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最新章节!

    朝鲜部汇考八

    宋四

    光宗绍熙元年,高丽遣使如金,金亦遣使于高丽。

    按《宋史》不载。按《金史·章宗本纪》:明昌元年八月己酉,高丽遣使来贺天寿节。十一月辛未,以西上閤门使移剌挞不也为高丽生日使。十二月丁未,高丽遣使来贺正旦。

    按《朝鲜史略》:王皓二十年,以崔世辅守太师杜景升,守太尉李义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朴纯弼,中书侍郎平章事史正儒,守司空左仆射,参知政事李奕蕤,参知政事李知命为太子少傅,白任至知门下省事。先是省宰增至七,至是,又增八。里巷歌曰:皇国实无寺,省中置七斋。七斋今未了,八斋复入来。盖斋与宰声相近,为庚辞以讥之。

    绍熙二年,金皇太后崩,遣使报哀于高丽。高丽遣使如金吊祭,又遣使贺即位。

    按《宋史》不载。按《金史·章宗本纪》:明昌二年正月辛酉,皇太后崩。丙寅,以左副都点检廪等报哀于高丽。三月乙亥,高丽遣使来吊祭。八月乙巳,高丽遣使来贺天寿节。十一月丙寅,以近侍局副使完颜匡为高丽生日使。十二月癸卯,高丽遣使来贺正旦。

    按《朝鲜史略》:二十一年,〈宋绍熙二年,金明昌二年〉以杜景升监修国史,时有医题壁自称玉堂人。有人嘲之曰:战将今为修国史,不妨医作玉堂人。景升与李义旼坐省中论事相失,义旼奋拳击柱。时有人作诗嘲之,诗云:吾畏李与杜,屹然与宰辅。黄閤三四年,拳风一万古。政堂文学李知命卒,知命博览群书,善词赋,工草隶,擢第调黄州书记。居官廉正,赈活饥民甚众。后为忠州判官。政如黄州,庚寅之乱,内外文臣逃遁无地,惟知命为州人所护得免。王以为有文行,擢为谏官。自是所至著声绩,再掌礼闱,若赵冲、韩光行、李奎报、俞升旦、刘冲基皆其所取,世以得人称之。

    绍熙三年,高丽遣使如金,金亦遣使于高丽。

    按《宋史》不载。按《金史·章宗本纪》:明昌三年五月壬申朔,以尚书礼部员外郎孛朮鲁子元为横赐高丽使。八月丁卯,高丽使来贺天寿节。十二月丁卯,高丽遣使来贺正旦。按《高丽本传》:章宗即位,诏使至界上颇稽滞,诏移问,高丽逊谢。明昌三年,下节金挺回至平州抚宁县,驱死当驿人何添儿,有司请凡人使往还,乞量设兵卫。参知政事张万公曰:可于宿顿之地巡护之。上可其奏。诏自今接送伴使副,失关防者当坐。故事,贺正旦使十二月二十九日入见。

    按《朝鲜史略》:二十二年,德宁公主卒。仁宗女天姿艳丽,举止闲雅,毅宗屡召入内,颇有丑声。大将军金存杰自杀,时南贼金沙弥云门孝心,据草田,啸聚亡命,剽掠州县。王命杰率将军李至纯等讨之。至纯,义旼子也。尝梦虹霓起两腋,颇自负,又闻古谶有龙孙十二,尽更有十八子之语,因怀非望,与南贼通谋。其子至纯辄泄军中动静,故屡败。存杰愤曰:治之则其父必害我,否则贼盗炽盛。遂仰药。

    绍熙四年,高丽遣使如金,金亦遣使于高丽。

    按《宋史》不载。按《金史·章宗本纪》:明昌四年九月甲子朔,天寿节,御大安殿,受亲王百官及高丽使朝贺。十二月甲辰,以纥石烈珵为高丽生日使。

    绍熙五年,高丽遣使如金,金亦遣使于高丽。

    按《宋史》不载。按《金史·章宗本纪》:明昌五年正月癸亥朔,高丽遣使来贺。九月戊午朔,高丽遣使来贺。按《朝鲜史略》:二十五年,仁宗出妃福昌院主李氏卒,仁宗念其覆碗之功,赐田宅奴婢。王即位,奉事弥笃,及卒,葬以后礼。

    宁宗庆元元年,高丽遣使如金,金亦遣使于高丽。

    按《宋史》不载。按《金史·章宗本纪》:明昌六年春正月丁亥朔,高丽遣使朝贺。九月壬午朔,天寿节,高丽遣使来贺。十二月乙卯,以知登闻检院贾益为高丽生日使。按《高丽本传》:明昌六年十二月己卯立春,诏于前二日入见云。

    庆元二年,高丽遣使如金,金亦遣使于高丽。

    按《宋史》不载。按《金史·章宗本纪》:承安元年春正月辛巳朔,受高丽使朝贺。七月乙酉,敕今后高丽使入见敷奏,令新设各国通事具公服与閤门使上殿监听。九月丁丑朔,天寿节,高丽遣使来贺。十二月庚戌,以同知登闻检院阿不罕德刚为高丽生日使。按《朝鲜史略》:二十六年〈宋庆元二年金承安元年〉,将军崔忠献,〈忠献以勇敢选补别抄以劳迁将军〉与其弟忠粹发兵诛贼臣,李义旼大杀朝臣。

    庆元三年,高丽遣使如金,金亦遣使于高丽。

    按《宋史》不载。按《金史·章宗本纪》:承安二年春正月乙亥朔,高丽遣使来贺。九月辛丑朔,天寿节,高丽遣使来贺。十月庚辰,尚书省奏,高丽国牒报,其王以老疾,令母弟晫权国事。按《朝鲜史略》:二十七年秋九月,大雷电,崔忠献废王放于江华,立王弟平凉公旼。崔忠献杀其弟忠粹。忠粹欲纳其女于太子,忠献止之,忠粹怒,谋害忠献,忠献起兵诛之。前中书令杜景升卒于紫燕岛。初,忠献欲废王,乃流景升于岛。景升,万顷县人,性质宽厚,少文有勇力。初为牵龙,庚寅之乱,武人多劫夺人财,景升独不离殿门,秋毫不犯。及金甫当、赵位宠之役,征战有功,封功臣掌吏部铨注。虽内宠权贵,莫敢挠之。旧制,三品以上迁级,例上让表。景升独曰:内不欲让而借人笔以饰外礼,吾不忍为也。至是忧愤,呕血卒。庆元四年,高丽国王皓以弟晫权国事,遣使告于金。金遣使宣问之。

    按《宋史》不载。按《金史·章宗本纪》:承安三年三月丙寅,高丽王王皓以弟晫权国事,遣使奉表来告。四月丙申,以侍御史孙俣为宣问高丽王王皓使。十二月己巳,高丽权国事王晫遣使奉表来告。按《高丽本传》:承安三年,皓表自陈衰病,以国让其弟晫。晫权国事。是岁,皓薨,晫嗣立。按《朝鲜史略》:神宗靖孝王,,旼,改晫,字至华,明宗弟。元年〈宋庆元四年,金承安三年〉,置山川裨补都监崔忠献,纵术士议置之。金宣问使孙俣来诘逊位事,必欲亲见前王,授诏门下侍郎赵永仁,曰:前王养疾南州,计程三十日乃至。俣曰:苟如是,不必亲授,遂传诏于王。

    庆元五年,禁高丽商人博易铜钱。是年,金册王晫为高丽国王。

    按《宋史·宁宗本纪》:庆元五年秋七月,禁高丽商人博易铜钱。按《高丽本传》:庆元间,诏禁商人持铜钱入高丽,盖绝之也。初,高丽入使,明、越困于供给,朝廷馆遇燕赉赐予之费以钜万计,馈其主者不在焉。我使之行,每乘二神舟,费亦不赀。三节官吏縻爵捐廪,皆仰县官。昔苏轼言于先朝,谓高丽入贡有五害,以此也。惟是国于吴会,事异东都。昔高丽入使,率由登、莱,山河之限甚远,今直趋四明,四明距行都限一浙水耳。由海道奉使高丽,瀰漫汪洋,洲屿崄阻,遇黑风,舟触嶕辄败,出急水门至群山岛,始谓平逵,非数十日不至也。舟南北行,遇顺风则历险如夷,至不数日。其国东西二千里,南北五百里,西北接契丹,恃鸭绿江以为固,江广三百步。其东所临,海水清澈,下视十丈,东南望明州,水皆碧。王居开州蜀莫郡,曰开成府。依大山置宫室,立城壁,名其山曰神嵩。民居皆茅茨,大止两椽,覆以瓦者才十二。以新罗为东州乐浪府,号东京。百济为金州金马郡,号南京。平壤为镇州,号西京。时西京最盛。总之,凡三京、四府、八牧、郡百有十八、县镇三百九十、洲岛三千七百。郡邑之小者,或只百家。男女二百十万口,兵、民、僧各居其一。地寒多山,土宜松柏,有粳、黍、麻、麦而无秫,以粳为酒。少丝蚕,匹缣直银十两,多衣麻纻。王出,乘车驾牛,历山险乃骑。紫衣行前,捧《护国仁王经》以导。出令曰教,曰宣。臣民呼之曰圣上,私谓曰严公,后妃曰宫主。百官名称、阶、勋、功臣、检校,颇与中朝相类。过御史台则下马,违者有劾。士人以族望相高,柳、崔、金、李四姓为贵种。无宦者,以世族子为内侍六卫。岁十二月朔,王坐紫门小殿注官,外官则付国相。有国子监、四门学,学者六千人。贡士三等,王城曰土贡,郡邑曰乡贡,他国人曰宾贡。间岁试于所属,再试于学,所取不过三四十人,然后王亲试以诗、赋、论三题,谓之帘前重试。亦有制科宏词之目,然特文具而已。士尚声律,少通经。王城有华人数百,多闽人因贾舶至者,密试其所能,诱以禄仕,或强留之终身,朝廷使至,有陈牒来诉者,则取以归。百官以米为奉,皆给田,纳禄半给,死乃拘之。国无私田,民计口授业。十六以上则充军,六军三卫常留官府,三岁以选戍西北,半岁而更。有警则执兵,任事则服劳,事已复归农亩。王亦有分地以供私用,王母、妃主、世子皆受汤沐田。上下以贾贩利入为事。日中为虚,用米布贸易。地产铜,不知铸钱,中国所予钱,藏之府库,时出传玩而已。崇宁后,始学鼓铸,有海东通宝、重宝、三韩通宝三种钱,然其俗不便也。兵器疏简,无强弩大刀。崇尚释教,虽王子弟亦常一人为僧。信鬼,拘阴阳,病不相视,敛不抚棺。贫者死,则露置中野。岁以建子月祭天。国东有穴,号岁神,常以十月望日迎祭,谓之八关斋,礼仪甚盛,王与妃嫔登楼,大张乐宴饮。贾人曳罗为幕,至百匹相联以示富。三岁大祭祠,遍其封内,因是敛民财,而王与诸臣分取之。祖庙在国门之外,大祭则具车服冕圭亲祠。王城有佛寺七十区而无道观,大观中,朝廷遣道士往,乃立福源院,置羽流十馀辈。俗不知医,自王俣来请医,后始有道其术者。人首无枕骨,背扁侧。男子巾帻如唐装,妇人鬓髻垂右肩,馀发被下,约以绛罗,贯之簪。旋裙重叠,以多为胜。男女自为夫妇者不禁,夏月同川而浴。妇人、僧、尼皆男子拜。乐声甚下,无金石之音。既赐乐,乃分为左、右二部:左曰唐乐,中国之音也;右曰乡乐,其故习也。堂上设席,升必脱屦,见尊者则膝行,必跪,应必唯。其拜无不答,子拜,父犹半答其礼。性仁柔恶杀,不屠宰,欲食羊豕则包以蒿而燔之。刑无惨酷之科,唯恶逆及骂父母者斩,馀皆杖肋。外郡刑杀悉送王城,岁以八月减囚死罪,贷流诸岛,累赦,视轻重原之。自明州定海遇便风,三日入洋,又五日抵墨山,入其境。自墨山过岛屿,诘曲嶕石间,舟行甚驶,七日至礼成江。江居两山间,束以石峡,湍激而下,所谓急水门,最为险恶。又三日抵岸,有馆曰碧澜亭,世人由此登陆,崎岖山谷四十馀里,乃其国都云。

    按《金史·章宗本纪》:承安四年三月己亥,遣使册王晫为高丽国王。九月庚寅朔,天寿节,高丽遣使来贺。按《朝鲜史略》:二年,崔忠献以兵部尚书知吏部事,总文武铨注,出入禁闼,以兵自卫。忠献恐其生变不测,大小文武官吏,贤良之士,至于军卒强有力者,并皆招致分为六番,更日直宿其家,号曰:都房。

    庆元六年,高丽遣使如金,金亦遣使于高丽。

    按《宋史》不载。按《金史·章宗本纪》:承安五年春正月钺子朔,高丽遣使来贺。九月甲寅朔,天寿节,高丽遣使来贺。十月辛丑,以礼部郎中刘公宪为高丽生日使。

    嘉泰元年,高丽遣使如金,金亦遣使于高丽。

    按《宋史》不载。按《金史·章宗本纪》:泰和元年正月壬子朔,高丽遣使来贺。五月戊寅,以直东上閤门刘颇为横赐高丽使。十月戊戌,以武卫军都指挥使司判官纳合铉为高丽生日使。

    按《朝鲜史略》:四年,刑部尚书闵湜卒,湜令谟子豁达大度明宗,诸小招权纳贿朝士争附,湜独不往。嘉泰二年,高丽遣使如金。金亦遣使于高丽。

    按《宋史》不载。按《金史·章宗本纪》:泰和二年春正月丁未朔,高丽遣使来贺。九月壬寅朔,天寿节,高丽遣使来贺。十月壬辰,遣尚辇局副使李仲元为高丽生日使。

    按《朝鲜史略》:五年〈宋嘉泰二年,金泰和二年〉,崔忠献在弘第与吏部员外郎卢琯,〈忠献外戚起市井性巧黠善承迎〉注拟文武官以奏王颔之二部判事,但检阅而已。门下侍中赵永仁卒,永仁博学善属文,少时魁。然有宰相器,明宗命辅导太子,及为承宣多所匡救。物议归重前。王薨于昌乐宫,王欲葬以王礼。忠献以为不可,降从葬妃礼。太子斥在江华不得与丧事。

    嘉泰三年,高丽遣使如金,金亦遣使于高丽。

    按《宋史》不载。按《金史·章宗本纪》:泰和三年正月辛未朔,高丽遣使来贺。九月丙寅朔,天寿节,高丽遣使来贺。十月丙辰,以尚食局使师孝为高丽生日使。嘉泰四年,高丽遣使如金。是年,王晫薨,子韺立。金遣使慰问之。

    按《宋史》不载。按《金史·章宗本纪》:泰和四年春正月乙丑朔,高丽遣使来贺。辛卯,高丽国王王晫没,嗣子韺遣使来告哀。四月戊午,以西上閤门使张称等为故高丽国王王晫敕祭使,东上閤门使石悫等为高丽国王王韺慰问起复横赐使。九月庚申朔,天寿节,高丽遣使来贺。按《高丽本传》:泰和四年正月乙丑朔,高丽傔人以小佩刀割梨庑下巡廊,奉职见而纠之,诏馆伴官自今前期移文禁止。是岁,王晫薨,子韺嗣立。

    按《朝鲜史略》:七年,王患疽,传位太子,移御德阳侯邸,薨。忠献议减丧十四日,降东京留守为知庆州事升。安东都护为大都护府。忠献以庆州有叛贼,安东尽心捍禦,故升降之韩。惟汉入隐智异山,终身不出。惟汉世居京师,见忠献擅政,曰:难将至矣。遂携妻子隐智异山,清修苦节,不与世人交。徵为西大悲院录事,不就。乃移居深谷,终身不返。未几,果有契丹之难,蒙古兵再至。

    开禧元年,高丽遣使如金,金亦遣使于高丽。

    按《宋史》不戴。按《金史·章宗本纪》:泰和五年春正月己未朔,高丽遣使来贺。九月甲申朔,天寿节,高丽遣使来贺。十月庚申,以刑部员外郎李元忠为高丽生日使。

    按《朝鲜史略》:熙宗成孝王,德改韺,字不陂神宗子,母靖宣太后金氏。元年〈宋开禧元年,金泰和五年〉,以守太师崔忠献封晋康侯,立府曰:兴宁。后改为晋康府置僚属。自后出入宫禁便服,张盖侍从门客殆三千馀人。开禧二年,高丽遣使如金。

    按《宋史》不载。按《金史·章宗本纪》:泰和六年春正月癸未朔,高丽遣使来贺。九月己卯朔,天寿节,高丽遣使来贺。

    开禧三年,高丽遣使如金,金亦遣使于高丽。

    按《宋史》不载。按《金史·章宗本纪》:泰和七年春正月丁丑朔,高丽遣使来贺。夏四月壬子,遣宫籍副监杨序为横赐高丽使。九月甲辰朔,天寿节,高丽遣使来贺。十月辛亥,以武库令朮甲法心为高丽生日使。按《高丽本传》:泰和七年正月,是时用兵伐宋,夏亦有故,独高丽遣正旦使,诏不赐曲宴。及天寿节,夏、高丽使者皆在,有司奏:大定初,宋未请和,夏、高丽使者赐曲宴,今请依大定故事。诏从之。

    按《朝鲜史略》:三年〈蒙古太祖元年〉,崔忠献杀其甥朴晋材。晋材门客多于忠献,率皆勇悍。晋材流言舅氏有无君之心,忠献知必害已。召至诘之,断脚筋流白翎镇寻死。

    嘉定元年,高丽遣使如金,金亦遣使于高丽。

    按《宋史》不载。按《金史·章宗本纪》:泰和八年春正月辛未朔,高丽遣使来贺。冬十月辛未,以吏部郎中郭乳为高丽生日使。

    按《朝鲜史略》:四年,附神宗于太庙。本朝庙制九室,而有新附王则奉出主安于本陵。忠献议据古典有功者不迁,亲尽者毁之。以顺宗亲尽当出,以神宗附于第九室,太祖在西东向,惠显同第一昭,宣肃同为第二昭,仁宗为第三昭,文宗为第一穆,睿宗为第二穆,神宗为第三穆,王曲宴忠献于茅亭,唱和终夜剧饮。亭在男山里,第旁植双松。崔颐为赋双松诗,两制文士皆和李奎报作序记以美之。

    嘉定二年,高丽遣使如金贺即位。

    按《宋史》不载。按《金史·卫绍王本纪》:卫绍王大安元年五月,高丽贺即位。

    按《朝鲜史略》:五年秋九月,崔忠献会宾客,设重阳宴。使都房有力者手搏,胜者即授校尉队正,以赏之。国家颁政例,六月为权务政,十二月为大政吏兵判事,与同僚会坐于各部。功者陟,罪者黜之。一陟一黜,皆承上命。过此时虽有所缺,未尝差授,况无功者乎。忠献威侵一国,独专政柄,若有所缺则不顾官爵之。为公器乃以眼前小戏乱其邦宪。又因左右所托或授东班权务之职。若纳贿称意者即许之。召明宗太子璹于江华,封汉南公改名贞平章事。致仕崔谠卒,谠善属文,扬历中外皆有声绩,名重一时。年未衰耄,上章乞退,扁所居斋曰:双明。与弟诜及张自牧、李俊昌、白光臣、高莹中、李世长、元德秀、赵通等为耆会,逍遥自适,图形刻石,传于世。时人谓之地上仙。忠献废王,迁紫燕岛。王与王浚明、于承庆等谋去忠献,事泄,见废,奉立汉南公贞,改名祦。嘉定四年,高丽遣使贺金。

    按《宋史》不载。按《金史·卫绍王本纪》:大安三年正月乙酉朔,高丽遣使来贺。

    嘉定六年,高丽王韺薨,子未立。金宣宗即位,礼官议高丽迎诏之礼。

    按《宋史》不载。按《金史本纪》亦不载。按《高丽本传》:至宁元年八月,王韺薨,嗣子未行起复。九月,宣宗即位,边吏奏:高丽牒称,嗣子未起复,不可以凶服迎吉诏,又不可以草上名御署表。礼官议:人臣不以私恩废公义,宜权用吉服迎诏,署表用权国事名御。俟高丽告哀使至阙,然后遣使致祭、慰问及行封册。制可。按《朝鲜史略》:康宗元孝王,祦,字大华,明宗子、母光靖太后金氏。元年〈宋嘉定五年,即金崇庆元年,即蒙古太祖七年〉,遣中书舍人李仪如金,奉表请命。金遣大理卿完颜惟基来册王。金使欲入,自仪凤正门,知奏事琴仪往谕曰:天子巡狩方岳自古有之。若大国驻跸小国,当入自何门耶。使答曰:天子出入,舍中门而何仪。曰:然则人臣由正门可乎。使大服其言,乃入自西门。平章事任濡卒,濡元厚子,性恬淡慈和,不以势位骄人,历仕五朝居官,勤恪处决,明允掌制诰十六年。高文大册皆出其手,四辟文闱所举皆当时名士。若赵冲、李奎报、金敞、俞承旦是已晚年,奉佛弥笃二年,〈金宣宗贞祐元年〉王不豫传位太子。太子即位,高宗安孝王,??,字大明旧,,又改晊,康宗子,母元德太后柳氏。元年〈宋嘉定七年,即金贞祐二年,即蒙古太祖九年〉,封崔忠献妻任氏,及王氏,皆加宅主号。任氏,本将军孙洪引妻,忠献杀洪引,闻其美,私之。王氏,康宗庶女。二年,崔忠献移入别第,剑戟兵卫,弥满数里,朝士追随者甚众。签书枢密院事琴仪亦从之。兵部尚书元德秀卒,德秀铁面犀骨,有胆略,以意气自高,言语誇大,人或有讥之者。尝调安南,政廉明,吏民敬畏,尤恶淫、祀巫、觋不得入境。时有吏执女巫以告,德秀曰:此非女也。令验视,果男子也。前此假巫出入士家,潜乱妇女者。至是一方服其神明。以李奎报为正言知制诰,奎报以诗贽,忠献求参职,乃拜是官。三年,宋洪烈卒,洪烈以忠献姻戚,恃势骄横,性又滑稽。每至诸王第,见珍玩,必丐夺而后已。故闻其至,急令收藏珍宝,然后见之。契丹兵渡鸭绿江,侵宁朔、定戎之境。契丹遗种金山王子、金始王子。自称大辽收国王建。元天成避金兵席卷而东,皆以妻子自随瀰满山野,月馀食尽移入云中道。遣上将军卢元纯、大将军金就砺等统三军禦之。至朝阳驿与职郎将丁纯祐、突入贼中斩持纛者。契丹兵奔溃,追斩八十馀级。并获杨水尺一人,杨水尺者,太祖攻甄萱时,所难制之遗种也。多居云中道,初李义旼子至荣为朔州将军,以水尺等本无赋役,乃招谕属于率妓紫。云仙,尽籍其名徵贡。及至荣死。崔忠献又以紫云仙为妾,计口徵贡滋甚。水尺等大怨,故丹兵至,迎降乡导之。水尺本无贯籍,好逐水草,迁徙无常。惟事田猎,又编柳为器,贩鬻资业。凡妓种多出柳器匠家。丹兵至延、昌二州。金就砺皆击却之。三军又与丹兵战于渭州。〈即今渭原〉败绩将军李阳升等千馀人死。京都闻之哭者满城。贼兵冰渡大同江,遂入西海道,宰枢重房奏勿论太祖苗裔及文科出身。悉令充军王从之,元帅赵冲等点兵于顺天馆,骁勇皆为忠献父子〈子即瑀〉门客。官军所点只老羸卒,四年,金兴定元年,僧徒谋诛忠献不克。忠献遂大杀僧徒。五年,溃于太祖滩,大将军李义儒、白守贞、将军李希柱皆战死。元帅赵冲等奔还,贼追至宣义门,焚黄桥而退,略牛峰等县。寇忠、原二州,历杨根砥,平趣咸州,即今咸兴府,遂入女真地,得女真兵,长驱复来寇。

    嘉定十一年,金人贷粮于高丽不应,掠之。金主遣人宣谕,以兴兵非上国意,仍与开互市。是年,高丽修贡于蒙古。

    按《宋史》不载。按《金史·宣宗本纪》:兴定二年夏四月壬寅朔,蒲察五斤表,辽东便宜阿里不孙贷粮高丽不应,辄以兵掠其境。上命五斤遣人以诏往谕高丽,使知兴兵非上国意。癸丑,完颜素阑请宣谕高丽复开互市,从之。

    按《元史·太祖本纪》:十三年戊寅秋八月,契丹六哥据高丽江东城,命哈真、扎刺率师平之;高丽王?遂降,请岁贡方物。按《高丽本传》:高丽本箕子所封之地,扶馀别种尝居之。其地东至新罗,南至百济,皆跨大海,西北渡辽水接营州,而??鞨在其北。其国都曰平壤城,即汉乐浪郡。水有出靺鞨之白山者,号鸭绿江,而平壤在其东南,因恃以为险。后辟地益广,并古新罗、百济、高句丽三国而为一。其主姓高氏,自初立国至唐乾封初而国亡。垂拱以来,子孙复封其地,后稍能自立。至五代时,代主其国迁都松岳者,姓王氏,名建。自建至焘凡二十七王,历四百馀年未始易姓。入元,太祖十一年,契丹人金山、元帅六哥等领众九万馀窜入其国。十二年九月,攻拔江东城据之。十三年,帝遣哈只吉、劄剌等领兵征之。国人洪大宣诣军中降,与哈只吉等同攻围之。王?〈史略作?〉奉牛酒出迎王师,且遣其枢密院使、吏部尚书、上将军、翰林学士承旨赵冲共讨灭六哥。劄剌与冲约为兄弟。冲请岁输贡赋,劄剌曰:尔国道远,难于往来,每岁可遣使十人入贡。十二月,劄剌移文取兵粮,送米一千斛。

    按《朝鲜史略》:五年,复以赵冲为西北面元帅。金就砺为兵马使,击丹贼。蒙古元帅哈真遣使我军,约同讨契丹。时哈真及扎剌率兵一万,与东真、万奴所遣完颜子满兵二万,声言讨丹贼。攻和、猛、顺、德四城破之。嘉定十二年,高丽请朝贡于金。金遣使抚谕之。是年高丽修贡于蒙古。

    按《宋史》不载。按《金史·宣宗本纪》:兴定三年三月甲戌,高丽先请朝贡,因遣使抚谕之,使还,表言道路不通,俟平定后议通款。命行省姑示羁縻,勿绝其好。按《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