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哲学思想录最新章节!

    我想在纸上不循次序地写下某些我写作《论盲人书简》时还未知晓的现象,后者可以佐证或驳斥其中一些段落的论述。《论盲人书简》成文于三十三年到三十四年前;我力求无偏无倚地读了一遍,觉得还不算太坏。虽然在今日的我看来,第一部分要比第二部分更有趣,或许可以加长前一部分并缩减后一部分,但我还是决定就让它们这么放着,因为担心老人的改动并不能让年轻人的文字变得更好。文章的内容和表述有些尚可忍受,所以如今也无谓再去替换了;至于应被指摘的部分,我也怕自己改得不好。当代有位著名的画家,把人生最后几年都用来摧毁盛年时创造的杰作(1)。我不知道他在旧时画作中发现的缺点是不是真的。但若说改正这些缺点所需的才干,要么他就不曾拥有过,因为他对自然的模仿已经逼近了艺术最后的底线,要么他就是从前拥有过,现在已经丢失了,因为所有停留在人身上的东西都会随着人一起衰败。认识到软弱,就会生出畏缩,而软弱和畏缩又会导致懒惰,这都让我不愿着手修改工作:恐怕这项工作对原文应当是弊大于利。

    保持理智,及时摘下你那匹老马的缰绳,

    否则它就会在一片哄笑声中绊倒在地,气喘吁吁。

    ————贺拉斯,《书信集》

    第一卷第一篇,第八行与第九行

    现象

    1.一位对其所从事的艺术种类颇有理论心得且在实践中精益求精的艺术家对我说,他在判断齿轮是否为正圆时,都是用触觉而非视觉。他会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捻动齿轮,用连续的感觉来判断是否有逃过他眼睛的不完美之处。

    2.人们曾跟我提到一位盲人,他能借助触觉判断织物的颜色。

    3.还有一位盲人,卢梭都曾吹嘘过他能用触觉辨认出不同花束间的细微区别;卢梭还对朋友说过————可能是认真的也可能是开玩笑————他要开一家学校,请这位盲人来给巴黎的卖花女上课。

    4.亚眠市有一位盲眼的调整工,为一家很大的纺织工厂工作。他做起活来极为熟练,就像能看到一样。

    5.有一位明眼人说,眼睛见到的东西会削弱他双手的精准度;剃头的时候,他总是刻意拿开镜子,面向光秃秃的墙。

    盲人看不到危险,所以就更加无畏;我毫不怀疑,当他走上悬崖边用窄小的木板搭就的索桥时,仍会步伐坚定。

    对大多数人而言,物体的纵深过大会影响他们视觉的清晰度。

    6.有谁会不认识或未听说过著名的达维尔(2)医生呢?我曾有幸见习过他的几次手术。他给一位铁匠做了白内障手术。这个铁匠因长期接触炉子里的火而染了病,失明长达二十五年之久,早就养成了凡事依靠触觉的习惯,甚至要通过虐待才能强迫他使用刚刚恢复的感官。达维尔气得打了他一巴掌:“蠢货,你还要不要用眼睛看了!”无论是走路还是做别的事,我们都是睁着眼睛的,他却一直闭着。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满足我们的需求上,眼睛可能没有那么有用;它可能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对我们的幸福至关重要;失去一件东西之后,如果后续没有引发其他痛苦,我们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这项失去愈发漠然。还有什么能吸引达维尔医生的病人呢,如果自然的景象都已经对他没有吸引力了?他会想看到一位钟爱的女性吗?不管失明的后果如何,我都不会这么认为,原因如下:我们总是猜测如果一个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失去了视力,那一旦复明,他就会贪婪地看着周边的一切。这肯定不是真的;短暂失明和长期盲眼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7.达维尔医生广施善行,很多穷苦病人都从王国的各个省份来到他的手术室,恳求他的帮助。而达维尔的声名又如此之大,以至于吸引了一个人数众多的观光团,其中的观众大多受过教育,是受好奇心驱使才来的。我记得那天马蒙泰尔先生和我都在现场。盲人坐在那里。疾患移除之后,达维尔先向光掀开了他的眼皮,然后又将手覆在上面。一位老年妇女就站在他身边,对手术的成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奋。随着医生的动作,她的全部肢体都在颤抖。医生示意她靠近,让她半跪在病人的面前。他拿开手,盲人的眼睛睁开了。他看到了,叫喊道:“啊!是我妈妈!”我从未听到过如此悲怆的叫喊,时至今日仍回响在我的耳边。老妇人晕厥过去,旁观者无不流下泪水,纷纷慷慨解囊。

    8.在所有几乎一生下来就失去视力的人中间,最令人惊讶的要数梅拉妮·德·萨力尼亚克小姐。她与拉法格先生有亲缘关系,后者是国王军队中的军官,在战斗中屡次负伤,离世时荣誉满身。这位小姐就是布拉西夫人的女儿。她的母亲至今仍在人世,每天都在缅怀这个曾给她带来无数快慰,让亲友不断赞叹的孩子。布拉西夫人是个德行出众的人,若对我所说的事情的真实性存疑,尽可以去询问她。我自一七六〇年起就与萨力尼亚克小姐及其家人交往甚密,这种来往一直持续到了一七六五年,也就是她去世那一年;但当时我并未注意她在生活中的特殊之处,还是听布拉西夫人讲起才写成了这份记述。

    她有聪慧的头脑、富有吸引力的温柔性格、少见的细腻思维和纯真感。有一次,她的一位姨母(3)举办晚宴,想请她的母亲来陪十九位性格较乖僻的客人,好让他们开心度过晚宴。这位外甥女就评价道:“我无意冒犯亲爱的姨母。但为什么要取悦十九个个性古怪的人呢?在我看来,我就只想取悦我爱的人。”

    别人的嗓音可以触发她的好感或恶感,就像长相之于明眼人一样。她有一位亲戚(4)是税务官,和她的家人发生了意想不到的龃龉,她惊讶地说道:“谁会相信一个如此温柔的声音会做出这种事呢?”听别人唱歌时,她会区分“褐色的声音”和“金色的声音”。

    人们同她说话的时候,她可以根据声音的方向来判断说话人的身高:要是说话人身材高挑,声音就会从上到下;要是说话人个子较矮,声音就是自下而上的。

    她并不渴求恢复视力,有一天我问她原因。“这是因为,”她回答道,“要是恢复了视力,我就无法再利用别人的眼睛,而只能使用自己的双眼。因着这项缺失,我一直都是所有人关怀和同情的对象。大家无时无刻不在照顾我,而我也总是心存感激。唉!要是我能看到的话,就不会有人垂怜于我了!”

    视觉的失误不会对她造成困扰。“我就站在,”她说,“一条小径的入口处。路的尽头有个什么东西;你们明眼人中有一个人看到它动了,另一个人则认为它一直是静止的,最后靠近去看,才发现是一截树桩。要是离得远远的,没人会知道远处的高塔到底是圆的还是方的。我可以直面吹起灰尘的旋风,但周围的人却要连忙闭上眼睛,有时动作不够快的话还要因此难受上一整天。只要有个不易察觉的小沙砾,他们就得受罪了……”夜晚临近时,她会宣称我们的统治已经结束,而她的时刻将要来临。她活在黑暗里,习惯于在永恒的黑夜中活动并思考;失眠于我们来说颇令人困扰,对她而言则没那么讨厌。

    我曾写到盲人无法感知痛苦的表征,应当较为冷血,这也招致了她的不快。“您是否认为,”她对我说,“我是跟您一样习惯倾听诉苦的呢?”“有些受苦的人并不会吭声。”“我想,”她补充道,“我会立即察觉到他们在受苦,而且只会比您更同情他们。”

    她对阅读怀有无上的热情,并为音乐痴狂。“我认为,”她说,“要让我听人歌唱或是以极高的水平演奏某种乐器,我是永远不会厌烦的。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去往天国,但只要在那里也能听到音乐,我就也没什么好抱怨的。您认为即使包括诗歌和演讲在内,音乐也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为激烈的;但即使是拉辛也无法用与竖琴一样细腻的方式去表达;与这种乐器演奏出的旋律相比,他的笔触会失之枯燥沉重;您有时也会希望自己的行文风格能带上巴赫般的力量与轻盈。于我而言,音乐是我所知晓的语言中最美好的。在口头语言里,要想更好地发音,就得清晰地吐出每个音节,但音乐语言能联结起相隔最远的音符,从高音到低音,再从低音到高音,音符间根本没有可令人察觉的滞涩停顿。也就是说,音乐所形成的是唯一一个长长的音节,而这个音节无时无刻不在转调并变换表达方式。旋律把这个音节送至我的耳边,带来一种毫不混杂的和谐感:无数种乐器都参与其中,两种、三种、四种或五种,但所有乐器都是为更好地表达这一音节而服务的;如果作曲家是个天才,知道如何让曲子带上个人特色的话,我也常常会满足于歌唱的段落,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音乐。”

    “夜晚的宁静中,音乐会变得更有表达力,更让人回味。”

    “我相信,对看得到的人来说,眼睛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以至于他们无法像我一样聆听并理解音乐。为什么人们在称赞我的时候,话语是如此苍白贫瘠?为什么我从来都无法用言语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为什么我常常会在说话时中途停下,试着寻找可以描绘我感受的词汇却一无所获?是因为这些词语尚未被发明出来吗?音乐在我身上所引发的效应,我只能将之比作长久分离之后,我投入母亲怀抱时所感受到的眩晕感:我无力说话,所有的肢体都在颤抖,眼泪涌出,膝盖也瘫软在我的身下;当时我的感觉就像要在幸福中死去。”

    她有极强的羞耻感,我曾问她原因。“这些都是,”她说,“妈妈所说的话的作用。她曾多次同我强调,裸露身体的某些部分会引发罪孽。要是可以的话,我想向您承认,我是不久前才明白她为何要这样说的,可能是因为我已不再童真了吧。”

    她死于某个内在器官上的肿瘤,但她一直羞于向别人提起。

    对于衣服、装扮和个人的仪表,她都会比常人更注重。由于无法看到,所以她就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已做了能力范围内的一切,以免别人因她的装扮而感到反感。

    要是别人给她倒酒,她能凭借液体落入酒杯的声音知道杯子已经足够满了;吃东西的时候,她非常谨慎且敏捷。

    有时她会开玩笑地站在镜子前梳妆打扮,模仿动用一切可变美的武器的爱打扮的女子。她的模仿真实生动,总是令人开怀大笑。

    从她最温馨的幼年时代起,家人就致力于完善她存留的感官,其努力的成果令人惊讶。触觉可以帮她辨认物体的形状,她甚至能感觉到就连那些视力最好的人也无法注意到的特点。她拥有敏锐的听觉与嗅觉。她能根据大气中空气的状态,了解天气是阴霾的还是平静的,判断自己身处何地,是走在广场上还是小巷里,是小巷里还是死胡同中,是开阔场所还是封闭地点,是在一个大套间里还是一间狭小的卧房中。

    她能通过脚步声和话语的回音来推测空间的大小。只要她已大略参观过一栋房子,后者的平面图就会清晰地浮现在她的脑海里,她甚至可以提醒别人注意一些小的危险。“请您小心,”她会说,“这里门楣很矮,那里您会遇到一级台阶。”

    她能于人声中发现一种我们从未留意的丰富性;只要她曾听过这个人说话,她就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声音。

    她对青春的美好并不敏感,对随年老而至的皱纹也并不抵触。她说,只有心灵和精神的品质才能令她在意。这也是缺失视觉所带来的好处之一,尤其是对女性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