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元明清散曲选最新章节!

    沈自晋

    沈自晋(1583——1665),字伯明,号西来,又号长康,晚称鞠通生,江苏吴江人。沈璟之侄。弱冠补博士弟子员,明亡弃去,隐居吴山。善度曲,尤精音律。词尚家风,而无门户之见;作曲能兼取“吴江派”与“临川派”之长,一时海内词家如范香令、卜大荒、冯梦龙、袁于令等,群相推服。卜与袁为作传奇序;冯所选《太霞新奏》,推为压卷。范有“新推袁沈擅词场”及“幸有钟期沈袁在”之句,亦推许备至。著有《望湖亭》、《翠屏山》、《耆英会》传奇;并将沈璟《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增补为《广缉词隐先生增定南九宫十三调词谱》(又称《南词新谱》);散曲有《鞠通乐府》三卷,凡小令七十首,套数十八套;另有令曲九首,套曲十三套,均收入《全清散曲》。明亡为自晋散曲作品的分界,前期风格艳丽;后遭离乱,常写故国之思,风格悲壮。

    小令

    南仙吕·解三酲[1]

    见黄蝶

    只道领春风向野花飘洒,却纷飞在战地尘埃。牡丹丛曾染姚家色[2],怕霜信紧旧颜衰。他倒不辞素秋将姿态改,兀自松粉沾衣展翅来[3]。还留在,喜得个篱边菊下,且自舒怀。

    作者生当明清易代之际,乙酉清兵南下,他也尝过逃难的痛苦。这首曲借蝶自喻,表达了今昔之感和劫后余生的欣慰。

    前调

    久雨乍晴,同大儿一步春畦[4],感怀赋此。

    〔解三酲〕入春阴侧寒犹峭,懒听他涧底松涛。梅花耐雨心酸早,颦蹙柳,泪含桃。只道东皇吝彩[5],将咱过半抛,谁知转盼风光若故交。晴和了,喜的是携儿缓步,踏翠东皋[6]。

    〔其二,换头〕譬如我血溅戈矛,等闲如刈草。譬如我风雨沉埋何处招;譬如你图南不返迷荒徼[7],使我穷泪眼望归轺[8];譬如你纷华未断还来入市朝,使我愁见蒙茸一锦貂[9]。今番好,喜的是承颜无恙[10],洗耳能逃[11]。

    松涛懒听,梅心酸早,深沉地表现出离乱时遗民的伤痛。下片意说譬如我抗清被杀,血溅戈矛;又譬如你投奔南方鲁王、唐王,起兵抗清,或投降清军,改穿满装,都不如“今番好”,可以父子相聚,又听不到种种不入耳的议论。这反映了明清易代之际许多封建文人的共同看法:他们既不愿起兵抗清,又不愿投降清军,而是选择了一条逃避现实、消极抵抗的道路。

    南羽调·胜如花[12]

    避乱思归(寓子昂村东)

    思燕玉,忆楚萍,老去愁饥畏冷[13]。蓦然间塞鼓烽烟,顷刻来飘蓬断梗,博得个孤舟贫病。捱一番朝惊晚惊,又一番风行雨行。数点秋萤,早六花飞进[14]。遏不住鲈乡归兴[15]。盼西流可是江城?盼西流可是江城?

    这首曲通过诗人“朝惊晚惊”、“风行雨行”的切身遭遇,反映出清兵南下时人民颠沛流离的苦况。

    南仙吕·解酲乐[16]

    偶作(窃笑词家煞风景事)[17](三首选一)

    〔解三酲〕觑传奇喜巧镌图像[18],最堪憎妄肆评量。只合从头按拍无疏放[19],一入览便成腔。 〔大胜乐〕那得胡圈乱点涂人目,漫假批评玉茗堂[20]。坊间伎俩[21],更莫辨词中衬字,曲白同行。

    明代中叶以后,书籍商品化的现象严重;不少书商为了谋利,大量刊印书籍,粗制滥造,谬误百出,一直为后世有识者所非议。这首曲对刊刻传奇作品中的胡圈乱点、正衬不识、曲白不分、假借名人评点的现象揭露得十分深刻,针砭世情不留面子,是沈自晋不可多得的佳作。

    南仙吕入双调·步步娇[22]

    旅中雨况(三首选一)

    眼底云山皆愁绪,惨淡花深处,春光有似无。入夜狂飚,雨又朝和暮。恁般雨雨更风风,天还不惜离人苦。

    写旅中遇雨时的愁怀,风格淡远,近似北宋人小词。

    * * *

    [1] 解三酲:南〔仙吕〕曲调。句式:七七七六、七七、三四四,共九句八韵。此调多带换头,如下面一首即是。

    [2] 姚家:宋代洛阳牡丹花有两种名贵的品种,叫“姚黄魏紫”。姚黄,为千叶黄花,相传是姓姚的人家栽培的;魏紫,为千叶肉红花,魏相仁溥所栽。

    [3] 兀自:还自,尚自。

    [4] 畦(qí旗):五十亩为畦,这里泛指农田。

    [5] 东皇:春神。

    [6] 东皋:指田野。

    [7] 图南不返迷荒徼:意指投奔南方的抗清政权,如鲁王、唐王等。图南,语本《庄子·逍遥游》。徼(jiào叫),边界。

    [8] 轺(yáo遥):古代轻便的马车。

    [9] 蒙茸一锦貂:指当时清人的服饰。茸(rónɡ荣),柔软的兽毛。

    [10] 承颜:指顺承父母的颜色。《晋书·孝友传序》:“柔色承颜,怡怡尽乐。”

    [11] 洗耳能逃:意说能够不出来做官。《高士传》载尧欲召许由为九州长,许由不想听这些话,“洗耳于颍水滨。”

    [12] 胜如花:南〔羽调〕曲调。句式:三三六、七七、七七七、四五、七七七,共十三句十一韵。结末多为重句。

    [13] “思燕玉”三句:指因年老愁饥畏冷而思暖身充饥之物。杜甫《独坐》诗:“暖老须燕玉,充饥忆楚萍。”燕玉是燕地所产的一种美玉,据说夏寒冬温,故思用以暖身。楚萍指粗粝的食物。

    [14] 六花:即雪花。其状为六角形,故称。

    [15] 鲈乡归兴:指思乡之情。事见《晋书·张翰传》。

    [16] 解酲乐:南〔仙吕〕曲调,系集〔解三酲〕、〔大胜乐〕两词部分乐句而成。句式:七七、七六、七七、四四四。共九句七韵。

    [17] 煞风景:比喻败兴的事情。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二引《西清诗话》:“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下晒裈,背山起楼,烧琴煮鹤。”

    [18] 觑(qù去)传奇:觑,细看;传奇,泛指戏曲剧本。巧镌图像:指加入插图。

    [19] 疏放:任意。这里指散漫无序。

    [20] 漫假批评玉茗堂:指假托玉茗堂评点的戏曲刻本。玉茗堂,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所居的堂名。

    [21] 坊间:指民间刻书铺子。

    [22] 步步娇:南〔仙吕入双调〕曲调。句式:七五五、四四五五,共七句五韵。

    贾应宠

    贾应宠(约1590——约1676),字退思,一字晋蕃,号凫西、澹圃。因喜说鼓词,又自号木皮散客。山东曲阜人。明崇祯末年,以明经起为直隶(今河北)固安县令,后任户部主事、刑部郎中。因为人所忌,辞官归里。清初曾被逼补旧职,非所愿,遂于官署中大说鼓词,不久便因此被免职。他为人正直狂放,归家后常取《论语》演为鼓词,端坐市坊,击鼓板演唱。嬉笑怒骂,以抨击世态。因不容于乡里,遂移家滋阳,闭门著书。但直到八十多岁,仍说鼓词笑骂不倦。著有《木皮散人鼓词》、《澹圃恒言》、《澹圃诗草》。

    鼓词[1](节选〔尾声〕)

    忠臣孝子是冤家,杀人放火的天怕他。仓鼠偷生得宿饱,耕牛便死把皮剥。河里游鱼犯了何罪?刮了鲜鳞还嫌刺札。杀人的古剑成至宝,看家的狗儿活砸杀。野鸡兔子不敢惹祸,剁成肉酱加上葱花。杀妻的吴起倒挂了元帅印[2],可怎么顶灯的裴瑾捱了些咀巴[3]。玻璃玉盏不中用,倒不如锡镴壶瓶禁磕打。打墙板儿翻上下,运去铜钟声也差。管教他来世的莺莺丑似鬼,石崇托生没个板渣[4]。海外有天天外有海,你腰里有几串铜钱休浪夸。俺虽没有临潼斗的无价宝[5],只这三声鼍鼓走遍天涯[6]。

    贾凫西的《鼓词》,把一部中国历史,从“混沌初开”直说到明代初年,有说有唱。对历史上坏人得道、好人遭殃的现象,深致愤慨。宗旨是褒扬忠烈,鞭挞邪佞,为世道人心一惩。这里节选的尾声,便是这一主题的高度概括。字里行间,可以充分窥见作者内心感情的激荡。当然,作者评价历史的标准与我们不同,《鼓词》全书中的具体人物评价,是应该有分析地对待的。

    * * *

    [1] 鼓词:明清时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种曲艺,可以由一个人自击鼓板演唱,也可以增加数人用三弦等乐器伴奏,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和十字句。

    [2] “杀妻的吴起”句:吴起,战国时卫人,好用兵。事鲁君时,齐人攻鲁,鲁君想用他为将,却因为他的妻子是齐人,有所顾虑;吴起遂杀妻,表明不倾向齐国,鲁君遂用他为将,攻齐,大破之。

    [3] “顶灯的裴瑾”句:未详,待考。

    [4] “管教他”二句:意说天道循环,事物会向反面转化,莺莺貌美,来世会变丑;石崇富贵,来世会贫穷。(石崇事参阅王九思《归兴》曲注〔9〕)板渣,疑指小而薄的钱。板,铜板,铜钱。

    [5] 临潼斗的无价宝:传说春秋时秦穆公想称霸天下,用百里奚计,奏于周景王,命十八国诸侯大会临潼,各出传国之宝,互相角胜。元明间无名氏有《十八国临潼斗宝》杂剧,演其事。

    [6] 三声鼍鼓:指说唱鼓词。

    毛莹

    毛莹,初名培征,字湛光,一字休文,晚号大休老人、净因居士,江苏松陵(今吴江)人。明诸生。入清不应试,结庐松陵禊湖之滨,日事吟咏,萧闲送老。著有《竹香斋词》、《晚宜楼集》,散曲有《晚宜楼杂曲》一卷,存小令三十一首,套数五套。

    小令

    南正宫·玉芙蓉

    梁姬道昭,清标绝俗,有盛名于时,以株累为当事者所困[1],社中共惜之。爰作二曲,酒次按歌,以讽世间有心人能慨然为古押衙者[2]。

    其一

    沉沦露水司,狼藉烟花市[3],想断云残雨,瘦损腰肢。槛猿笼鸟三生事[4],煮鹤烧琴一霎时[5]。星前誓凭谁主持?乍提起狠阎罗[6],血泪洒胭脂。

    其二

    霜凋杨柳枝,风剪鸳鸯翅。恨无端业火[7],锻炼芳姿。梦回香阁消魂死,默祷莲台肠断时[8]。从前事,朝思暮思。任安排女膺滂[9],不算好男儿。

    这两首曲写青楼女子梁道昭遭受凌辱、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揭露“当事者”行为的狠毒,并委婉表示希望有人能为之仗义援手,表现作家对被压迫者的深切同情。

    南仙吕入双调·玉抱肚

    社集沈若一斋中醉后作[10](二首选一)

    年华荏苒,隙中驹何堪着鞭[11]。赖君家有酒如渑[12],任他们有笔如椽[13]。此身不是玉堂仙[14],字挟风雷不值钱[15]。

    这是不遇者的牢骚。慨叹年华易逝,一事无成,只好借酒消愁,一结对“文以人贵”的现象深致不满。

    套数

    南南吕·懒画眉

    小窗晚坐,内人历叙旧事[16],感而有作

    〔懒画眉〕午梦初回启窗纱,刚值蜂王放晚衙[17]。池塘蛙鼓更喧哗[18],比朱门热闹谁真假?我只是闲垦荒田课种瓜。

    〔不是路〕黄卷生涯[19],也曾学江郎弄笔花[20]。虚悬价,一双空手送金华[21]。漫嗟呀,道孤灯权守三冬寡,怎苦海横担半世枷!干休罢,撩天白眼难禁架[22]。惹人嘲骂,任人嘲骂。

    〔掉角儿〕没来由乌衣旧家[23],好扯淡小乔初嫁[24]。生纽做燕尔夫妻[25],早熬成龙钟爹妈。更休提拥双鬟,将百辆,引千觞,陈八簋[26],诸般古话。江心捉兔,山头觅虾。只打点饭来张口,好似神鸦[27]。

    〔尾声〕平泉台馆无全瓦[28],有茅屋粗安且结跏[29]。你须晓陵谷翻腾都是耍[30]。

    本篇概括了诗人半世的清苦生活,也反映明清易代之际一些不愿与新王朝合作的知识分子的态度。他们宁肯过躬耕自食、茅屋粗安的生活,不愿去追求富贵,这在当时是表现民族气节的。

    * * *

    [1] 株累:被别人犯罪所连累。

    [2] 讽:以委婉的语言暗示一种希望。古押衙:唐人薛调《无双传》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曾舍生救人,成人之美,后世多用为“侠士”的代称。

    [3] “沉沦露水司”二句:指妓女生涯。

    [4] 槛猿笼鸟三生事:槛猿笼鸟,指不自由的生活。三生,即三世,本佛教用语,指前生、今生、来生。佛家有因果报应之说,谓今生一切遭遇皆前生所种。

    [5] 煮鹤烧琴: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见沈自晋〔解酲乐〕《偶作》注〔2〕。

    [6] 狠阎罗:比喻极凶恶的人,这里指“当事者”。

    [7] 业火:佛教名词,以火比喻害身的恶业。

    [8] 莲台:佛教名词。指莲花的台座,即诸佛菩萨的宝座。

    [9] 膺滂:李膺和范滂。见康海〔北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饮闲》注〔4〕。这里的“女膺滂”似即指梁姬道昭,她可能是为反对豪强而被害的。

    [10] 社集:古代文人喜欢结社,社集即社团成员的集会。沈若一,生平不详。

    [11] 隙中驹:即白驹过隙,形容光阴过得极快。《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12] 有酒如渑:形容酒多。渑,水名,在山东。

    [13] 有笔如椽:有一支像椽木那样的大笔,这本是称赞别人有文才的,但作者这里说的是反话。《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椽,屋梁上的木条。

    [14] 玉堂仙:唐宋以后,称翰林院为玉堂;玉堂仙即翰林学士。

    [15] 字挟风雷:指文字写得好,像挟风雷之势似的。

    [16] 内人:旧时称自己的妻子。

    [17] 蜂王放晚衙:指蜜蜂聚集。古人认为蜜蜂早晚聚集,像衙门参拜的样子,因称为“蜂衙”。

    [18] 蛙鼓:蛙鸣。

    [19] 黄卷:指书籍。《通雅》:“古人用黄卷,有误,可以雌黄涂之,又能防蠹。”

    [20] 江郎:指南朝人江淹,少有文名,世称江郎。相传他曾梦笔生花,醒后文思大进。

    [21] 金华:金色的年华,指青春的意思。

    [22] 白眼:《晋书·阮籍传》载阮籍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后因以白眼表示鄙薄厌恶。

    [23] 乌衣旧家:指出身富贵人家。乌衣,即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从东晋到南北朝,王、谢两大世族都住这里。

    [24] 小乔:周瑜的妻子,容貌美丽。

    [25] 燕尔:亦作“宴尔”。《诗经·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原为安乐之意,后用为新婚的代称。

    [26] 簋(ɡuǐ轨):古代食器。圆口,圈足。祭祀时用以盛黍稷。

    [27] 神鸦:是神庙祭祀时飞来啄食祭品的乌鸦。

    [28] 平泉台馆:唐李德裕有别墅在洛阳,名平泉庄。

    [29] 结跏(jiā加):“结跏趺坐”的略称。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即双足交叠而坐。

    [30] 陵谷:《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后世因用以比喻世事变迁,高下易位。

    叶承宗

    叶承宗(1602——1648),字奕绳,号泺湄啸史,别署稷门啸史,浙江丽水籍,山东历城(今济南)人。明天启七年(1627)举人,清顺治三年(1646)进士,四年授江西临川知县,五年江西总兵金声桓叛清,死难。少工诗文,有《泺函》十卷。曾撰杂剧十三种,传奇二种;今传于世者,惟杂剧四种:《金紫芝改号孔方兄》、《贾阆仙除日祭诗文》、《十三娘笑掷神奸首》、《东岳庙狗咬吕洞宾》。另辑《历城县志》十六卷。散曲《泺函乐府》一卷,存套数五套。

    套数

    南仙吕入双调·步步娇

    临川散粥

    〔步步娇〕散粥城南亲驰骤,老稚纷相辏[1],阶前人影稠。堪怜他面鹄形鸠,都充名口[2]。他是瘦咽喉,答应不出连声有。

    〔醉扶归〕莫怪他挨前又擦后,也是他没气力的筋骸不自由。紧随身还有个病孩儿,等闲拚不开亲娘手,也待要抢先争得个饭一瓯。眼生生怎撇下着疼肉!

    〔皂罗袍〕怪得他布麻缠首!他母僵废陌,爹葬荒沟。百忙里关不住半瓢飡[3],从昨日饿倒了两三口。尤可怜那妇人,眼儿里饱,进前又羞;肚儿里饥,归家又愁。楚宫腰[4],乱向风前斗。

    〔好姐姐〕也有衣冠故旧[5],恨家残也效干求[6]。对人羞涩,几度欲藏头。休落后,肚里雷轰难销受,且休提裘马翩翩旧日游。

    〔香柳娘〕对朝餐自悲,对朝餐自悲,一餐难凑,官粮还欠七八斗。几番家欲死,几番家欲死,卖不出贱田畴,叫不应狠亲旧。还仗赖邑侯[7],还仗赖邑侯,早奏宸旒[8],急来搭救。

    〔馀文〕县官弱骨和伊瘦,痛痛痛言难出口,怎能够明诏蠲免将孑遗留[9]!

    这套散曲反映封建社会灾荒和官粮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作者以巨大的同情,描绘了这一幅触目惊心的“流民图”,这是散曲题材中少有的。全用口语入曲,质朴、深沉,更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 * *

    [1] 辏(còu凑):车轮的辐集中于毂上叫辏。这里作集中解。

    [2] “堪怜他面鹄形鸠”二句:意说饥民饿得不像人样子,为了得粥,勉强也要来。名口,名额。

    [3] 关:领取。

    [4] 楚宫腰:即楚腰,指细腰。《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这里用以比饥民,未免不伦不类。

    [5] 衣冠故旧:指旧日的士绅、世族。

    [6] 干求:请求。《尔雅·释言》:“干,求也。”

    [7] 邑侯:即邑宰,指知县。

    [8] 宸旒:天子的冠冕。这里指封建皇帝。

    [9] 蠲(juān捐):除去;减免。孑遗:指少数还没有饿死的遗民。

    徐石麒

    徐石麒,字又陵、长公,号坦庵,别署坦庵道人。原籍湖北,流寓江都(今扬州)。又陵家学渊源,自幼精研名理,善诗词,工绘画,尤精度曲,每成一曲,高吟令女延香(名元端)听之,有不合律处,延香替他正拍。为人沉默寡言,不乐与名人交往,具有强烈的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明亡以后不出应试,把毕生精力都用于撰述,间亦以诗酒自遣。著有《坦庵诗馀瓮吟》、《蜗亭杂订》、《坦庵琐录》以及《买花钱》、《大转轮》、《浮西施》、《拈花笑》杂剧,《珊瑚鞭》、《胭脂虎》、《九奇缘》、《辟寒钗》传奇等。散曲有《坦庵乐府添香集》一卷,存小令五十二首,套数十套。邑人郭王璟说他“感慨寄之诗赋,滑稽则寄之南北剧”。他散曲创作走张可久的道路,大部分作品清新秀美,也不乏萧爽之作。

    小令

    北正宫·醉太平

    喜故人远访

    别离一载,今日重来。斋头正有花开,抱清香满怀。旋烹新笋黄芽菜,野人朴簌家风在[1]。莫嫌村酒为君筛,壶干时再买。

    这首曲写老朋友别后重逢的欢快情绪。以香花、村酒、野蔬待客,表现出主人公朴素而清白的生活。结句“壶干时再买”,进一步烘托出主人的盛情厚谊。曲词明白如话,不见斧凿痕迹。

    * * *

    [1] 朴簌:即“朴素”。

    沈永隆

    沈永隆(1606——1667),字治佐,号冽泉,江苏吴江人。自晋长子。明诸生。善度曲,曾续谱范文若(吴侬荀鸭)未完传奇,风格宛然与范相似,识者认为可与其父的《望湖亭》并传。诗学盛唐,有《不珠集》。晚年从父隐居吴山,以吟咏自娱。散曲现存小令三首,套数二套,内容多抒写明亡之痛,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

    小令

    南正宫·双红玉[1]

    甲申除夕咏[2]

    〔小桃红〕岁岁个书生老,怎蓦把愁怀吊。 〔玉芙蓉〕痛思君半载,尽此今宵。羞看旧吏颁新朔[3],忍见新符换旧桃[4]。 〔红娘子〕听竹爆,声终亥交[5]。甚玉烛千年炤[6]!

    这是一首凭吊明室覆亡的小令。由于作者亲身经历了这场改朝换代的大动乱局面,饱尝民族压迫的痛苦,把郁积在胸际的苦闷心情,在送旧迎新的除夕倾吐出来。长歌当哭,读之令人凄楚。曲辞自然贴切,声文并茂,表现出他的创作才能。

    * * *

    [1] 双红玉:南〔正宫〕过曲。此调系作者新制,集〔小桃红〕、〔玉芙蓉〕、〔红娘子〕三调的部分乐句组成。句式:六六、五四、七七、三四、六,共九句八韵。

    [2] 甲申:即公元一六四四年。这一年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在煤山自缢而死。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3] “羞看”句:讽刺明朝旧吏为清颁新朔。新朔,指旧时政府所颁布的新一年的历书。

    [4] “忍见”句:伤心易代。桃符,古时习俗,元旦用桃木板写神荼、郁垒二神名,悬挂门旁,用来镇邪。以后作为春联的别名。

    [5] 亥:十二时辰之一,即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旧年的最后一个时辰。

    [6] 玉烛:指太平盛世。

    归庄

    归庄(1613——1673),一名祚明,字尔礼,又字玄恭,号恒轩,江苏昆山人。明末复社成员。曾参加昆山抗清斗争,失败后改僧装亡命得脱,穷困以终。他善书画,能诗,作品对清兵南下时的暴行有所反映,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感情。《万古愁》曲传为他所作。

    套数

    万古愁(节选)

    〔归山早〕俺再不向小朝廷拜献降胡表,再不向钱神国告纳通关钞[1],再不向众醉乡跪进精浑[2]。拔尽鼠狼毫[3],椎碎陈玄宝[4]。万石君已绝交[5],楮先生告辞了[6]。俺自向长林丰草,山坳水峤[7],一曲伴渔樵。

    〔鲛人珠〕遇着那老衲子参几句禅机妙[8],遇着那野道士访几处蓬莱岛,遇着那村农夫唱一回田家乐,遇着那乞丐儿打一套莲花落[9]。闷来时登高山,攀绝壁,将我那爱百姓的先皇洒几行血泪也,把英灵儿吊[10],将我那没祭祀的东宫奠一碗凉浆和麦饭也浇,将我那死忠死节的先生们千叩首万叩首,合掌也高声叫。

    〔大拍遍〕春水生,桃花笑。黄鹂鸣,竹影交。凉风吹,纤纤月色照寒袍。彤云凝,六花绰约点霜毫。傍山腰水腰,望云涛海涛,倚梅梢柳梢,听钟敲磬敲,卧仙寮佛寮,任日高月高,到头来没些儿半愁半恼。真个是纵海鱼,离笼鸟,翻身直透碧云霄。任便是银青作饵,金紫为纶[11],漫天匝地张罗钓,呸呸呸,俺老先生摆尾摇头再不来了!

    〔结诗〕世事浮云变古今,当筵慷慨奏清音,宫槐叶落秋风起,凝碧池头共此心[12]。

    这是清初一首颇为有名的曲子,除署名归庄外,也有说是熊开元作的,原名《击筑馀音》,文字略有异同。曲子用民间流行的曲调写成,不入南北宫调。内容与贾凫西的《鼓词》有点类似,也是歌唱整部中国历史的。不过《鼓词》旨在扬忠贬佞,故说至明初为止。这首曲却侧重在哀悼明朝的灭亡,故一直说到清初。它直斥清兵占领北京掳掠妇女、财宝的罪行,以及降官们的逢迎丑态,表现得相当大胆。这里节选的是曲子的结尾部分,作者表明了自己对清政权的不合作态度,流露出强烈的忠于故君故国的感情,这在清初民族压迫惨重的历史条件下,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曲子写得酣畅淋漓,颇富于艺术感染力。

    * * *

    [1] 通关钞:指钱钞。通关,打通关节。

    [2] 精浑(bào抱):指酒。,酒名。

    [3] 鼠狼毫:指毛笔。

    [4] 陈玄宝:指砚。

    [5] 万石君:指高官。

    [6] 楮先生:即楮币。

    [7] 山坳水峤:即山边水涯之意。

    [8] 老衲子:老和尚。参禅,参学禅宗教义。

    [9] 莲花落:乞丐唱的歌曲。

    [10] 爱百姓的先皇:指明朝的崇祯帝朱由检。

    [11] “银青作饵”二句:指以高官厚禄相引诱。

    [12] “当筵慷慨奏清音”三句:据《明皇杂录》:安禄山占领长安,大掠文武朝臣及宫嫔、乐师至洛阳,在凝碧池开宴,胁迫梨园子弟奏乐;乐工雷海青投乐器于地,西向恸哭,被禄山肢解示众。王维有诗咏其事云:“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表示了伤心感叹。

    尤侗

    尤侗(1618——1704),字同人,更字展成,号悔庵、西堂、艮斋,晚年别署西堂老人,江苏长洲(今吴县)人。顺治五年(1648)拔贡,除直隶永平府推官,因鞭挞旗丁被罢职。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陛见时康熙称之为“老名士”,授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居官三年,告归。他天资警敏,博闻强记,诗文素有重名。所著院本杂剧,尤为时人所宗。一生著述甚富,有《西堂全集》等凡百馀卷。另有传奇《钧天乐》一种,杂剧《读离骚》、《吊琵琶》、《桃花源》、《黑白卫》、《清平调》(一称《李白登科记》)五种,合称《西堂曲腋》。散曲有《百末词馀》一卷,存小令二十八首,套数二套。他作曲喜学元人,却缺少机趣,往往落入前人窠臼,毕竟是诗人之曲,风格以清丽为特色。

    小令

    南南吕·罗江怨

    旅思

    〔香罗带〕乡关道路遥,思归梦劳。相思写尽题倦标,怕听邻院夜吹箫也[1]。又铜壶暗滴,疏钟乱敲,纱窗月影和闷摇。 〔一江风〕偷掩鲛绡[2],莫向孤帏照。秋鸿唳几宵,春莺唤几朝,都说道江南好!

    这首小令写久客异地的游子,欲归不得的酸苦之情。用归梦、箫声、月影、鲛绡等典型的景物,写出不能自已的思乡之情,细致动人。

    套数

    南仙吕·醉扶归

    秋闺

    〔醉扶归〕悄金风微飏青鸾扇,淡湘帘低穿白玉钱[3]。银床络纬织秋纨[4],是萧萧一曲回文怨[5]。待去西窗闲步倚栏干,不道弓弯蹴损梧桐片。

    〔皂罗袍〕远见银河清浅,渐南星明灭,北斗阑干[6]。销魂衰柳数声蝉,伤心芦叶千行雁[7]。碧云微淡,苍烟暮寒。海棠肠断,莲花粉残。又谁家吹出琼箫管。

    〔江儿水〕瘦褪芙蓉钏,愁粘翡翠钿。看星星露滴花心颤,听凄凄砧响林梢慢[8],怎清清人立闲阶晚。纤手轻支皓腕,低唤双鬟[9],拂拭桃笙小簟[10]。

    〔玉交枝〕灯花懒懒,照香衾鸳鸯影单。画屏六幅巫云断[11],小眉峰筑了望夫山[12]。刀头看残明月环[13],枕边啼破幽兰眼[14]。盼征人秦关楚关,诉离情长弦短弦。

    〔川拨棹〕深深院,袅香丝烛泪干。惊檐前铁马珊珊,惊檐前铁马珊珊,错认是萧郎夜还[15]。叹长宵度一年,问长安隔一天[16]。

    〔侥侥令〕梦魂不怕险,飞过大江边。又被茅店鸡声重呼转[17],依旧对空房独自眠。

    〔尾声〕几时勾却相思传,寄书邮落沉鱼雁[18],更把归期托杜鹃[19]。

    这套曲写闺中少妇,在一个金风微拂、明月穿帘的秋夜,思念作客他乡的丈夫。作品从各个角度描绘女主人公见物思人,满目忧伤;在“人归落雁后”、“魂消似去年”的岁月中苦度昏昼,表达了她深挚的情怀。

    “秋闺”系传统老题目,而尤侗此曲在写景、抒情、化用诗词名句等方面,不无可取之处,尤其“梦魂不怕险,飞过大江边”,设想新巧,深得元人三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