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最新章节!

    安息部汇考〈忸密 安国 东安 喝捍 中安 布豁 捕喝 西安 伐地〉

    汉

    武帝   年,始通使于安息。

    按《汉书·武帝本纪》不载。按《西域传》:安息国,王治番兜城,去长安万一千六百里。不属都护。北与康居、东与乌弋山离、西与条支接。土地风气,物类所有,民俗与乌弋、罽宾同。亦以银为钱,文独为王面,幕为夫人面。王死辄更铸钱。有大马爵。其属小大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大国也。临妫水,商贾车船行旁国。书革,旁行为书记。武帝始遣使至安息,王令将将二万骑迎于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行比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因发使随汉使者来观汉地,以大鸟卵及犁靬眩人献于汉,天子大悦。安息东则大月氏。

    后汉

    章帝章和元年,安息遣使献师子、符拔。

    按《后汉书·章帝本纪》不载。按《西域传》:安息国居和椟城,去洛阳二万五千里。北与康居接,南与乌弋山离接。地方数千里,小城数百,户口胜兵最为殷盛。其东界木鹿城,号为小安息,去洛阳二万里。章帝章和元年,遣使献师子、符拔。符拔形似麟而无角。

    章和二年十月,安息国遣使献师子、符拔。

    按《后汉书·章帝本纪》不载。按《和帝本纪》云云。

    和帝永元十三年冬十一月,安息国遣使献师子及条支大爵。

    按《后汉书·和帝本纪》云云。按《西域传》:永元十三年,安息王满屈复献师子及条支大鸟,时谓之安息雀。自安息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蛮国。从阿蛮西行三千六百里至斯宾国。从斯宾南行度河,又西南至于罗国九百六十里,安息西界极矣。自此南乘海,乃通大秦。其土多海西珍奇异物焉。

    北魏

    安息国,元魏时亦通于中国。

    按《魏书·西域传》:安息国,在葱岭西都蔚搜城。北与康居,西与波斯相接,在大月氏西北,去代二万一千五百里。

    忸密国,元魏时闻于中国。

    按《魏书·西域传》:忸密国,都忸密城,在悉万斤西,去代二万二千八百二十八里。〈按安息巳自有传,而《唐书》又谓安者即魏忸密,或一

    安息分为二也。〉

    北周

    武帝天和二年,安息国遣使入献。

    按《周书·武帝本纪》不载。按《安息本传》:安息国,在葱岭之西,治蔚搜城。北与康居、西与波斯相接,东去长安一万七百五十里。天和二年,其王遣使来献。

    隋

    炀帝大业五年,安国遣使贡献。

    按《隋书·炀帝本纪》不载。按《安国本传》:安国,汉时安息国也。王姓昭武氏,与康国王同族,字设力登。妻,康国王女也。都在那密水南,城有五重,环以流水。宫殿皆为平头。王坐金驼座,高七八尺。每听政,与妻相对,大臣三人评理国事。风俗同于康国。唯妻与姊妹,及母子递相禽兽,此为异也。炀帝即位之后,遣司隶从事杜行蒲使于西域,至其国,得五色盐而返。国之西百馀里有毕国,可千馀家。无君长,安国统之。大业五年,遣使贡献,后遂绝焉。〈按《本纪》十一年复朝贡,是犹未绝也,或一年事纪年之异,

    姑并载之。

    〉

    大业十一年正月,安国遣使朝贡。

    按《隋书·炀帝本纪》云云。

    唐

    高祖武德 年,安国遣使入贡。

    按《唐书·高祖本纪》不载。按《西域传》:安者,一曰布豁,又曰捕喝,元魏谓忸密者。东北至东安,西南至毕,皆百里所。西濒乌浒河,治阿滥谧城,即康居小君长罽王故地。大城四十,小堡千馀。募勇健者为柘羯。柘羯,者犹中国言战士也。武德时,遣使入朝。

    太宗贞观 年,安国献方物,东安国亦遣使入献。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按《西域传》:贞观初,献方物,太宗厚慰其使曰:西突厥已降,商旅可行矣。诸胡大悦。其王诃陵迦又献名马,自言一姓相承二十二世云。是岁,东安国亦入献,言子姓相承十世云。东安,或曰小国,曰喝汗,在那密水之阳,东距河二百里许,西南至大安四百里。治喝汗城,亦曰斤。大城二十,小堡百。〈字,字典不载。〉按《大唐西域记》:喝捍国此言东安国,周千馀里,土宜风俗同飒秣建国。从此国西四百馀里至捕喝国。捕喝国此言,中安国周千六七百里。东西长,南北狭。土宜风俗同飒秣建国,西四百馀里至伐地国。伐地国此言西安国周四百馀里,土宜风俗同飒秣建国。从此西南五百馀里至货利习弥伽国。

    贞观十二年十一月,安国遣使贡方物。

    按《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按《册府元龟》云云。

    高宗显庆 年,以安国王为安息州刺史,东安王为木鹿州刺史。

    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按《西域传》:显庆时,以阿滥为安息州,即以其王昭武杀为刺史;斤为木鹿州,以其王昭武闭息为刺史。

    中宗嗣圣十四年〈即太后万岁通天二年〉四月,安国献两头犬。按《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按《册府元龟》云云。

    元宗开元七年三月,安国遣使献方物。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册府元龟》云云。

    开元十四年,安息国王遣弟来朝献。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西域传》:开元十四年,其王笃萨波提遣弟阿悉烂达拂耽发黎来朝,纳马豹。开元二十二年,安息国王入贡,其妻亦别有贡。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西域传》:十四年,来朝。后八年,献波斯二,拂菻绣氍毬一,郁金香、石蜜等,其妻可敦献柘辟大氍毬二,绣氍毬一,丐赐袍带、铠仗及可敦褂襡装泽。开元二十八年十月,安国遣使献宝床子及驼鸟卵杯。

    天宝三载三月,安国王屈底波遣大首领来朝,并献方物。

    天宝四载七月,安国王屈底波遣使来朝贡。

    天宝九载正月,安国王屈底波遣使来朝,献马一百匹。

    天宝十载九月,安国遣使朝贡。

    按以上《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按《册府元龟》云云。

    肃宗乾元二年三月,安国使安莫纯瑟来朝。

    按《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按《册府元龟》云云。

    乌弋山离部汇考

    汉

    武帝   年,始通使于乌弋山离国。

    按《汉书·武帝本纪》不载。按《西域传》:乌弋山离国,王去长安万二千二百里。不属都护。户口胜兵,大国也。东北至都护治所六十日,东与罽宾、北与朴桃、西与犁靬、条支接。行可百馀日,乃至条支。国临西海,暑湿,田稻。有大鸟,卵如瓮。人众甚多,往往有小君长,安息役属之,以为外国。善眩。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亦未尝见也。自条支乘水西行,可百馀日,近日所入云。乌弋地暑热莽平,其草木、畜产、五谷、果菜、饮食、宫室、市列、钱货、兵器、金珠之属皆与罽宾同,而有桃拔、师子、犀牛。俗重妄杀。其钱独文为人头。幕为骑马。以金银饰杖。绝远,汉使希至。自玉门、阳关出南道,历鄯善而南行,至乌弋山离,南道极矣。转北而东得安息。

    乌弋山离部纪事

    《杜阳杂编》:上好神仙不死之术。而方士田佐、元僧大通皆令入宫禁,以鍊石为名。时有处士伊祁元解,缜发童颜,气息香洁。常乘一黄牝马,才高三尺,不啖刍粟,但饮醇酎,不施缰勒,唯以青毡藉其背。常游历青间。若与人款曲语,话千百年事,皆如目击。上知其异人,遂令密召入宫,处九华之室,设紫茭之席,饮龙膏之酒。紫茭席色紫而类茭叶,光软香净,冬温夏凉。龙膏酒黑如纯漆,饮之令人神爽。此本乌弋山离国所献。

    蒲类部汇考〈阿恶 移支〉

    汉

    武帝   年,始通使于蒲类。

    按《汉书·武帝本纪》不载。按《西域传》:蒲类国,王治天山西疏榆谷,去长安八千三百六十里。户三百二十五,口二千三十二,胜兵七百九十九人。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各一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千三百八十七里。蒲类后国,王去长安八千六百三十里。户百,口千七十,胜兵三百三十四人。辅国侯、将、左右都尉、译长各一人。

    后汉

    蒲类国,后汉时,匈奴徙其国人居阿恶地,又称阿恶国。后又有移支国,居蒲类旧地。

    按《后汉书·西域传》:蒲类国居天山西疏榆谷,东南去长史所居千二百九十里,去洛阳万四百九十里。户八百馀,口二千馀,胜兵七百馀人。庐帐而居,逐水草,颇知田作。有牛、马、骆驼、羊畜。能作弓矢。国出好马。蒲类本大国也,前西域属匈奴,而其王得罪单于,单于怒,徙蒲类人六千馀口,内之匈奴右部阿恶地,因号曰阿恶国。南去车师后部马行九十馀日。人口贫羸,逃亡山谷间,故留为国云。又移支国居蒲类地。户千馀,口三千馀,胜兵千馀人。其人勇猛敢战,以寇钞为事。皆被发,随畜逐水草,不知田作。所出皆与蒲类同。

    渠勒部汇考

    汉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