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元明清散曲选最新章节!

    汤式

    汤式(生卒年不详),字舜民,号菊庄,元末象山(今属浙江)人。曾补本县县吏,后来落魄江湖。明成祖登位以前,对他“宠遇甚厚”;到了永乐年间,更是“恩赉常及”。他在明代,可说是颇受皇帝知遇的文人,但似乎并没有担任过什么官职。他为人滑稽,所作乐府、套数、小令甚多。散曲集名《笔花集》,今存钞本。作品多写景、怀古,夹杂着流落江湖的感受,颇工巧可读;题情、赠妓之作亦多,但可取者少。他还著有杂剧《瑞仙亭》、《娇红记》二种,今俱不存。

    小令

    北正宫·小梁州[1]

    上巳日登姚江龙泉寺分韵得暗字[2]

    天风吹我上巉岩,正值春三[3]。残红飞絮点松杉,轻摇撼,无数落青衫。(幺)登临未了斜阳暗,借白云半榻禅龛。发笑谈,论经谶。老龙惊惮,拖雨过江南。

    这首曲写登山入寺所见,调子轻快放逸。结句富于想象,亦见豪情。

    北商调·望远行[4]

    春

    杏花风习习暖透窗纱,眼巴巴颙望他[5]。不觉得月儿明钟儿敲鼓儿挝。梅香,你与我点上银台蜡,将枕被铺排下。他若是来时节,那一会坐衙[6],玉纤手忙将这俏冤家耳朵儿掐。嗏,实实的那里行踏[7]?乔才[8],你须索吐一句儿真诚话!

    写一位少妇因所欢不来而引起的痛恨,显示她热情而泼辣的性格,当是勾栏调笑之作。语言明快爽利,属本色一路。

    套数

    北仙吕·赏花时[9]

    送人应聘

    〔赏花时〕五彩云开丹凤楼[10],万雉城连白鹭洲[11]。天堑望东流[12]。天长地久,今古帝王州。

    〔幺〕虎豹关深肃剑矛[13],鹓鹭班趋拜冕旒[14]。廊庙总伊周[15]。青云趁逐,犹自卧林丘。

    〔赚煞〕既奉紫泥宣[16],合拂斑衣袖[17]。正桂子西风暮秋。整顿着千尺丝纶一寸钩,笑谈间钓出鳌头。莫迟留,壮志应酬,不负平生经济手。稳情取金花玉酒,银章紫绶。教人道凤凰台上凤凰游[18]。

    明太祖朱元璋立国之后,为了选拔有文化、有才能的人来协助他治理国家,不时派使臣到各地访求贤才。从这首曲的内容看来,作者这位应聘的友人,大概是在洪武年间被征聘赴南京的。由于朱元璋结束了元末二十年战乱的局面,采取了一些促进社会发展的政策,所以这时期的知识分子出来为皇朝做事,是应该加以肯定的。这首曲反映了明朝开国之初的新兴气象,以及知识分子对新皇朝充满希望的心情。对比元代知识分子的抑郁牢骚,真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曲中虽有“稳情取金花玉酒,银章紫绶”等热衷功名的庸俗词句,却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

    * * *

    [1] 小梁州:北〔正宫〕曲调。句式:上阕七四、七三五,下阕七七、三三四五,共十一句十一韵。第七句作上三下四句法。

    [2] 上巳:古代节日,一般定为三月初三,也有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节日的。姚江:今浙江余姚县。

    [3] 春三:暮春三月。

    [4] 望远行:北〔商调〕曲调,较少用,句式亦极不统一,汤式作四首为:七五七、五五五五七、一四五,共十一句九韵(第六、九二句不用韵)。

    [5] 颙(yónɡ永阳平)望:举头久望。

    [6] 坐衙:本指官吏坐衙审判,这里借指女主人公要装得一本正经地责问对方。

    [7] 行踏:行走。这里指冶游。

    [8] 乔才:骂人的话,即无赖、坏蛋之意。

    [9] 仙吕·赏花时:北〔仙吕〕宫套数,一般由一、两支〔赏花时〕和〔煞尾〕组成,篇幅较短,小令不单独使用。

    [10] 丹凤楼:这里指南京凤凰台,遗址在今南京市南。

    [11] 白鹭洲:在今南京市西南长江中。

    [12] 天堑:天然的壕沟。这里指长江。《南史·孔范传》:“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

    [13] 虎豹关:指守卫森严的宫门。《楚辞·招魂》:“虎豹九关。”

    [14] 鹓鹭班:指朝见皇帝的百官行列。鹓和鹭飞行时整齐有序,故称。冕旒:古代帝王所戴的礼帽,也用作皇帝的代称。

    [15] 廊庙总伊周:指朝中尽是贤臣。伊周,伊尹和周公,商、周开国功臣。

    [16] 紫泥宣:皇帝的宣诏。用紫泥封印,故称。

    [17] 合拂斑衣袖:指该离开父母出仕。斑衣,彩衣。相传老莱子曾着彩衣为儿戏以娱亲,后因借以形容对父母的孝养。

    [18] 凤凰台上凤凰游:本李白《登金陵风凰台》诗中句子,此处用以称颂对方的功名得意。

    宋方壶

    宋方壶(生卒年不详),名子正,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是由元入明的作家。现存小令十三首,套数五套。

    小令

    北双调·清江引

    托咏

    剔秃一轮天外月[1],拜了低低说。是必常团圆,休着些儿缺。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

    这是一幅闺中拜月图。愿月圆无缺,“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是封建时代少女的善良愿望,也是具有反封建礼教意义的主题。

    套数

    北越调·斗鹌鹑

    踏青

    〔斗鹌鹑〕蝶使双双,蜂媒对对[2],燕语关关,莺声呖呖。仕女把芳寻,丫环将翠拾。节序宜,景物奇;丽日迟迟,和风习习。

    〔紫花儿序〕娇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带青山,景重重满目芳菲。端的是宜晴宜雨,堪咏堪题。畅好是幽微,嫩柳夭桃傍小溪[3]。时遇着春光明媚,人贺丰年,民乐雍熙[4]。

    〔小桃红〕雕阑花簇绣屏围,四季春为贵,万紫千红引人意。啭黄鹂,鸳鸯如锦池塘睡。玩不尽山水无穷景致。更那堪花下杜鹃啼。

    〔调笑令〕赏奇葩异卉,休直待景离披,多感谢春工造化机。彩绳悬画板秋千戏。遍郊园幕天席地[5],动笙歌一派音韵美,列山灵水陆筵席[6]。

    〔耍厮儿〕花萼拆香风拂鼻,柳丝垂翠蔼攒眉。我则见蜂蝶趁花莺燕飞。且欢赏,莫催逼,对饮尊。

    〔圣药王〕就着这花满溪,柳满堤,掩映着数株红杏出疏篱。风吹的酒力微,景助的诗兴起。见滴溜溜墙外舞青旗[7],直吃的醉扶归。

    〔尾声〕庆风调雨顺升平日,保一统江山社稷。托赖千千载仁主圣明朝,齐仰贺万万岁吾皇大明国[8]。

    这套散曲借一次春天的郊游,反映明初政治安定、社会繁荣的景象,歌颂了朱元璋结束元末群雄并起的纷乱局面、建立统一皇朝的功绩。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看,是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作者生活在农业生产高度发展的苏南,擅长散曲创作,故能以浓丽流畅之笔,写郊原春色之美,但写的偏于贵游人物的生活,依然存在着局限。

    * * *

    [1] 剔:同忒,特别之意。秃:即团,圆的样子。秃、团,一音之转。

    [2] 蝶使蜂媒:词曲中对为男女双方通情达意者的称呼。这里泛指蜂蝶。

    [3] 夭桃:《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花。”夭夭,美盛貌。

    [4] 雍熙:形容社会的和平兴旺。

    [5] 幕天席地:以天为幕,以地为席,形容野外生活,语本刘伶《酒德颂》。

    [6] 列山灵水陆筵席:《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舒心的列山灵,陈水陆。”山灵水陆,意即山珍海错。

    [7] 墙外舞青旗:指酒店的招子。

    [8] 吾皇大明国:“国”字出韵,当系“帝”字之误。

    朱有燉

    朱有燉(1379——1439),号诚斋,又号锦窠老人。明太祖第五子周定王长子,袭封周王,谥宪,世称“周宪王”。他精通音律,作有杂剧三十一种,现均存。散曲有《诚斋乐府》二卷,共收作品约三百首,多风月闺情和赏花写景之作;艺术上也因袭元人,没有明显的特色。但因为音调谐协,流传颇广,“中原弦索多用之”。(王世贞语)李梦阳《汴中元宵绝句》说:“中山孺子倚新妆,赵女燕姬总擅场。齐唱宪王新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牛恒《周藩王宫辞》也说:“夜来行乐雁池头,侍女分行秉烛游。唱彻宪王新乐府,不知明月下樊楼。”可见他的曲在当日流传的盛况。他在〔白鹤子〕《咏秋景》的序引中论南、北曲的流别,提出北曲曲调来自金元“女真体”之说,颇有见地。

    小令

    北中吕·珠履曲

    咏剡溪棹雪

    乘兴去虽然美话,兴阑归也自由他。着梢公怎地不嗟呀?忍着饥催去棹,捱着冷又还家。把一个老先生埋怨煞。

    《世说新语·任诞》篇记载:王子猷(名徽之,王羲之的儿子)住在山阴,一个大雪的晚上,他半夜醒来,忽然想起住在剡县的朋友戴安道(名逵),就连夜乘小船去找他。船走了一个晚上才抵达目的地,可是到了门前,王子猷却不进去就回头了。人家问他什么缘故,他说:“我本乘兴而来,现在兴尽而返,又何必一定要见到安道呢?”这件事一向传为晋代知识分子生活放诞任性的美谈。这首曲却从那位替他撑船的梢公的角度,批判了这种任性行为。“忍着饥催去棹,捱着冷又还家。”这是那位三杯下肚、雅兴勃发的名士所意想不到的吧?明代民歌《挂枝儿》有这样一首:“送情人直送到丹阳路,你也哭,我也哭,赶脚的也来哭。赶脚的你哭是因何故?道是:‘去的不肯去,哭的只管哭;你两下里调情也,我的驴儿受了苦!’”可谓异曲同工。

    北双调·沉醉东风

    秋日湖边晚行

    泛远水衰蒲败苇,护村居瘦竹疏篱。天寒沙鸟栖,日晚渔舟系。望湖光万顷玻璃,山色空濛雨亦奇[1],宜写在丹青画里。

    这首曲写秋日湖边晚景,疏旷淡远。

    套数

    北南吕·一枝花

    代人劝歌者从良。歌者,乡外乐籍中角妓[2],善于歌舞

    〔一枝花〕夷山风月精,艮岳烟花分。中州新岁景,梁苑旧时春[3]。卖俏家门,歌舞为营运,诙谐是立身。燕莺期甚日成巢,鸳鸯债何时证本[4]?

    〔梁州第七〕赶赛处空熬了岁月[5],酒席间枉费了精神。便有那俊庞儿出落着多风韵,也子索每日价巡门绕户,论年价撞疃沿村。唱的来唇乾口燥,舞的来眼晕头昏。便赏与十文钱也子索欢欣,便得的五斗麦也子索平分。不觉地伴风尘憔悴了杏脸桃腮,偎红翠消瘦了金莲玉笋,刮顽涎枯干了皓齿朱唇。也索自忖,急回头又早三十尽。你便有百般娇、十分俊,眼见的白发新添镜里人;早寻个叶落归根。

    〔尾声〕我欲待楚阳台乞半纸云雨常晴论[6],你便索平康巷化一个金蝉脱壳身[7]。稳拍拍的前程不须问,趁着你蝶粉蜂黄尚存[8],若得这凤友鸾交做亲,不愿从良你也算的是个蠢!

    这首曲是作者为劝一位歌妓嫁给他的朋友而写的,原属于风月场中买笑追欢一类的作品。但曲中所述说的种种理由,却也道出了烟花妓女们生活的苦况。她们岁岁年年,酒席间轻歌曼舞,色笑承欢,折磨得朱颜憔悴,白发暗添;人老珠黄,等待着她们的是彻底被抛弃的下场。因此劝她“早寻个落叶归根”,这是善于为歌妓们着想的。

    * * *

    [1] 山色空濛雨亦奇:借用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句子。空濛,烟雾迷茫的样子。

    [2] 乐籍:古指乐户的名籍,后为妓女登记册的通称。角妓:古时对艺妓的称呼。

    [3] “夷山风月精”四句:指这位歌者为汴梁名妓。夷山,即夷门山,在河南开封县城内东北隅。艮岳,宋徽宗时所建的内苑,故址在今河南开封铁塔上方寺左右。中州,古豫州地处九州中间,称为中州;河南为古豫州地,故亦称中州。梁苑,园囿名,汉梁孝王刘武所筑,故址在今河南开封东南。

    [4] “燕莺期”二句:指这位歌女不知何日才能脱籍从良。

    [5] 赶赛:指妓女们被官府征集到一起演出。

    [6] “我欲待”句:指欲为这位妓女脱籍。阳台、云雨,喻男女欢会,屡见;此处的“云雨常晴”,就是比喻这种生活的结束。

    [7] 平康巷:唐代长安的平康坊,为妓女聚居之所,后世因泛指妓女所居处。这句指这位歌女从妓籍脱身。

    [8] 蝶粉蜂黄尚存:指青春尚在。

    杨廷和

    杨廷和(1459——1529),字介夫,四川新都人。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正德二年(1507),由詹事入东阁,专典诰敕。以指斥宦官刘瑾,改南京吏部左侍郎。刘瑾败,论功进太傅,寻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嘉靖初以议大礼削职归。散曲集有《乐府遗音》,收作品约一百二十首,内容多表现通脱放达的隐逸思想;文字尚流利,但缺乏出色之作。

    小令

    北中吕·普天乐

    秋雨

    五更风,终朝雨。禾头生耳[1],屋角生芝[2]。东乡米似珠,西市薪如桂,滴得愁人心如碎,怨天公不禁龙师。荒村下里[3],孤儿寡妇,更是愁时。

    写秋雨成灾,有同情人民思想。曲词亦明白可喜。

    北越调·天净沙

    三月十三日竹亭雨过(二首选一)

    风阑不放天晴[4],雨馀还见云生,刚喜疏花弄影。鸟声相应,偶然便有诗成。

    写雨后初晴之景,清新自然。

    * * *

    [1] 禾头生耳:庄稼因雨涝生黑穗病。

    [2] 芝:真菌的一种。

    [3] 下里:指偏僻落后的里巷。

    [4] 风阑:疑指风停。

    王九思

    王九思(1468——1551),字敬夫,号陂,陕西鄠县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由庶吉士授检讨。正德初,宦官刘瑾专政,他被任为吏部郎中。后瑾败,以瑾党谪寿州同知。一年后复被勒致仕,退居乡里四十年,年八十四乃终。

    王九思和康海同里同官,又同以刘瑾党被废,常相聚于沜东、鄠杜之间,征歌度曲,自比俳优,以寄其怫郁不平之气。他的散曲今存有《碧山乐府》二卷,《乐府拾遗》、《碧山续稿》、《碧山新稿》各一卷,计小令、套数三百余首。前人对他的评价相当高,认为他的声价“不在关汉卿、马东篱下”(王世贞《艺苑卮言》);他的曲“叙事抒情,宛转妥协,不失元人遗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些话可能有些夸大。但是明初一百馀年,曲坛是比较衰落的,只是到了正德以后,才逐渐活跃起来,终于掀起了散曲创作的第二个高潮。在这里,王九思是最早出现的著名作家之一。他遭到宰相李东阳等人的打击,对朝政、世事有许多不满;性情又傲睨疏脱,故所作多沉著痛快,豪放轩爽。又时值承平,一种村闾间的丰乐景象,也时盈溢于笔墨之外。相传他曾出重金招募著名乐工,杜门学习琵琶、三弦和乐曲,尽其技而后出。所以他的散曲守律谨严,读来铿锵谐婉。

    王九思也擅长诗词,是“前七子”之一,有诗文集《陂集》。又有《沽酒游春》杂剧,据说是讽刺李东阳的,还有《中山狼》杂剧(一折),均存。

    小令

    北双调·水仙子带过折桂令

    归兴

    〔水仙子〕一拳打脱凤凰笼,两脚蹬开虎豹丛,单身撞出麒麟洞。望东华人乱拥[1],紫罗襕老尽英雄[2]。参详破邯郸一梦[3],叹息杀商山四翁[4],思量起华岳三峰[5]。 〔折桂令〕思量起华岳三峰,掉臂淮南,回首关中。红雨催诗[6],青春作伴,黄卷填胸。骑一个蹇喂儿南村北垅[7],过几处古庄儿汉阙秦宫。酒盏才空,鼾睡方浓。学得陈抟[8],笑杀石崇[9]。

    这是碧山有名的“雄爽”之作,表现摆脱官场、归隐田园的思想。头三句鼎足对,颇有气魄。“望东华”二句,王世贞许为“名语”。

    北双调·水仙子

    紫泥封不要淡文章[10],白糯酒偏宜小肚肠,碧山翁有甚高名望?也则是乐升平不妄想,听濯缨一曲沧浪[11]。瞻北阙心还壮[12],对南山兴转狂,地久天长。

    既然“淡文章”不为朝廷所重视,那就归隐江湖,以酒自娱吧!曲子表面上写得很恬静,实际上包含着深沉的怨望。

    北越调·寨儿令

    夏日即事

    豆角儿香,麦索儿长,响嘶啷茧车儿风外扬。青杏儿才黄,小鸭儿成双,雏燕语雕梁。红石榴花满西窗,黄蜀葵叶扫东墙。泥金团扇影,香玉紫纱囊。将,佳节遇端阳。

    将端阳节前的农村风光,写得充满诗情画意。仿佛使人闻见那豆角的香味,看到那麦穗的茁壮,听到那缫车的声响。一派生气蓬勃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北双调·清江引

    农圃生涯宜照管,禾黍鸡豚散。不贪眼角飱[13],自吃犁头饭。莫怪先生腰折懒[14]。

    散曲写隐居乐闲的很多,但像这一首表示要照管“农圃生涯”,自食其力的,却并不多见。

    南仙吕·醉罗歌[15]

    闺情(四首选一)

    北山北山石常烂,东海东海水曾干。此情若比海和山,今世里成姻眷。石头烂也情离较难,水波干也情离较难,苍天万古为公案。休辜负,莫浪攀,交人容易可人难[16]。

    这首曲反映了一位妇女渴望找到有情人结成姻眷的心情。既不要“辜负”姻缘,也不能“浪攀”(随便攀附)姻缘。表现上接受民歌影响,以海枯石烂反衬两情的坚定。

    * * *

    [1] 东华:东华门,明代紫禁城的东门。

    [2] 紫罗襕:紫色官服。南北朝以来,紫服为高级官员的服色。

    [3] 参详破邯郸一梦:看破了做官不过是一场梦。参详,参酌详审。邯郸一梦,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中昼寝入梦,历尽富贵繁华,梦醒,主人炊黄粱尚未熟。

    [4] 商山四翁:汉初隐居陕西商山的四个老翁,名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他们后来曾辅佐汉太子,故作者认为是值得叹息的事。

    [5] 华岳:指华山,在陕西华阴县南,古称西岳,为我国名山之一。山之中峰曰莲花峰,东峰曰仙人掌,南峰曰落雁峰,世称华岳三峰。

    [6] 红雨:比喻落花。李贺《将进酒》诗:“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7] 蹇喂儿:疑应作“蹇驴儿”。

    [8] 陈抟:五代宋初道士。后唐时举进士不第,隐居华山,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马致远有《陈抟高卧》杂剧,演其事。

    [9] 石崇:字季伦,西晋人,永熙元年为荆州刺史,以劫掠客商致富。

    [10] 紫泥封:见汤式《送人应聘》曲注〔8〕。

    [11] 濯缨一曲沧浪:《楚辞·渔父》载渔父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后世因用以寄托避世隐居或清高自守的意思。濯缨,洗涤冠缨。

    [12]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为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之处,亦用为朝廷的别称。

    [13] 眼角飱:疑指别人赐与的饭食。

    [14] 腰折:指对别人低声下气。用晋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故事。

    [15] 醉罗歌:南〔仙吕〕宫曲调,由〔醉扶归〕、〔皂罗袍〕、〔排歌〕三曲组成,这种曲调称为集曲,南曲很多这样的体裁。句式:首四句为〔醉扶归〕,作七七七五;第五、六、七句为〔皂罗袍〕,作七七七;第八、九句为〔排歌〕,作三三七。

    [16] 可人:使人满意的人。

    唐寅

    唐寅(1470——1524),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江苏吴县人。他性格不羁,少年时与同里张灵纵酒,不事诸生业。后得祝允明规劝,乃闭户读书,举弘治十一年(1489)乡试第一。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被黜,谪为吏,他耻不愿就,归家益放浪。宁王宸濠厚币聘之,他佯狂使酒,终于被放还。于是筑室于桃花坞,与客日饮其中,年五十四而卒。

    唐寅多才多艺,诗文书画均擅长。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合称“吴中四才子”;又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画坛“明四家”。有《六如居士全集》。他的散曲被近人辑录为《伯虎杂曲》二卷,计小令五十首,套数十五套。大抵以写闺情闺怨的居多,间有叹世之作,题材比较狭隘。他是较早出现的以南曲著名的曲家。作品受诗词影响,倾向纤雅绮丽一路,重视词藻和文句的修饰;又善用联珠体,给人以相贯之感。前人评他的小令“翩翩有致”,“纤雅绝伦”,是不错的。

    小令

    南商调·黄莺儿[1]

    细雨湿蔷薇,画梁间燕子归,春愁似海深无底。天涯马蹄,灯前翠眉,马前芳草灯前泪。魂梦迷,云山满目,不辨路东西。

    这是想念远人之作。首三句刻画春景工细,由景入情,逗出“春愁”主旨。中以“天涯”与“灯前”反复对比,点明春愁的内容。末以梦魂难辨远人去路作结,意境凄婉。

    南商调·山坡羊[2]

    失题(十一首选二)

    其一

    嫩绿芭蕉庭院,新绣鸳鸯罗扇。天时乍暖,乍暖浑身倦。整金莲,秋千画架前。几回欲上,欲上羞人见。走入纱橱枕泪眠。芳年,芳年正可怜;其间,其间不敢言。

    这首曲刻画一位少女的怀春心理,姿态横生。乍暖的天气,春意盎然的庭院,鸳鸯罗扇,都足以触动她的情怀。她走到秋千架前,几回欲上,又怕人见,悄悄地躲到纱橱里哭了。这使我们想起了《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她在游园时见到了姹紫嫣红的春光之后,意兴阑珊地跑回了闺房,也唱着同调的一曲〔山坡羊〕,意境相似。

    其二

    信迢迢无些凭准,睡惺惺何曾安稳。东风吹散,吹散梨花影。软怯身轻,身轻草上尘。只愁镜里,镜里朱颜损。栲栳量金难买春[3]。伤神,伤神额黛颦;堪嗔,堪嗔薄倖人。

    这首曲写少妇伤春。良人远去,音信无凭,春闺寂寞,好梦难成。她担心就这样耽搁了青春,不禁埋怨良人的薄幸。在表现手法方面,用“东风吹散梨花影”写春去,用“栲栳量金难买春”写惜春,都蕴藉有致;顶真句的大量运用,更增加了委婉的情致。

    * * *

    [1] 黄莺儿:南〔商调〕常用调,声情流美。句式:五六七、四四七、三四五,共九句八韵(第八句不用韵)。“天涯马蹄”二句律皆为“平平仄平”。

    [2] 山坡羊:南〔商调〕曲调,与北曲属〔中吕〕宫的不同。句式:六六七、三五七七、二五二五,共十一句十一韵。这首曲有两个顶真句,其实都是一个句子。

    [3] 栲栳量金难买春:栲栳,用柳条或竹篾编成的笆斗。唐·卢延让《樊川寒食》诗:“五陵年少粗于事,栲栳量金买断春。”此处反用其意,表现惜春之情。

    王磐

    王磐(约1470——1530),字鸿渐,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作诸生,厌其拘束,弃去,终身不应举求官。性好楼居,筑楼于城西僻地,日与名士谈咏其间,因自号曰西楼。他工诗能画,尤善音律,常常丝竹觞咏,彻夜忘倦。散曲有《王西楼乐府》一卷,多庆节、赏花、记游、咏物之作;但对于权贵们的倒行逆施,也时有讽刺;这在明代曲坛中是比较难能可贵的。风格以清丽精雅为主,也偶有豪辣或俳谐之作。

    小令

    北正宫·醉太平

    秋雨晚霁

    泼空来雨声,滚地也雷鸣。须臾云散晚天晴,看秋光倒影。断虹斜插珊瑚柄,斜阳倒挂轩辕镜,残霞乱摆锦帏屏。助西楼画景。

    写城郊秋天雨后晚晴的景物有特色。鼎足对三句写“断虹”、“斜阳”、“残霞”,连用三个比喻,都新鲜而贴切;对仗亦工巧。

    北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1]

    秋夜同陆秋水湖上泛舟[2]

    〔脱布衫〕画船儿满载诗豪,问先生何处游遨?水晶宫中闻品箫[3],广寒乡尽回头棹[4]。 〔小梁州〕分付鱼龙稳睡著,等闲间休放波涛。老夫今夜弄风骚,搜诗料,翻动水云巢[5]。一天星斗都颠倒,爱银蟾水底光摇。我这里用手捞,不觉的翻身落。也是俺形神俱妙,飞上紫金鳌[6]。

    这首曲表现作者秋夜湖上泛舟时的豪情胜概,富于浪漫主义的想象和夸张描写。

    北中吕·朝天子

    咏喇叭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