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最新章节!

    子合部汇考〈朱俱波 朱俱槃〉

    后汉

    子合国,后汉时通于中国。

    按《后汉书·本纪》不载。按《西域传》:前书中误云西夜、子合是一国,今各自有王。子合国居呼鞬谷。去疏勒千里。领户三百五十,口四千,胜兵千人。

    晋

    安帝   年,释法显求戒律至于子合。

    按《晋书》不载。按晋释法显《佛国记》:自于关进。向子合国在道二十五日,便到其国。国王精进,有千馀僧,多大乘学。住此十五日已,于是南行四日,入葱岭山。到于麾国。

    北魏宣武帝景明三年十二月,朱居槃国遣使朝贡。

    按《魏书·宣武帝本纪》云云。按《西域传》:朱居槃国,在于阗西。其人山居。有麦,多林果。咸事佛。语与于阗相类。役属嚈哒。

    永平四年九月,朱居槃国遣使朝献。

    按《魏书·宣武帝本纪》云云。

    唐

    高祖武德 年,朱俱波国遣使朝贡。

    按《唐书·高祖本纪》不载。按《西域传》:朱俱波,亦名朱俱槃,汉子合国也。并有西夜、蒲犁、依耐、德若四种地,直于阗西千里,葱岭北三百里,西距渴盘陀,北九百里属疏勒,南三千里女国也。胜兵二千人。尚浮屠法,文字同婆罗门。

    按杜氏《通典》:朱俱波,后魏时通焉。亦名朱居槃国,汉子合国也。今并有汉西夜,蒲犁、依耐、德若四国之地。在于阗国西千馀里,其西至渴槃国,南至女国三千里,北至疏勒九百里,东至葱岭二百里。其王本疏勒国人。宣帝永平中,朱居槃国遣使朝贡。其人言语与于阗相似,其间小异。人貌多同华夏,亦类疏勒。大唐武德以后,亦频遣使朝贡。

    子合部纪事

    《洛阳伽蓝记》:朱驹波国人民山居,五果甚丰,食则麦麸,不立屠杀。食肉者以自死肉,风俗言音,与于阗相似,文字与婆罗门同。其国疆界,可五日行遍。

    车离部汇考〈礼惟特 沛隶〉

    后汉

    车离国,后汉时臣服大月氏。

    按《后汉书·西域传》:车离国居沙奇城,在天竺东南三千馀里,大国也。其土气、物类与天竺同。列城数十,皆称王。大月氏伐之,遂臣服焉。男女皆长八尺,而怯弱。乘象、骆驼,往来邻国。有寇,乘象以战。

    三国

    车离国,三国时犹臣服于大月氏。

    按《魏志注·西戎传》:车离国,一名礼惟特,一名沛隶王,在天竺东南三千馀里,其地卑湿暑热。其王治沙奇城,有别城数十,人民怯弱,月氏、天竺击服之。其地东西南北数千里,人民男女皆长一丈八尺,乘象、橐驼以战,今月氏役税之。

    德若部汇考

    后汉

    德若国,后汉时通于中国。

    按《后汉书·西域传》:德若国领户百馀,口六百七十,胜兵三百五十人。东去长史居三千五百三十里,去洛阳万二千一百五十里,与子合相接。其俗皆同。自皮山西南经乌秅,涉悬度,历罽宾,六十馀日,行至乌弋山离国,地方数千里,时改名排持。复西南马行百馀日,至条支。

    高附部汇考〈阎浮谒〉

    后汉

    高附国,后汉时始通于中国。

    按《后汉书·西域传》:高附国在大月氏西南,亦大国也。其俗似天竺,而弱,易服。善贾贩,内富于财。所属无常,天竺、罽宾、安息三国强则得之,弱则失之,而未尝属月氏。汉书以为五翎侯数,非其实也。后属安息。及月氏破安息,始得高附。

    三国

    高附国,三国时属于大月氏。

    按《魏志注·西戎传》云云。

    北魏

    高附国,北魏时改名阎浮谒。

    按《魏书·西域传》:阎浮谒国,故高附翕侯。都高附城,在弗敌沙南,去代一万三千七百六十里。居山谷间。

    蒙奇部汇考

    后汉

    和帝永元十二年冬十月,西域蒙奇、兜勒二国遣

    使内附,赐其王金印紫绶。

    按《后汉书·和帝本纪》云云。

    兜勒部汇考

    后汉

    和帝永元十二年冬十一月,西域蒙奇、兜勒二国遣使内附,赐其王金印紫绶。

    按《后汉书·和帝本纪》云云。

    大秦部汇考〈犁鞬 犁轩 犁靬 达嚫 拂菻〉

    后汉

    桓帝延熹九年秋九月,大秦国王始遣使奉献。

    按《后汉书·桓帝本纪》云云。按《西域传》: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馀城。小国役属者数十。以石为城郭。列置邮亭,皆垩塈之。有松柏诸木百草。人俗力田作,多种树蚕桑。皆髡头而衣文绣,乘辎軿白盖小车,出入击鼓,建旌旗幡帜。所居城邑,周圜百馀里。城中有五宫,相去各十里。宫室皆以水精为柱,食器亦然。其王日游一宫,听事五日而后遍。常使一人持囊随王车,人有言事者,即以书投囊中,王至宫发省,理其枉直。各有官曹文书。置三十六将,皆会议国事。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斥不怨。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琥珀、琉璃、琅玕、朱丹、青碧。刺金缕绣,织成金缕罽、杂色绫。作黄金涂、火浣布。又有细布,或言水羊毳,野蚕茧所作也。合会诸香,煎其汁以为苏合。凡外国诸珍异皆出焉。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或云其国西有弱水、流沙,近西王母所居处,几与日所入也。汉书云从条支西行二百馀日,近日所入,则与今书异矣。前世汉使皆自乌弋以还,莫有至条支者。又云从安息陆道绕海北行出海西至大秦,人庶连属,十里一亭,三十里一置,终无盗贼寇警。而道多猛虎、师子,遮害行旅,不百馀人,赍兵器,辄为所食。又言有飞桥数百里可度海北。诸国所生奇异玉石诸物,谲怪多不经,故不记云。

    三国

    泽散、驴分、且兰、贤督、汜复、于罗等国,三国时俱属大秦。

    按《三国·魏志注·西戎传》曰:大秦国,一号犁靬,在安息、条支西大海之西,从安息界安谷城乘船,直截海西,遇风利则二月到,风迟或一岁,无风或三岁。其国在海西,故俗谓之海西。有河出其国,西又有大海。海西有迟散城,从国下直北至乌丹城,西南又渡一河,乘船一日乃过。西南又渡一河,一日乃过。凡有大都三,却从安谷城陆道直北行之海北。复直西行之海西,复直南行经之乌迟散城,渡一河,乘船一日乃过。周回绕海,凡当渡大海六日乃到其国。国有小城邑合四百馀,东西南北数千里。其王治滨侧河海,以石为城郭。其土地有松、柏、槐、梓、竹、苇、杨柳、梧桐,百草。民俗,田种五谷,畜乘有马、骡、驴、骆驼。桑蚕。俗多奇幻,口中出火,自缚自解,跳十二丸巧妙。其国无常主,国中有灾异,辄更立贤人以为王,而生放其故王,王亦不敢怨。其俗,人长大平正,似中国人而胡服。自云本中国一别也,常欲通使于中国,而安息图其利,不能得过。其俗能胡书。其制度,公私宫室为重屋,旌旗击鼓,白盖小车,邮驿亭置如中国。从安息绕海北到其国,人民相属,十里一亭,三十里一置,终无盗贼。但有猛虎、狮子为害,行道不群则不得过。其国置小王数十,其王所治城周回百馀里,有官曹文书。王有五宫,一宫间相去十里,其王平旦之一宫听事,至日暮一宿,明日复至一宫,五日一周。置三十六将,每议事,一将不至则不议也。王出行,常使从人持一韦囊自随,有白言者,受其辞投囊中,还宫乃省为决理。以水晶作宫柱及器物。作弓矢。其别枝封小国,曰泽散王,曰驴分王,曰且兰王,曰贤督王,曰汜复王,曰子罗王,其馀小王国甚多,不能一一详之也。国出细絺,作金银钱,金钱一当银钱十。有织成细布,言用水羊毳,名曰海西布。此国六畜皆出水,或云非独用羊毛也,亦用木皮或野茧丝作,织成氍毹、毾?、罽帐之属皆好,其色又鲜于海东诸国所作也。又常利得中国丝,解以为胡绫,故数与安息诸国交市于海中。海水苦不可食,故往来者希到其国中。山出九色次玉石,一曰青,二曰赤,三曰黄,四曰白,五曰黑,六曰绿,七曰紫,八曰红,九曰绀。今伊吾山中有九色石,即其类。阳嘉三年时,疏勒王臣槃献海西青石、金带各一。又今《西域旧图》云罽宾、条支诸国出奇石,即次玉石也。大秦多金、银、铜、铁、铅、锡、神龟、白马、朱髦、骇鸡犀、玳瑁、元熊、赤螭、辟毒鼠、大贝、车渠、玛脑、南金、翠爵、羽翮、象可、符采玉、明月珠,夜光珠、真白珠、琥珀、珊瑚、赤白黑绿黄青绀缥红紫十种流离。璆琳、琅玕、水精、玫瑰、雄黄、雌黄、碧、五色玉、黄白黑绿紫红绛绀金黄骠留黄十种氍毹、五色毾?、五色九色首下毾?、金缕绣、杂色绫、金涂布、绯持布、发陆布、绯持渠布、火浣布、阿罗得布、巴则布、度伐布、温宿布、五色桃布、绛地金织帐、五色斗帐、一微木、二苏合、狄提、迷迷、兜纳、白附子、薰陆、郁金、芸胶、薰草木十二种香。大秦道既从海北陆通,又循海而南,与交趾七郡外夷北,又有水道通益州、永昌,故永昌出异物。前世但论有水道,不知有陆道,今其略如此,其民人户数不能备详也。自葱岭西,此国最大,置诸小王甚多,故录其属大者矣。泽散王属大秦,其治在海中央,北至驴分,水行半岁,风疾时一月到,最与安息安谷城相近,西南诣大秦都不知里数。驴分王属大秦,其治去大秦都二千里。从驴分城西之大秦渡海,飞桥长一百三十里,渡海道西南行,绕海直西行。且兰王属大秦。从思陶国直南渡河,乃直西行之且兰三千里。道出河南,乃西行,从且兰复直西行之汜复国六百里。南道会汜复,乃西南之贤督国。且兰、汜复直南,乃有积石,积石南乃有大海,出珊瑚、真珠。且兰、汜复、斯宾阿蛮北有一山,东西行。大秦、海东东各有一山,皆南北行。贤督王属大秦,其治东北去汜复六百里。汜复王属大秦,其治东北去于罗三百四十里渡海也。于罗属大秦,其治在汜复东北,渡河,从于罗东北又渡河,斯罗东北又渡河。斯罗国属安息,与大秦接也。大秦西有海水,海水西有河水,河水西南北行有大山,西有赤水,赤水西有白玉山,白玉山有西王母,西王母西有修流沙,流沙西有大夏国、坚沙国、属由国、月氏国,四国西有黑水,所传闻西之极矣。

    晋

    武帝太康五年,大秦国遣使贡献。

    按《晋书·武帝本纪》云云。按《大秦传》:大秦国,一名犁鞬,在西海之西,其地东西南北各数千里。有城邑,其城周回百馀里。屋宇皆以珊瑚为棁栭,琉璃为墙壁,水精为柱础。其王有五宫,其宫相去各十里,每旦于一宫听事,终而复始。若国有灾异,辄更立贤人,放其旧王,被放者亦不敢怨。有官曹簿领,而文字习胡,亦有白盖小车、旌旗之属,及邮驿制置,一如中州。其人长大,貌类中国人而胡服。其土多出金玉宝物、明珠、大贝,有夜光璧、骇鸡犀及火浣布,又能剌金缕绣及织锦缕罽。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之一。安息、天竺人与之交市于海中,其利百倍。邻国使到者,辄廪以金钱。途经大海,海水咸苦不可食,商客往来皆赍三岁粮,是以至者稀少。汉时都护班超遣掾甘英使其国,入海,船人曰:海中有思慕之物,往者莫不悲怀。若汉使不恋父母妻子者,可入。英不能渡。武帝太康中,其王遣使贡献。

    按晋释法显《佛国记》:从拘睒弥国南行二百由延,有国名达嚫,是过去迦叶佛僧伽蓝穿大石山作之。凡有五重,最下重作象形。有五百间石室,第二层作师子形,有四百间,第三层作马形,有三百间,第四层作牛形,有二百间,第五层作鸽形,有百间。最上有泉水,循石室前,绕房而流,周围回曲如是。乃至下重,顺房流从户而出,诸层室中,处处穿石作窗牖通明,室中朗然,都无幽暗。其室四角头穿石作梯磴上处,今人形小,缘梯上正得至。昔人一脚所蹑处,因名此寺为波罗。越波罗越者,天竺名鸽也。其寺中常有罗汉住此,土丘荒无人民居,去山极远方,有村皆是邪,见不识佛法,沙间婆罗门及诸异学彼国人民,常见人飞来,入此寺。于时诸国道人欲来礼此寺者,彼村人则言:汝何以不飞耶。我见此间道人皆飞。道人方便答言:翅未成耳,达嚫国崄道路艰难,而知处欲往者,要当赍钱货施。彼国王王,然后遣人送,展转相付示其径路,法显竟不得往,承彼土人言故说之耳。

    北魏

    大秦国,北魏时改名犁轩。

    按《魏书·西域传》:大秦国,一名黎轩,都安都城。从条支西渡海曲一万里,去代三万九千四百里。其海傍出,犹渤海也,而东西与渤海相望,盖自然之理。地方六千里,居两海之间。其地平正,人居星布。其王都城分为五城,各方五里,周六十里。王居中城。城置八臣以主四方,而王城亦置八臣,分主四城。若谋国事及四方有不决者,则四城之臣集议王所,王自听之,然后施行。王三年一出观风化,人言冤枉诣王诉讼者,当方之臣小则让责,大则斥退,令其举贤人以代之。其人端正长大,衣服车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