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最新章节!

    氐部汇考二

    宋武帝永初三年四月,封氐仇池公杨盛为武都王。

    按《宋书·武帝本纪》云云。 按《氐本传》:高祖践阼,进盛车骑大将军,加侍中。永初三年,改封武都王,以长子元为武都王世子,加号前将军,难当为冠军将军,抚为安南将军。

    文帝元嘉二年,氐杨盛卒,以其子杨元为北秦州刺史,元犹奉义熙之号。

    按《宋书·武帝本纪》:元嘉二年十一月,以前将军杨元为征西将军、北秦州刺史。按《氐本传》:盛嗣位三十年,太祖元嘉二年六月卒,时年六十二,私谥曰惠文王。元字黄眉,自号使持节、都督陇右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平羌校尉、秦州刺史、武都王。虽为蕃臣,犹奉义熙之号。善待士,为流、旧所怀。

    元嘉三年,以杨元为使持节、征西将军、平羌校尉、秦州刺史、武都王。

    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氐本传》:安南将军抚有文武智略,元不能容,三年,因其子杀人,并诛之。即以元为使持节、征西将军、平羌校尉、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改义熙,奉元嘉正朔。初,盛谓元:吾年老,当为晋臣,汝善事宋帝。故元奉焉。追赠盛骠骑大将军,馀如故。元嘉六年,以杨难当为冠军将军、秦州刺史、武都王。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氐本传》:六年六月,元卒,私谥曰孝昭王。弟难当废元子保宗,一名羌奴而自立,号使持节、都督雍凉诸军事、秦州刺史、平羌校尉、武都王。太祖以为冠军将军、秦州刺史、武都王。元嘉九年,进难当以征西将军,持节、都督、校尉之号。按《宋书·文帝本纪》:元嘉九年六月,北秦州刺史氐难当加号征西将军。按《氐本传》:九年,进征西将军,加持节、都督、校尉之号。难当拜保宗为镇南将军,镇宕昌;以次子顺为镇东将军、秦州刺史,守上邽。保宗谋袭难当,事泄,收系之。先是,四方流民有许穆之、郝恢之二人投难当,并改姓为司马。穆之自云名飞龙,恢之自云名康之。云是晋室近戚,康之寻为人所杀。元嘉十年,氐难当寇汉川,据有梁州。

    按《宋书·文帝本纪》:元嘉十年冬十一月,氐杨难当寇汉川。丁未,梁州刺史甄法謢弃城走,难当据有梁州。按《氐本传》:十年,杨难当以益州刺史刘道济失蜀土人情,以兵力资飞龙,使入蜀为寇,道济击斩之。时梁州刺史甄法护刑法不理,太祖遣刺史萧思话代任。难当因思话未至,法护将军下,举兵袭梁州,破白马,获晋昌太守张范。法护遣参军鲁安期、沈法慧等拒之,并各奔退。难当又遣建忠将军赵进攻葭萌,获晋寿太守范延朗。其年十一月,法护委镇奔洋川,难当遂有汉中之地。以氐苻粟持为梁州刺史,又以其凶悍,杀之,以司马赵温代为梁州。

    元嘉十一年,萧思话破氐杨难当,汉中平。

    按《宋书·文帝本纪》:元嘉十一年四月,梁、秦二州刺史萧思话破氐杨难当。按《氐本传》:十一年正月,思话使司马萧讳先驱进讨,所向剋捷,遂平梁州,事在《思话传》。四月,难当遣使奉表谢罪,曰:臣闻生成之德,含气同系,而荣悴殊途,遭遇异兆,至于恩降自然,诚无答谢。夫以狂圣道隔,犹存克念之诚,况君亲莫二,不期自感者哉。每思自竭,奉遵光训,丹诚未谅,大谤已臻。梁州刺史甄法护诬臣遣司马飞龙扰乱西蜀,诸所谮引,言非一事,长涂万里,无路自明,风尘之声,日有滋甚。与其逆生,宁就清灭,文武同愤,制不自由。遣参军姚道贤赍书诣梁州刺史萧思话,寻续又遣诣台归罪。道贤至西城,为守兵所杀,行李蔽拥,日月莫照。法护恇扰,望风奔逃,臣即回军,秋毫无犯,权留少守,以俟会通。其后数旬,官军寻至,守兵单弱,惧不自免,续遣轻兵,共相迎接。值秦流民,怀土及本,行将既旋,不容禁制,由臣约防无素,以致斯。臣本历代守蕃,世荷殊宠,王化始基,顺天委命,要名期义,不在今日,岂可假托妖妄,毁败成功,如此之形,灼然易见,仰恃圣明,必垂鉴察。但臣微心不达,迹违忠顺,至乃声闻朝廷,劳烦师旅,负辱之深,罪当诛责。远隔遐荒,告谢无地,谨遣兼长史齐亮听命有司,并奉送所授第十一符策,伏待天旨。太祖以其边裔,下诏曰:杨难当表如此,悔谢前愆,可特恕宥,并特还章节。按《萧思话传》:思话为青州刺史,虏大至,乃弃镇奔平昌。被系。九年,仇池大饥,益、梁州丰稔,梁州刺史甄法护在任失和,氐帅杨难当因此寇汉中。乃自徒中起思话督梁、南秦二州诸军事、横野将军、梁、南秦二州刺史。既行,闻法护已委镇北奔西城,遣司马、建威将军、南汉中太守萧讳五百人前进;又遣西戎长史萧汪之系之。讳缘路收合士众,得精兵千人。十年正月,进据磝头。难当焚掠汉中,引众西还,留其辅国将军、梁秦二州刺史赵温守梁州,魏兴太守薛健据黄金。讳进屯磝头,遣阴平太守萧坦赴黄金,薛健副姜宝据铁城,铁城与黄金相对,去一里,斫树塞道。坦进攻二戍,拔之。二月,赵温又率薛健及其宁朔将军、冯翼太守蒲早子来攻坦营,坦奋击,大破之。坦被创,贼退保西水。讳司马锡文祖进据黄金,萧汪之步骑五百相继而至。平西将军临川王义庆遣龙骧将军裴方明三千人赴,讳等进黄金,早子、健等退保下桃。思话先遣行参军王灵济率偏军出洋川,因向南城。伪陵江将军赵英坚守险,灵济击破之,生禽英。南城空虚,因资无所,复引军还与讳合。三月,讳率众军进据峨公固。难当遣其子和率赵温、蒲蚤子及左卫将军吕平、宁朔将军司马飞龙,步骑万馀,跨汉津结砦,其间立浮桥,悉力攻讳,合围数十重,短兵接战,弓矢无复用。贼悉衣犀革,戈矛所不能加。讳乃截槊长数尺,以大斧椎之,一槊辄贯十馀贼。贼不能当,因大败,烧砦奔走,退据大桃。闰月,讳及方明台军至,龙骧将军杨平兴、幢主殿中将军梁坦直入角弩追之,贼又败走,杀伤虏获甚多。汉中平,悉收没地,置戍葭萌水。先是,桓元篡晋,以桓布为梁州。布败走,氐杨盛据有汉中,刺史范元之、傅歆悉治魏兴,唯得魏兴、上庸、新城三郡。其后索邈为刺史,氐乃治南城。为贼所焚烧不可固,即思话迁镇南城,加节,进号宁朔将军,徵讳为太子屯骑校尉。法护,中山无极人,过江寓居南郡。弟法崇,元嘉十年,自少府为益州刺史。法护委镇之罪,统府所收,于狱赐死。太祖以法崇受任一方,令狱官言法护病卒。太祖使思话上平定汉中本末,下之史官。

    元嘉十二年,氐杨保宗奔魏。

    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氐本传》:十二年,难当释保宗,遣镇童亭。保宗奔,索虏主拓跋焘以为都督陇西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平羌校尉、南秦王,遣袭上邽。难当子顺失守,退,以为雍州刺史,守下辩。

    元嘉十三年,氐难当自立为大秦王,犹奉贡献。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氐本传》:十三年三月,难当自立为大秦王,号年曰建义,立妻为王后,世子为太子,置百官,具拟天朝;然犹奉朝廷,贡献不绝。元嘉十七年,氐国大旱,多灾异,降大秦王复为武都王。

    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氐本传》云云。

    元嘉十八年十一月,氐杨难当寇汉川。十二月,遣龙骧将军裴方明与梁、秦二州刺史刘道真讨之。按《宋书·文帝本纪》云云。 按《氐本传》:十八年十月,倾国南寇,规有蜀土,虑汉中军出,遣建忠将军苻冲出东洛以防之。梁州刺史刘道真击斩冲。十一月,难当剋葭萌,获晋寿太守申坦,遂围涪城。巴西太守刘道银婴城固守,难当攻之十馀日,不克,乃还。

    元嘉十九年,破氐杨难当,仇池平。

    按《宋书·文帝本纪》:元嘉十九年五月,梁秦二州刺史刘道真、龙骧将军裴方明破氐杨难当,仇池平。按《氐本传》:十九年正月,太祖遣龙骧将军裴方明、太子左积弩将军刘康祖、后军参军梁坦甲士三千人,又发荆、雍二州兵讨难当,受刘道真节度。五月,方明等至汉中,长驱而进。道真到武兴,攻伪建忠将军苻隆,剋之。安西参军韦俊、建武将军姜道盛别向下辩,道真又遣司马夏侯穆季西取白水,难当子雍州刺史顺、建忠将军杨亮拒之,并望风奔走。闰月,方明至兰皋,难当镇北将军苻义德、建节将军苻弘祖万馀人列阵拒战,方明击破之,斩弘祖,杀二千馀人,义德遁去。天水任愈之率部曲归顺。难当世子抚军大将军和据修城,方明又遣军率愈之攻和,大破之。于是难当将妻子奔索虏,死于虏中。安西参军鲁尚期追难当出寒峡,生擒建节将军杨保炽、安昌侯杨虎头。初,难当遣第二子虎为镇南将军、益州刺史,守阴平。闻父走,逃还,至下辩。方明使子肃之要之,生禽虎,传送京师,斩于建康市。仇池平。以辅国司马胡崇之为龙骧将军、秦州刺史、平羌校尉,守仇池。

    按《南齐书·氐本传》:氐杨氏,与苻氏同出略阳。汉世居仇池,地号百顷,建安中有百顷氐王是也。晋世有杨茂,后转强盛,事见前史。仇池四方壁立,自然有楼橹却敌状,高并数丈。有二十二道可攀缘而升,东西二门,盘道可七里,上有冈阜泉源。氐于上平地立宫室果园仓库,无贵贱皆为板屋土墙,所治处名洛谷。宋元嘉十九年,龙骧将军裴方明等伐氐,剋仇池,后为魏虏所攻,失地。

    元嘉二十年,苻达、任朏等,立氐杨文德为主。文德自号为仇池公,遣使奉表,诏以为都督秦雍二州诸军事,封武都王。

    按《宋书·文帝本纪》:元嘉二十年二月,仇池为索虏所破。七月,以杨文德为征西将军、北秦州刺史,封武都王。按《氐本传》:索虏拓跋焘遣安西大将军吐奚弼、平北将军拓跋齐等二万人邀崇之。二十年二月,崇之至浊水,去仇池八十里,遇,战,败,奔还汉中。三月,前镇东司马苻达、征西从事中郎任胐等举义,立保宗弟文德为主。拓跋齐闻兵起遁走,达追击斩齐,因据白崖,分平诸戍。文德自号使持节、都督秦河凉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秦河凉三州牧、平羌校尉、仇池公,遣露板驰告朝廷。太祖诏曰:近者校尉仇池公表虏纵逸,寇窃仇池,将士挫伤,民萌涂炭,眷言西顾,矜慨在怀。杨文德世笃忠顺,诚感家国,纠率义徒,奄殄凶丑,锋旗所向,歼溃无遗,氛祲澄清,蕃境宁一,念功惟事,良有欣嘉。便可遣使慰劳,宣示朝旨,并敕梁州刺史申坦随宜应援。又诏曰:显禄勋效,盖惟国典,施赏务速,无或踰时。杨文德志气果到,文武兼全,乘机潜奋,殊功仍集,告捷归诚,献俘万里,朝无暂土,树难自肃,休烈昭著,朕甚嘉焉。杨氏世祖西劳,方忠累叶,宜绍先绪,膺受宠荣。可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北秦雍二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平羌校尉、北秦州刺史,封武都王。任胐祖父岐,伯父祚,父综,并仕杨氏,为咨议从事中郎。胐有志干,文德以为左司马。

    按《南齐书·氐本传》:氐王杨难当从兄子文德聚众茄芦,宋世加以爵位。

    元嘉二十五年,氐杨文德为魏所败,奔汉中,诏削其爵土。

    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氐本传》:文德既受朝命,进戍茄芦城。二十五年,为索虏所攻,奔于汉中。时世祖镇襄阳,执文德归之于京师,以失守,免官,削爵土。元嘉二十七年,起杨文德为辅国将军,南郡王义宣反,文德见杀,追赠征虏将军、秦州刺史。

    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氐本传》:二十七年,王师北讨,起文德为辅国将军,率军自汉中西入,摇动汧、陇。文德宗人杨高率阴平、平武群氐,据唐鲁桥以距文德,文德水陆俱攻,大破之,众并奔散。高遁走奔羌,文德追之至黎邛岭,高单身投羌仇阿弱家,追斩之,阴平、平武悉平。又遣文德伐啖提氐,不克,梁州刺史刘秀之执送荆州,使文德从祖兄头戍茄芦。荆州刺史南郡王义宣反,文德不同见杀,世祖追赠征虏将军、秦州刺史。

    孝武帝孝建二年,刺史王谟上表应正氐王号位。

    按《宋书·孝武帝本纪》不载。 按《氐本传》:孝建二年,以保宗子元和为征虏将军,以头为辅国将军。元和继杨氏正统,群氐欲相宗推,年少才弱,不能绥御所部,头母妻子弟并为索虏所执,头至诚奉顺,无所顾怀。朝廷既不正元和号位,部洛未有定主,雍州刺史王谟上表曰:被敕令臣遣使与杨元和、杨头相闻,并致信饷。即遣中军行参军吕智宗赍书并信等,亦自遣使随智宗。及头语智宗,顷破家为国,母妻子弟并坠没虏中,不顾孝道,陈力边捍,竭忠尽诚,未为朝廷所识。若以元和承统,宜授王爵;若以其年小未堪大任,则应别有所委。顷来公私纷纭,华、戎交构,皆此之由。臣伏寻头元嘉以来,实有忠诚于国,弃亲遗爱,诚在可嘉。氐、羌负远,又与虏咫尺,急之则反,缓之则怨。观头使人言语,不敢便望仇池公,所希政在西秦州假节而已。如臣愚见,蕃捍汉川,使无虏患,头实有力,四千户荒州,殆不足吝。元和小弱,若未可专委。复数年之后,必堪嗣业,用之不难。若才用不称,则应归头。若茄芦不守,汉川亦无立理。上不许。其后立元和为武都王,治白水,不能自立,复走奔索虏。

    明帝太始二年,以氐僧嗣为冠军将军、北秦州刺史、武都王。

    按《宋书·明帝本纪》:太始二年七月,以仇池太守杨僧嗣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 按《氐本传》:元和奔索虏从弟僧嗣,复自立,还戍茄芦,以为宁朔将军、仇池太守。太宗太始二年,诏曰:僧嗣远守西疆,世笃忠款,宜加旌显,以甄义概。可冠军将军、北秦州刺史、武都王,太守如故。

    太始三年,加氐僧嗣持节、都督、征西将军。

    按《宋书·明帝本纪》:太始三年四月,冠军将军、北秦州刺史杨僧嗣进号征西将军。按《氐本传》:三年,加持节、都督北秦雍二州诸军事,进号征西将军、校尉,刺史如故。

    泰豫元年,氐僧嗣卒,从弟文度复自立。以为龙骧将军、略阳太守,封武都王,又改龙骧为宁朔将军。

    按《宋书·明帝本纪》不载。 按《氐本传》云云。

    后废帝元徽四年,以氐杨文度为北秦州刺史。

    按《宋书·后废帝本纪》:元徽四年五月,以宁朔将军武都王杨文度为北秦州刺史。 按《氐本传》:后废帝元徽四年,加督北秦州诸军事、平羌校尉、北秦州刺史、将军如故。

    顺帝升明元年,以氐杨文度为征西将军,又以文弘袭封武都王。

    按《宋书·顺帝本纪》:升明元年十二月,宁朔将军、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杨文度进号征西将军。 按《氐本传》:文度遣弟龙骧将军文弘伐仇池,破戍兵于兰皋。顺帝升明元年,诏曰:茂赏有章,实昭国度,畴庸斯炳,载宣史册。督北秦州诸军事、宁朔将军、平羌校尉、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文度门乘辉宠,世荣边邑,忠果既亮,才劲兼彰。龙骧将军杨文弘肃协成规,躬提桴鼓,申棱百顷,席卷兰皋,功烈之美,并足嘉叹,宜膺爵授,以酬勋绪。文度可使持节、都督北秦雍二州诸军事、征西将军,刺史、校尉悉如故。文弘辅国将军、略阳太守。其年,虏破茄芦,文度见杀,追赠本官,加散骑常侍。以文弘督北秦州诸军事、平羌校尉、北秦州刺史,袭封武都王,将军如故。退治武兴。

    升明二年六月,以辅国将军杨文弘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

    按《宋书·顺帝本纪》云云。

    南齐

    高帝建元元年,以氐杨广香为沙州刺史。

    按《南齐书·高帝本纪》:建元元年七月,以虏伪茄芦镇主阴平公杨广香为沙州刺史。按《氐本传》:太祖即位,欲绥怀异俗。建元元年,诏曰:昔绝国入贽,美称前册,殊俗内款,声流往记。伪虏茄芦镇主、阴平郡公杨广香,怨结同族,舋起亲党,当宋之世,遂举地降敌。茄芦失守,华阳暂惊,近单使先驰,宣扬皇威,广香等追其远世之诚,仰惟新之化,肉袒请附,复地千里,氐羌杂种,咸同归顺。宜时领纳,厚加优恤。广香翻迷反正,可特量所授。部曲酋豪,随名酬赏。以广香为督沙州诸军事、平羌校尉、沙州刺史。寻进号征虏将军。梁州刺史。

    建元二年,以氐杨文弘背叛,以文弘从兄子后起袭封武都王,进广香为都督西秦刺史,子炅为征虏将军、武都太守。

    按《南齐书·高帝本纪》:建元二年十一月,以氐杨后起为秦州刺史。按《氐本传》:范柏年被诛,其亲将李乌奴惧奔叛,文弘纳之。乌奴率亡命千人攻梁州,为刺史王元邈所破,复走还氐中。荆州刺史豫章王嶷遣兵讨乌奴,檄梁州能斩送乌奴首,赏本郡,乌奴田宅事业悉赐之。与广香书曰:夫废兴无谬,逆顺有恒,古今共贯。贤愚同察。梁州刺史范柏年怀挟诡态,首鼠两端,既已被伐,盘桓稽命。遂潜遣李乌奴叛。杨文弘扇诱边疆荒杂。柏年今已枭禽,乌奴频被摧破,计其馀烬,行自消夷。今遣参军行晋寿太守王道宝、参军事行北巴西新巴二郡太守任湜之、行宕渠太守王安会领锐卒三千,遄涂风迈,浮川电掩。又命辅国将军三巴校尉明惠照、巴郡太守鲁休烈、南巴西太守柳弘称、益州刺史傅琰,并简徒竞骛,选甲争驰。雍州水步,行次魏兴,并山东侨旧,会于南郑。或汎舟垫江,或飞旌剑道,腹背飙腾,表里震击。文弘容纳叛戾,专为渊薮,外侮皇威,内陵国族。君奕世忠款,深识理顺,想即起义,应接大军,共为掎角,讨灭乌奴,剋建忠勤,茂立诚节。沈攸之资十年之积,权百旅之众,师出境而城溃,兵未战而自屠,朝廷无遗镞之费,士民靡伤痍之弊。况蕞尔小竖,方之蔑如,其取歼殄,岂延漏刻。忝以寡昧,分陕司蕃,清氛荡秽,谅惟任职。此府器械山积,戈旗林耸,士卒剽劲,蓄锐积威,除难剿寇,岂俟徵集。但以剪伐萌菌,弗劳洪斧,扑彼蚊蚋,无假多力。皇上圣哲应期,恩泽广被,罪止首恶,馀无所问。赏罚之科,具写如别。使道宝步出魏兴,分军溯垫江,俱会晋寿。太祖以文弘背叛,进广香为持节、都督西秦州刺史。广香子北部镇将军郡事炅为征虏将军、武都太守。以难当正裔杨后起为持节、宁朔将军、平羌校尉、北秦州刺史、武都王,镇武兴,即文弘从兄子也。建元三年,氐杨文弘归降,复以为北秦州刺史。按《南齐书·高帝本纪》不载。 按《氐本传》:三年,文弘归降,复以为征西将军、北秦州刺史。先是广香病死,氐众半奔文弘,半诣梁州刺史崔慧景。文弘遣从子后起进据白水。白水居晋寿上流,西接涪界,东带益路,北连阴平、茄芦,为形胜之地。晋寿太守杨公则启经略之宜,上答曰:文弘罪不可恕,事中政应且加恩耳。卿若能袭破白水,必加厚赏。

    武帝永明元年二月,以征虏将军杨炅为沙州刺史。按《南齐书·武帝本纪》云云。 按《氐本传》:世祖即位,进后起号冠军将军。永明元年,以征虏将军炅为沙州

    刺史、阴平王,将军如故。

    永明二年,进氐杨后起爵号。

    按《南齐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氐本传》:二年,八座奏后起勤彰款塞,忠著边城。进号征虏将军。

    永明四年正月闰月,以行辅国将军、武都王杨集始为持节辅国将军、北秦州刺史。

    按《南齐书·武帝本纪》:永明四年正月闰月,以武都王杨集始为北秦州刺史。 按《氐本传》:四年,后起卒,诏曰:后起奄至殒逝,恻怆于怀。绥禦边服,宜详其选。行辅国将军、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杨集始,干局沈亮,乃心忠款,必能戢境宁民、宣扬声教。可持节、辅国将军、北秦州刺史、平羌校尉、武都王。后起弟后明为龙骧将军、白水太守。集始弟集朗为宁朔将军。

    永明五年,除杨集始母为太夫人,假银印。

    按《南齐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氐本传》:五年,有司奏集始驱狐剪棘,仰化边服。母以子贵,宜加荣宠。除集始母姜氏为太夫人,假银印。

    永明九年,进杨炅前将军号。

    按《南齐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氐本传》:九年,八座奏杨炅嗣勤西牧,驰款内昭,宜增戎章,用辉遐外。进号前将军。

    永明十年,杨集始寇汉川,溃奔虏界。

    按《南齐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氐本传》:十年,集始反,率氐、蜀杂众寇汉川,梁州刺史阴智伯遣军主宁朔将军桓卢奴、梁季群、王士隆等千馀人拒之,不利,退保白马。贼众万馀人纵兵火攻其城栅,卢奴拒守死战。智伯又遣军主阴仲昌等马步数千人救援。至白马城东干溪桥,相去数里,集始等悉力攻之,官军内外奋击,集始大败,十八营一时溃走,杀获数千人。集始奔入虏界。

    郁林王隆昌元年,加氐杨炅爵位,集始以城降虏。

    按《南齐书·郁林王本纪》:隆昌元年四月,以前沙州刺史杨炅为沙州刺史。按《氐本传》:隆昌元年,以前将军杨炅为使持节、督沙州诸军事、平西将军、平羌校尉、沙州刺史。集始入武兴,以城降虏,氐人苻幼孙起义攻之。

    明帝建武二年,赠杨元秀仇池公,以杨馥之为北秦州刺史、仇池公,进杨炅将军号。

    按《南齐书·明帝本纪》:建武二年七月,以氐杨馥之为北秦州刺史、仇池公。按《氐本传》:建武二年,氐、虏寇汉中。梁州刺史萧懿,遣前氐王杨后起弟子元秀,收合义兵,氐众响应,断虏运道。虏亦遣伪南梁州刺史仇池公杨灵珍据泥山以相拒格,元秀病死,苻幼孙领其众。高宗诏曰:仇池公杨元秀,氐王苗裔,乃心忠勇,丑虏凶逼,血诚弥厉,宣播朝威,招诱戎种,万里齐契,响然归从。诚效显著,实有可嘉。不幸殒丧,悽怆于怀。夫死事加恩,阳秋明义。宜追覃荣典,以弘劝奖。赠仇池公。持归国。氐杨馥之聚义众屯沮水关,城白马北。集始遣弟集朗率兵迎拒州军于黄亘,战大败。集始走下辩,馥之据武兴。虏军寻退。馥之留弟昌之守武兴,自引兵据仇池。诏曰:氐王杨馥之,世纂忠义,率厉部曲,树绩边城,克殄奸丑。复内禀朝律,外抚戎荒,款心式昭,朕甚嘉之。以为持节、督北秦雍二州诸军事、辅国将军、平羌校尉、北秦州刺史、仇池公。沙州刺史杨炅进号安西将军。

    建武三年,以氐杨崇祖袭封阴平王。

    按《南齐书·明帝本纪》:建武三年正月,以阴平王杨炅子崇祖为沙州刺史,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