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元曲三百首最新章节!

    孔文卿

    〔南吕〕一枝花

    禄山谋反

    苍烟拥剑门,老树屯云栈。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1]。近帝都景物凋残,伤感起人愁叹。只合在边塞间,则见那白茫茫莎草连天,甚的是娇滴滴莺花过眼。

    〔梁州〕不幸遣东归蓟北,更胜如西出阳关。看几时捱彻[2]相思限?怕的是孤灯荧暗,残月弓弯,戍楼人静,梅帐更阑。思量玉砌雕阑[3],消磨尽绿鬓朱颜[4]。再几时、染浓香翡翠衾温,迷醉魂芙蓉帐暖,解余酲[5]荔枝浆[6]寒。这近间,敢病番,旧时的衣褃频频攒[7]。瘦证候何经惯?那的是从来最稀罕,单出落着废寝忘餐。

    〔三煞〕动无喘息行无汗,坐也昏沉睡不安。两行泪道渍成斑。每日家做伴的胡友胡儿,胡舞胡歌,胡吹胡弹。知他是甚风范?偏恁一曲霓裳宠玉环,羯鼓[8]声干。

    〔二煞〕拚了教匆匆行色催征雁,止不过拍拍离愁满战鞍。驱兵早晚到骊山。若夺了娘娘,教唐天子登时两分散,休想再能够看一看。四件事[9]分明紧调犯,势到也怎摭拦?

    〔尾〕把六宫心事分明的慢,将半纸音书党闭的悭,教千里途程阻隔的难。我因此上一点春心酝酿的反。

    【注释】

    [1]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作者将唐代吕岩《促拍满路花》诗句之义做了改动,吕岩写的是秋天之景与情,而曲词中安禄山面对的是冬日之景与情。

    [2]捱彻:受够了。

    [3]玉砌雕阑:指代皇宫内苑。

    [4]绿鬓朱颜:乌黑的头发,红润的脸庞,表示青春的活力。

    [5]酲:过度的酒醉而至生病。解余酲,消除隔夜的酒醉。

    [6]荔枝浆: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唐明皇曾动用驿马运送新鲜荔枝,杜牧《过华清宫》诗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之句,此处暗切此典故。

    [7]衣褃频频攒:衣褃,衣服腋下的缝。攒,聚拢,即把衣缝收小,使衣服改瘦。

    [8]羯鼓:两面都能打的鼓。

    [9]四件事:即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鉴赏】这套元曲以“一点春心酝酿的反”作为主题,用安禄山口吻借历史题材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对异族入侵的嘲讽。

    〔一枝花〕首曲从安禄山造反、兵逼长安之时写起。从“苍烟”至“西风”以下一路写来,寥寥数句就描绘出长安一带荒凉破败的景象,再现了安史之乱给昔日繁华的京城带来的巨大的灾难。“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两句,化用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的诗句,点明安禄山谋反的时节。

    〔梁州〕一曲采用层层铺排的手法,表现了安禄山对杨贵妃深切的思念情。

    〔三煞〕继续描写安禄山得相思病的症状。而在相思病的折磨下,安禄山竟对自己民族的朋友和艺术都产生了厌倦心理,表现了他对杨贵妃的痴迷程度。

    〔二煞〕一曲写安禄山起兵造反,着重展现了他欲夺杨贵妃的内心打算,刻画出一幅不可一世、踌躇满志的骄傲神态。

    〔尾〕主要剖析安禄山造反的主导思想,也就是安禄山无法将思念杨贵妃的心理传递过去,思念之情在胸中越积越浓,揭示了“冲冠一怒为红颜”式的战争根源。

    这套元曲,多用通俗之语为安禄山开脱立言,塑造了一个缠绵多情又蛮横霸道的形象。作者构思新颖,采用了虚构的手法,将战争的根源归结为胡儿对汉女的思念与追索,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对异族统治的不满。

    郑光祖

    〔正宫〕塞鸿秋

    门前五柳[1]侵江路,庄儿紧靠着白渡[2]。除[3]彭泽县令[4]无心做,渊明老子达时务。频将浊酒沽,识破兴亡数[5]。醉时节笑捻着黄花去[6]。

    【注释】

    [1]五柳:喻隐逸之士的住所。

    [2]渡:渡头,渡口。

    [3]除:任命。

    [4]彭泽县令:指陶渊明。

    [5]识破兴亡数:看透了兴亡的命数。数,命运,内在规律。

    [6]醉时节笑捻着黄花去:表现陶渊明嗜酒,又爱菊。黄花,菊花。

    【鉴赏】这首曲子作者根据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对社会的认识,极力塑造了一个自己心目中的陶渊明,表达了对陶渊明清高旷达的品格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门前五柳侵江路,庄儿紧靠着白渡”,描述陶渊明隐居环境的清幽宁静,表现其一种恬淡闲适,与世无争的心态,同时也奠定了全曲舒适旷达的基调。“渊明老子达时务,识破兴亡数”,这两句写陶渊明辞官归隐,是适时所为。接下来写陶渊明识时务的具体内容:“除彭泽县令无心做,频将浊酒沽。醉时节笑捻着黄花去。”在作者眼中,陶渊明饮酒赏菊是一种遁世逃避现实的做法,这不是真实的陶渊明。其实陶渊明辞官是因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归隐也是出于“性本爱丘山”。作者这样安排,曲折地反映了元代社会的黑暗,反映了知识分子地位的卑贱和处境的艰难。若要改变这种处境,即使整日劳苦奔波,曲意奉承,尔虞我诈,也有可能万劫不复,更何况作者“为人方直”,所以,要解脱现实社会给予的痛苦,只有逃避现实、隐居田园这一条路,作者借陶渊明的典故抒发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与控诉。

    〔双调〕蟾宫曲

    梦中作

    半窗幽梦微茫。歌罢钱塘[1],赋罢高唐[2]。风入罗帏,爽入疏棂[3],月照纱窗。缥缈见梨花淡妆,依稀闻兰麝余香。唤起思量,待[4]不思量,怎不思量。

    【注释】

    [1]钱塘:指南齐钱塘名妓苏小小。世人以“钱塘”或“苏小”代妓女。

    [2]高唐:因宋玉《高唐赋》以“阳台”为男女欢会之处,世人以“高唐”或“阳台”喻男女欢会之事,并且多指与妓女欢会。作者用“高唐”这一典故,又含有自比宋玉的才貌双全之意。

    [3]疏棂:疏朗的窗格。

    [4]待:打算、准备。

    【鉴赏】这首曲子描写作者在梦中与所爱之人欢会,醒来后难以忘怀的心情。“半窗幽梦微茫”,开篇切题,点明是在做梦。“幽梦”、“微茫”,渲染了朦胧悱恻的氛围。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一句勾起了读者的好奇与兴趣。作者紧接着描述:“歌罢钱塘,赋罢高唐”,仿佛是苏小小在向情郎献歌,又仿佛巫山神女迎接襄王。两个“罢”字,表明梦影残存,中间包含着无限的怅惘之情。前面三句都是表现了似梦非梦,半醒不醒,接下来“风入罗帏,爽入疏棂,月照纱窗”三句,则开始过渡到觉醒,迎接作者的是一片现实世界的凄清。微风潜入,吹动着罗帏,窗棂中透进了深夜的阵阵清凉,皓月当空,银色的月光洒向了纱窗,暗含了作者独处、独眠的孤独与寂寞。“缥缈见梨花淡妆,依稀闻兰麝余香”,缥缈的梦境中出现了作者所爱之人的幻象:有着梨花般素净的淡雅仪容,散发着兰香麝香般的缕缕芬芳。“梨花淡妆”、“兰麝余香”,竭力形容梦中所会的女人之美,补充了“半窗幽梦”的内容,表现了作者对幽梦的眷恋。“缥缈”、“依稀”表现了作者醒后的追忆与对梦境的感受存在着偏差,现实是极其凄凉的,表达了作者无限的怅惘。最后“唤起思量”不言而喻,“待不思量”是因为思量太重太苦,作者故作强硬,“怎不思量”言这份爱恋的深重。这三处“思量”,经历了一个“有——无——有”的曲折过程,把作者的矛盾感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表现了作者的一往情深。

    由于一往情深,相思过度,留梦心切,眼前出现了幻影,所谓“直道相思了无益”,作者把这种幻觉归之于梦。全曲清新婉丽,借幽梦写相思,真挚感人。

    李直夫

    《虎头牌[1]》第三折

    〔搅筝笆〕咱须是关亲意,也索[2]要顾兵机。官里着你户列簪缨,着你门排画戟,可怎生不交战,不迎敌,吃的个醉如泥。情知你便是快行兵的姜太公、齐管仲、越范蠡、汉张良,可也管着些甚的[3]。枉了你哭哭啼啼。

    【注释】

    [1]虎头牌:皇帝赐给近臣、文武官员行使最高权力的虎头金牌.这里作剧名。

    [2]索:须。

    [3]“情知”两句:即使你便是善用兵的谋臣良将,却也毫无用处。情知,明知。姜太公、管仲、范蠡、张宦,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谋臣。

    【鉴赏】《虎头牌》全名《便宜行事虎头牌》,描写女真族边将山寿马掌有虎符金牌,坚持军法,责罚贪酒失地的亲叔父的故事,颂扬了山寿马执法如山,公而忘私的优良品德。

    第三折写银住马贪酒失地,山寿马拒绝了婶母、妻子和众官员的求情,责打违犯军纪的叔父。主要表现和颂扬了女真族兵马大元帅山寿马执法严明、不以私枉公的优良品德。作者把山寿马置于职责与亲情的矛盾冲突之中,表现他作为元帅对待下属和作为侄儿对待叔父的不同态度。他既以国家利益为重,但又不废亲情,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正直、深情的性格,是——个内心世界十分丰富的文学形象。

    《虎头牌》情节生动,戏剧性很强,人物个性鲜明,语言幽默风趣,完整细腻,富有生活气息。剧中还描写了一些女真族的风俗习惯,采用了不少女真乐曲,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三折

    〔商调·集贤宾〕则俺那寄书来的秀才错立了身,怎能勾平步上青云。则为他长安市不登虎榜[1],救的我泾河岸脱离羊群。他本望至公楼独占鳌头,今日向洞庭湖跳过了龙门。则我这重叠叠的眷姻,可也堪自哂[2],若不成就燕尔新婚,我则待收拾些珍宝物,报答您大恩人。

    【注释】

    [1]虎榜:龙虎榜的简称,即进士榜。

    [2]自哂:自嘲。哂,嘲笑。

    【鉴赏】尚仲贤的《柳毅传书》和李好古的《张生煮海》,是元杂剧中两部充满奇异瑰丽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爱情剧,在元代杂剧艺苑里宛如并蒂莲花,被誉为元代神话戏中的“双璧”。这两出戏写的都是龙女与书生的爱情,表现对爱情幸福的追求和对封建压迫的反抗,具有进步思想意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相比之下,《柳毅传书》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似乎更高一些。《柳毅传书》,全名《洞庭湖柳毅传书》,是根据唐代李朝威的传奇小说《柳毅传》改编而成的。写洞庭龙王之女三娘,嫁与泾河小龙为妻之后饱受虐待,被罚至泾河岸上牧羊,形容憔悴,衣衫褴褛,十分凄凉。龙女修书一封,希望有人替她捎回洞庭求救。恰遇落第书生柳毅路经此地,对龙女的遭遇深表同情,替她将书信及时送往洞庭,她的叔叔钱塘火龙闻讯大怒,率领水卒,打败了泾河小龙,龙女因而得救。为答谢柳毅传书之恩,洞庭龙王欲将三娘许配柳毅为妻,却遭柳毅婉言谢绝。几经波折,最后终于结为夫妻。剧中人物不多,但性格,形象都还鲜明。柳毅的富于正义感和乐于助人,见义勇为,以及细微的心理活动,变化等都描绘得细腻、真实,龙女三娘的善良多情,钱塘火龙的粗鲁暴躁、疾恶如仇,泾河小龙的蛮横骄纵、暴躁无理等,虽着墨不多,但都各自鲜明、突出。

    这里选取的第三折写的是龙王父女答谢柳毅传书之恩的一场戏。它围绕龙女三娘和柳毅的爱情纠葛展开了戏剧冲突,引人入胜。作者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剧中人物,尤其是女主角龙女的情态和心理活动,楚楚动人。她所唱的八段曲词,语言本色生动,十分口语化和个性化,委婉含蓄、有清丽典雅之美,颇具风韵。曲词活灵活现地再现了龙宫的环境气氛和神话人物的形象特征,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虽然此剧被蒙上了一层浓厚的神话色彩,但折射出的仍然是现实人间社会图景。在封建社会,夫权是捆缚妇女的一条粗大的绳索,造成了无数妇女的悲惨命运。这一剧本反映的就是这一现实问题。全剧通过龙女坎坷的生活经历,展示出丰富的生活画面,戏剧情节曲折动人,场面瑰丽奇幻,人物形象和内心世界的刻画鲜明细致,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曾 瑞

    〔南吕〕四块玉

    闺情(三首)

    髻乱窝,钗横堕,膳减愁添怎存活?抽签摆卦为工课。花貌衰,鬼病[1]磨,何日可?

    孤雁悲,寒蛩[2]泣,恰待团圆梦惊回。凄凉物感愁心碎。翠黛颦[3],珠泪滴,衫袖湿。

    簪玉折,菱花缺,旧恨新愁乱山叠[4]。思君凝望临台榭。鱼雁[5]无,音信绝,何处也?

    【注释】

    [1]鬼病:即相思病。

    [2]蛩:即蟋蟀。

    [3]翠黛:即眉毛。颦:皱眉。

    [4]乱山叠:形容眉毛皱起来像乱山一样。

    [5]鱼雁:代指书信。

    【鉴赏】这三首曲主题大致相同,都是抒发女主人公的离愁别恨。第一首描写女主人公相思成疾。作者首先着笔于女主人公的头部:发髻蓬松,金钗快要掉下来,是因为心爱的人儿不在身边,无心去梳妆打扮;食欲日减是由于愁情日增,无处排遣;花容衰老是因为遭受病魔的折磨。作者由表及里,一一描述女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女子痛苦的内心世界。“抽签摆卦为工课”一句,写她整天地抽签、摆卦,以占卜爱人的归期,并把这种事作为一种功课,表现了她对心上人的担心与惦念,这也是她茶饭不思、坐立不安的根本原因。“膳减愁添怎存活”与“何日可”两句,一前一后,相互呼应,渲染出了空闺生活的无趣。第二首描写女主人公团圆梦惊醒后凄凉痛楚的心情。“孤雁悲,寒蛩泣”两句,采用移情于景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凄冷悲凉的深秋图景,“孤雁”的意象含有强烈的寓意,暗示了闺中人的孤独。接下来“恰待团圆梦惊回”一句转向写人,是说女主人公正在做好梦,梦中快要和心上人团圆之时,却被雁、蛩之声惊醒了,好梦成空,巨大的遗憾溢于言表。“凄凉物感愁心碎”以下四句直接抒写女主人公梦醒后的悲凉。“翠黛颦,珠泪滴,衫袖湿”三句,具体描绘了“愁”的意境。听着孤雁的悲鸣、蟋蟀的哀泣,女主人公感物伤怀,不禁肝肠寸断,泪水浸湿了衣衫。这首曲子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染力强。

    第三首表达的内容和使用的手法与第一首大致相似。“簪玉折,菱花缺”,描写女子无心梳妆。其中“菱花镜缺”以圆镜的不完整暗喻夫妻的离散,以物寄情,表达了女子的相思之苦。第三句“旧恨新愁乱山叠”,形象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内心深处连绵不断的愁与恨。第四句“思君凝望临台榭”,刻画出一个倚楼远眺的思妇形象,揭示了女子恨与愁的原因。最后三句“鱼雁无,音信绝,何处也”,写思妇的心理活动,书信没有,口信也断绝,思妇的心飞向了远方游子之处。“何处也”三个字,表现了女子既担心又不安的焦虑心境。曲子从思妇内心的痛苦着笔,以对游子的牵挂结束,中间贯穿着真挚而又强烈的爱。

    这三首曲子用语典丽,语句工整。

    〔南吕〕四块玉

    警世

    狗探汤[1],鱼着网,急走沿身痛着伤。柳腰花貌斜魔旺,柳弄娇,花艳妆,君莫赏[2]。

    【注释】

    [1]汤:开水,沸水。

    [2]赏:这里指上当受骗。

    【鉴赏】这首曲子的主题是劝诫世人不要贪恋女色,这女色又非一般的女色,而是花枝招展的风尘女子,所以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嫖妓的危害,向世间那些爱嫖妓的人敲响了警钟。开头两句“狗探汤,鱼着网”,运用比喻的手法,阐明嫖客与妓院之间的关系。作者把嫖客比作狗和鱼,妓院比作沸水和渔网,嫖客去妓院,就像狗爪伸进开水里试探,鱼儿闯进了渔网里。狗儿探开水,即使不死也会烫掉一身毛;鱼儿进网,有去无回,除非鱼死网破。小说中常有“惶惶若丧家之犬,急急若漏网之鱼”,这两则比喻运用了人们熟知的视觉印象,将嫖客的情态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急走沿身痛着伤”,既显示了所遭遇的危险以及可怕的后果,又是沉痛的教训和警告,作者警告那些爱嫖妓的人们,如果执迷不悟,等待着你的不仅是小小的痛苦,更是巨大的不幸,引出下文。第四句“柳腰花貌斜魔旺”,具体点明了“探汤”和“着网”的所指,原来指的是花街柳巷嫖妓寻乐的危险之事。那些拥有花容月貌的妓女,都是表面好看的不正经的害人妖魔。因为寻花问柳而大吃苦头固然是咎由自取,然而妓女设圈套、行“斜魔”的手段也绝非一般!一个“旺”字,说明了前面“急”、“痛”的缘起。“柳弄娇,花艳妆”,描述妓女们卖弄着风骚,打扮得妖娆,表明这些都是表面的假象,呼应了前文的“斜魔”。最后一句“君莫赏”再次发出严重警告告诫世人千万别受引诱上当。

    这首曲子篇幅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刻画形象生动逼真,令人印象深刻。

    〔中吕〕喜春来

    阅世

    佳章软语[1]醒时和,白雪阳春[2]醉后歌,簪花[3]饮酒且婆娑[4]。开闷锁[5],闲看恶风波。

    【注释】

    [1]佳章软语:指吟诗唱和。

    [2]白雪、阳春:古时楚地名曲,这里泛指讴歌。

    [3]簪花:古代佳节、宴会上男女的通习。

    [4]婆娑:指舞蹈。

    [5]闷锁:这里以锁来比喻愁闷。

    【鉴赏】开头两句“佳章软语醒时和,白雪阳春醉后歌”,以对仗的形式肯定了醒时吟诗、醉后唱和的生活,豪放自得的心情溢于言表。放浪歌酒,是古时文人学士对抗现实的一种特殊方式。元代前期,政治上的强压统治与军事上的强盛令人瞠目结舌,汉族知识分子与其他老百姓一样备受歧视与残害。所以作者以这种方式作消极抵抗,表达心中的不满。曲子接下来“簪花饮酒且婆娑。开闷锁”,具体描写诗酒生活的闲散狂放,突出了纵情诗酒可以解闷。最后一句“闲看恶风波”切题,以警策之语,说明以诗酒自娱的目的在于避开尘世的险恶。作者的愤慨、哀叹与无可奈何喷薄而出,意犹未尽。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三折

    〔得胜令〕打的我无缝可能逃,有口屈成招。莫不是那孤儿他知道,故意的把咱家指定了?我委实的难熬,尚兀自强着牙根儿闹;暗地里偷瞧,只见他早唬的腿脡儿[1]摇。

    〔水仙子〕俺二人商议要救这小儿曹。哎!一句话来到我舌尖上却咽了。我怎生把你程婴道,似这般有上梢无下梢[2]。只被你打的来不知一个颠倒。遮莫[3]便打的我皮都绽,肉尽销,休想我有半字儿攀着。

    【注释】

    [1]腿脡儿:腿肚子。

    [2]有上梢无下梢:比喻做事有始无终。

    [3]遮莫:即使,无论。

    【鉴赏】第三折是全剧的高潮,剧本围绕着搜孤与救孤,展开了一场场富有戏剧性的冲突,描绘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面。整折戏矛盾尖锐,情节紧张,气氛悲壮,处处激动人心。

    这一折开头,屠岸贾叫嚷道:若三天之内搜不到赵氏孤儿,就把全晋国的婴儿都杀死!这一开头就营造的紧张气氛,推动了戏剧的新动势。在搜孤与救孤的整个冲突过程中,屠岸贾施出了种种毒计,程婴闯过了道道险关。程婴首先根据他同公孙杵臼商定的计划,向屠岸贾告发公孙老人隐藏赵氏孤儿。奸诈的屠贼开始时认为程婴与公孙杵臼“往日无仇,近日无冤”,故不以相信,并且威胁程婴:“说的是,万事全休,说的不是,令人,磨的剑快,先杀了这个匹夫者。”屠岸贾意外的盘查恫吓,使戏剧之弦陡然一紧,形成本折的第一回冲突。然而程婴在凶恶的敌人面前,沉着应对,镇定地说明了告发的原因,说得合情合理,屠贼从他的话中找不出破绽,只好相信了,但还是有些不放心。

    屠岸贾抓来公孙杵臼,在拷打之中,又生出诡计,突然命程婴对公孙施刑,程婴不忍下手,以“草泽医生,撮药尚然腕弱”为理由推辞之。屠贼即指责他是怕受“指攀”而不敢打公孙。程婴无奈,只得顺从,起初,他怕打痛老人,只拣用细的棍子行刑,屠贼仍说他用细棍子打,是怕打痛了公孙杵臼,“指攀”到自己。程婴只好忍心拿起粗棍子,不料屠贼又说他用粗棍子打,是想三两下把公孙杵臼打死,死无对证。捉弄得程婴“两下做人难也”,“只拿着那中等棍子打”。这一幕别出心裁、啼笑皆非的闹剧形成了第二回冲突,既隐现出屠岸贾怪诞、诡谲的心性,又深化了程婴淳朴敦厚而又机警灵活的品貌,缓冲了前后的紧张气氛,调节了全剧的悲概情调。

    在程婴被迫打公孙老人的时候,狡猾的屠贼不仅细心啼察,想从中找出破绽,而且反复对杵臼一再嚷道:“是程婴打你来!”企图挑拨他供出程婴来。果然公孙老人在昏迷之中,发觉打他的竟是自己的合作者程婴,于是十分气愤,一时露出了“俺二人商议要救这小儿曹”的话来,这便引起屠贼的火急穷追:“你说二人,一个是你了,那一个是谁?”这时程婴以为他们的计划要落空了,心里非常紧张,“唬的腿艇儿摇”。幸亏公孙老人一下子又醒悟过来,立刻把已经到“舌尖上”的话咽了回去。这剧情横生波澜,急转直下,激起戏剧的新波澜、新悬念,形成第三回冲突。

    就在这情况异常紧张的时候,卫兵抱来了从公孙老人的地洞里搜到的、由程婴的儿子假充的“赵氏孤儿”,刚才还满脸杀气、几近疯狂的屠贼,马上咧嘴“笑”了。屠岸贾以为搜出的婴孩真的是赵氏孤儿,立即恢复他“恼”、“怒”、“咆哮”的“狰狞貌”, “一剑、两剑、三剑”,把无辜的婴儿剁死,这就形成了惊心动魄的第四回冲突。程婴就这样目睹自己亲生的儿子在屠刀下悲惨地丧生。此时,他“心似热油浇,泪珠儿不敢对人抛”,虽然悲痛不已,但终于经受住这场考验,闯过了最后一关,保全了赵氏孤儿。全剧由嘱孤、托孤、搜孤、藏孤和殉孤,剧情步步深化,矛盾阵阵加剧,终于发展到这里的杀孤,形成全剧高潮。

    杵臼在痛斥屠贼杀婴、高唱绝命之词以后,撞阶而死,以身殉孤,结束了第五回冲突。本来剧已至此,替死、存孤的总体矛盾得到完美解决,然而作者又奇思突起,开创了一派曲水横流的新天地。屠贼认为程婴的告发,使自己解除了心头之患,于是视程婴为心腹,欣喜之下,心血来潮,竟要留程婴做门客,并收养程的假儿为“义子”。迫使程婴在这个本就狐疑诡谲而又心狠手辣的屠岸贾面前,不得不暂且顺水行舟。这就使戏剧矛盾在无风起浪中又推向了新的高潮,这个未脱襁褓的赵氏孤儿,未出虎口又陷狼窝,落于随时暴露、随时被杀的险境。这第六回冲突,又给人们带来了无限惊讶、无穷忧虑的悬念。

    整出戏,随着剧情的发展,矛盾越来越尖锐,斗争愈来愈剧烈,人物的性格也越来越鲜明突出。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一折

    〔混江龙〕可正是清明时候,却言风雨替花愁。和风渐起,暮雨初收,俺则见杨柳半藏沽酒市,桃花深映钓鱼舟。更和这碧粼粼春水波纹绉,有往来社燕[1],远近沙鸥。

    〔醉中天〕俺这里雾锁着青山秀,烟罩定绿杨州。(云)那桃树上一个黄莺儿,将那桃花瓣儿啗阿啗阿,啗的下来,落在水中,是好看也。我曾听的谁说来,我试想咱:“哦!想起来了也,俺学究哥哥道来”。(唱)他道是“轻薄桃花逐水流”[2]。(云)俺绰起这桃花瓣儿来,我试看咱,好红红的桃花瓣儿。(做笑科,云)你看我:好黑指头也!(唱)恰便是粉衬的这胭脂透。(云)可惜了你这瓣儿,俺放你趁那一般的瓣儿去。我与你赶,与你赶,贪赶桃花瓣儿。(唱)早来到这草桥店垂杨的渡口。(云)不中,则怕误了俺哥哥的将令,我索回去也。

    待不吃呵,又被这酒旗儿将我来相迤逗[3]。他他他,舞东风在曲律竿头。

    【注释】

    [1]社燕:社,指社日。是古代祭土神的日子,每年两次,在春季举行的叫春社,在秋季举行的叫秋社。社燕,因燕子在舂社时飞来,秋社时飞去,故称社燕。

    [2]轻薄桃花逐水流:是杜甫《漫兴》中的诗句,这里是借用。

    [3]迤逗:勾引、诱惑的意思。

    【鉴赏】《李逵负荆》全名《梁山泊李逵负荆》,是一部歌颂梁山农民起义英雄的著名喜剧。主要剧情是写歹徒宋刚、鲁智恩冒充梁山英雄宋江和鲁智深,抢走小酒店主人王林的女儿满堂娇。适逢李逵下山踏青到王家酒店喝酒,听了王林诉说此事,以为是真的宋江和鲁智深干的坏事,一时怒火中烧,立刻赶回山寨,大闹聚义厅,痛骂宋江和鲁智深,并且要砍倒“杏黄旗”。为了弄清事实、教育李逵,宋江同李逵赌下头颅,一起下山对质。真相大白之后,李逵勇敢地承认了错误,负荆向宋江请罪。宋江让李逵下山捉拿两个歹徒,立功赎罪。最后戏剧在一片欢乐和团结的气氛中结束。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热爱百姓、忠于梁山聚义事业、疾恶如仇、襟怀坦荡的农民起义英雄李逵的典型性格,既写出了李逵性格的主导方面,又从多个侧面,表现出了李逵性格的鲜明性和丰富性。

    第一折写歹徒冒充宋江和鲁智深抢走了王林的女儿,因而造成李逵对宋江的误会,引起他们的一场冲突,主要表现了李逵的鲁莽。在误会发生之前,作者首先通过宋江的定场诗;“杏黄旗上七个字,替天行道救生民”,明确地指出梁山农民武装的行动纲领,正面点明剧本的主题。这两句诗为全剧定下了基调,后面的情节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作者塑造李逵,首先把他的出场安排在了一个美好的时刻,并且用大量笔墨描写他观赏风景的情致,使这个人物更显得亲切可爱。踏青赏玩的李逵,一路上沉醉在周围的秀丽景色之中,童心勃发,追逐着那随波漂流的花瓣儿来到了王林的酒店,这一大段生动地刻画了李逵无忧无虑的心情和天真烂漫的性格,同下折李逵大闹聚义厅,大骂“梁山泊有天无日”的粗暴举动,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出了李逵疾恶如仇的刚烈性格。后来王林在李逵的追问下道出,抢走他女儿的正是宋江和鲁智深,并且说出了事情的详细经过,还拿出了红绢褡膊作为“见证”。这下子,李逵气愤极了。这位关心百姓,疾恶如仇的梁山英雄,首先毅然地答应王林:“只等三日之后,我轻轻地把着手儿,送将你那满堂娇孩儿来家。”当王林对李逵要搭救满堂娇的义举感恩戴德的时候,李逵却气愤至极,原来的游兴、酒兴抛得无影无踪,立意马上回梁山见宋江。李逵在前后感情的变化中,鲜明地表现出了其性格的主导方面。

    《李逵负荆》成功地塑造的黑旋风李逵这个艺术典型,具有很高的美学意义。

    周文质

    〔正宫〕叨叨令

    自叹(二首)

    筑墙的曾入高宗梦,钓鱼的也应飞熊梦[1]。受贫的是个凄凉梦,做官的是个荣华梦。笑煞人也末哥,笑煞人也末哥[2],梦中又说人间梦。

    去年今日题诗处,佳人才子相逢处。世间多少伤心处,人面[3]不知归何处。望不见也末哥,望不见也末哥,绿窗空对花深处。

    【注释】

    [1]筑墙的曾入高宗梦,钓鱼的也应飞熊梦:此两句为傅说和吕简的典故。傅说为殷高宗时人,后高宗梦见圣人名说,访求得之,举以为相,使国家大治。吕简晚年曾垂钓于渭水之滨,周文王出猎遇之。

    [2]也末哥:也作“也么哥”语尾助词,没有实际意义。

    [3]人面:多用来形容女性,在此意指佳人。

    【鉴赏】这两首曲子,皆名《自叹》,但“叹”的内容并不相同。前者着眼于广阔的社会现实,揭露了现实的黑暗;后者则着眼于自己的感情生活,表现了作者的心理活动。第一首开头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傅说和吕尚因梦得福的典故,说明他们的得志都是因为有贤君的赏识和提拔。三、四两句从历史回到现实,“受贫的是个凄凉梦”,首先说明贫士一生凄凉的事实。贫士之所以凄凉,不是因为缺乏治国之才,而是因为没遇到像殷高宗、周文王那样求贤若渴的圣明君主。元代不仅有种族贵贱之别,而且有职业尊卑之分。作为汉人,本来就低人一等,而作为汉人中的知识分子,就更是被歧视了。所以汉族的知识分子要想凭文章进入仕途,困难很大。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回想历史上的明君贤相,作者心中的不平油然而生。“做官的是个荣华梦”,为什么作者要把为官也看作梦呢?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像傅说和吕尚那样的才能,自然不必说取得像他们那样的丰功伟绩,也就只是为官一场,享受一阵富贵荣华罢了。然而官场随时起波澜,这个“荣华梦”能维持多久,也难以保证。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社会的失望。第二首开头“去年……逢处”两句,从回忆写起,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去年今日”,显示出作者的念念不忘,同时表现出这一回忆令人伤情的悲剧意味。三、四两句“世间……何处”,将作者从回忆拉回现实,在感情上更进一步。“伤心”,印证了上面隐而未露的悲伤情感;“多少伤心处”,表明令人伤心的地方不止一处两处。“佳人才子”的分离,已经令人伤心了,何况恰恰是在去年的“今日”!倘若知道对方的音讯,心中还能稍作安慰,然而现实却是“人面不知归何处”,这就又添了一层悲凉。五、六两句“望不见也末哥”的重复,表现了作者一往情深和愁肠百结的心境。最后一句“绿窗空对花深处”是“望”的目标,明丽的景致更增添了作者的忧愁,令人惆怅不已。

    〔正宫〕叨叨令

    悲秋

    叮叮当当铁马[1]儿乞留玎琅[2]闹,啾啾唧唧促织[3]儿依柔依然[4]叫,滴滴点点细雨儿淅零淅留哨[5],潇潇洒洒[6]梧叶儿失流疏刺[7]落。睡不着也末哥,睡不着也末哥,孤孤另另单枕上迷颩模登[8]靠。

    【注释】

    [1]铁马:屋檐下挂的风铃。

    [2]乞留玎琅:叮当作响。

    [3]促织:蟋蟀。

    [4]依柔依然:蟋蟀婉弱尖细的叫声。

    [5]淅零淅留哨:淅零淅留,淅淅沥沥的样子。哨,斜飘。

    [6]潇潇洒洒:冷冷清清的状态。

    [7]失流疏刺:沙沙作响。

    [8]迷颩模登:颩,昏昏沉沉,困倦的样子。

    【鉴赏】这首元曲写的是在漫漫秋夜中作者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的愁苦之情,这一情感主要通过渲染秋天大自然的一系列声响来表现。开头两句先写“铁马”和“促织”的声音,每一句中都有一组拟声词,第一句的“叮叮当当”,是“铁马”在一般情形下发出的声响,是自然的声音,而“乞留玎琅”是“铁马”在响动频繁时的声音,而且有零乱、无休止的意味,包含着作者的感受。与此相同,“啾啾唧唧”为蟋蟀鸣叫的声音,“依柔依然”却有着婉转倾诉的感情色彩,本曲通过单纯拟声词与兼意拟声词的运用,加强了人对声音的理解和情感感悟。三、四两句写细雨与落叶的声响,与前两句略有不同。这两句中的“哨”、“落”没有直接写具体声音,仅是通过动态的描写,需要通过人的感觉来理解声音的特点。

    铁马声、促织声、细雨声、落叶声,很容易引发人的伤感情绪,同时出现,就更令人无法排解了,于是自然地形成了“睡不着”的结果。作者利用前四句形象细腻地描摹声音,目的就是与伤感的情绪一致。声情密切相关,情景交融。最后一句妙语点睛,“睡不着也末哥,睡不着也末哥,孤孤另另单枕上迷模登靠”,透过两个“睡不着”的迭用,将作者愁苦郁闷的内心情感凸显出来。然后,“睡不着”还“迷颩模登”地向“单枕”上靠,将作者想忘却悲秋,却又迷茫无助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本曲在形式上运用叠词组成的四字词组和口语的拟声词来写声状物,使文字有了生动的形象,将抽象的听觉感受变得灵动贴切,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余味悠长。

    〔越调〕小桃红(二首)

    当时罗帕写宫商[1],曾寄风流况。今日樽前且休唱,断人肠。有花有酒应难忘,香消夜凉,月明枕上,不信不思量。

    彩笺[2]滴满泪珠儿,心坎如刀刺。明月清风两独自,暗嗟咨[3]。愁怀写出龙蛇字[4],吴姬[5]见时,知咱心事,不信不相思。

    【注释】

    [1]宫商:这里指代曲词。

    [2]彩笺:彩色的信笺。

    [3]嗟咨:表示感叹。

    [4]龙蛇字:形容草书蜿蜒曲折之笔势,这里比喻“愁怀”。

    [5]吴姬:指心爱的人,当是吴地女子。

    【鉴赏】这两首元曲描写的是男子的相思之情。第一首从对往事的回忆着手:“当时罗帕写宫商,曾寄风流况。”当初将心事写在罗帕之上还是相恋时,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改变了。如今已是物是人非,独留下主人公独自感怀凄凉!作者面对此情此景,无奈至极只能发出“且休唱,断人肠”的沉重慨叹。“有花有酒应难忘”,一个“应”字,将视角转变为设想对方的心境,愁闷的心情与往日的风流快活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对当时两情欢悦的难忘。结尾“不信不思量”五个字,用双重否定,加强了语气,表现了主人公相思的记忆犹新。

    第二首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继续写难忘的相思。开始就烘托出凄凉的气氛,作者流着泪写信,信纸上沾满了泪水。三、四两句“明月清风两独自,暗嗟咨”,点明时间已经进入深夜,同时暗喻着人物内心情感的深化。愁绪的慢慢堆积,使主人公不禁暗自哀叹。这两句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愁怀写出龙蛇字”,由于心中愁苦深重,字体零乱潦草,而字体的杂乱又反映了作者繁杂的思绪和痛苦的情感。作者借助想象,既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寂寞,也设想对方的孤独悲哀,展现了双方彼此思念的内心世界,生动刻画了男女双方的相思之情,承上启下,转换巧妙。最后“不信不相思”五个字,又一次运用双重否定,用强烈的语气肯定了自己一片真情的力量,同时对方也必然动情。

    两支曲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委婉却饱含深情,借助想象,虚实结合,使相思的主题巧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充满艺术性。

    〔越调〕寨儿令(十首选一)

    挑短檠[1],倚云屏[2],伤心伴人清瘦影。薄酒初醒,好梦难成,斜月为谁明?闷恹恹[3]听彻残更,意迟迟盼杀多情。西风穿户冷,檐马[4]隔帘鸣。叮,疑是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