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船:航海的历史最新章节!

    1066年9月28日,「魔鬼」羅伯特的私生子威廉,即諾曼底公爵(在他完勝黑斯廷斯戰役之後,似乎稱他「征服者威廉」更為安全,至少當著他的面是這樣)在蘇塞克斯 [1] 南岸的佩文西附近登陸。在那一年的聖誕節,這個150年前在法國安定下來的古老挪威家族的子嗣被加冕為英國國王。

    許多年後,一群虔誠的諾曼女人開始編織一條將作為巴約聖母大教堂展示品之一的巨型掛毯。掛毯由8種顏色各異的精紡毛線和上百米的亞麻線織成,描繪了北歐中世紀最重要的海軍遠征中的各種場景。這些虔誠的女士中沒有一個人曾親眼目睹這些畫面,可是,她們卻像曾經見過「皇家方舟」號或「勝利輪」,而現在正在描寫和闡述自己的歷史的小孩子一樣,認真地描畫著。然而就這一時期的造船史,我們手上的繪畫記錄中,似乎貝葉掛毯是唯一可靠的了,從它上面的圖案我們瞭解到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11世紀的船舶相對於八九世紀幾乎沒有任何進步。

    在許多方面,它們看起來甚至沒有以前的船經得起風浪,儘管我們必須知道,這些船很可能都只是為運送大批軍隊、馬匹和補給品穿過英吉利海峽而匆匆製造成的。在1917年至1918年期間,為應對德國「無限制潛艇戰」 [2] ,美國也曾大批量建造木質小船。這些木船若能夠穿過大西洋安全抵達彼岸,並且沒有滲水或者把螺旋槳弄丟,就已經是萬幸了。與真正的商船或戰船相比,11世紀的船隻,同美國這些木船一樣,都是粗製濫造的。

    征服者威廉的船

    至於其他的船,我們只有一些零散的關於中世紀早期北歐船舶的第一手資料,大都是一些沿海城市的官方印章。但是,如果我們把真獅子的畫像同古時或現代的盾形徽章上的獅子形象相比較,就會發現,恐怕那些小船的外觀也是這樣,同樣被那些刻制印章的人大大地改善了。所以,僅憑它們來判斷當時經常出入荷恩、阿姆斯特丹、溫切爾西和拉羅謝爾海港的漁船和商船的構造,我們需要非常謹慎。

    但是,逐漸地,這些北歐船舶一定也在適航性方面有那麼一點進步,因為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因由獅心王理查德 [3] 領導而著名)期間,許多英國騎士是一路航海而非騎馬來到威尼斯或熱那亞的。這也是為什麼到了1189年,來自北海和英吉利海峽的船舶會大量地出現在地中海海域。

    那些年,或者說12世紀的最後10年,是造船技術發展非常重要的決定性時期。南歐與北歐的船型終於相遇,設計師也得以相互學習,彼此借鑒。就這樣,一種新型船舶逐漸發展起來。然而,在文明中心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後不久,北歐人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也取得了最高的成就。

    中世紀船舶

    當然,北歐船舶依靠風力航行,而不是人力。正如現在的風帆遊艇在出入港口時會啟動輔助發動機一樣,北歐船只有在緊急情況下才會動用人力。所以,這裡暫且不談地中海槳帆船,我們只比較一下托馬斯·阿奎那 [4] 和但丁那個年代的南北歐的帆船。

    首先,北歐船仍舊是瓦疊式外殼,而南歐船(除非規模很小)是以平鋪法製造的。其次,南歐船與我們今天的鐵殼船建造方法相似,先是造好船體肋骨,然後再將木殼板固定在上面。但是在北歐,是先造好外部的船殼,然後依次建造船肋骨和起支撐作用的橫樑————這種造船法具有一定的實用性,18世紀初荷蘭海軍輪機官還在採用這種方法。北歐人只用船右舷的一個船舵就可以控制航向,而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需要用到船舷兩邊的兩個方向舵。

    兩種船都使用方形船帆,但是北歐人懂得如何收帆。也就是說,他們可以將船帆收攏到頂端或者中部來改變帆的大小,減少受風力影響的帆布面積。地中海人就不懂得收帆的技術,所以要麼使用全部的帆布,要麼就完全不用。

    我使用「帆布」這個詞是為了方便。但是,那個時候原始的手工織布機還不能用大麻纖維或印度大麻織出大面積的布料。在英國艦隊第一次穿越直布羅陀海峽時,船艦上還在使用織合的獸皮作為船帆。北歐船只有一個桅桿,而地中海船常常使用的是斜撐帆桿。這似乎起源於腓尼基人或早期希臘人,他們在靠近船首的前桅上佈置一小片帆,以便增加船隻的可控性和穩定性。慢慢地,這個低矮的前桅開始逐漸向船頭傾斜(從許多現代畫作中我們得知),最後形成了我們所熟知的船首斜桅。

    方形帆和三角帆

    至於那時候船帆的材料,我必須再次承認我對此幾乎一無所知。我們知道的是,南歐人最終放棄了中世紀早期和羅馬時代使用的方形船帆,而改用三角帆。我曾在日內瓦湖畔見過它的蹤影,也曾目睹三角帆船航行於桑給巴爾 [5] 與錫蘭之間。同樣,非洲東岸的阿拉伯人至今仍在使用三角帆。當世界其他各個地方都偏愛方形帆,只有這些區域保留了三角帆的使用。然而,這其中的確切原因不得而知。「三角帆」(lateen)的構詞表明,它是地中海所特有的,直到現在也一直如此。

    三角帆、斜桁四角帆、斜桁帆和斜槓帆

    中世紀早期的「水上城堡」————13世紀帆船

    但是,南北歐洲大陸的船舶在有一點上仍然保持一致。南歐人和北歐人都還沒有意識到海上作戰同陸地作戰有本質上的不同,所以南北歐的船都仍舊像是漂浮在水上的小城堡。如果戰鬥打響,船上就佈置好弓箭手,安全地隱蔽於厚重的城堡形堡壘中,向敵人發射弓箭。直到最後,若甲板上還有人並試圖登船,再正面交手,一決雌雄。

    那些從11世紀開始,一直延續到13世紀末的十字軍東征時代,由西向東遷移的大量居民所乘的船,最初並不是為了作戰建造的。阿拉伯人征服了北非和巴勒斯坦,又通過不斷進攻君士坦丁堡威脅著歐洲。但和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的教友們一樣,阿拉伯人並不是一個善於航海的民族。

    很多個世紀以來,阿拉伯人從來沒有試圖與十字軍在水上交戰,或阻止他們登陸。當時的十字軍多數是些最不虔誠的僱傭兵和暴徒,他們向東行進並不是追求永恆的救贖,而是為了劫掠財物。除了在極少的情況下十字軍會向近東 [6] 的其他基督教民族開戰,他們幾乎沒有在公海上作過戰。所以這些船就幾乎全部被用作一個更緊迫也更實際的用途,那就是把成千上萬的人由西歐載向西亞。就是在這個時期,熱那亞和威尼斯的商人積累了大量財富,並在接下來的400年裡,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佔據了主導地位。直到他們失去了作為東方商品集散地的重要角色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他們的政治影響力依然持續著。

    單單一張由船籍港 [7] 到巴勒斯坦海岸的船票就價格不菲,這也不足為奇了。換作是今天的貨幣價值,一個可憐的朝聖者若想從亞得裡亞海短途航行至雅法港口 [8] 或尼羅河口,他所要支付的費用相當於如今在「瑪麗皇后」號或「法蘭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