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资本积累论最新章节!

    读者一定会为自己找出结论。在即将分别的时候,我只要求他回顾第二章并记住我们始终在讨论的产量是可以销售的商品的产量;这种产量的范围不和经济财富的范围相同,更莫说人类福利的基础了。

    附录: 关于各种问题的一些意见

    福利经济学

    在“福利经济学”的名称下进行的分析是在当时流行的思想习惯中发展起来的,这些思想习惯现在已为人所不取,虽然我们还没有完全摆脱它们的影响。这种学说的提倡者,如果受到责难,一定会否认他们把效用 作为商品中包含的一种精髓(像可燃物中的燃素);可是,如果我们读的时候认为他们的想法好像就是那样的,那就能最好地了解他们的学说。现代的经济学者都注意避免这种天真的想法。他们把效用作为一种序数的数量而不是基数的数量(并且许多人说得还更精细),就是说,他们把消费者看作这样的人,他们使商品经过一种竞争的考试,从而选择那些获得分数最高的东西。

    可是他们仍然是追逐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从外面观察,消费者是选择他们所选择的东西;可是我们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内心经验,都知道一个消费者即使在买一磅茶叶这种很平常的行动中,也是对复杂的整个社会形势起反作用,而不是仅仅对它的经济方面起反作用。我们知道他受一时心情的影响,所以他的行为不是天天一致的,并且他还受一些他自己莫名其妙的动机的影响(“我想不出是什么动机使我买了那顶帽子”)。我们知道(或者至少推销员相信)广告者狡猾地利用他的害怕和势利的心理,使他受了影响。我们知道他的消费是一种物品和服务复杂的交织的范型,因而所谓使任何一对东西或者任何一项东西和一般购买力经过一番竞争的考试那种观念,应用在消费问题上是一种很容易引起误解的比喻。我们知道他的消费范型很受祖先的习惯的影响(在一个有饮茶习惯的国家里生长的人,就爱饮茶)。我们知道他往往买一些自己并不特别喜欢消费的东西,为了使一般人对他有深刻的印象,或者故意不买某些他喜爱的东西,因为怕别人觉得他平凡庸俗。

    如果我们看内心,我们就会陷入关于财富对福利的关系的种种模糊的推测。如果我们看外表,我们可以通过贸易数字和家庭预算的研究,考察人们买的是一些什么东西。如果我们要对一个社会的经济福利做出判断,我们就应注意所消费的食品、居住和工作场所的条件、所消费的各种东西的花样等(因为我们知道,在财富增长时,家庭中购买的东西花样增多,而不一定是数量增多)。我们注意婴儿死亡率这一类的现象,从而了解消费水平对社会健康的影响,并且观察酒精中毒和神经病这些现象,从而判断人们当前的经营方式使人性紧张到多大程度。

    所谓“福利经济学”对这一切方面的贡献是对指数的理论做了重要的推敲和精细的研究。可是就指数来说,并没有什么确切不移的准则。当接触到真正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尽可能地判断任何一种计量财富的特殊方法是否切合我们的问题,以及这种方法是否能产生在常识上说得过去的结果。

    新古典派的工资和利润学说

    构成新古典派学说的背景的工资和利润理论有些模糊,因为,第一,那种理论的主要着重点是在相对价格上,以致对整个产量的种种问题讨论得很少,并且说得不清楚;第二,那种理论的严密的逻辑适用于静止的状态,可是以这种逻辑为基础的论证大部分是关于积累, 注292 以致往往不容易弄清楚所讨论的是什么问题。

    就其可能辨别的范围来说,那理论似乎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由马歇尔发展的,另一个部分是由魏克赛尔发展的。

    按照马歇尔的说法, 注293 有一种利润率(它支配利率)代表资本的供给价格。相对于劳动的供给而言的资本拥有量倾向于能够建立这种利润率。利润率偶然降低到这个水平以下,就会使资本家的消费超过现在的利润,因而不能更换补充那些损坏的资本财货,不能维持资本财货的拥有量。结果资本对劳动的比率下降,会降低实际工资,提高利润率。反过来说,利润率偶然上涨,就会引起积累,提高资本对劳动的比率,因而压低利润率。所以,在特定的劳动供给和技术知识状态下,处于平衡状态中的资本拥有量能够建立所需要的利润率。生产的技术于是被决定,实际工资总额(虽然从来不用这许多字来说明)就是从总产量中减去必需的利润以后的剩余。

    按照魏克赛尔所发展的那种说法,以商品计算的现有资本的价值简直是一定的。一定的资本值所提供的就业量决定于实际工资率。在较低的工资下,一种特定类型的机器的价值就较小(这一点只有魏克赛尔说得清楚,但似乎没有被好好地消化吸收到古典派学说的理论中去) 注294 ,同时机器的设计适合于一种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技术,并包含较少的资本(每单位劳动按特定的工资计算)。在平衡状态中,工资水平的情况使得每人占用资本的价值能够使全部劳动队伍在特定的资本价值下获得就业。

    静态平衡论的这两种说法都常常被用来支持那种议论,即工资的任意上涨会引起失业,由于它会减少现有的资本总额(把利润率压低到资本的供给价格以下),并且使所余的资本以种种提供较少的就业的形式体现出来。 注295

    这种议论的一点严重困难是工资契约必然以货币(一般化的购买力)计算,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实际工资怎样能受到工资契约的影响,不是显而易见的。在凯恩斯的《通论》未出版以前,普通只是假定工资契约决定实际工资率 注296 (这和新古典派学说的其余部分显然不一致,按照后者的说法,商品的货币价格决定于生产的货币成本和以货币开支计算的需求水平 注297 )。现在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加入一种假设,认为银行系统的作用能够在货币工资变动时保持货币收入总额不变。 注298 这需要银行系统提高利率,使总投资减少,在货币工资上涨时造成失业。当就业工人的人数减少时,对商品的货币需求增加的比例小于每一工人的货币工资增加的比例;因此物价增加的比例小于工资增加的比例,实际工资就增高。可是现在这理论似乎发生了混乱,因为利率已经提高,这可以促进节约储蓄,而论证所需要的却是资本的消费应该开始。企图在静态平衡理论的基础上讨论短期的一些问题,必然会引起困难。

    新古典派学说的真正的意思,似乎不如说是实际工资水平决定于资本供给的情况,决不会受工资谈判的影响。

    魏克赛尔对这种理论的说法,我们在黄金时代的分析中已经采用,可是我们的论证中没有和马歇尔的资本的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东西。供给价格的观念属于资本的食利者方面。他认为当利润率降低到一定水平以下时资本量就开始减少的原因,是“对未来贴现”的资本家,在“等待的报酬已经减少”的时候,不愿意拥有那么多的资本。资本家被想象为从食利者的观点来看资本,把资本看作可供消费的收入的一种来源,当每单位资本的收入降低时,他们就消费掉原有资本量的一部分,由于对损旧的资本财货不肯用同样价值(以商品计算)的新资本财货来补充更换。

    在我们的论证中,资本的企业家的一面是主要的,他们想要利润,主要是把它作为一种积累资本的手段,而不是想要资本主要是把它作为一种消费利润的手段。

    很难相信,假如资本主义的食利者一面是主要的,假如比企业家的一面更重要,资本主义制度会存在这样长久,或者这样地繁荣发达。 注299

    财产收入是等待的报酬

    政治生活的一大部分在于争取改变社会制度的斗争,使社会制度改变得有利于某一个集团;始终有一个重大的辩论在进行着(在我们这个时代越来越剧烈和深刻),总的来说,人们所争论的,根据经济的理由(提供较好的生产技术配备),或者根据道德的理由(会形成一种比较不那么讨厌的人类品格)。是社会主义的制度还是资本主义的制度比较可取;经济学家和这种辩论很有关系,经济学说的阐述受政治思想的影响(往往是不知不觉地),而表现在所用的语言上。在有关财产收入的概念方面,这一点特别显著。劳动者应该取得他的工资报酬。财产所有者应该取得的是什么呢?

    为了提出一种答案,得自财产的收入被说成是“禁欲的报酬”或者“等待的报酬”, 注300 因为财产给它的所有人一种对消费能力的权利,因此,如果他继续保有财产,那是他忍住 不使用这种能力。这往往和“节约的报酬”混淆不清。个人通过节约(就是忍住不消费他的现时收入),能增加他的财富现有量。“节约的报酬”是财富的增加,实际上也许带有一种增加未来收入的期望。现在的财产收入或许可以说是过去曾经节约的报酬,可是那节约不一定是由现在的所有人实行的;他可能是“通过遗产继承或者其他任何道德的或不道德的、合法的或不合法的手段,取得了事实上的财产占有”。 注301 再则,既然节约主要是出于利润,同时利润率越高实际工资就会越低,和节约有关联的禁欲主要地是工人方面的牺牲,他们在“报酬”中并不分取一份。

    还有一种比较微妙和难以捉摸的观念和等待 的概念有密切关系。个人借钱给一个靠得住的债户时,他仅仅坐待时间过去就能取得约定的利息。这是不是相当于一种需要经过时间的技术生产性呢?在自然程序发生作用的场合,像酒的酿成或者树木的成长,生产通过时间而进行,不花费任何劳动。假使一切生产都是这样,我们就会处于安乐乡中。一般说来,生产需要做一番工作;工作需用时间,可是时间并不做工作。在生产手段(土地、设备和原料)不是那么丰裕,不够满足一切可能的需求的场合,必须有对这些生产手段的财产权,以便它们可以被有效地使用;如果社会制度排除集体财产,那就必须有私有财产。使财产收入成为可能的,是资本财货的稀少性,而不是时间的生产性。 注302

    然而,有一种与社会制度无关的技术的意义,在这种意义上投资可以说是生产的。由于现在使用劳动和生产手段来生产设备,可能使未来的每人单位产量有永远的净增加————就是说,一定的就业人数将来使用增加的设备时,其产量超过在假如没有这些设备的情况下可能获得的产量的超过额,足以供给这些设备的损耗补充并且还有多余。这种在无限未来时期内的额外产量,就是投资的生产力。 注303 相应的未来利润率就是投资的“报酬”。因为那是未来的事,只能做一种估计,而且估计可能错误。再则,一个资本家所得的增加的准租金也许大部分或全部都是牺牲别人而取得的————新设备生产一种绿颜色的商品,把市场上淡红色的一种给淘汰了,使旧设备丧失获利能力。但是一般说来,预期的利润增加和实际的产量增加是完全相符的,足以使投资的社会生产力的概念具有意义(虽然不能精确)。

    资本的所有权和增加资本现有量的观念含糊不清地混在一起,以致一般对节约和投资等活动的道德上的赞许,使收取利息的活动显得很体面。

    这使人迷乱的复杂情况中还有另一种思想,认为利率是未来的贴现率 的尺度。据说,人人都比较愿意现在消费,而不愿换取在将来消费的希望,部分地由于那种合理的想法,认为在将来的日期未到以前他可能死掉,部分地由于一种不合理的或者笨拙的头脑,现在不能按将来对他的真正所值算出将来的消费的价值。因此,人们将不肯放弃使用自己所能支配的购买力,除非他们获得保障,对于现在所放弃的一切将来都可以享受较多的消费。

    人类对未来往往要打上一个折扣,这种想法确实似乎符合每个人的主观经验,可是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一种错误的推论,因为大多数人充分意识到要能够在自己的一生中长期地使用消费能力,并且许多人的情况是现在的收入高于他们预期将来会有的收入(挣薪俸的人总有一天退休,生意买卖也许现在的情况要比将来似乎可能的情况好,等等),许多人的处境是他们对消费能力的需要将来比较大(子女必须受教育的时候,等等),还有许多人顾到自己的身后,情愿遗留一些消费能力给他们的继承人。所以,任何时候,总有很多的人不仅愿意保有财富不加消费,而且还节约储蓄,以便增加自己的财富, 注304 同时急于要找一种可靠的手段把购买力留到将来。实际上,也有另一些人,由于花钱很多,入不敷出,而在消费财富,或者借债。假如有一个市场专做现在购买力对未来购买力的交易,除了受个人关于自己要在什么时候消费的意愿的影响而外,不受任何其他的影响,那么,结果会造成什么价格,不可能臆断。很可能是这种市场通常会产生一种负的贴现率————节约储蓄的人比花钱的人多,他们在必要时情愿现在牺牲较多的消费,换取将来较少的消费。 注305

    利率通常是正数,由于一种完全不同的原因。现在的购买力可贵,一半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下,它使所有者可以(直接地或者通过借给一个企业组织)雇用劳动,进行生产,从而产生盈余。在一个经济里,如果利润率预期是正数,利率就是正数。正的利率既然确立,对个别的财富所有人来说,购买力的现在价值超过未来价值的程度就以利率为标准。于是按相当的利率扣算,就可以得出预期的未来收入的现在价值。这和当事人主观的未来的贴现率完全没有关系,虽然他的主观贴现率和能够得到的利率之间的比较,确实可以说是会影响他的节约习惯的(如果他知道怎样根据这种比较来说明他所受的影响)。

    魏克赛尔关于资本的学说

    魏克赛尔的关于阿克曼博士的问题的那篇论文 注306 根本不容易读,《价值、资本和地租》的英译本的出现又使人注意到一种比较简单的解说,这有助于弄清楚魏克赛尔对资本学说的贡献的深透之处,也暴露了它的局限性。

    魏克赛尔效法庞巴维克,用生产时期的长短 代表我们所说的机械化的程度 。即使当他在论证中提到固定资本时(在斧头的例子里),他认为实际资本比率的增长只是由于投资于更耐久的 斧头。 注307 这不是一个主要的论点;生产时期的加长或者设备的耐久性增加,是机械化程度增加的特殊情况,魏克赛尔仅仅用它们作为对一般情况的简单的说明。

    魏克赛尔指出,生产时期的长短本身并不决定资本对劳动的比率,因为一种特定的生产方法所需要的资本的价值决定于实际工资率。 注308 这是对庞巴维克理论的一种根本性的批判,比说以生产时期的长短代表实际资本比率是一种过分简单化的方法那种指摘重要得多。我们知道,魏克赛尔的这一论点是有关资本积累以及工资和利润的决定的全部理论的关键。

    另一方面,魏克赛尔在《演讲集》里 注309 对于实际工资上涨会加长生产时期(机械化程度提高)的解说,有些令人莫名其妙;而且在《价值、资本和地租》里 注310 似乎是错误的;因为在那里他说因为利息是资本财货的成本的一部分,“所以机器的价格上涨的比例决不会和工资相同”,并且以这一点作为关键。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即使各种类型的机器的价格(以产品计算)完全和实际工资比例地上涨(像在我们的简单化的例证里那样),仍然是当工资上涨时,每人产量较高的机器方面的利润率降低得较少,而每人产量较低的机器方面的利润率降低得较多。理由仅仅是每一工人产生的利润是每一工人产生的收入和他的工资的差额,工资的一定的增长在每一工人产生的收入较少的场合减少这种差额的比例较大。

    魏克赛尔(这在开辟道路的创始工作中是很自然的)弄得他的说法处于一种凌乱的状态。他把静态下的全部资本量分别为耐久的设备(这是已知的且是逐项固定的),以及以产品计算的若干资本(可以不同形式进行投资的)。这种分法当然是很武断的,并且它的意义十分明白,只要产品保持自己的实物面貌————年复一年地被吃掉又重新生产出来的一定数的谷物。可是他对于在有两种商品(谷物和亚麻布)而它们彼此以对方计算的价格变化时,那所谓特定数量 的资本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很快地跳过,没有详细加以说明。 注311 他没有说明,在一个时候握有一定数量的以亚麻布计算的资本的一群资本家,当谷物和亚麻布的价格变动时,怎样或为何保持他们的资本以谷物计算起来不变。

    魏克赛尔的分析所呈现的主要困难是他似乎同时既比较一些具有不同数量的资本的静止状态,又讨论一种随着时间进展的积累程序。我们觉得,他的基本命题在论证的两个方面同样的重要,可是除非把这两个方面分开,它就不能被人很好地理解。

    自然利率

    在一个黄金时代里,“自然利率”的概念(像我们在马歇尔和魏克赛尔身上看到的那样) 注312 往往恢复到它自己原来的意义。“自然利率”是资本的利润率, 注313 在黄金时代中,利润率具有一定的和明确的意义。

    在黄金时代,利率水平受利润率的支配;在适合于一种特殊黄金时代的利润率下,只有一种利率水平可能出现而不致破坏黄金时代的条件,因为假如利息太低,就会刺激过度投资(向外面借款供给资金),以致造成膨胀,假如利息太高,就会使投资停顿。可惜这不过提供一种关于利率水平必须是怎样才能满足黄金时代的条件的理论,而不是一种关于在我们这个决不是黄金时代的世界里利率水平可能是怎样的理论。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里的议论的一大部分是为了说明利率也许会停留在一种太高的水平,并且为了使人们相信在那种时候降低利率是可能的,也是有益的。

    这虽然需要大量的论证来突破一些固有的观念,在他的对失业原因的分析中还是一层比较表面的东西。比它重要得多的是,充分就业的维持需要有足够的刺激促使投资继续进行,在缺乏这种刺激的时候,利率的影响(纵然金融当局以最巧妙的手段和智慧来管理利率)不足以支配投资率。我们不能单靠控制利率来把我们的时代变成黄金时代。

    凯恩斯的议论的缺点是,它似乎没有给“生产力和节俭这两种基本事项对利率的影响” 注314 留下任何地位。生产力是已经存在的若干物质资源的一种特性,而节俭与以价值计算的资本拥有量的增加有关,所以很难使它们互相影响。可是在某种意义上,投资的生产力受经济组织的潜在的增长比率的支配。 注315 如果可以认为生产力意味着一个黄金时代经济的增长比率,那就可以说生产力和节俭决定黄金时代的利润率。当利润的节储是百分之百时(像在我们最初的模式里那样)利润率就等于增长比率,而增长比率决定于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这两种基本事项和企业家按适当速度积累资本的情况。在有从利润中支出的消费时,被消费的利润的比例越大,具有特定的增长比率的黄金时代的利润率就越高。资本家(企业家和食利者合在一起)节俭的程度越差,能产生和增长比率相称的节储速度的那种利润率就越高。在特定的节俭程度下,增长比率越高,所需要的利润率也越高。

    如果我们设想黄金时代的平静状态是完全的,不仅是一般的而是对每个人都如此,我们就必须假设没有资产是否容易变成现金的那种所谓灵活性偏好的问题。借款的供给价格就会等于贴现率,包括银行作为交换媒介的供给者所需要的费用在内。可是这种利率一般地会低于利润率很多,并且不能让它处于支配地位,因为恐怕引起膨胀。当局必须规定利率水平,使企业家愿意借入的数目恰好相当于在黄金时代的收入水平下外面会节储的数目。 注316 这完全可以满足一种以生产力和节俭为基础的理论的要求(连同上面提出的作为生产力的意义的修正)。

    在一种虽然大体上平静而从各个人的观点来看还是有些不平静的黄金时代,食利者会愿意用银行存款的形式保持他们的财富,以便在突然有意外开支时可以应付,不必售出债务投资(这是凯恩斯所谓人们所以持有货币的预防性动机)。这种对存款的需求在相当范围内会受债务投资的收益水平的影响(收益水平越高,为了方便而牺牲的收入越大),可是在任何合理的利率的幅度以内变化不可能很大。银行必须注意,存款的总额应该在黄金时代的条件所要求的利率水平下满足这种需求。

    在任何特殊的时刻,那种利率水平自从黄金时代开始以来一直是稳定的,并且预期会持续下去。因此它一天一天地保持不动,因为任何偶然的上涨会使食利者看涨,用他们的预防性存款余额买进债务投资对象(期望在利率回跌到以前的水平时很快地获得,一笔资本利润),反之,食利者因看跌而售出债务投资,会防止利率的偶然下降(这是凯恩斯所谓灵活性偏好中的投机因素)。

    在一个不平静的世界里,无论什么时候,总有一种低水平的利率,假如这种水平实现,膨胀就会开始(虽然在萧条的情况下这也许比任何可能的实际水平还低得多;也许需要一种负数利息形式的津贴,使得企业家肯冒投资的风险,把投资增加到足以产生对劳动的额外需求);也有一种高水平的利率,假如这种水平实现,人们就会认为受不了,就会发生某种反作用使利率回跌。这两种水平,大略地说,是受投资的利润希望的支配;在一个不平静的世界里,“自然利率”不过如此。

    实际的利率一定是在这两种水平之间。实际利率究竟在哪里(在可能的幅度以内)决定于灵活性偏好和货币政策的相互作用,而灵活性的偏好又决定于人们的预期,就是相信那些相互作用可能是怎样。

    从学术研究上来看这个问题,在正数的利率下所以有借款的需求的原因是投资有一种利润率;靠得住的放款的供给价格受现有债务投资的收益的支配,而这种投资的收益是正数,因为灵活性偏好和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使得它这样。

    储蓄和投资

    关于所谓节储的速度等于投资的速度这一命题,一直有很多混乱的争论。如果任何一段时期内的总收入,从这笔收入怎样赚来的观点来看,被详尽地分别为从用在消费方面的开支中产生出来的,和从用在投资方面的开支中产生出来的两部分;再从怎样使用的观点来看,分别为用在消费上的和节省下来的两部分,那么,就任何一段时期来说,节约储蓄和投资相等。关于收入 、消费 、节余和投资 这些字眼的最有用的定义究竟应该怎样,大有争论的余地,并且可能那样地解释收入,使得(当按那样的意义使用收入一词时)节约储蓄和投资相等的说法并不确实。这和字典有关。

    现在来争论一下。甲说,大家决定加多节约储蓄(投资的速度仍然不变)就会使节储超过投资,结果利率将下降。乙答辩说,这是错误的(根据他的定义),因为储蓄必然等于投资。甲指出,这是不合理的推论,因为字眼的解释不能给我们说明经济制度怎样运行。甲于是做出结论,认为既然他的对方搞不清楚,所以他自己的原来的命题是正确的。这也是一种不合理的推论。

    这一切假想的问答的基本要点是:还是投资的决定支配节约储蓄的速度呢,还是个人方面忍住不消费以便节储的决定支配投资的速度呢。按照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应该由企业家领先来组织投资;同时,无论在什么时候,可能的投资速度显然有一种绝对的最高限度,决定于最大可能的总产量和消费能被压低到的水平之间的空隙。社会越是节俭,空隙越大,或者产生一定的空隙所需要的压力越小。经验说明只有在罕有的情况下(比方,战时),在资本主义经济里这种空隙会接近于填满(经济组织很少会不断地趋向于膨胀的限度)。 注317 因此通常可以说,假如企业家所决定的投资速度比较高,收入(根据任何合理的对收入的解释)就会比较高,节储的速度(根据任何合理的对节余的解释)也会比较大。这不是一种重复的累赘的说法。如果要攻击这种说法,必须攻击它的不切实际,而不是为了它不合逻辑。

    错误似乎起因于他们认为企业家在投资计划上受资金供给的严格限制(这是一种逻辑上的可能性,可是实际上似乎不是这样),以及认为忍住不消费就能提供资金,这似乎完全是混淆不清。 注318

    就字典来说,可以有很多理由来赞成回到《论货币》中的用法,对一些名词做那样的解释,以致任何一段时期中(比方,一年)的节储和这段时期中投资的价值之间可能有差额。我们已经看到,收入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可是一个时期中的进款就比较明确得多。让我们把企业组织(企业家)和公众的成员(工人、食利者和专门职业者)很清楚地分开,把用在投资方面的支出和用在消费品方面的支出很清楚地分开(一些两可的情况,例如个人造了一所自用住宅,可以随便放在哪一边,只要始终一致)。那么,就公众来说(企业组织除外),节储可以解释为进款和支出的差额。企业组织的支出(生产费用,利息和地租等,以及利润的分配)是公众的进款。公众的支出(消费品的购买)是企业组织的进款。任何一个时期中(比方一年)公众的支出通常是少于他们的进款,因为他们在节约储蓄;企业组织的支出会多于进款,因为他们的投资往往超过他们保留未分的利润。这种超过额可由他们所获得的资本财货的价值抵补。因此储蓄超过投资的超过额就是企业组织的损失(或者,相对于收入而言,是利润的分配过多),它的对方是对外负债的增加(相对于资产的价值而言);投资超过储蓄的超过额是企业组织的未分利润,它的对方是资产的增加(相对于负债而言)。

    可以借出的资金的供给

    我们可以给予任何时候可以使用的资金的供给以一种明确的数量的意义。只有在那样的一个经济里才可能给它下定义,就是,在那个经济里有一定的一班人,具有企业家的特征,只有他们设计和组织投资计划,他们当中每一个人,在一定的时候,能支配一定数量的可以随时动用的购买力(容易变为现金的准备)和一定的借款能力,包括他的售出新股票的能力在内。那样,就会有一种肯定的可是极其复杂的多方面的函数,使资金的供给和对不同借款人的一套复杂的利率发生联系,这种函数类似一种在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生产的商品的供给曲线。

    然而,信用(借款的能力)实际上是没有定型的,任何一个能支配财富的人是一个潜在的企业家,所以不可能对资金供给的情况做出这样肯定的说明。

    然而,我们可以说资金的供给松一些或紧一些,意思就是在短期的意义上人们的信心好一些或差一些,使借钱容易一些或困难一些,或者意味着在长期的意义上金融系统的组织好一些或差一些,增进或损碍潜在企业家接近潜在放款人的机会。

    我们在现代文献中 注319 看到的“可以借出的资金的供给”这种说法,似乎不是指像上面这样的东西。它有时候似乎指的是可以用于投资的实际资源,就是,大略地说,劳动供给总量超过从事于为消费而生产的那一部分劳动的多余部分;有时候似乎指的是可以用于持有债券和股票的资金总额————就是,全部私人财富减 土地价值和黄金的供给。(流通券和银行存款代表第二手的债权。所有人是银行的债权人,银行又是政府或产业的债权人。)有时候似乎指的是可以用于持有银行系统以外的债权和股票的全部资金,就是全部财富减 土地和货币的供给。再则,有时候它似乎意味着某一个时刻存在的一笔某种东西,有时候又意味着一种随着时间进展而出现的某种东西的流量。总之,它的各种意义那样的多和容易混淆,使得你毫无办法,只能像果戈理说的那样,发发牢骚,然后在胸口画个十字。

    货币数量论

    数量论的要点,例如像我们在休谟的著作里看到的那样, 注320 是打击庸俗化的重商主义,说明货币不是财富:使货币的数量加一倍,你只是使价格加一倍;实际上没有一个人因此而比以前富裕些。

    当这个道理被变为一种正面的关于价格水平的决定的学说时,它揭示出错误的研究方法的一个又有趣又对人有启发作用的实例。

    它的最简单的形式是MV=PT,其中T代表一个时期中发生的交易,P代表物价,M代表货币数量,V代表这个时期中一个单位那种货币参加交易的平均次数。

    我们问:在切合本题的意义上,货币是什么?答:法常货币和银行存款。我们问:是否包括定期存款,或者只包括活期存款?开发一张银行账户的支票和开发一张汇票,有什么区别?答:这是纯粹讲逻辑的道理。一切经济学上的范畴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武断的。让我们一致同意把实际上在交易中用作交换媒介的任何东西都叫作货币。那么,上面那个公式显然是对的。

    当然是对的,可是这一来它就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意义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把M解释为任何一种特殊的交换媒介(比方,钞票、硬币和一种特殊的银行存款)的数量,我们就必须用PT/M=V这个方程式来解释V。如果由于任何原因PT增加,同时M根据我们的定义是不变的,V就已经增加。可是这是一种完全空洞的说法。第一,比以前多的交易也许通过M以外的其他媒介做了清算(比方,由各个企业间转账,或者以各种物品交换香烟)。第二,纵然我们知道事实上在被比较的两个时期中一切交易是用我们的M进行的,所谓V已经增加那种说法的意义还是很有限(并且它所有的一点意义是跟货币市场和利率有关,而不是跟物价水平有关);它仅仅说明以前放在定期账户上的一些M(在那里它代表对某人的准永久的财富的所有权)已经转移到活期账户上(在这里它代表在收进和用出之间一个短期中的一笔暂时的余额)。

    用另一种说法,如果我们把V规定为一个独立的一定的数量,作为交易中所用的任何媒介的一个单位在一个时期中经过的交易的平均数,那么,我们就必须用方程式PT/V=M来解释M。货币的供给就不能被局限在任何特殊的一种对财富的所有权上面,而是包括所有参加T所代表的交易的各种东西。

    这公式似乎告诉我们,PT不能增加,除非某些特殊的交换媒介的供给有增加,或者支配某种交换媒介的流通率的种种习惯有改变。可是它并不说明这一点;因为,如果我们限定M的定义,V就无法控制,变成不能解释(除了作为一种计算结果的差量,使得方程式在形式上不错),或者如果我们限定V的定义,M就无法控制,变成不能解释。

    这种论证陷入了那非常普通的研究方法上的错误,就是,给某些名词所下的定义过分精确,不完全符合它们所代表的事实,然后企图从这些名词上而不是从事实上来说明因果关系。

    哈罗德先生的动态经济学

    我们对长期中的积累的分析,大部分是就哈罗德先生的模式加以推敲, 注321 然而我们始终没有碰到他的中心问题。研究一下为什么会这样,是很有趣的。

    哈罗德的问题,如果我理解得不错的话,是这样:在特定的储蓄对收入的比率下,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一种投资速度,会保证有足够的需求水平,可以“使生产者满足于他们所做的事”。 注322 这种投资速度究竟是怎样决定的,不很清楚,可是我们可以认为它是那样的一种速度,恰好产生那样程度的卖方市场,使企业家要继续投资。就是说,这种投资速度足以吸收和生产能力充分运用时所达到的收入水平相适应的那种储蓄速度。这种投资速度,如果实现,使资本拥有量按一定的速度增加。在特定的资本对收入的比率下,这使收入按一定的速度增长。这是有保证的增长速度 ————收入增长的速度得到本经济里人们节俭的保证。在特定的资本比率下,储蓄对收入的比率越高,增长速度越高。

    最大可能的长期增长速度,哈罗德称为自然速度 ,这种速度决定于人口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假设是没有偏向的,并且按一种预先料到的稳定的速度在发展)。这种增长速度需要一定的投资速度来辅助和维持。

    哈罗德的问题是这两种投资速度决定于完全不同的原因(一种决定于节俭,另一种决定于技术条件),没有理由可以期望两者一致。两者只有侥幸才可能相等,当两者不相等时,经济会不断地因两者的矛盾而受到折磨。

    自然速度就是我们所谓的黄金时代经济的潜在的增长比率。我们曾经说过,只要(1)黄金时代的基本条件————技术进步没有偏向,储蓄比率不变,等等————获得满足;(2)增长比率所需要的投资速度,和连带发生的从利润中支出的消费合在一起,吸收的资金不超过生产减去一种相当的实际工资以后的全部剩余;以及(3)企业家过去一贯地在实行这种投资,因而现有资本量和它相适应,并且现在继续在实行;那么,一种黄金时代在原则上是可能的,而且我们不会遇到由于一种独立形成的有保证的增长速度而引起的麻烦。

    哈罗德很符合我们的这些条件。他假定技术进步没有偏向以及储蓄比率不变。他承认有保证的增长速度可能太低,使自然速度不能实现。(他认为这是一个对落后经济的问题。)他非常注意那第三个条件。他的论证的一大部分是讲,如果企业家的投资低于有保证的增长速度,有效需求就会太少,不能使他们满足,经济就会陷入萧条状态,如果他们的投资超过增长速度,就会造成不能持久的一时兴旺。可是对他来说,三个条件都满足以后还有一个问题存在。

    我们的模式里没有这种问题出现。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的说法和他的说法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在于哈罗德的两种基本比率————储蓄对收入的比率和收入对资本的比率————怎样决定。

    我们始终把储蓄对收入的比率看作决定于(1)从利润中的节余和从工资中的节余,(2)收入在利润和工资两者之间的分配。我们为了简单起见,曾假设从工资中的节余等于零。可是这并不重要。假如工人家庭和食利者家庭是同样的节俭,仍然可以说工资方面消费对收入的比率比利润方面高得多,因为食利者并不取得利润的全部。利润的很大一部分被企业家留下,建立准备金和供给投资所需的资金。

    把各个阶级分开来说,在特定的节约倾向下,工资在总收入中分取的份额越高(这一定使利润的份额较低),意味着总消费对总收入的比例越高。在任何特定的技术状态下,实际工资越高,从一笔特定的总收入中能产生的节约储蓄数额就越少。

    为实现潜在的增长比率所需要的投资额也受实际工资的影响。工资越高,一种特定类型的机器的成本(以商品购买力不变的货币计算)就越高。有些时候机器的成本在较高的工资下反而比在较低的工资下低,因为它的以劳动时间计算的成本上的假定利率相应地较低;可是在这样情况的时候,利润取得的份额越低(由于较高的工资),对节约储蓄的影响就越大。 注323

    这样,在特定的机械化程度下,实际工资越高,可以实现的节约储蓄的数额越少,所需要的投资的数额(除了可能在一定的幅度以内)也越大,并且必定有一种能使它们相等的实际工资率。

    如果在论证中再谈到技术的不同等级,那就更加复杂。较高的实际工资需要较高的机械化程度,这可能(虽然不一定)意味着利润在产品价值中取得较大的份额(较多的每人占用资本胜过较低的每单位资本的利润率),可是同时它使为实现潜在的增长比率所需要的投资额较大。在某种工资水平上(除了利润率等于零的那种水平),后一种影响一定胜过前一种。

    因此,只要那三个条件获得满足,在任何一种节约倾向和技术条件相结合的状态下,总有一个可能的和这种状态相适应的黄金时代。在黄金时代中实际的增长速度和自然的增长速度彼此相等,有保证的增长速度已与它们相适应。节约储蓄的倾向和技术条件之间的关系,决定那能使经济组织的自然增长速度实现的利润率。

    在独占和竞争下的新发明

    在一种充分运用着生产能力并且主观正常价格占优势的竞争的产业里,一些进步的公司在B-型设备的使用寿命未满以前就采用B型技术的设备。一个拥有部分损旧的B-型设备的企业家不得不接受一种准租金,它所产生的按他的设备的原始成本计算的利润率,比进步的公司得到的利润率低,因为后者的生产成本较低。只要旧设备还能产生一些准租金(每年产品收入超过每年基本费用,不包括使用折旧费在内),他废弃它就不合算。当有关商品的价格降低到单位产品的基本费用时,他必须装置新设备或者停止营业。其他的企业家,因为他们的B-型设备的寿命已经届满,都装置B型技术设备,于是商品的价格逐渐降低。如果在B技术下的主观正常价格(这包括总平均成本和一笔按当时的预期利润率估计的投资利润)少于在B-技术下的基本费用,在新技术的传播过程中价格就降到B-技术的基本费用,于是有些B-型设备会在它的物质寿命届满以前报废。

    有时候有人说,一个独占者面对着一种新技术的蓝图时也会根据同样的原则采取行动,如果在新技术下他的独占商品的平均单位成本低于现有设备下的基本费用,他就会装置新设备。这种说法似乎是错误的。那独占者不会因为有人发明了一种成本较低的技术他自己就不得不降低他的价格。他的标准是,一年产量上基本费用的节省(由于不用B-技术而改用B技术)应该在新投资上产生一种利润率,不低于他用任何其他方法所能获得的利润率。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他只限于生产这种商品,那么,他会认为值得更换所用的技术设备,只要新技术下的平均成本低于旧设备下的基本费用;可是通常的情况是,一个独占者能够继续利用他的旧设备,而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其他方面进行新的投资。只有节省他的商品的成本是他可能办到的最有利的投资时,他才会在他的原有设备的物质寿命届满以前将它丢弃。为了这个原因,所谓独占不会妨碍新发明的普及那种看法,似乎没有根据。

    图 解

    以下的图解说明前面的分析中能用平面图来表现的那些部分。在一个平面图里不可能既说明各种关系(例如资本对劳动的比率)又说明经历时间的动态(例如资本的积累)。各种关系可以根据各种静止状态的比较来说明。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假设我们在比较一些局面,其中资本财货拥有量逐项都保持不动,川流不息的产量都被消费掉。每年利润方面的差别是由于食利者消费支出的不同。产量由各种按固定比例生产的商品构成,并且用一种由具有代表性的生产样品组成的复合商品作为计量单位。

    技术的边界

    说明劳动对资本的关系的基本图形,是根据魏克赛尔所用的那种图形改做的。 注324 纵轴代表每年产量,以复合商品为计量单位。横轴代表资本财货拥有量,以生产这些东西所需耍的劳动时间为计量单位,按一种特定的假定利率计算。经常就业的劳动额假定不变,所以纵轴代表每工年的产量,横轴代表实际资本比率。在一个特定的静止状态下,一种特定的利润率已经长期占优势,并且预期将来仍然占优势,我们可以用每人产量和实际资本比率来表示已有的技术的等级,这时候加入资本财货成本的假定利率等于利润率。OA是所有的工人在A技术下就业时的每工年产量;OB是在B技术下的产量,OC是在C技术下的产量,OD是在D技术下的产量。Db是一套B技术设备雇用一个工人时以劳动时间计算的成本,所用的假定利率等于当时的利润率。Oc和Ob之间是资本财货拥有量,共中B型设备对C型设备的比例越来越高,所以CB表示由于不用C技术而改用B技术的每人产量差额,cb表示这种差额所包含的实际资本比率。曲线δγβα是一种生产力曲线 ,表示当资本按特定的假定利率计算时产量和实际资本比率的关系。

    图 1 在图1所说明的局面中,实际工资率是这样,以致C和B两种技术产生同样的利润率。OW所表示的工资率是我们曾经称为CB工资率的那种东西。WC表示只使用C一种技术时的每人每年利润,WB表示只使用B一种技术时的每人每年利润。在C技术下,以产品计算的每人占用资本价值是OW. Oc,利润率是WC/OW. Cc。在B技术下,每人占用资本价值是OW. Ob,利润率是OB/OW. Ob。既然OW是使这两种利润率相等的工资率,Wγ和Wβ的斜度就相同,Wγβ是在一条直线上。

    当实际资本比率从Oc增加到Ob时,利润比例地增加(从WC到WB),利润率不变。较高的实际资本比率会需要改变到A技术,在OW工资率下,利润的增加会低于和资本价值成比例的程度。较低的需要D技术的实际资本比率,会使利润比资本价值还要减少得多。在OW工资率下,C和B两种技术对个别企业家无关得失,A和D两种技术都不合用。

    斜度线Wγβ(WC/Oc)表示BC投资的边际产品。利润率是投资的边际产品除以 实际工资率。βW被引长,和横轴在N相交。可以证明,和OW工资相应的利润率是由I/ON表示。当产量是OC时,利润是WC,资本价值是OW. Oc,利润率是WC/OW.Oc。既然OW/ON等于WC/Oc,WO/OW.Oc=I/ON。

    在我们最初的模式里我们假设了没有从利润中支付的消费,利润水平是积累速度的结果。现在我们在说明静止的状态,用食利者的消费来说明利润。要使经济在Ob所表示的实际资本比率下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就必须有一种按每一工人计算的食利者每年消费率,像WB所表示的那样。同样地,当实际资本比率是Oc时,按每一工人计算的食利者消费是WC。

    这个图说明和OW工资率适合的可能的静态平衡局面。我们现在可以进一步比较一些具有不同工资率的局面。技术的条件不变。不管工资率怎样,相应于各种技术的出产率是相同的,各种技术所需要的资本财货配备,从工程的观点来说,也是一样。可是,如果当时的工资率不同(并且久已不同),就有不同的利润率,而且因此有不同的假定利率。因此那生产力曲线必须按各种利润率重画,来表现由于一套特定的资本财货的以劳动时间计算的成本中不同的利息成分而产生的实际资本比率的不同。

    图 2 在图2里,有三条生产力曲线相应于三种利润率,比较低的利润率的曲线在比较高的利润率的曲线的左面。利润率跟BC工资率合拍时和利润率跟BA工资率合拍时在B技术下所需要的实际资本比率的差别,是Ob2 -Ob1 或者β1 β2 。同样地,在CB工资率下C技术的实际资本比率是Oc2 ,在DC工资率下实际资本比率是Oc3 ,差别是γ2 γ3 。浓线表示,在从DC工资率到一种略高于BA的工资率的幅度以内,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各种静态平衡的局面。这可以叫作一种实际资本比率曲线。 注325

    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像一系列的生产力曲线中所表示的那种条件下(每一种曲线相应于一种不同的假定利率),实际资本比率可以像下面讲的这样来构成。采用任何ON的价值(像图1里那样),选择适合于利率I/ON的那条生产力曲线。从N到那曲线,做一条切线。任何既在切线上又在曲线上的点,表示一种可能的平衡局面,这种局面在工资率使利润率等于I/ON时能够实现。不断地使ON的价值变化,从零变化到无限大,那实际资本比率曲线可以从工资是零的局面起顺着推移下去,直到利润是零的局面。当不同技术之间有显著的间断时,像我们的图解里那样,切线往往就在和相应的生产力曲线接触的点上构成角度。这时候潜在的平衡局面的所在点就在实际资本比率曲线上的一道横线里,例如γ3 γ2 或者β2 β1 。在(表示不同的每人产量的)不同纵标上的任何一对平衡点之间,有一根切线,它和它的一条相应的生产力曲线相吻合,指示一种工资率,在这种工资率下两种技术产生同样的利润率。这样,在γ3 γ2 横线上的一套平衡点和β2 β1 横线上的一套平衡点之间,有一段引申线γ2 β2 ,表示所有和CB工资率相适合的平衡点;在β2 β1 横线上的一套平衡点和在a1 左面的一套平衡点之间,有一段引申线β1 a1 ,表示所有和BA工资率相适合的平衡点。

    以食利者的消费代替净投资所雇用的工人的工资,我们可以用这个图解来说明第十二章里陈述的对各种黄金时代经济的比较。

    A技术在a1 点的左面。AB和BA两种技术在β1 a1 线上,分别靠近上端和下端。“B上”技术在β1 的右面一些,“B下”技术在β2 的左面一些,C技术在γ2 和γ3 之间。

    图 3 图3说明实际资本比率和以价值计算的资本对劳动的比率之间的关系。在图的上半部中,横轴表示实际资本,在下半部中,横轴表示以商品计算的资本价值。OWβ α 是BA工资率,OWγ β 是CB工资率。I/OM和I/ON是相应的两种利润率。Oc2 是全部劳动在C技术下就业时的实际资本比率,Ot2 是相应的以商品计算的资本价值。同样地,Ob2 和Os2 相应于B技术。我们用O和Wγ β 之间的距离(OWγ β )作为下部横轴上以价值计算的资本的单位,并且用一种尺度使得Ob2 的距离等于Os2 ,以及因此Oc2 等于Ot2 。于是那两条直线γ2 和β2 便成为同一条线。

    γ2 和β2 之间资本价值的差别(t2 s2 所表示的)是由于c技术和B技术所需要的资本财货设备的区别。在β2 和β1 上资本价值的差别(s2 s1 )是由于较高的工资加上和它相应的较低的假定利率。

    一个平面的图形不能说明在时间上发生的各种关系的变化,可是如果我们用投影线把它变作一种立体的图形,使表示时间的一面对版面构成直角,我们就能形象地看得出一种变动,从图中垂直地在某一点后面的位置移动到垂直地在另一点前面的位置;对版面构成直角的那一面中两点之间的距离代表从一点过渡到另一点所用的时间。

    我们图里的产量轴是以商品单位计量的,不能表示不断变动的投资对消费的比率。我们可以设想投资(不妨说)是在图外进行,而我们的图说明那一部分劳动队伍的以商品计算的每人产量,他们从事于生产川流不息产量的商品,同时使相应的设备拥有量保持不减。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用上面的图来说明第十四章的论点。从Ot2 到Os2 的变动,表示CB积累时期,其时工资率不变;从Os2 到Os1 的变动,表示B时期,其时工资率从Wγ β 增长到Wβ α ,利润率从I/ON降低到I/OM。

    图 4 当技术的等级很密,以致机械化程度能以很小的步子变动时,和利润率变动相应的曲线的角尖就被弄得看不出。因此生产力曲线和实际资本比率曲线都可以画成平的连续的曲线,像在图4里那样。产量OB、OA等,以及潜在的平衡位置β、α等,就不表示邻近的不同技术。图中注明的每一对平衡位置之间,有一系列可能的平衡局面,和这幅度以内的各种利润率相应。我们在图的右手一部分表示实际资本,在左手一部分表示资本价值。

    和右手的一系列生产曲线中每条曲线相应的,是左手的我们可以叫它假生产力曲线的一种东西,表示每人占用资本的价值会是怎样,假如工资率和那对应的生产力曲线所根据的利率是适合的。各条假生产力曲线只有在和它所根据的工资率相应的平衡点的附近才有意义。

    实际资本比率曲线在上升时从下面和一系列的生产力曲线相交。资本价值比率曲线从上面和假生产力曲线相交。

    各条曲线上的β点相当于产量OB。通过β做一条对生产曲线的切线。它在产量轴上的交点,OWβ ,是使相应的技术能被采用的工资率。和以前一样,我们用OWβ 作为资本价值轴的单位,所以通过资本价值比率曲线上β点的那条对假生产力曲线的切线,被画作和通过实际资本比率曲线上β点的那条对生产力曲线的切线相等的。切线的弹性,Wβ B/OB,是利润对产量的比率,或者资本在产品中取得的相对份额。

    同样地,在α点做切线。那一对切线的弹性是相同的,α的左手位置的左方的较大距离补偿了切线的较小斜度。左面的切线的斜度(Wα A/Aα )是资本的利润率。

    图 5

    图 6 图5说明一种实际资本比率曲线,包含着“不正常的”关系,较低的利润率和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技术相对应。当实际工资率从OW4 增长到OW1 而利润率从I/ON4 降低到I/ON1 时,产业系统从B和C两种技术同样有利并且积累把机械化程度从C技术提高到B技术的那种局面,经过一个B技术单独使用的阶段,然后进入一个B和C两种技术又是同样有利的阶段,可是机械化程度在降低,从B降到C。对高于OW3 的工资率来说(同时利润率低于I/ON3 ),关系是“正常的”,在OW2 工资率下机械化程度又开始提高。实际资本比率曲线,在间断的情况消除以后,就会像图6里表现的那样。

    技术进步

    再用前面那种方法,画投影线把平面图变成立体图,使表示时间的一面和版面构成直角,我们就能说明一种黄金时代经济在没有偏向的技术进步下的发展。在图7里,经过β的那条生产力曲线属于一个特殊时期的技术知识状态。利润率是I/ON,实际资本比率是OF。那三条较高的生产力曲线表示后来达到的一种高级的技术知识状态。经过β+ 的那条曲线是根据一种和利润率I/ON相等的假定利率做出的,经过γ+的那条曲线代表一种较高的利润,经过α+ 的那条曲线代表一种较低的利润率。β和β+ 两条生产力曲线的关系说明技术进步曾经是没有偏向的。β+技术是(在后来的情况下)根据β利润率(I/ON)而采用的,这种技术需要同样的实际资本比率(OF)。这可以说是,对β和β+ 生产力曲线的切线在相同的实际资本比率下具有相等的弹性(Wβ B/OB等于Wβ + B+ /OB+ )。实际工资的增长(从OWβ 涨到OWβ + )和在实际资本比率OF下每人产量的增加(从OB加到OB+ )的比例相同。

    图 7 图8表示一种具有耗用资本的偏向的技术进步。这表现于和一种不变的利润率(I/ON)相对应的实际资本比率已经从OF提高到OG。β+ 点切线的弹性(β+ 点表示按老的利润率在新的情况下会被采用的技术)大于β点切线(Wβ+ B+ /OB大于Wβ B/OB)。在新的技术和老的实际资本比率(OF)下,经济会处于γ+ ,利润率会涨到I/OQ。

    图 8 要维持一种准黄金时代(在不变的利润率下),必须使积累足以把实际资本比率从OF增加到OG。这时,实际工资率已经从OWβ 增高到OWβ+ ,而每人产量已从OB增加到OB+ 。工资率(Wβ Wβ + /OWβ )方面比例的增长少于产量(BB+ /OB)方面比例的增长。

    技术进步具有耗用资本的偏向时,和一种不变的利润率相应的实际资本比率就减低,同时在一种不变的实际资本比率下的利润率就增高。在图中,β+就会在β的左面,G就会在F的左面。Wβ 和Wβ + 之间的实际工资方面比例的增长,就会大于每人产量方面的增长。和实际资本比率OF相应的局面就会在α+ ,相应的利润率(I/OM)就会较低(M会在N的左面)。

    土地和劳动

    当技术和一种特定的利润率相适应的时候,土地的边际产物对劳动的边际产物的关系可以像图9里那样把它表示出来。纵轴表示雇用的工年人数,横轴表示土地亩数。经过β的那条曲线表示土地和劳动的配合情况,这些土地和劳动,在静态平衡的条件下,可以用那些当B技术的利润率占优势时会被使用的技术(以及相当的资本物)求生产一种特定产量的商品。

    图 9 这条曲线在任何一点上的斜度表示当土地减少一个单位时维持产量不变(在和那个点相应的土地——劳动比率下)所需要的劳动数量上的增加。由于减少一亩土地而损失的产量是土地的边际产品。为了补足一个单位的产量损失而需要的人数上的增加,是劳动的边际产品的反数。因此曲线的斜度是土地的边际产品对劳动的边际产品的比率。一条和劳动轴在R相交同时和土地轴在W相交的切线,说明土地的边际产品对劳动的边际产品的比率是OR/OW。

    有时候BR技术(它使用的土地-劳动比率高于整个经济当时所有的比率)和BW技术(它使用一种较低的比率)所需要的要素比率之间有显著的距离,在这种场合就有一种土地-劳动比率的幅度,像曲线的片段所表示的那样,例如ma,在这范围以内两种边际产品的比率不变,只须在BR和BW两种技术之间转换改变,就会保持产量(尽管要素比率有变动)。在这种幅度以内,切线和曲线相一致;在m的左边,土地对劳动的比率降到低于所有的劳动能在BW技术下就业的程度,并且如果土地对劳动的比率再降低,土地的边际产品对劳动的边际产品的比率就会较高,切线的斜度就大。地租对工资的比率就会增长,一对新的BR和BW技术就可以采用。相反地,在a的右边,曲线的斜度较小。因此,曲线的一般形态是向原点凸出的。

    在图里,整个经济中土地对劳动的比率表现为OA/OM;经济在β点处于平衡状态,这时候(在B技术的利润率占优势的情况下)每亩地租对每人工资的比率是OR/OW。

    图 10 在图10里,表现出三种局面具有同样的土地对劳动的比率(OA1 /OM1 =OA2 /OM2 =OA3 /OM3 ),代表着在C技术、B技术和C技术的利润率下的平衡。每种局面下生产着同样的产量,较高机械化程度的优越性表现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数量的减少上。在所说明的情况中,ORβ /OWβ 小于ORγ /OWγ ,表示B技术和C技术比较起来,具有耗用土地的偏向。ORα /OWα 大于ORβ /OWβ ,表示A技术和B技术比较起来,具有节省劳动的偏向。如果积累把机械化程度从C提高到B到A,工资和地租合在一起计算就增长(同时利润率减低)。从C到B,地租增长得比工资少(甚至可能减低);从B到A,工资增长得比地租少(甚至可能减低)。

    投资资本的价值

    在一些彻底简单化的假设下,可能构成一种几何图,说明资本财货设备的成本。 注326 这些假设是:(1)整个系统内利润率是一律的,已经长期是这样,并且人们有信心地预期会继续是这样;(2)资本财货设备能在一段一定的时期内充分利用,然后变为无用,没有丝毫残余价值; 注327 (3)资本财货的建造时期和使用时期没有交叉重叠;(4)在建造期中特定的一批劳动力量连续地被雇用一定的时间。除了工资和利息,没有其他的费用。

    图 11 生产一套资本财货设备的工资费用是在建造时期内用掉的。这工资费用可以像在图11里那样加以表示。工资每隔一段时间t支付一次,全部建造时期T是由7t构成的。全部工资支出wT是7w。第一期的工作由工人垫支给企业家,而在t1 期末领得工资。在第一次工资支付中投入的资金要延搁6t之久才偿还,第二次工资支付中投入的资金要延搁5t,其余类推。这样,堆叠的一块块东西代表用掉的资金,由延搁的时间予以加权。所有引起利息费用的投资,包括由工人以实物垫支的资金的利息在内(虽然他们并不取得这种利息),是这三角形的面积,就是1/2wT2 。

    图 12 图12表示那包括资金上最初两次的复利在内的投资。假定的利率是平静的静态经济里流行的利润率,既然利润连续不断地取得,假定利率最好是由同时发生的利率r来表示。必须算利息的资金从建造时期开始时的零增长到期终的wT。最后的时候,在全部工资已经付出以后,资金上就按rwT计算单利。代表单利的画有阴暗线的那个小三角形的面积,因此是1/2rwT2 。这上面的单利从零增长到利率1/2r2 wT2 。由于工资支出上的单利而需要的资金所延搁的加权平均时间是1/3T。代表第二次复利的那空白的细长条的面积因此等于1/6r2 wT2 。

    资本财货设备的成本,包括最初两次的利息在内,因此是1/2wT2 +1/2rwT2 +1/6r2 wT2 或者1/2wT2 (1+r+1/3r2 T)。

    这是直到资本财货可以使用的时候为止投资的成本K的一种近似数。

    图 13

    图 14 现在我们来考察资本财货的使用时期。这些资本财货将在一段我们可以称为T的时期内挣得准租金。当一般投资可以取得的利润率是r时,这些资本财货设备必须产生什么样的收益才能使这种投资值得一试呢?第一个条件是在T时期内准租金的收益要足以偿还成本K。因此准租金必须至少等于K/T,以便在T时期终了时有资金可以做再投资。那资金在投资时期内需要一笔总利息1/2rKT,折旧基金在这时期内也产生1/2rKT。在图13里,左边的三角形表示投资时期内投入的资金,右边的三角形表示有收益的时期。既然投资时期先于收益时期,在两者中间的一段时期内必须挣得利息,才能使这笔投资值得一试。在图14里,资本财货的寿命由距离OR代表。OQ是1/2T。在Q日期,按K/T速度积累起来的一笔折旧基金已经积聚了原始成本K的半数。假如准租金不多于K/T+1/2rK,三角形OPQ(等于1/8rTK)就代表利息支出超过收益的超过额,三角形QRS(这等于OPQ)就代表折旧基金方面的利息收益超过支出。OM是1/3OQ,代表三角形OPQ的重心。同样地,QN是2/3QR。支出先于收益的加权平均时间是MN,这等于2/3T。支出超过收益的超过额上的单利因此是:

    r(2T/3×rTK/8)

    这是等于r2 T2 K/12。这代表在投资方面必需的利息上再提供利息所需要的额外准租金的一个近似数。因此,要使得投资可以一试,准租金必须是(只包括第一次的复利在内)

    K/T+1/2rK+r2 Tk/12

    按这个比率产生准租金的资本财货具有资本价值

    K/2(1+rT/6)

    投资资本的价值

    钱珀瑙恩和康恩合写

    1.这篇笔记将讨论利率对于在平衡状态下使用一种特定的生产技术所需要的资本的价值的影响。讨论的范围只限于一套年龄构成均匀的设备的价值和一套全新的设备的成本之间的关系。这套全新的设备的成本本身包含一种由于决定于设备生产的时间范型的利息的成分;至于怎样决定,是一个需要单独研究的问题,这里将不加讨论。

    为了简化论证,我们将假设这样的一种平衡:(1)制成的设备的平均年龄分配是一律的,从0岁到T岁(这意味着没有发展的平衡状态);(2)在T年的寿命中,设备的每一项东西始终效率不变,寿命届满后变为毫无价值;(3)风险和变化无常的情况不存在。

    既然没有利息,一件制成的设备的价值就会和它的未满的寿命成比例,因此年龄构成均匀的制成设备的价值就会是设备全新时的价值的一半。这篇笔记的其余部分将考虑这种论证必须怎样加以修改,以便可以把(1)利率和(2)半制成的设备包括在内。

    2.我们将考察两种情况,分散的情况和整体的情况。当考虑整个经济的一个横断面时,后者是切合的。

    利息是按每年r利率计算,而用附加尾字r和0来表示利率计算在内或者不计算在内。我们将始终根据以每单位制成设备为计量标准的数量进行计算。

    在分散的情况下,屠主在设备的每一项东西的T年寿命终了时予以更换,用成本Kr 购买新设备,因此,他用在补充一套年龄构成均匀的设备方面的支出是每年Kr /T。

    在整体的情况下,雇主用成本K0 (不包括利息)制造他自己的设备。他用在补充一套年龄构成均匀的设备方面的支出是每年K0 /T,这些支出的形式是要素-付款。

    假设Cr 是分散的情况下年龄构成均匀的设备的价值。那么,在整体的情况下,那一套年龄构成均匀的设备将另外包括一些正在生产过程中的未制成设备,因此,如果C′r 在这种情况下表示所有的一切设备的价值,C′r 就会超过Cr ,因为它包括未制成设备在内。事实上,Cr 和C′r 的差额是在分散的情况下设备制造者所使用的资本。这是为了补充更换而供给的新设备的价值中所包括的利息支出的资本化的价值,就是,Kr /T-K0 /T的资本化的价值;因此,C′r -Cr 等于

    (Kr -K0 )/rT

    我们的目的是找出表现Cr /Kr 和C′r /Kr 的方式,从而把我们的知识归纳为一种通则,就是,当利率是零时C0 /K0 =1/2。

    3.所需要的表现方式可以用各色各样的方法取得,可是以下这种论证似乎最直接。

    假设一个正要购置一套设备的雇主,可以或者买一套完全新的设备或者买一套年龄构成均匀的设备。在前一种情况下,他必须现在投下Kr 这笔钱,并且在每次设备需要更换时投下一笔同样的数目,就是,每隔T年一次。在后一种情况下,他马上就要开始在补充设备上花钱,并且继续按一种不变的比率无限期地这样做。否则,两种情况将产生同样的结果————生产成本(且不管补充更换)将相同,销货收入也相同。因此那雇主对以下这三种办法应该是无可无不可的:

    (i)在0,T,2T时……一次又一次地付出Kr ,购买成套的新设备;

    (ii)一次付出Cr (买一套平均年龄的制成设备),然后经常不断地每年在补充设备方面付出Kr /T(分散的情况);

    (iii)一次付出Cr (买一套平均年龄的设备,连同在生产过程中的设备的补给线),然后经常不断地每年在补充设备方面付出K0 /T(整体的情况)。

    这三种方法的全部付出款项的现在价值是:

    Kr {1+e-rT +……}=Kr /(1-e-rT ) …… (i)

    Cr +Kr /rT …… (ii)

    C′r +Kr /rT …… (iii)

    (r是利率)这些一定都是相等的。所以

    Cr /Kr =1/(1-e-rT )-1 /rT 由于用(i)与(ii)构成方程式 (1)

    C′r /Kr=1/(1-e-rT )-K0 /rTkr 由于用(i)与(iii)构成方程式 (2)

    或者 C′r =Kr /(1-e-rT )-Kr /rT …… (2a)

    可以看出,像在第2段的最后部分所指出的那样,

    C′r -Cr =(Kr -K0 )/rT

    这样地来看,投入一种平均年龄的设备的资本Cr ,是两种永久年金的差数,两种都是按每年Kr /T的比率,可是在一种情况下支出是每隔T年一次,而在另一种情况下支出是连续在进行。论证差不多是这样:

    假设a是购置一套新设备Kr 的利益,和用同样数目Cr 购置一套平均年龄的设备比较起来的利益。

    那么,a就包括这一事实,如果我们每年拨存Kr /T作为折旧基金,在T年期满时我们有折旧基金上所生的利息可以运用;再则,我们然后又享有同样的a利益。既然一笔Kr /rT资本会产生折旧基金所需要的资金,在T年后这基金积得的价值将是

    Kr /rT·(erT -1)

    所生的利息因此是:

    Kr /rT·(erT -1)-Kr

    这笔利息的现在价值是

    Kr /rT·(1-erT )-Kr e-rT

    所以 a=Kr /rT·(1-e-rT )+e-rT (a-Kr )

    ∴ a=Kr {1/rT-1/(erT -1}}

    Cr =Kr -a=Kr {1/(1-e-rT )-1/rT}

    4.下面的另一种研究方法也许有些读者认为可取。在平衡的条件下,任何一件设备的需求价值总是等于它的成本价值,因此我们可以明确地讲它的在这些条件下的价值。

    假设一件t年龄的设备的价值是Kr (t)。这个价值,从需求方面来看,是由于它可望提供(T-t)年的服务。因此,Kr (t)是未满的寿命(T-t)年的一种年金的价值。

    既然未满的寿命(T-t)的一种年金的价值是

    A(T-t)={1-e-r(T-t) }A(∞)

    这里A(∞)是相应的永久年金。所以

    Kr (t)/Kr =(1-e-r(T-t) )/(1-e-rT )

    既然Cr 一套平均年龄的设备的价值,等于从t=0到t=T期内Kr (t)的平均价值。所以

    Cr =(1-qe-rT )/(1-e-rT )·Kr

    这里q是从t=0到t=T期内erT 的平均价值。 …… 3)

    q可以用积分计值,或者如下:假设1镑按r复利在T年内生息;它的平均价值是q,产生的利息是erT -1。所以

    rTq=erT -1,并且q=(erT -1)/rT

    代入(3),

    Cr ={1/(1-e-rT )-1/rT}Kr

    5.如果我们认为资本值是由于成本而来,求得公式就比较稍微难一些。

    假设以D代表一件成本是Kr 的设备的总收入。

    那么,t年以后成本减少到

    Kr -(Dt+D')=Kr (t)

    这里D′代表收入上产生的利息。Dt+D′可以看作一笔资本D/r按利率r在t年后产生的利息。所以

    Dt+D'=D/r·(ert -1)

    ∴ Kr (t)= Kr -D/r·(ert -1)

    可是,如果利率是那种能达成平衡的利率,T年龄的资本的成本一定是零;

    ∴ Kr -D(erT -1)/r=0

    ∴ D=rKr /(erT -1)

    ∴ Kr (t)={1-(ert -1)/(erT -1)}Kr ={(1-er (t-T))/(1-e-rT )}Kr

    所以,像在第四段里那样,我们又得到

    Cr ={1/(1-erT )-1/rT}Kr

    6....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