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最新章节!

    柳城部汇考〈鲁陈 柳陈〉

    明

    成祖永乐五年,柳城万户瓦赤剌遣使来贡。

    按《明外史·柳城传》:柳城,一名鲁陈,又名柳陈城,即后汉柳中地,西域长史所治。唐置柳中县。西去火州七十里,东去哈密千里。经一大川,道旁多骸骨,相传有鬼魅,行旅早暮失侣,多迷死。出大川,渡渡沙,有山青红如火,山下有城屹然,广二三里,即柳城也。四面皆田园,流水环绕,树木阴翳。土宜穄麦豆麻,有桃李枣瓜胡芦之属。而葡萄最多,小而甘,无核,名锁子葡萄。畜有牛羊马驼。节候常和。土人淳朴,男子椎结,妇人蒙皂布,其语音类畏兀儿。永乐四年,刘帖木儿使别失八里,因命赍?币赐柳城酋长。五年,其万户瓦赤剌遣使来贡。

    永乐七年,柳城入贡。

    按《明外史·柳城传》:永乐七年,傅安自西域还,其酋复遣使随入贡。帝即命安赍绮帛报之。

    永乐十一年,柳城入贡。

    按《明外史·柳城传》:永乐十一年夏,遣使随白阿儿忻台入贡。其冬,万户观音奴再遣使随傅安入贡。永乐二十年,柳城贡羊。

    按《明外史·柳城传》:永乐二十年,与哈密共贡羊二千。

    宣宗宣德五年,柳城入贡。

    按《明外史·柳城传》:宣德五年,其头目阿黑把失来贡。

    英宗正统五年,柳城入贡。

    按《明外史·柳城传》:正统五年、十三年并入贡。自后不复至。柳城密迩火州、土鲁番,凡天朝遣使及其酋长入贡,多与之偕。后土鲁番强,二国并为所灭。

    按《明会典》:柳陈城五日下程一次,每十人羊鹅鸡各一只,酒七瓶,面十五斤,米五斗,果子二斗,饼四十个,蔬菜厨料。

    按《四译馆考》:鲁陈,一名柳城,古柳中县地。去哈密千里,中经大川,砂碛无水草,马牛过此辄死,大风倏起,人马相失,道旁多骸骨,有鬼魅,行人失侣,白昼迷亡,番人谓之旱海。出川西行至流沙河,河上有小冈,云风捲浮沙所积。道北火焰山,山色如火,城方二三里,四面多田园,流水环绕,树林荫翳,土宜穄麦、麻、豆,有小葡萄,甘甜无核,名琐子葡萄。气候和暖,风俗醇朴,人二种:男子削发戴小罩剌,妇女白布裹头者,回回也;男子椎髻,妇人蒙皂巾,垂髻于额者,畏兀儿也。

    火州部汇考〈哈剌〉

    明

    成祖永乐五年,火州遣使贡玉璞方物。

    按《明外史·火州传》:火州,又名哈剌,在柳城西七十里,土鲁番东三十里,即汉车师前王地。隋时为高昌国。唐太宗灭高昌,以其地为西州。宋时回鹘居之,尝入贡。元名火州,与安定、曲先诸卫统号畏兀儿,置达鲁花赤监治之。永乐四年五月,命鸿胪丞刘帖木儿护别失八里使者归,因赍?币赐其王子哈散。五年,即遣使贡玉璞方物。其使臣言,回回行贾京师者,甘、凉军士多私送出境,泄漏边务。帝命御史往按,且敕总兵官宋晟严束之。

    永乐七年,火州入贡。

    按《明外史·火州传》:永乐七年,遣使偕哈烈来贡。永乐十一年,火州入贡。

    按《明外史·火州传》:永乐十一年夏,都指挥白阿儿忻台使其国遣使偕俺的干、失剌思等九国来贡。其秋,命陈诚、李暹等以玺书、文绮、纱罗、布帛往劳之。永乐十三年,火州来贡。

    按《明外史·火州传》:永乐十三年冬,遣使随诚等来贡。自是久不至。

    英宗正统十三年,火州入贡。

    按《明外史·火州传》:正统十三年,复来贡,后遂绝。其地多山,青红若火,故名火州。气候热。五谷、畜产与柳城同。城方十馀里,僧寺多于民居。东有荒城,即高昌国都,汉戊己校尉所治。西北连别失八里。国小,不能自立,后为土鲁番所并。

    小葛兰部汇考〈附大葛兰〉

    明

    成祖永乐五年,小葛兰遣使入贡。

    按《明外史·小葛兰传》:小葛兰,其国与柯枝接境。自锡兰山西北行六昼夜可达。东大山,西大海,南北地窄,西洋小国也。永乐五年遣使附古里、苏门答剌入贡,赐其王锦绮、纱罗、鞍马诸物,其使者亦有赐。王及群下皆琐里人,奉释教。敬牛及他婚丧诸礼,多与锡兰同。俗淳。土薄,收穫少,仰给榜葛剌。郑和尝使其国。厥贡止珍珠伞、白绵布、胡椒。又有大葛兰,波涛湍悍,舟不可泊,故商人罕至。土黑坟,本宜谷麦,民懒事耕作,岁赖乌爹之米以足食。风俗、物产,多类小葛兰。按《明会典》:小葛兰国,永乐五年,遣使附苏门答剌等国朝贡,贡物珍珠伞、白绵布、胡椒,差中官给赐头目纻丝、纱罗共十一匹。

    按《瀛涯胜览》:小葛兰东连大山,馀方皆濒海,王乃锁里人也,尚浮屠,尊重象、牛,婚丧服用与锡兰同,自锡兰国别那里西北海行六昼夜始至,日餐多酥,用以和饭,市用金钱重二分,境土乃小国也。

    阿鲁部汇考〈哑鲁〉

    明

    成祖永乐五年阿鲁国遣使朝贡。

    按《明会典》:阿鲁国,在西南海中。永乐五年,其王速鲁唐忽先遣使附古里诸国朝贡,贡物象牙、熟脑,差中官给赐头目纻丝、纱罗共十匹。

    永乐九年,阿鲁遣使入贡。

    按《明外史·阿鲁传》:阿鲁,一名哑鲁,近满剌加。顺风三昼夜可达。风俗、气候大类苏门答剌。田瘠少收,盛艺芭蕉、椰子以为食。男女皆裸体,以布围腰。永乐九年,王速鲁唐忽先遣使附古里诸国入贡。赐其使冠带、?币、宝钞,其王亦有赐。

    永乐十年遣使至阿鲁国。

    按《明外史·阿鲁传》:永乐十年,郑和使其国。

    永乐十七年,阿鲁国王子段阿剌沙遣使入贡。永乐十九年,阿鲁国入贡。

    永乐二十一年,阿鲁国再入贡。

    按以上《明外史·阿鲁传》云云。

    宣宗宣德五年,遣使赐诸蕃亦及阿鲁国。

    按《明外史·阿鲁传》:宣德五年,郑和使诸蕃,阿鲁亦有赐。其后贡使不至。

    按《瀛涯胜览》:哑鲁南连大山,北距海,西距苏门答剌,自满剌加水行四昼夜可至。有淡水港,东连旷野,地宜早稻,其俗小,民业耕渔,风俗淳朴,婚丧礼与瓜哇、满剌加同。市易用小绵布曰:栲泥,米谷、牛羊、鸡鸭甚丰,乳酪亦多,国皆回回人也,厥产飞虎如猫犬,长毛,灰色肉翅如蝙蝠,飞亦不远,有黄连、香金、银香之类。

    加异勒部汇考

    明

    成祖永乐六年,遣中官郑和至加异勒国。

    按《明外史·加异勒传》:加异勒,西洋小国也。永乐六年,遣郑和赍敕招谕,赐以锦绮、纱罗。

    永乐九年,加异勒遣使入贡。

    按《明外史·加异勒传》:永乐九年,其酋长葛卜者麻遣使奉表,贡方物。命赐宴及冠带、?币、宝钞。

    永乐十年,复遣郑和使加异勒国。

    按《明外史·加异勒传》:永乐十年,和再使其国,后凡三入贡。

    按《明·一统志》:加异勒国,前代无考。本朝永乐中,国王者麻里奈那,遣其臣别里呆不来等来朝,并贡方物,

    宣宗宣德五年,遣郑和使其国。

    按《明外史·加异勒传》:宣德五年,和复使其国。

    宣德八年,加异勒偕阿丹等十一国来贡。

    按《明外史·加异勒传》:宣德八年,又偕阿丹等十一国来贡。

    甘巴里部汇考〈附阿拨把丹 小阿兰〉

    明

    成祖永乐六年,遣使赐甘巴里锦绮。

    按《明外史·甘巴里传》:甘巴里,西洋小国。永乐六年,郑和使其地,赐其王锦绮、纱罗。其邻境有阿拨把丹、小阿兰二国,亦以是年命郑和赍敕招谕,赐仝甘巴里。永乐十三年,甘巴里偕古里诸国来朝贡。

    按《明外史·甘巴里传》:永乐十三年,遣使偕古里柯枝、南浡利诸国来朝贡方物。

    永乐十九年,甘巴里遣使朝贡。

    按《明外史·甘巴里传》:永乐十九年,又偕加异勒、南浡利等十六国来贡,遣郑和报之。

    宣宗宣德五年,甘巴里遣使朝贡。

    按《明外史·甘巴里传》:宣德五年,和复招谕其国。王兜哇刺扎即遣使来贡,八年抵京师。

    英宗正统元年,甘巴里使人还国,赐敕劳之。

    按《明外史·甘巴里传》:正统元年,附瓜哇舟还国,赐敕劳其王。

    八答黑商部汇考

    明

    成祖永乐六年,八答黑商遣使朝贡。

    按《明外史·八答黑商传》:八答黑商,在俺都淮东北。城周十馀里。地广无险阻,山川明秀,人物朴茂。浮屠数区,壮丽如王居。西洋、西域诸贾多贩鬻其地,故民俗富饶。初为哈烈酋沙哈鲁之子所据。永乐六年命内官把太、李达赐其酋敕书?币,并及哈实哈儿、葛忒郎诸部,谕以往来通商之意,皆即奉命。自是,东西万里行旅无滞。

    按《明会典》:永乐六年,八答黑商遣使朝贡。

    永乐十二年,遣使至八答黑商。

    按《明外史·八答黑商传》:永乐十二年,陈诚使其国。永乐十八年,八答黑商遣使来贡。

    按《明外史·八答黑商传》:永乐十八年,遣使来贡,命诚及内官郭敬赍书往报。

    按《明会典》:八答黑商,永乐间,使臣四十人每日下程一次,羊二只,鹅二只,鸡五只,酒二十瓶,米五斗,面二十斤,果子二斗,烧饼四十个,糖饼四十个,蜜二斤,蔬菜厨料,三日一次添送羊一只,鹅一只,鸡二只,米五斗。

    英宗天顺五年,八答黑商遣使来贡。

    按《明外史·八答黑商传》:天顺五年,其王马哈麻遣使来贡。

    天顺六年八,答黑商遣使来贡。

    按《明外史·八答黑商传》:天顺六年,复贡。命使臣阿卜都剌袭父职,为指挥同知。

    俺都淮部汇考

    明

    成祖永乐八年,俺都淮遣使朝贡。

    按《明外史·俺都淮传》:俺都淮,在哈烈西北千三百里,东南去撒马儿罕亦如之。城居大村,周十馀里。地平衍无险,田土膏腴,民物繁庶,称乐土。自永乐八年至十四年,偕哈烈通贡。后不复至。

    按《明会典》:永乐八年,俺都淮遣使朝贡。

    董卜韩胡部汇考

    明

    成祖永乐九年,董卜韩胡酋长南葛遣使朝贡。

    按《明外史·董卜韩胡传》:董卜韩胡宣慰司,在四川威州之西,其南与天全六蕃接。永乐九年,酋长南葛遣使奉表入朝,贡方物。因言答隆蒙、碉门二招讨侵掠邻境,阻遏道路,请讨之。帝不欲用兵,降敕慰谕,使比年一贡,赐银印、冠带。

    英宗正统三年,董卜韩胡宣慰司乞以子克罗俄坚粲嗣,从之。

    按《明外史·董卜韩胡传》:正统三年,奏年老,乞以子克罗俄坚粲代,从之。凶狡,不循礼法。

    正统七年,董卜韩胡宣慰司乞封王,不许。

    按《明外史·董卜韩胡传》:正统七年,乞封王,赐金印,帝不许。命进秩镇国将军、都指挥同知,掌宣慰司事,给之诰命。益恃强,数与杂谷安抚及别思寨安抚饶蛒搆怨。

    正统十年,克罗俄坚粲擅执安抚司饶蛒,四川守臣上其事,诏责其专擅令,推择饶蛒族人为安抚,仍辖其地。

    按《明外史·董卜韩胡传》:正统十年八月,移牒四川守臣,谓:别思寨木父南葛故地,分界饶蛒父者。后饶蛒父事,私奏于朝,获设安抚司。迩乃伪为宣慰司印,自称宣慰使,纠合杂谷诸番,将侵噬己地。已拘执饶蛒,追出伪印,用番俗法剜去两目。谨以状闻。守臣上其事。帝遣使赍敕责其专擅,令与使臣推择饶蛒族人为安抚,仍辖其土地,且送还饶蛒,养之终身。正统十三年,董卜请别开贡道,不许。

    按《明外史·董卜韩胡传》:正统十三年十月,四川巡按张洪等奏:近接董卜宣慰文牒言:杂谷故安抚阿小妻毒杀其夫及子,又贿威州千户唐泰,诬己谋叛。今备物进贡,欲从铜门山西开山通道,乞官军于日驻迓之。臣等窃以为杂谷内联威州、保县,外邻董卜韩胡。杂谷力弱,欲抗董卜,实倚重于威、保。董卜势强,欲通威、保,却受阻于杂谷。以此雠杀,素不相能。铜门及日驻诸寨,乃杂谷、威、保要害地。董卜欺杂谷妻寡子弱,瞰我军远征麓川,假进贡之名,欲别开道路,意在吞灭杂谷,搆陷唐泰。所请不可许。乃下都御史寇深等计度,其议迄不行。时董卜比岁入贡,而所遣僧徒强悍不法,多携私物,强索舟车,骚扰道途,詈辱长吏。天子闻而恶之。

    代宗景泰元年,董卜侵杂谷及达思蛮长官司地。

    按《明外史·董卜韩胡传》:景泰元年赐敕切责。寻侵夺杂谷及达思蛮长官司地,掠其人畜,守臣不能制。景泰三年,以董卜韩胡入贡勤诚,进秩都指挥使,令其还二司侵地。

    按《明外史·董卜韩胡传》:景泰三年二月,朝议奖其入贡勤诚,进秩都指挥使,令还二司侵地及所掠人民。其酋即奉命,惟旧维州之地尚为所据。俄馈四川巡抚李匡银罂、金珀,求《御制大诰》、《周易》、《尚书》、《毛诗》、《小学》、《方舆胜览》、《成都记》诸书。匡闻之于朝,因言:唐时吐蕃求《毛诗》、《春秋》。于休烈谓,予之以书,使知权谋,愈生变诈,非中国之利。裴光庭谓,吐蕃久叛新服,因其所请,赐以《诗》、《书》,俾渐陶声教,化流无外。休烈徒知书有权略变诈,不知忠信礼义,皆从书出。明皇从之。今兹所求,臣以为予之便。不然彼因贡使市之书肆,甚不为难。惟《方舆》、《成都记》二书,形胜关塞所具,不可概予。帝如其言。寻以其还侵地,赐敕奖励。

    景泰六年,克罗俄坚粲死,命其子劄思坚粲藏卜为都指挥同知,掌宣慰司事。

    按《明外史·董卜韩胡传》:景泰六年,兵部尚书于谦等奏其僭称蛮王,窥伺巴,蜀,所上奏章语多不逊,且招集群番,大治戎器,悖逆日彰,不可不虑,宜敕守臣预为戒备,从之。未几克罗俄坚粲死,其子劄思坚粲藏卜遣使来贡,命为都指挥同知,掌宣慰司事。

    英宗天顺元年,劄思坚粲藏卜入贡,进秩都指挥使。按《明外史·董卜韩胡传》:天顺元年遣使入贡,乞封王。命如其父官,进秩都指挥使,仍掌宣慰司事。宪宗成化六年,定董卜韩胡三年或二年一贡,贡使不得过百人。

    按《明外史·董卜韩胡传》:成化五年,四川三司奏:保县僻处极边,永乐五年特设杂谷安抚司,令抚辑旧维州诸处蛮寨。后与董卜搆兵,维州诸地俱为侵夺,贡道阻绝。今杂谷恢复故疆,将遣使来贡,不知贡期,未敢擅遣。帝从礼官言,许以三年为期。四年,申诸番三年一贡之例,惟董卜许比年一贡。六年,又定三年或二年一贡,贡使不得过百人。

    孝宗弘治三年,赐日墨劄思巴旺丹巴藏卜诰袭其父职。

    按《明外史·董卜韩胡传》:劄思坚粲藏卜卒,子绰吾结言千嗣为都指挥使。弘治三年卒,子日墨劄思巴旺丹巴藏卜遣国师贡珊瑚树、氆氇、甲胄诸物,请嗣父职,许之,赐诰命、敕书、?币。

    弘治九年,日墨劄思巴旺丹巴藏卜卒,子喃呆袭,未几又卒,子容中短竹袭。

    按《明外史·董卜韩胡传》:弘治九年卒,子喃呆请袭,亦遣国师贡方物,诏授以父官。久之卒,子容中短竹袭。自定贡使之制,其后仍渐增至千馀人。

    世宗嘉靖二年,再定令贡使不得过千人。

    按《明外史·董卜韩胡传》:自定贡使之制后仍渐增至千馀人,嘉靖二年再定令不得过千人,其所隶别思寨及加渴瓦寺别贡。

    穆宗隆庆二年,董卜及别思寨贡使至千七百馀人,遣八人赴京,为定制。

    按《明外史·董卜韩胡传》:隆庆二年,董卜及别思寨贡使多至千七百馀人,命半予全赏,遣八人赴京,为定制。

    神宗万历 年,董卜韩胡入贡。

    按《明外史·董卜韩胡传》:万历后,朝贡不替。

    按《明会典》:董卜韩胡差来国师、禅师、都纲道官、剌麻、番僧、头目、寨官人等到京,每人?缎一表里,留边每人折表里,阔生绢四匹俱与折钞,绢二匹靴袜,钞五十锭,番僧每人纻丝绫贴里,僧衣一套,头目人等每人纻丝绫贴里,俗衣一套,氆氇等物例不给价,回赐土官?缎十表里,妻?缎四表里。

    急兰丹部汇考

    明

    成祖永乐九年,急兰丹遣使入贡。

    按《明外史·急兰丹传》:急兰丹,永乐九年,王麻哈剌查苦马儿遣使偕古里、柯枝诸国来朝贡。

    永乐十年,命内官郑和赍敕奖谕急兰丹王。

    按《明外史·急兰丹传》:永乐十年,命郑和赍敕奖其王,赉以锦绮、纱罗、?帛。

    沼纳扑儿部汇考

    明

    成祖永乐十年,遣使抚谕沼纳扑儿,赐之金币。

    按《明外史·沼纳扑儿传》:沼纳扑儿,其国在榜葛剌之西。或言即中印度,古所称佛国也。永乐十年遣使者赍敕抚谕其国,赐王亦不剌金绒锦、金织文?、绮帛等物。

    永乐十八年,诏遣使敕谕沼纳扑儿。

    按《明外史·沼纳??儿传》:永乐十八年,榜葛剌使者愬其国王数举兵侵扰,诏中官侯显赍敕谕以睦邻保境之义,因赐之?币;所过金刚宝座之地,亦有赐。然其王以去中国绝远,朝贡竟不至。

    按《明会典》:沼纳扑儿国在印度之中,即古佛国。永乐十八年,其国王亦不剌金数侵榜葛剌国,遣使赍敕谕之。

    俺的干部汇考

    明

    成祖永乐十一年,俺的干遣使入贡。

    按《明外史·俺的干传》:俺的干,西域小部落。元太祖尽平西域,封子弟为王镇之,其小者则设官置戍,同之内地。元亡,各自割据,不相统属。洪武、永乐间,数遣人招谕,稍稍来贡。地大者称国,小者止称地面。迄宣德朝,效臣职、奉表笺、稽首阙下者,多至七八十部。而俺的干,则永乐十一年与哈烈并贡者也。迨十四年,鲁安等使哈烈、失剌思诸国,复便道赐其酋长文绮。然地小不能常贡,后竟不至。

    哈实哈儿部汇考

    明

    成祖永乐十一年,哈实哈儿遣使入贡。

    按《明外史·哈实哈儿传》:哈实哈儿,亦西域小部落。永乐六年,把太、李达等赍敕往赐,即奉命。十一年,遣使随白阿儿忻台入朝,贡方物。

    宣宗宣德 年,哈实哈儿入贡。

    按《明外史·哈实哈儿传》:宣德时亦来朝贡。

    英宗天顺七年,遣使往哈实哈儿。

    按《明外史·哈实哈儿传》:天顺七年,命指挥刘福、普贤使其地。其贡使亦不能常至。

    失剌思部汇考

    明

    成祖永乐十一年,失剌思随哈烈诸国入贡。

    按《明外史·失剌思传》:失剌思,近撒马儿罕。永乐十一年,遣使偕哈烈、俺的干、哈实哈儿等八国,随白阿儿忻台入贡方物,命李达、陈诚等赍敕偕其使往劳。永乐十三年冬,其酋亦不剌金遣使随达等朝贡。按《明外史·失剌思传》云云。

    永乐十四年,遣使赐失剌思金币,听还。

    按《明外史·失剌思传》:天子方北巡。永乐十四年夏,始辞还,复命诚偕中官鲁安赍敕及白金、?缎、纱罗、布帛赐其酋。

    永乐十七年,失剌思贡狮子、文豹、名马,赐之?币。按《明外史·失剌思传》:永乐十七年,遣使偕亦思弗罕诸部贡狮子、文豹、名马,辞还。复命安等送之,赐其酋绒锦、文绮、纱罗、玉系腰、磁器诸物。时车驾频岁北征,乏马,遣官多赍?币、磁器,市之失剌思及撒马儿罕诸国。其酋即遣使贡马。永乐二十一年,失剌思贡使谒见于宣府行宫,厚赐之。

    按《明外史·失剌思传》:永乐二十一年八月,谒帝于宣府之行宫。厚赐之,遣还京师,其人遂久留内地不去。仁宗嗣位,趣之还,乃辞去。

    按《明会典》:失剌思亦思把罕柳陈城,永乐间筵宴一次使臣回,经过府卫,茶饭管待。

    宣宗宣德二年,失剌思贡驼马方物。

    按《明外史·失剌思传》:宣德二年,贡驼马方物,授其使臣阿力为都指挥佥事,赐诰命、冠带。嗣后久不贡。按《明会典》:失剌思,宣德间,使臣八人五日下程一次,羊鹅鸡各二只,酒二十瓶,米四斗,面二十五斤,烧饼八十个,果子十五斤,蔬菜厨料。

    宣德七年,定失剌思使臣廪给之例。

    按《明会典》:宣德七年,令失剌思等处使臣回到甘州,月送羊、酒。半年之外,止支本等廪给口粮。

    宪宗成化十九年,失剌思遣使入贡。

    按《明外史·失剌思传》:成化十九年,与黑娄、撒马儿罕、把丹沙诸国共贡狮子,诏加优赉。

    孝宗弘治五年,失剌思酋念哈密忠顺王陜巴归国,以财物助其成婚,诏嘉奖厚赐之。

    按《明外史·失剌思传》:弘治五年,哈密忠顺王陕巴袭封归国,与邻境野乜克力酋结婚。失剌思酋念其贫,偕旁国亦不剌因之酋,率其平章锁和卜台、知院满可,各遣人请颁赐财物,助之成婚。朝议义之,厚赐陜巴,并赐二国及其平章、知院?币。

    世宗嘉靖三年,失剌思遣使入贡。

    按《明外史·失剌思传》:嘉靖三年,与旁近三十二部并遣使贡马及方物。其使者各乞蟒衣、膝襕、磁器、布帛。天子不能却,命量予之,自是贡使亦不至。

    卜花儿部汇考

    明

    成祖永乐十三年,遣中官陈诚诏谕西域至卜花儿国。

    按《明外史·卜花儿传》:卜花儿,在撒马儿罕西北七百馀里。城居平川,周十馀里,户万计。市里繁华,号为富庶。地卑下,节序常温,宜五谷桑麻,多丝绵布帛,六畜亦饶。永乐十三年,陈诚自西域还,所经哈烈、撒马儿罕、别失八里、俺都淮、八答黑商、迭里迷、沙鹿海牙、赛蓝、渴石、养夷、火州、柳城、土鲁番、盐泽、哈密、达失干、卜花儿凡十七国,悉详其山川、人物、风俗,为《使西域记》以献,故中国得考焉。

    宣宗宣德七年,遣使至卜花儿国。

    按《明外史·卜花儿传》:宣德七年,命李达抚谕西域,卜花儿亦与焉。

    亦思弗罕部汇考

    明

    成祖永乐十七年,亦思弗罕遣使朝贡。

    按《明外史·亦思弗罕传》:亦思弗罕,地近俺的干。永乐十四年使俺都淮、撒马儿罕者道经其地,赐其酋文绮诸物。永乐十七年,偕邻国失剌思共贡狮、豹、西马,赉白金、钞币。使臣辞还,命鲁安等送之。有马哈木者,愿留京师。从其请。

    宣宗宣德六年,亦思把罕遣使臣迷儿阿力朝贡〈或云 即亦思弗罕〉。

    按《明外史·亦思弗罕传》云云。

    宪宗成化十九年,亦思弗罕入贡。

    按《明外史·亦思弗罕传》:成化十九年,与撒马儿罕共贡狮子、名马、番刀、兜罗、锁幅诸物,赐赉有加。

    阿速部汇考

    明

    成祖永乐十七年,阿速遣使入贡。

    按《明外史·阿速传》:阿速,近天方、撒马儿罕,幅员甚广。城倚山面川。川南流入海,有鱼盐之利。土宜耕牧。敬佛畏神,好施恶斗。物产,寒暄适节,人无饥寒,夜鲜寇盗,雅称乐土。永乐十七年,其酋牙忽沙遣使贡马及方物,宴赉如制。以地远不能常贡。

    按《明会典》:阿速地面,永乐间,使臣一百二十人三日下程一次,羊八只,鹅四只,鸡八只,酒一百四十瓶,米二石五斗,面一百五十斤,果子四色,烧饼一百二十个,蔬菜厨料。

    英宗天顺七年,遣使至阿速国。

    按《明外史·阿速传》:天顺七年,命都指挥白全等使其国,竟不复再贡。

    沙鹿海牙部汇考

    明

    成祖永乐 年,沙鹿海牙遣使朝贡。

    按《明外史·沙鹿海牙传》:沙鹿海牙,西去撒马儿罕五百馀里。城居小冈上,西北临河。河名火站,水势冲急,架桴以渡,亦有小舟。南近山,人多依崖谷而居。园林广茂。西有大沙洲,可二百里。无水,间有之,咸不可饮。牛马误饮之,辄死。地生臭草,高尺馀,叶如盖,煮其液成膏,即阿魏。又有小草,高一二尺,丛生,秋深露凝,食之如蜜,煮为糖,番名达郎古宾。永乐间,李达、陈诚使其地,其酋即遣使奉贡。

    宣宗宣德七年,敕谕沙鹿海牙国。

    按《明外史·沙鹿海牙传》:宣德七年,命中官李贵赍敕谕其酋,赐金织文绮、?币。

    达失干部汇考

    明

    成祖永乐 年,遣使至达失干国。

    按《明外史·达失干传》:达失干,西去撒马儿罕七百馀里。城居平原,周二里。外多园林,饶果木。土宜五谷。民居稠密。李达、陈诚、李贵之使,与沙鹿海牙同。

    赛蓝部汇考

    明

    成祖永乐 年,遣使至赛蓝国。

    按《明外史·赛蓝传》:赛蓝,在达失干之东,西去撒马儿罕千馀里。有城郭,周二三里。四面平旷,居人繁庶。五谷茂殖,亦饶果木。夏秋间,草中生黑小蜘蛛。人被螫,遍体痛不可耐,必以薄荷枝痛处,又用羊肝擦之,诵经一昼夜,痛方止,体肤尽蜕。六畜被伤者多死。凡止宿,必择近水地避之。元太祖时,都元帅薛塔剌海从征赛兰诸国,以炮立功,即此地也。永乐间,陈诚、李贵之使,与诸国同。

    养夷部汇考

    明

    成祖永乐 年,遣使至养夷国。

    按《明外史·养夷传》:养夷,在赛蓝东三百六十里。城居乱山间。东北有大溪,西流入巨川。行百里,多荒城。盖其地介别失八里、蒙古部落之间,数被侵扰。以故人民散亡,止戍卒数百人居孤城,破庐颓垣,萧然榛莽。永乐时,陈诚尝至其地。

    迭里迷部汇考

    明

    成祖永乐 年,遣使至迭里迷国。

    按《明外史·迭里迷传》:迭里迷,在撒马儿罕西南,去哈烈二千馀里。有新旧二城,相去十馀里,其酋长居新城。城内外居民仅数百家,畜牧蕃息。城在阿木河东,河东地隶撒马儿罕,西多芦林,产狮子。永乐时,陈诚、李达尝使其地。

    黎伐部汇考

    明

    成祖永乐 年,黎伐遣人入贡。

    按《明外史·黎伐传》:黎伐,在那孤儿之西。南大山,北大海,西接南渤利。居民三千家,推一人为主。隶苏门荅剌,声音风俗多与之同。永乐中,尝随其使臣入贡。按《瀛涯胜览》:黎伐小国也,南连大山,北济海,西距南浡里国,东南连那孤儿国,居民有一二千,家乃推一人为王,隶苏门荅剌国,操舍一听之言,语、服用与荅剌同,山产野犀甚多。

    那孤儿部汇考〈花面王〉

    明

    成祖永乐 年,遣中官郑和至那孤儿,其酋长入贡方物。

    按《明外史·那孤儿传》:那孤儿,在苏门荅剌之西,壤相接。地狭,止千馀家。男子皆以墨刺面为花兽之状,故又名花面国。猱头裸体,男女止单布围腰。然俗淳,强不侵弱,富不骄贫,上下悉自耕而食,无寇盗。永乐中,郑和使其国。其酋长常入贡方物。

    按《瀛涯胜览》:那孤王,一名花面王,在苏门荅剌之西,国小仅比大村,人皆刺面,故号花面,秪千馀家,田少稻稀,有猪、羊、鸡、鸭,服用、风俗、语言与苏门荅剌同。

    日落部汇考

    明

    成祖永乐 年,日落国遣使朝贡。

    按《明会典》云云。

    孝宗弘治元年,日落国贡使奏求纻、丝、夏布、磁器,诏予之。

    按《明外史·日落传》:弘治元年,日落国王亦思罕荅儿鲁密帖里牙复贡。使臣奏求纻、丝、夏布、磁器,诏悉予之。

    米昔儿部汇考

    明

    成祖永乐 年,米昔儿遣使入贡。

    按《明外史·米昔儿传》:米昔儿,一名密思儿。永乐中,遣使朝贡。既宴赉,命五日一给酒馔、果饵,所经地皆置宴。

    按《明会典》:米昔儿,永乐间,筵宴一次,使臣回至良乡汤饭,甘肃管待一次。

    英宗正统六年,米昔儿遣使入贡。

    按《明外史·米昔儿传》:正统六年,王锁鲁檀阿失剌福复来贡。礼官言:其地极远,未有赐例。昔撒马儿罕初贡时,赐予过优,今宜稍损。赐王?币十表里,纱、罗各三匹,白纻丝布、白将乐布各五匹,洗白布二十匹,王妻及使臣递减。从之。自后不复至。

    纳失者罕部汇考

    明

    成祖永乐 年,纳失者罕遣使入贡。

    按《明外史·纳失者罕传》:纳失者罕,东去失剌思数日程,皆舟行。城东平原,饶水草,宜畜牧。马有数种,最小者高不过三尺。俗重僧,所至必供饮食。然好气健斗,斗不胜者,众嗤之。永乐中遣使朝贡。使臣还,历河北,转关中,抵甘肃,有司皆置宴。

    按《明会典》:纳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