二月乙酉,交州行营与贼战,大破之。 按《交阯本传》:太平兴国五年秋,诏以兰州团练使孙全兴、八作使张璿、左监门卫将军崔亮为陆路兵马部署,自邕州路入;宁州刺史刘澄、军器库副使贾湜、供奉官閤门祗候王僎为水路兵马部署,自广州路入。是冬,黎桓遣牙校江巨湟赍方物来贡,仍为丁璿上表曰:臣族本蛮酋,辟处海裔,修职贡于宰旅,假节制于方隅。臣之父兄,代承阃寄,谨保封略,罔敢怠遑。爰暨沦亡,将坠堂构,将吏耆耋,乃属于臣,俾权军旅之事,用安夷落之众。土俗犷悍,恳请愈坚,拒而弗从,虑其生变。臣已摄节度行军司马权领军府事,愿赐真秩,令备列藩,干冒宸扆,伏增震越。上察其欲缓王师,寝而不报。王师进讨,破贼万馀众,斩首二千馀级。

    太平兴国六年三月壬戌,交州行营破贼于白藤江口,获战船二百艘,知邕州侯仁贵死之。会炎瘴,军士多死者,转运使许仲宣驿闻,诏班师。诏斩刘澄、贾湜于军中,徵孙全兴下狱。

    按《宋史·太宗本纪》云云。按《交阯本传》:六年春,又破贼于白藤江口,斩首千馀级,获战舰二百艘,甲胄万计。转运使侯仁宝〈《本纪》作贵〉率前军先进,全兴等顿兵花步七十日以候澄,仁宝累促之,不进。及澄至,并军由水路至多罗村,不遇贼,复擅回花步。桓诈降以诱仁宝,遂为所害。转运使许仲宣驰奏其事,遂班师。上遣使就劾澄、湜、僎,澄寻病死,戮湜等邕州市。全兴至阙,亦下吏诛,馀抵罪有差。仁宝赠工部侍郎。

    太平兴国七年春三月,交州以王师致讨,遣使来谢。按《宋史·太宗本纪》云云。按《交阯本传》:七年春,桓惧朝廷终行讨灭,复以丁璿为名,遣使贡方物,上表谢罪。

    太平兴国八年五月丁卯,黎桓自称三使留后,遣使来贡,并上丁璿让表。诏谕桓送璿母子赴阙,不听。按《宋史·太宗本纪》云云。按《交阯本传》:八年,桓自称权交州三使留后,遣使贡方物,并以璿表来上,帝赐桓诏曰:丁氏传袭三世,保据一方,卿既受其倚毗,为之心膂,克徇邦人之请,无负丁氏之心。朕且欲令璿为统帅之名,卿居副贰之任,剸裁制置,悉系于卿。俟丁璿既冠,有所成立,卿之辅翼,令德弥光,崇奖忠勋,朕亦何吝。若丁璿将材无取,童心如故,然其奕世绍袭,载绵星纪,一旦舍去节钺,降同士伍,理既非便,居亦靡安。诏到,卿宜遣丁璿母子及其亲属尽室来归。俟其入朝,便当揆日降制,授卿节旄。凡兹两途,卿宜审处其一。丁璿到京,必加优礼。今遣供奉官张宗权赍诏谕旨,当悉朕怀。亦赐璿诏书如旨。时黎桓已专据其土,不听命。是岁五月上言,占城国水陆象马数万来寇,率所部兵击走之,俘斩千计。

    雍熙二年二月戊寅,权交州留后黎桓遣使来贡。

    按《宋史·太宗本纪》云云。按《交阯传》:雍熙二年,遣牙校张绍冯、阮伯簪等贡方物,继上表求正领节镇。雍熙三年冬十月庚申,诏以权静海军留后黎桓为本军节度。

    按《宋史·太宗本纪》云云。按《交阯本传》:三年秋,又遣使贡方物。儋州言,占城国人蒲罗遏率其族百馀众内附,言为交州所逼故也。是岁十月,制曰:王者懋建皇极,宠绥列藩。设邸京师,所以盛会同之礼;胙土方面,所以表节制之雄。矧兹跕鸢之隅,克修设羽之贡,式当易帅,爰利建侯,不忘请命之恭,用举酬劳之典。权知交州三使留后黎桓,兼资义勇,特禀忠纯,能得邦人之心,弥谨藩臣之礼。往者,丁璿方在童幼,昧于抚绥。桓乃肺腑之亲,专掌军旅之事,号令自出,威爱并行。璿尽解三使之权,以徇众人之欲。远输诚款,求领节旄。士燮彊明,化越俗而咸乂;尉佗恭顺,禀汉诏以无违。宜正元戎之称,以列通侯之贵,控抚夷落,对扬天休。可检校太保、使持节、都督交州诸军事、安南都护,充静海军节度、交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封京兆郡侯,食邑三千户,仍赐号推诚顺化功臣。遣左补阙李若拙、国子博士李觉为使以赐之。 按《李若拙传》:若拙,雍熙三年,假秘书监使交州。先是,黎桓制度踰僭。若拙既入境,即遣左右戒以臣礼,繇是桓听命,拜诏尽恭。燕飨日,以奇货异物列于前,若拙一不留盼。取先陷蛮使邓君辨以归,礼币外,不受其私觌。使还,上谓其不辱命。迁起居舍人。

    端拱元年夏四月己丑,加静海军节度使黎桓检校太尉。闰五月丁酉,交州黎桓遣使来贡。

    按《宋史·太宗本纪》云云。按《交阯本传》:端拱元年,加桓检校太尉,进邑千户,实封五百户。遣户部郎中魏庠、虞部员外郎直史馆李度往使焉。

    淳化元年冬十月甲辰,交州黎桓遣使来贡。

    按《宋史·太宗本纪》云云。按《交阯传》:淳化元年夏,加桓特进,邑千户,实封四百户。遣左正言直史馆宋镐、右正言直史馆王世则又使焉。

    淳化二年,宋镐使交阯还,命条其地形及事迹以闻。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按《交阯本传》:淳化元年,加桓特进,邑千户,实封四百户。遣左正言宋镐等又使焉。明年,归阙,上令条列山川形势及??桓事迹以闻。镐等具奏曰:去岁秋末抵交州境,桓遣牙内都指挥使丁承正等以船九艘、卒三百人至太平军来迎,由海口入大海,冒涉风涛,颇历危险。经半月至白藤,径入海汊,乘潮而行。凡宿泊之所皆有茅舍三间,营葺尚新,目为馆驿。至长州渐近本国,桓张皇虚诞,务为誇诧,尽出舟师战棹,谓之军。自是宵征抵海岸,至交州仅十五里,有茅亭五间,题曰茅径驿。至城一百里,驱部民畜产,妄称官牛,数不满千,扬言十万。又广率其民混于军旅,以杂色之衣,乘船鼓噪。近城之山虚张白旗,以为陈兵之象。俄而拥从桓至,展郊迎之礼,桓敛马侧身,问皇帝起居毕,按辔偕行。时以槟榔相遗,马上食之,此风俗待宾之厚意也。城中无居民,止有茅竹屋数十百区,以为军营。而府署湫隘,题其门曰明德门。桓质陋而目眇,自言近岁与蛮寇接战,坠马伤足,受诏不拜。信宿之后,乃张筵饮宴。又出临海汊,以为娱宾之游。桓跣足持竿,入水标鱼,每中一鱼,左右皆叫噪欢跃。凡有宴会,预坐之人悉令解带,冠以帽子。桓多衣花缬及红色之衣,帽以真珠为饰,或自歌劝酒,莫能晓其词。尝令数十人扛大蛇长数丈,馈于使馆,且曰:若能食此,当治之为馔以献焉。又羁送二虎,以备纵观。皆却之不受。士卒殆三千人,悉黥其额曰天子军。粮以禾穗日给,令自舂为食。兵器止有弓弩、木牌、梭枪、竹枪,弱不可用。桓轻俛残忍,昵比小人,腹心阉竖五七辈错立其侧。好狎饮,以手令为乐。凡官属善其事者,擢居亲近左右,有小过亦杀之,或鞭其背一百至二百。宾佐小不如意,亦捶之三十至五十,黜为阍吏;怒息,乃召复其位。有木塔,其制朴陋,桓一日请同登游览。地无寒气,十一月犹衣夹衣挥扇云。

    淳化四年二月,静海军节度使黎桓封交阯郡王。按《宋史·太宗本纪》云云。按《交阯本传》:四年,进封桓交阯郡王。

    淳化五年三月,交阯郡王黎桓遣使来贡。

    按《宋史·太宗本纪》云云。按《交阯本传》:五年,遣牙校费崇德等来修职贡。然桓性本凶狠,负阻山海,屡为寇害,渐失藩臣礼。

    至道元年,交阯入寇如洪镇,又寇邕州。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按《交阯本传》:至道元年春,广南西路转运使张观、钦州如洪镇兵马监押卫昭美皆上言,有交州战船百馀艘寇如洪镇,略居民,劫廪实而去。其夏,桓所管苏茂州,又以乡兵五千寇邕州所管缘山,都巡检杨文杰击走之。太宗志在抚宁荒服,不欲问罪。观又言,风闻??桓为丁氏斥逐,拥馀党山海间,失其所据,故以寇钞自给,今则桓巳死。观仍上表称贺。诏太常丞陈士隆、高品武元吉奉使岭南,因侦其事。士隆等复命,所言与观同。其实桓尚存,而传闻者之误,观等不能审覈。未几,有大贾自交阯回,具言桓为帅如故。诏劾观等,会观病卒,昭美、士隆、元吉抵罪。先是,钦州如洪、咄步、如昔等三镇皆濒海,交州潮阳民卜文勇等杀人,并家亡命至如昔镇,镇将黄令德等匿之。桓令潮阳镇将黄成雅移牒来捕,令德固不遣,因兹海贼连年剽掠。

    至道二年,遣使抚慰黎桓,赐以美玉带,桓北望顿首谢。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按《交阯本传》:二年,以工部员外郎、直史馆陈尧叟为转运使,因赐桓诏书。尧叟始至,遣摄雷州海康县尉李建中赍诏劳问桓。尧叟又至如昔,诘得匿文勇之由,尽擒其男女老少一百三十口,召潮阳镇吏付之,且戒勿加酷法。成雅得其人,以状谢尧叟。桓遂上章感恩,并捕海贼二十五人送于尧叟,且言已约勒溪洞首领,不得骚动。七月,太宗遣主客郎中、直昭文馆李若拙赍诏书,充国信使,以美玉带往赐桓。若拙既至,桓出郊迎,然其词气尚悖慢,谓若拙曰:向者劫如洪镇乃外境蛮贼也,皇帝知此非交州兵否。若使交州果叛命,则当首攻番禺,次击闽、越,岂止如洪镇而已。若拙从容谓桓曰:上初闻寇如洪镇,虽未知其所自,然以足下拔自交州牙校,授之制节,固当尽忠以报,岂有他虑。及见执送海贼,事果明白。然而大臣佥议,以为朝廷比建节帅,以宁海表,今既蛮贼为寇害,乃是交州力不能独制矣。请发劲卒数万,会交兵以剪灭之,使交、广无后患。上曰:未可轻举,虑交州不测朝旨,或致惊骇,不若且委黎桓讨击之,亦当渐至清谧。今则不复会兵也。桓愕然避席,曰:海贼犯边,守臣之罪也。圣君容贷,恩过父母,未加诛责。自今谨守职约,保永清于涨海。因北望顿首谢。

    至道三年三月,太宗崩,皇太子奉遗制即皇帝位。四月乙卯,静海军节度使、交阯郡王黎桓加兼侍中,进封南平王。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按《真宗本纪》云云。按《交阯本传》:真宗即位,进封桓南平王兼侍中。桓前遣都知兵马使阮绍恭、副使赵怀德,以金银七宝装交椅一、银盆十、犀角象牙五十枚、绢?布万匹来贡。诏陈于万岁殿太宗神御,许绍恭等拜奠。及回,赐桓带甲马,诏书慰奖。

    真宗咸平四年二月戊申,交州黎桓供驯犀、象。

    按《宋史·真宗本纪》云云。按《交阯本传》:咸平四年,又遣行军司马黎绍、留使副何庆常,以驯犀一、象二、象二、七宝装金瓶一来贡。其年钦州言,交州效诚场民及头首八州使黄庆集等数百人来投,有诏慰抚,遣还本道。广南西路言,黎桓迎受官告使黄成雅附奏,自今国朝加恩,愿遣使至本道,以宠海裔。先是,使至交州,桓即以供奉为辞,因缘赋敛。上闻之,止令疆吏召授命,不复专使〈按字典无此字〉。咸平六年三月辛卯朔,钦州言交州八州使黄庆集等来归。

    按《宋史·真宗本纪》云云。

    景德元年是岁,交州来贡。

    按《宋史·真宗本纪》云云。按《交阯本传》:景德元年,又遣其子摄驩州刺史明提来贡,恳求加恩使至本道慰抚遐裔,许之,仍以明提为驩州刺史。

    景德二年二月乙酉,遣使安抚交州。

    按《宋史·真宗本纪》云云。按《交阯本传》:二年上元节,赐明提钱,令与占城、大食使观灯宴饮,因遣工部员外郎邵晔充国信使。景德三年六月,知广州淩策请征交阯,不允。

    按《宋史·真宗本纪》:景德三年六月,知广州淩策请发兵定交阯乱,帝以??桓素修职贡,不欲伐丧,命遵前诏安抚。七月,邵晔上邕州至交阯水陆路及控制宜州山川等图,帝曰:祖宗辟土广大,惟当慎守,不必贪无用地,劳苦兵力。 按《交阯本传》:三年,桓卒,立中子龙钺。龙钺兄龙全劫库财而遁,其弟龙廷杀龙钺自立。龙廷兄明护率扶兰砦攻战。明提以国乱不能还,特诏广州优加资给。知广州淩策等言:桓诸子争立,众心离叛,头首黄庆集、黄秀蛮等千馀人以不从驱率,戮及亲族,来投廉州,请发本道二千人平之,庆集等愿为前锋。上以桓素忠顺,屡修职贡,今幸乱而伐丧,不可。就改国信使邵晔为缘海安抚使,令晓譬之。庆集等仍计口赐田粮。晔乃贻书交州,谕以朝廷威德,如其自相鱼肉,久无定位,偏师问罪,则黎氏尽灭矣。明护惧,即奉龙廷主军事。龙廷自称节度、开明王,遂欲修贡。晔以闻,上曰:遐荒异俗,不晓事体,何足怪也。令削去伪官。晔又言,头首黄庆集先避乱归化,其种族尚多,若复遣还,虑遭屠戮。诏以庆集隶三班,釐务于郴州,遂许入贡。 按《邵晔传》:景德中,假光禄卿,充交阯安抚国信使。会黎桓死,其子龙钺嗣立,兄龙全率兵劫库财而去,其弟龙廷杀钺自立,龙廷兄明护率扶兰砦兵攻战。晔驻岭表,以事上闻,改命为缘海安抚使,许以便宜设方略。晔贻书安南,谕朝廷威德,俾速定位。明护等即时听命,奉龙廷主军事。初,诏晔俟其事定,即以黎桓礼物改赐新帅。晔上言:怀抚外夷,当示诚信,不若俟龙廷贡奉,别加封爵而宠赐之。真宗甚嘉纳。使还,改兵部员外郎,赐金紫。〈又〉尝上《邕州至交州水陆路》及《宜州山川》等四图,颇详控制之要。

    景德四年七月乙亥,交州来贡,赐黎龙廷《九经》及佛氏书。辛巳,以龙廷为静海军节度、交阯郡王,赐名至忠。九月己巳,赐交阯郡王印及安南旌节。

    按《宋史·真宗本纪》云云。按《交阯本传》:四年,龙廷称权安南静海军留后,遣弟峰州刺史明昶、副使安南掌书记殿中丞黄成雅等来贡。会含光殿大宴,上以成雅坐远,欲稍升位著,访于宰相王旦,旦曰:昔子产朝周,周王飨以上卿之礼,子产固辞,受下卿之礼而还。国家惠绥远方,优待客使,固无嫌也。乃升成雅于尚书省五品之次。诏拜龙廷特进、检校太尉,充静海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安南都护,兼御史大夫、上柱国,仍封交阯郡王,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一千户。赐推诚顺化功臣,仍赐名至忠,给以旌节。又追赠桓中书令、南越王。进奉使黎明昶等并进秩。

    大中祥符元年正月乙酉,制加交阯郡王黎至忠功臣食邑。十二月辛亥,交阯郡王黎至忠加同平章事。按《宋史·真宗本纪》云云。按《交阯本传》:大中祥符元

    年,天书降,加翊戴功臣,食邑七百户,实封三百户。东封毕,加至忠同平章事,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大中祥符二年十二月,交州黎至忠贡驯犀。

    按《宋史·真宗本纪》云云。按《交阯本传》:二年,广南西路言,蛮人劫海口蜑户,如洪砦主李文著以轻兵袭逐,中流矢死。诏督安南捕贼。明年,执狄獠十三人以献。至忠又遣推官阮守疆以犀角、象齿、金银、纹缡等来贡。并献驯犀一。上以犀违土性,不可豢畜,却不纳。又以逆至忠意,使者既去,乃令纵之海澨。〈按传既曰二年则明

    年,宜为三年矣,而下又曰三年,且贡犀。《本纪》作二年十二月事,明年二字存疑。

    〉

    大中祥符三年春正月,交州黎至忠卒,以留后李公蕴为静海军节度使,封交阯郡王。

    按《宋史·真宗本纪》:大中祥符三年春二月癸巳,交州黎至忠卒,大校李公蕴自称留后。三月壬辰,以权静海军节度留后李公蕴为静海军节度,封交阯郡王,赐衣带、器币。十二月辛未,以太宗御书赐交州李公蕴。是岁,交州来贡。 按《交阯本传》:三年,遣使来朝,表求甲胄具装,诏从其请。又求互市于邕州,本道转运使以闻,上曰:濒海之民,数患交州侵寇,仍前止许廉州及如洪砦互市,盖为边隅控扼之所。今或直趋内地,事颇非便。诏令本道以旧制谕之。至忠才年二十六,苛虐不法,国人不附。大校李公蕴尤为至忠亲任,尝令以黎为姓。其年,遂图至忠,逐之,杀明提、明昶等,自称留后,遣使贡奉。上曰:黎桓不义而得,公蕴尤而效之,甚可恶也。然以其蛮俗不足责,遂用桓故事,制授特进、检校太傅,充静海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安南都护,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封交阯郡王,食邑三千户,实封一千户,赐推诚顺化功臣。公蕴又表求太宗御书,诏赐百轴。

    大中祥符四年,交州来贡。

    按《宋史·真宗本纪》云云。按《交阯本传》:四年,祀汾阴后土,公蕴遣节度判官梁任文、观察巡官黎再严以方物来贡,礼成,加公蕴同平章事,食邑一千户,实封四百户,任文等并优进秩。

    大中祥符五年,交州来贡。

    按《宋史·真宗本纪》云云。按《交阯本传》:五年夏,以进奉使李仁美为诚州刺史、陶庆文为太常丞,其从隶有道病死者,所赐附还其家。是冬,圣祖降,加公蕴开府仪同三司,食邑七百户,实封三百户,赐翊戴功臣。大中祥符七年秋七月辛丑,交州李公蕴败鹤拓蛮,献捷。

    按《宋史·真宗本纪》云云。按《交阯本传》:七年春,又加保节守正功臣,食邑一千户,实封四百户。诏交阯诸国使入贡者,所在馆饩供亿,务令丰备。其年,遣知唐州刺史陶硕等来贡。诏以硕为顺州刺史,充安南静海军行军司马;副使吴怀副为澄州刺史,充节度副使。先是,交州狄獠张婆看避罪来奔,知钦州穆重颖召之,至中路复拒焉,都巡检臧嗣遂令如洪砦犒以牢酒。交州侦知其事,因捕狄獠,故钞如洪砦,掠人畜甚众。诏转运司督公蕴追索,仍令疆吏自今不得诱召蛮獠致生事。公蕴或间岁或仍岁以方物入贡。

    天禧元年二月庚寅,进封李公蕴为南平郡王。

    按《宋史·真宗本纪》云云。按《交阯本传》:天禧元年,进封公蕴南平王,加食邑一千户,实封四百户。

    天禧二年,加李公蕴检校太尉。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按《交阯本传》:二年,加检校太尉,食邑一千户,实封四百户。每加恩皆遣使将命至其境上,仍赐器币、袭衣、金带、鞍马焉。

    乾兴元年二月戊午,真宗崩,遗诏太子即皇帝位。四月丙寅,交州来贡。是岁,南平王李公蕴遣使进贡。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按《仁宗本纪》云云。按《交阯本传》:仁宗即位,加公蕴检校太师。遣长州刺史李宽泰、都护副使阮守疆来贡。

    仁宗天圣五年,南平国王李公蕴遣人来贡。

    按《宋史·仁宗本纪》云云。

    天圣六年五月乙未朔,交阯寇边。

    按《宋史·仁宗本纪》云云。按《交阯本传》:天圣六年,遣驩州刺史李公显来贡,除叙州刺史。既而令其子弟及其婿申承贵率众内寇,诏广南西路转运司发溪峒丁壮讨捕之。

    天圣七年四月辛卯,南平王李公蕴卒,其子德政遣人来告,以为交阯郡王。

    按《宋史·仁宗本纪》云云。按《交阯本传》:公蕴,卒,年四十四。其子德政自称权知留后事,来告哀。赠公蕴为侍中、南越王,命本路转运使王惟正为祭奠使,又为赐官告使。除德政检校太尉、静海军节度使、安南都护、交阯郡王。

    天圣八年十二月辛丑,交阯王李德政加赐功臣。按《宋史·仁宗本纪》云云。

    天圣九年是岁,南平王李德政遣人谢加恩。

    按《宋史·仁宗本纪》云云。按《交阯本传》:天圣九年,遣知峰州刺史李偓佺、知爱州刺史帅日新等来谢,以偓佺为驩州刺史、日新为珍州刺史。

    明道元年,加李德政同平章事,遣使恭谢。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按《交趾本传》:明道元年,恭谢,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按《文献通考》:明道初,加同平章事。

    景祐元年六月壬辰,交州民六百馀人内附。是岁,南平王李德政献驯象二,诏还之。

    按《宋史·仁宗本纪》云云。按《交阯本传》:景祐中,郡人陈公永等六百馀人内附,德政遣兵千馀境上捕逐之。诏遣还,仍戒德政毋得辄诛杀。寻遣静海军节度判官陈应机、掌书记王惟庆来贡,以应机为太子中允、惟庆为大理寺丞,德政加检校太师。

    景祐三年是岁,南平王李德政来贡。

    按《宋史·仁宗本纪》云云。按《交阯本传》:三年,其甲峒及谅州、门州、苏茂州、广源州、大发峒、丹波县蛮寇邕州之思陵州、西平州、石西州及诸峒,略居人马牛,焚室庐而去。下诏责问之,且令捕酋首正其罪以闻。

    康定元年,交阯来贡。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按《交阯本传》:康定元年,遣知峰州刺史帅用和、节度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