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中国近百年史最新章节!

    祸乱之酝酿 祸乱之原动力酝酿已久,一为人口激增,耕地有限,关外旷地尚禁人民开垦,其往海外经商者,亦为法令所禁。洪亮吉尝谓人口增加,游手好闲者数十倍于前,遇有荒灾固不肯束手待毙,乃勾结会党,乘机举兵。秘密会社于中国社会上之势力不可轻侮,历史上之大乱,莫不与之有关,乾嘉之世,已数起而为乱。乱平,而潜伏之势力并未消灭,西南以三合会之徒众为多,长江一带则以哥老会为盛,北方则教匪之势力较强。鸦片战争期内,各省匪徒有蠢蠢然欲动之势,疆吏朝臣尝以之为言。道光三十年(一八五○),宣宗病死,子奕 嗣位,明年改元咸丰。其初嗣位也,诏求直言,朝臣上疏言事,均言吏治腐败,有司贪墨,政治之积弊深痼,固促成祸乱之一原因也,乃予洪秀全起兵之时机。

    上帝会 洪秀全生于广东花县,住于乡村,家境穷困,读书应试,屡不得售,尝于广州得教士编述之书,会病,见有异象,以为得见天父与耶稣。耶稣为天父长子,己为次子,与其徒冯云山入广西浔州传教,创设上帝会。言者谓其创于朱九涛,实不足信。其教义至为简单,信如李秀成曰:“世人肯拜上帝者,无灾无难,不拜上帝者,蛇虎伤人。敬上帝者不拜别神,拜别神者有罪。”后洪秀全返家,冯云山传教,信者渐多,毁坏神像,引起绅士之反对,其领袖乃秘密活动。其时湖南匪徒逃至广西,广西多山,地瘠民穷,匪徒滋扰之结果,一则农民不能安耕,一则创办团练。团练各自成派,常相械斗,道光三十年六月(七月),洪秀全利用之举兵。其发难也,与其党杨秀清等合谋,上帝会徒多不之知,迫而从之,起兵后匪党客民应之,有众数千。

    太平军攻扰六省 洪秀全举兵,官军方剿他股匪徒,乃至坐大。其滋扰之地,初在浔州府属各县,如桂平武宣等。巡抚郑祖琛老庸,力无能为,遣兵攻之,不胜。朝廷调兵会剿,亦无功绩,大员且多死亡,统兵诸将又不和协。明年,洪军攻下永安(今蒙山县),建国号曰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封起兵同志五人为王。其最重要者当为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二人出身穷困,一称天父下凡附于其身,善谋能断;一谓耶稣下凡附于其身,忠勇善战。官军围城,久不能下。咸丰二年(一八五二)洪军突围而出,进攻省城桂林不下,率众进犯湖南,所至城破,独长沙未陷。其入湘也,众至十数万,惟冯云山萧朝贵战死耳;乃犯湖北,明年,沿江而下,如入无人之境,二月(三月),攻下南京,遂奠都焉,号曰天京。其战胜之主因,一则官军不堪战斗,一则太平军死中求生。其人或贪慕富贵,或为会党,尚有家人在军,唯有力战而已,据其宣传,胜负定于天父,死则且为升天也。就两军纪律而言,太平军胜于清军,愚民迎之;清兵每至一地,商民往住罢市。

    洪秀全

    两军之战守 清帝文宗(咸丰)嗣位数月,即有大乱。叛乱之起,虽非一人一事之故,要当振作,帝好女色,旗人家无见粮,尚不恤其艰苦,亲选秀女,其亲臣多为宗室,亦无才能,其诏命督师之大员,多为文官。朝廷求功太急,唯责其进剿,固无军事计划,亦不知当事者之困难也。统将进剿或赴援无功者,即奉旨办罪。其较能战者,一为向荣,所部为绿营,一为江忠源,所部为勇。顾其人数太少,未有大功。向荣初为主将所厄,后则尾追太平军,收复其放弃之诸城,及洪秀全定都南京,向荣所部亦至,驻扎孝陵卫一带,是为江南大营。方太平军进陷武汉,文宗诏琦善统率旗兵,中有黑龙江骑兵,扼守河南,阻其北上。及太平军东下,乃驰赴江苏,后称江北大营,其战斗力尚在江南大营之下。

    北伐之失败 洪秀全既据南京,不肯悉众北上,遣将李开芳东陷镇江,渡江进据扬州,会琦善兵至,不得沿运河而北,乃绕道行,出安徽,扰河南,入山西,突攻直隶防军,迭陷要城,直逼天津,不胜,南陷静海,筑垒固守。李开芳之北伐也,未据城邑,或设官治理,同于流寇。北方人民强于南方,恶其劫粮胁众,不为之助。南北气候迥异,粤人不惯居于地冻水冰之北方,又无过冬之服装,乃大处于不利地位。清将僧格林沁督兵围攻,咸丰四年(一八五四)春,李开芳突围而出,逃入山东,清军颇有斩获,天王遣兵赴援,为清将胜保所败,明年北伐军全没。其在江苏,太平军据有镇江扬州。镇江以东全为清廷统治疆域,上海小刀会作乱,遣使乞援,天王弗应。及李开芳北伐,江北大营力攻扬州,守兵退守瓜州,会小刀会平定,清兵自上海来攻镇江。江南大营驻于南京城外,未有若何重要战绩。天国诸王初殆淡然视之。

    太平军之西上 天王既遣军北伐,又命兵西上,再陷沿江要城,直攻江西。值江忠源奉命东下,乃助守南昌,飞召湘勇赴援,罗泽南率勇前往。罗氏原为书生,兴办团练,剿匪有功,至是,出省应援,初战不胜,改剿股匪,平之。南昌则以江忠源之力,得未攻下。九江则为太平军所陷,乘势而上,江氏赴援亦不能胜。太平军直入湖北,分兵四出,不胜,退回安徽。其在皖北者,势颇张旺,江氏往援,困于庐州,城陷而死。鄂督来战,咸丰四年(一八五四)一月,兵败而死,太平军乘胜再陷汉口,分军而出,一往湖南,曾国藩乃率兵讨贼。曾氏久官于京师,学问文章,颇称于时,会以母丧告假在籍,朝廷令其督办团练,又以友人之劝说,始往长沙练勇,饷糈出自捐输,大为绅士所恶。兵又与勇械斗,迫而移居衡州,一面分兵剿平股匪,访拿恶棍,不顾残酷之名,而以严刑杀之,一面创办水师,至是统率一万七千人,自衡州出发,公布讨贼檄文。内容则列举太平军之罪状,如抢劫掳人,破坏名教,谕民捐输,久陷贼中者自拔来降。檄文虽有夸张曲解之辞,所言之罪状,要多事实。

    湘军出征 曾国藩统兵出战,两次败退,投水自杀,为从者所救,回归长沙。论者谓勇无用,徒废民财,主张解散,会湘潭大捷之报至,太平军迫而退守岳州。湘军重行整顿,罗泽南奉命回湘,胡林翼亦督军助战。胡氏官于贵州,奉命募勇,所部黔勇时在湖南,故与曾国藩合作。六月,大军二万人水陆前进,击败拒抗之敌军,不战而下岳州,攻陷城陵矶,进至湖北,收复武汉,焚毁敌船千只,兵势大振,沿江东下,半壁山之战尤为激烈,太平军败逃。湘军进至江西,围攻九江。翼王石达开统兵西上,沿长江北岸而进,战败防兵,咸丰五年(一八五五),再陷武汉三镇。湘军方屯于九江城下,撤师不得,乃遣胡林翼罗泽南先后往援,明年,罗氏进攻武昌,重伤而死,胡林翼仍督师围攻。及冬,守军弃城而逃,胡林翼时任巡抚,自此而后,湖北始渐巩固。江西则以石达开之回援,城邑多破,曾国藩困于南昌,颇濒于危。

    两军之形势 就上所叙之形势而言,咸丰六年(一八五六),北伐军业已消灭。上流两军战守互相胜负,太平军失地较多,要处于不利地位。江苏省内,清军先已收复扬州,方力围攻镇江。江南大营尚在城外,其主将不理内应者之建议,坐失时机,不足有为,然可阻碍交通,妨害粮运,且有利用事机袭入城中之危险,固所谓心腹之患也。于此情状之下,天京之粮日少,形势趋于严重,东王杨秀清遣将李秀成率兵往援镇江,大败围兵,乘胜渡江,战败江北大营,再陷扬州,顾未分兵防守,弃之而去,回师攻击高资(镇江西)守兵,杀巡抚吉尔杭阿,乃攻江南大营。大营分兵往援邻县,兵力单薄,城内又出兵夹攻,势遂不支,兵卒溃散。主将向荣退至丹阳,李秀成追之,于是太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