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金光明最胜王经注释最新章节!

    金光明最胜王经大辨才天女品之余。

    尔时憍陈如婆罗门说上赞叹及咒赞法赞辨才天女已(自下第四。陈如教请加被。前请求辨之法。此请求时加被令得。大分为四。初结前生。二南谟下正教请加被。三尔时辨才下天女赞劝修行。四陈如欢喜顶受。初中有二。此初结前)。

    告诸大众。仁等若欲请辨才天哀愍加护于现世中得无碍辨聪明大智巧妙言词博综奇才论议文饰随意成就无碍滞者(生后。有三。初告众。二标所求。收生下启论抟求法中。初总举四辨及智。聪谓能领。明谓能悟。智谓能妙下别举四辨。巧词者词无碍。博综者法义无碍。论议文饰者乐说无碍也)。

    应当如是至诚殷重而请召言(生下南。如文)。

    南谟佛陀也。南谟达摩也。南谟僧伽也。南谟诸菩萨众独觉声闻一切贤圣(正教请加初。有二。初请佛加被令得。此中有三。此初归敬三宝)。

    过去现在十方诸佛悉皆已习真实之语能随顺说当机实语无虚诳语(赞佛语等为请所由。有三。此初赞赞实语。实语[冫*位]赞妄以赞何益。有三。初赞因。次赞果。后随喜。此初也)。

    已于无量俱胝大劫常说实语(赞果)。

    有实语者悉皆随喜(赞随喜也。佛有喜无量故。不嫉生得。故赞加彼也)。

    以不妄语故出广长舌。能覆于面覆瞻部洲及四天下。能覆一千二千三千世界。普覆十方世界。圆满周遍不可思议(此赞语具)。

    能除一切烦恼炎热。敬礼敬礼一切诸佛如是舌相。愿我某甲皆得成就微妙辩才。至心归命(此赞利益。以能益故。所以请加)。

    敬礼诸佛妙辨才。诸大菩萨妙辨才。独觉圣者妙辨才。四向四果妙辨才(请辨天等加被令得。于中有二。初礼所求辨。后敬礼无欺下请加令得。初礼所求辨中。敬礼二字举能敬。次诸佛下二十四颂辨才是所礼求。后所有胜业下即请彼能成之者资我令得。六颂中初一颂半圣者。辨。余天及神仙辨才。圣中今此一能成之人)。

    四圣谛语妙辨才。正行正见妙辨才(此半颂明辨所说。略举三类显一切法。正行有六。谓最胜·作意·随法·离二边·差别·无差别正行。依行六度各有六正行。广如辨中边论。正见有十一。苦谛有八。如病·痈·箭·障·无常·苦·空·无我为八见。观集为结。观灭为离系。观道为能离系见。加上十一)。

    梵众诸仙妙辨才。大天乌摩妙辨才。塞建陀天妙辨才。摩那斯王妙辨才(初梵众即仙。以离欲故。或梵天与仙各别。初解为正。次大天鸟摩者。此是欲界大自在天女。名乌摩。乌摩此云止。以女欲嫁其父大天止而不许故。云大天止。次塞建陀者。此云蕴。西方呼场及肩等名为蕴。谓积物故。次摩那者。此云慈心)。

    聪明夜天妙辨才。四大天王妙辨才。善住天子妙辨才。金刚密主妙辨才(此四如文)。

    吠率怒天妙辨才。毗摩天女妙辨才。侍数天神妙辨才。室唎天女妙辨才(初吠率怒此云多手。那罗延之别名。毗此云种种。摩此云业。旧云毗首)。

    室唎末多妙辨才(羯摩天室唎天者。此云吉祥)。

    醯哩言词妙辨才。诸母大母妙辨才。诃哩底母妙辨才。诸药叉神妙辨才。十方诸王妙辨才(初室唎末多。此云吉祥惠。次醯哩。此无可翻。次诃哩底者。此云青色)。

    所有胜业资助我。令得无穷妙辨才(请加令得)。

    敬礼无欺诳。敬礼解脱者。敬礼离欲人。

    敬礼舍缠盖。敬礼心清净。敬礼光明者

    敬礼真实语。敬礼无尘习。敬礼住胜义。

    敬礼大众生(自下二十五颂颂请加令得。大分为七。初十二颂归礼菩萨请加令得。次二颂半请声闻加。次二颂半请色界天加。次二颂请欲天加。次五颂请八部加。次一颂请余人天加。次一颂请法界有情加。初中分三。初七颂请加令得。次三颂请加令得如来辨。次二颂请加令得佛及声闻等辨。菩萨辨此中有二。此初二颂半总礼一切菩萨请加。次四颂半别礼天女请加。此初总也。赞十德。一离慢无诳德。二证真择灭德。异二乘故。三不染五尘德。四能离缠盖德。五无漏恒行德。六破愚生智德。七说必契境德。八初诸习气德。九任运证真德。十将导有情德。十句经文如次配释。其文可见)。

    敬礼辨才天。令我词无碍(自下别请天女。分文为五。此初半颂请词无碍)。

    愿我所求事。皆悉速成就。无病常安隐。

    寿命得延长(此一颂请无病延年。为利有情故。不贪世命)。

    善解诸明咒。劝修菩提道。广饶益群生。

    求心愿早遂(此一颂请解明咒劝习菩提)。

    我说真实语。我说无诳语。天女妙辨才。

    令我得成就(此一颂明己实求请加令得)。

    唯愿天女来。令我语无滞。速入身口内。

    聪明足辨才(此一颂请求天女入身加被)。

    愿令我舌根。当得如来辨。由彼语威力。

    调伏诸众生。我所出语时。随事皆成就。

    闻者生恭敬。所作不唐损(自下请如来辨。文分为三。初二句请。次一颂半明求辨才意也)。

    若我求辨才。事不成就者。天女之实语。

    皆悉成虚妄(此一颂反成天语不虚我求必就)。

    有作无间罪。佛语令调伏。及以阿罗汉。

    所有报恩语。舍利子目连。世尊众第一。

    斯等真实语。愿我皆成就(此二颂请加令得佛及声闻等辨。其文可见)。

    我今皆召请。佛之声闻众。皆愿速来至。

    成就我求心。所求真实语。皆愿无虚诳(此一颂半请声闻加也)。

    上从色究竟。及以净居天。大梵及梵辅。

    一切梵王众。乃至遍三千。索诃世界主。

    并及诸眷属。我今皆请召。唯愿降慈悲。

    哀怜同摄受(此二颂半请色界天加)。

    他化自在天。及以乐变化。睹史多天众。

    慈氏当成佛。夜摩诸天众。及三十三天。

    四大王众天。一切诸天众(此请欲界天加)。

    地水火风神。依妙高山住。七海山神众。

    所有诸眷属。满财及五顶。日月诸星辰。

    如是诸天众。令世间安隐。斯等诸天神。

    不乐作罪业。敬佛鬼子母。及最小爱儿。

    天龙药叉众。乾闼阿苏罗。及以紧那罗。

    莫呼洛伽等(请八部加。此初四颂标名)。

    我以世尊力。悉皆申请召。愿降慈悲心。

    与我无碍辨(此一颂申请)。

    一切人天众。能了他心者。皆愿加神力。

    与我妙辨才。乃至尽虚空。周遍于法界。

    所有含生类。与我妙辨才(请余人天及法界生加)。

    尔时辨才天女闻是请已。告婆罗门言。善哉大士(第三天女赞劝修行。有二。初天女赞叹)。

    若有男人女人。能依如是咒及咒赞如前所说受持法式。归敬三宝虔心在念。于所求事皆不唐捐。兼复受持读诵此金光明微妙经典。所愿求者无不果遂速得成就。除不至心(助劝令修)。

    时婆罗门深心欢喜合掌顶受(欢喜领受)。

    尔时佛告辨才天女。善哉善哉。善女天。汝能流布是妙经王拥护所有受持经者。及能利益一切众生令得安乐。说如是法施与辨才不可思议。得福无量(品第三大段。如来赞劝。初赞天女)。

    诸发心者速趣菩提(劝依修学)。

    金光明最胜王经大吉祥天女品第十六。

    (三门同前。言来意者。修行流通有五。此令修福智中。第二与其衣服财物。若无福利恐外希求妨斯弘经。教依经修学之时自得衣服。既无外求之患。复得修于福智成斯胜行。故此品来。释品名者。梵云摩诃。此云大。室利此云吉祥。提婆仳此云天女。解妨者。问。此吉祥天女为天趣摄。为鬼趣耶。答。真谛三藏云。此初地菩萨应作树神王。领诸神名随所至处与他胜乐。乐即功德之果。今解。准经但云天女。不说为神。如下地神即名神故。设有处说名树神。王者如四天王亦名四天神王。以主神故名为神王。非必鬼趣。天女亦尔。是天趣摄)。

    尔时大吉祥天女即从座起。前礼佛足合掌恭敬(与财物中。分之为二。此初一品明弘经者应得四事。下之一品明得之方。初分为四。一见弘经者能供四事。二世尊下辨能供因并为报德。三若复下劝应行学。四佛赞劝成。此即初也。复分为三。此即初请益仪也)。

    白佛言。世尊。我若见有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是金光明最胜王经者(此见修行)。

    我当专心恭敬供养此等法师。所谓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及余一切所须资具皆令圆满无有乏少。若昼若夜于此经王所有句义观察思量安乐而住。令此经典于瞻部洲广行流布。为彼有情已于无量百千佛所种善根者。常使得闻不速隐没。复于无量百千亿劫。当受人天种种胜乐。常得丰稔永除饥馑。一切有情恒受安乐(自下与其益。益中有二。初与世闻益。后亦得值遇下与出世益。世益有二。初与现益。次复于下与后益。有三。一得胜身。二常丰乐。三能利物)。

    亦得值遇诸佛世尊。于未来世速证无上大菩提果。永绝三途轮回苦难(得出世益。有三。一值佛。二得菩提。三永绝下证涅槃)。

    世尊。我念过去有琉璃金山宝华光照吉祥功德海如来。应正等觉十号具足(辨能供因并为报德。有四。此初陈往昔值遇佛)。

    我于彼所种诸善根(二述昔殖因)。

    由彼如来慈悲愍念威神力故(三念得佛恩也)。

    令我今日随所念处随所视方随所至国能令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快乐。乃至所须衣服饮食资生之具金银琉璃车[王*(巨/木)]码瑙珊瑚虎魄真珠等宝悉令充足(四令我能益故。我为报昔佛恩故。供养利益弘经之人。随所念。他心通所缘云随所念处。天眼通所见云随所视方。神境通所至云随所至。国七宝等如常所说)。

    若复有人。至心读诵是金光明最胜王经。亦当日日烧众名香及诸妙华为我供养彼琉璃金山宝华光照吉祥功德海如来应正等觉。复当每日于三时中称念我名别以香华及诸美食供养于我。亦当听受此妙经王得如是福。而说颂曰(自下劝应行学。有二。初长行。后偈颂。其文可见。颂故不释)。

    由能如是持经故。自身眷属离诸衰。所须衣食无乏时。威光寿命难穷尽。能使地味常增长。诸天降雨随时节。令彼天众咸欢悦。及以园林谷果神。丛林果树并滋荣。所有苗稼咸成就。欲求珍财皆满愿。随所念者遂其心(重颂。有八益。一身眷无衰。二衣食不乏。三威光长命。四地味增多。五雨降随时。六天神欢悦。七百谷滋茂。八所念皆成。配文可知)。

    佛告大吉祥天女。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忆念昔因报恩供养利益安乐无边众生。流布是经功德无尽(佛赞劝成)。

    金光明最胜王经大吉祥天女增长财物品第十七。

    (三门同前。来意如前。释名者。兴公云。梵云檀那云财。但若云谷。跋但你云增长。故存彼音应云财谷增长。增长在前者即是翻家之意也。沼公云。少有加多云增。先无令得称长。财谓七珍。物谓四弘。经天女能令财物增长此品广明故云增长财物品。余如前解。三解妨者。此品亦与其饮食增其地味。与后品何别。答。能与者异故。又真谛云。此品正与衣服。珍财其饮食是兼后品正与饮食。者是兼)

    尔时大吉祥天女复白佛言。世尊。北方薜室罗末拏天王城名有财。去城不远有园。名曰妙华福光。中有胜殿。七宝所成。世尊。我常住彼(明其得法。品文分四。一明请求之轨。二我于尔时下明其得益。三既得如是下教其受用周。四尔时下世尊赞益。就请轨中复分为三。此初指其住所)。

    若复有人。欲求五谷日月增多仓库盈溢者(二举祈愿之人)。

    应当发起敬信之心(示其方法。于中亦二。初标劝祈修必得愿遂。二即当诵咒下天教其法。初标中七分。此初劝起信心。要由信心方方能受行故)。

    净治一室。瞿摩涂地应画我像。种种璎珞。周匝庄严(二标作檀场)。

    当洗浴身着净衣服涂以名香(三令严身体也)。

    入净室内(四示行法处)。

    发心为我每日三时称彼佛名及此经名号。而申礼敬南谟琉璃金山宝华光照吉祥功德海如来(五示其修法)。

    持诸香华及以种种甘美饮食至心奉献。亦以香华及诸饮食供养我像。持饮食散掷余方施诸神等(此示供养)。

    实言邀请大吉祥天发所求愿。若如所言是不虚者。于我所请勿令空尔(五教令初祈请)。

    于时吉祥天女知是事已。便生愍念。令其宅中财谷增长(六标因修得果)。

    即当诵咒请召于我先称佛名及菩萨名字(七教诵咒归礼也)。

    一心敬礼(第二正教修法)。

    南谟一切十方三世诸佛。南谟宝髻佛。南谟无垢光明宝幢佛。南谟金幢光佛。南谟百金光藏佛。南谟金盖宝积佛。南谟金华光幢佛。南谟大灯光佛。南谟大宝幢佛。南谟东方不动佛。南谟南方宝幢佛。南谟西方无量寿佛。南谟北方天鼓音佛。南谟妙幢菩萨。南谟金光菩萨。南谟金藏菩萨。南谟常啼菩萨。南谟法上菩萨。南谟善安菩萨。敬礼如是佛菩萨已。次当诵咒请召大吉祥天女。由此咒力所求之事皆得成就(第二教其请咒者有五。初结前生后。二次当下教其请召)。

    即说咒曰(自下三示所诵咒)。

    南谟室唎莫诃天女。怛侄他。钵唎脯[口*律]拏折囇。三曼[多*頁]达唎设泥(去声下皆同尔)。莫诃毗诃啰揭帝。三曼哆毗昙末泥。莫诃迦里也。钵唎底瑟佗钵泥。萨婆頞他娑弹泥苏钵唎底脯囇。痾耶那达摩多。莫诃毗俱比帝。莫诃迷咄噜。邬波僧呬羝。莫诃颉唎使苏僧匠(入)里。呬羝三曼多頞他。阿奴波剌泥。莎诃。

    世尊。若人诵持如是神咒请召我时。我闻请已。即至其所。令愿得遂(四能行愿遂)。

    世尊。是灌顶法句定成就句真实之句无虚诳句是平等行于诸众生是正善根(五叹咒功能。有六。一灌顶法句。明是胜人法。如受王位国师乘象取四海水吉祥茅草以灌顶示吉祥相。此表得闻此陀罗尼当受佛位。二定成就句者。决满所求。三真实句者。说契真故。四无虚诳句者。不诳他故。五平等行者。一切有情皆得行故。六正善根者。世出世善之根本故)。

    若有受持读诵咒者。应七日七夜受八支戒(第三教应受戒。此据在家二众法说。出家五众不必须受)。

    于晨朝时先嚼齿木净澡嗽已(第四教严净其身。亦洗浴着净服)。

    及于脯后香华供养一切诸佛(第五教修供养。及于脯后者晨朝亦尔)。

    自陈其罪(第六自忏已愆也)。

    当为己身及诸含识回向发愿。令所希求速得成就(第七普为发愿)。

    净治一室。或在空闲阿兰若处。瞿摩为檀。烧旃檀香而为供养。置一胜座幡盖庄严。以诸名华布列坛内(第八教立坛场)。

    应当至心诵持前咒希望我至(第九希天满愿)。

    我于尔时即便护念观察是人。来入其室就座而坐受其供养(第二大段。依请得益。有三。此初吉祥来应)。

    从是以后当令彼人于睡梦中得见于我(二令梦得见也)。

    随所求事以实告知。若聚落空泽及僧住处。随所求者皆令圆满。金银财宝牛羊谷麦饮食衣服皆得随心受诸快乐(三正明得果也)。

    既得如是胜妙果报。当以上分供养三宝。及施于我。广修法会。设诸饮食布列香华(第三大段。教其受用。有六。此初应上好为身及我而修供养也)。

    既供养已所有供养货之取直复为供养(二应货供养。余更为供养)。

    我当终身常住于此拥护是人令无阙乏。随所希求悉皆称意(三成前劝令供养所以也)。

    亦当应时时给济贫乏。不应悭惜独为己身(四应给贫穷不独供己也)。

    常读是经供养不绝(五既得资缘应正弘经也)。

    当以此福普施一切回向菩提。愿出生死速得解脱(六总以前福布施回向也)。

    尔时世尊赞言。善哉。吉祥天女。汝能如是流布此经。不可思议自他俱益(第四大段。世尊赞欢)。

    金光明最胜王经坚牢地神品第十八。

    (三门分别。一来意者。前虽益其衣服。未得饮食资持。此益饮食资身安乐故。得弘法。故前品后有此品生。二释名者。兴公云。梵云地唎神荼筏唎地毗坚牢。今从此方故。云坚牢地神。沼公云。坚牢是地义。即坚牢地之神。今又能坚牢地是神用故。三解妨者。天女益于财物。标云增长财物品。此地神加益于饮食。何故不言地神益饮食滋味品。答。天女分成两品故。增财物简之。地神品既不分无滥。不言饭食)

    尔时坚牢地神即于众中从座而起。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品文分二。初益饮食资持。后白佛言下与咒现身加被。初中亦四。此初标益弘经。于中有二。此初仪轨也)。

    世尊。是金光明最胜王经若现在世若未来世若在城邑聚落王宫楼观及阿兰若山泽空林有此经王流布之处(标益有二。此初弘经时处)。

    世尊。我当往诣其所。供养恭敬拥护流通(标益弘经)。

    若有方处。为说法师敷置高座演说经者(第二正明得益。有三。此初明供弘经之人。复分为五。此初指弘经人及处)。

    我以神力不现本身在于座所顶戴其足(二明神顶敬也)。

    我得闻法深心欢喜。得餐法味增益威光。庆悦无量(三明神蒙法利也)。

    自身既得如是利益。亦令大地深十六万八千逾缮那至金刚轮际令其地味悉皆增益(四益其供养。供养有五。此初益地味。地味故令地所生皆悉美好。地深十六万等者。依兴公云。大海深八万四千由旬。大海底下更有八万四千由旬。所依合云十六万八千由旬也)。

    乃至四海所有土地亦使肥浓。田畴沃坏倍胜常日(二益分限)。

    亦复令此赡部洲中江河池沼所有诸树药草丛林种种华果根茎枝叶及诸苗稼。形相可爱。众所乐观。色香具足。皆堪受用(三明益百谷)。

    若诸有情受用如是胜饮食已。长命色力。诸根安隐。增益光辉。无诸痛恼。心慧勇健。无不堪能(四益受用)。

    又此大地凡有所须百千事业。悉皆周备(五明益资具也)。

    世尊。以是因缘诸赡部洲安隐丰乐人民炽盛无诸衰恼。所有众生皆受安乐(五结得益)。

    既受如是身心快乐。于此经王深加爱敬。所在之处皆愿受持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第三明得供养更广弘经。于中分三。此初明说聪加敬愿持)。

    又复于彼说法大师法座之处悉皆往彼。为诸众生劝请说是最胜经王。何以故。世尊。由说此经我之自身并诸眷属咸蒙利益。光辉气力勇猛威势颜容端正倍胜于常。世尊。我坚牢地神蒙法味已。令赡部洲纵广七千逾缮那地皆悉沃坏。乃至如前所有众生皆受安乐(次明其地神请说并益)。

    是故世尊。时彼众生为报我恩(后劝听经。有三。此初念报恩也)。

    应作是念。我当必定听受是经。恭敬供养尊重赞叹(起次心听也)。

    作是念已。即从住处城邑聚落舍宅空地。诣法会所。顶礼法师。听受是经(后诣法会听)。

    既听受已。各还本处。心生庆喜。共作是言。我等今者得闻甚深无上妙法(第三明闻经得益。有三。初欢庆相贺。此中有五。此初庆闻深法)。

    即是摄受不可思议功德之聚(二庆获福德也)。

    由经力故。我等当值无量无边百千具胝那庾多佛承事供养永离三途极苦之处(三庆当值佛。次永离下。四庆免三途)。

    复于来世百千生中。常生天上及在人间受诸胜乐(五庆当胜报也)。

    时彼诸人各还本处。为诸人众说是经王。若一喻一品一昔因缘一如来名一菩萨名一四句颂。或复一句为诸众生说是经典。乃至首题名字(次传说利他也)。

    世尊。随诸众生所住之处。其地悉皆沃坏肥浓过于余处。凡是土地所生之物悉得增长滋茂广大。令诸众生受于快乐。多饶珍财。好行惠施。心当坚固。深信三实。作是语已(明其得益)。

    尔时世尊告坚牢地神曰。若有众生。闻是金光明最胜王经乃至一句。命终之后当得往生三十三天及余天处(第三佛重述成。于中有二。此初述成闻经之益)。

    若有众生。为欲供养是经王故。庄严宅宇乃至张一伞盖悬一缯幡。由是因缘。六天之上如念受生。七宝妙宫随意受用。各自然有七千天女共相娱乐。日夜常受不可思议殊胜之乐。作是语已(述成供养之益)。

    尔时坚牢地神白佛言。世尊。以是因缘。若有四众升于法座说是法时。我当昼夜拥护是人。自隐其身在于座所顶戴其足(第四地神愿护。于中有三。此初愿法护法师)。

    世尊。如是经典。为彼有情已于百千佛所种善根者。于赡部洲流布不灭(二愿护正法。护正法者。为利有情)。

    是诸众生听斯经者。于未来世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天上人中常受胜乐(三明令生得益。有二。初得乐果。后离苦果。乐果有二。初受世果。后得出世果。此初也)。

    得遇诸佛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历三途生死之苦(后得出世之果)。

    尔时坚牢地神白佛言。世尊。我有心咒。能利人天安乐一切(大段第二。与咒现身加被。于中分三。此初启白也)。

    若有男子女人及诸四众。欲得亲见我真身者。应当至心持此陀罗尼(说咒亦三。初标告。中复有三。此初总告)。

    随其所愿皆悉遂心。所谓资财珍宝伏藏。及求神通长年妙药。并疗众病。除伏怨敌。制诸异论(述咒功能)。

    当治净室安置道场。洗浴身已着鲜洁衣。踞草座上。于有舍利尊像之前或有舍利制底之所。烧香散华饮食供养。于白月八日布洒星合(示持咒法。法有六。一当治净室立坛场。二洗浴严其身。三所居座。四对尊仪。五备供养。六诵咒时白月八日。西方月法。黑半在前。白半在后。布洒星者即此鬼星也)。

    即可诵此请召之咒(自下别说教之。三咒即为三段。此有三。初标。次说。后诵法。其文可见也)。

    怛侄他。只里只里。主噜主噜。句噜句噜。拘柱拘柱。睹柱睹柱。缚诃(上)缚诃。伐舍伐舍。莎诃。

    世尊。此之神咒。若有四众。诵一百八遍。请召于我。我为是人即来赴请(此示请法)。

    又复世尊。若有众生。欲得见我现身共语者。亦应如前安置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