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中国近百年史最新章节!

    疆域 清世祖于顺治元年(一六四四)入关,战败流寇,据有黄河流域,遣兵而南,次第战败明之起兵诸王,顺治十八年(一六六一)统一中国。圣祖(康熙)继之,削平三藩,满人之政治地位始乃巩固。对外与俄缔结《尼布楚条约》,两国以外兴岭为界,独蒙古西准噶尔部不服,滋扰于外蒙古西藏等地,圣祖世宗(雍正)高宗(乾隆)先后用兵,征服其地,进而收复回疆,外蒙西藏因而内附。沿海岛屿虽禁人民移居,而固收入版图,台湾且设郡县。属国朝贡者,有朝鲜、琉球、安南、暹罗、缅甸诸国,领土广大过于汉唐。宣宗于嘉庆二十五年(一八二○)嗣位,明年,改元道光。其统治疆域,仍为其父祖所遗,尚未削小。

    中央官制 清帝入关之后,采用明制,仍为专制独裁之政府,初设内阁大学士,亲王并得参与机要。世宗另设军机处;军机大臣或为大学士,或为尚书,奉旨入直者也。拟定朝旨,应对询问事件,内阁遂无实权。尚书为办理庶政者,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部有尚书二人,侍郎四人,满汉各半,各部皆有司员分司办事。制度上之弱点,则军机大臣为谘询顾问,不得自由发表意见。六部则堂官太多,责任不明。满汉并用,徒相牵制。更就名实而言,亦不相副。信如清季王大臣奏曰;“名为吏部,但司签掣之事,并无铨衡之权;名为户部,但司出纳之事,并无统计之权;名为礼部,但司典礼之事,并无礼教之权;名为兵部,但司绿营兵籍,武职升转之事,并无统御之权。”刑工二部,尚为能举其职者,故未论及。六部之外有院。一曰理藩院,掌藩属事宜。二曰都察院,司纠察事宜。三曰翰林院,掌讲书撰文等事。其次有通政司、大理寺、太常寺、太仆寺等,为秦汉以来遗留之官制,历代帝王偏于保守,设而不废,多为清闲衙门。遇有非常大事,翰林院、都察院亦得参与朝议。内务府宗人府分掌宫内皇族事宜,国子监则司训导生员,钦天监则掌授时,均无详论之必要。

    地方官制 地方官制;京师设顺天府,有府尹,直省十八,其最高长官曰总督巡抚。官制殊不划一,如直隶(今河北)四川各有总督,无巡抚;山东山西河南各设巡抚,无总督,其他总督往往管辖二三省,湖广总督管理湖南湖北,两江总督统辖江苏安徽江西,皆其明例。五省各有巡抚。总督巡抚同在一城者,多所牵制。办理漕运河道大员,亦称总督。学政官位视督抚为低,而能分庭抗礼,因为朝廷派遣,且寓右文之意。布政使按察使赞助督抚治理一省,前者俗称藩台,管理民政钱谷,后者俗称臬台,掌管刑狱驿传。其有盐务省分,尚有运使,或设盐道。其下为道,或统辖兵备,或管理河工,或掌运漕粮,盐道上已言之。道下为府,直隶州或直隶厅,其长官为知府、同知或通判,管辖数州县厅,直隶厅或不辖县。州县各有官长,维持境内之治安,征收钱粮,审理诉讼等,各级官长均有属员佐之。

    组织上之弱点 综观清代官制,一本历史上之遗传,君主往往不能因时制宜,有所创作,切合当时之需要。一则清帝以外人入主中国,不肯深信汉人,设官治民,互相监视,多所掣肘,造成如此复杂之组织,尤以地方官制为甚。实际上统治之领土广大,交通不便,地方官除督抚而外,多无言事之机会,督抚乃常握有实权。顾自宋代理学发达之后,忠臣思想更形强固,以臣叛君者于三藩乱后,实不常见,固与牵制复杂之官制无关,牵制之结果,则官吏多所顾忌,蒙蔽之弊遂生,敷衍塞责,办事迟缓,犹其余事。凡官于外省者,例须回避本省,初至一地,民情风俗尚不可知,应兴应革事宜,自无从办理,乃奉胥吏为师,胥吏多久任,营私舞弊,官长无如之何。

    仕途 官吏出身,旗人优于汉人,大体而论,仕途可别为三。一曰正途,指考试录取者而言,士子考取秀才,身分即异于平民,乡试中式后入京会试,录取者始入仕途,乡会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国家遇有大庆,尚有恩科。每试录取多者三四百人,翰林院久有人满之患。二曰武功,凡参与战事或剿平匪乱立有功绩者,朝廷类多许其主将择尤保举,主将莫不利用事机,多所奏保。十八世纪末叶,教匪之乱大起,历久始平,继之以苗人诸乱,军功保举者益多。三曰捐输,指富人纳钱为官而言。朝廷每逢财政困难之时,或遇兵灾凶年,往往许民纳银捐官,收入旺年,至三四百万两,仕途因而益冗益杂,候补无期,正途出身者,亦尝等至一二十年。

    俸给 官吏俸给至为菲薄,一品高官年俸一百八十两,他更无论已。世宗诏给文武臣僚养廉银,较俸银增加。然官吏仍不易维持一家之生活费用,执政或有权势之长官,尚有外官馈遗,小京官则穷苦不堪。外官初无办公费,恃田赋之浮收以为挹注。世宗诏额外之浮收如火耗陋规等项为国课,亦另给养廉,其数各省不同,要视地方肥瘠,官级大小而定。总督多者至三万两,其下以次降低,知县少者仅得六百两,“尚有科场考棚之摊捐,解役缉捕之费用,驿路大差之供应,委员例差之应酬,”上司之节礼等,何能足用?势不得不受陋规贿赂馈遗也。凡新官上任,室中用物,均由属吏购办,谓之办差,去时或将其带去,或由属吏承买,善于居官者固无患贫之理。与其许其额外需索,不如斟酌情形,提高其俸给并发给办公费也!

    军制 清帝以武力征服中国,仍恃军队维持境内之治安,兵丁六七十万,而空额极多,战时则多临时召募,尤以绿营兵为甚。清初兵制可别为二,一曰八旗,指军旗颜色而言,正黄、镶黄、正红、镶红、正白、镶白、正蓝、镶蓝是也,中分满蒙汉三军,人数二十余万。其人初则久历戎行,战斗力强,死后子孙继之为兵,乃不能战。军饷发给银米,多者每月得银四两,米四斛;其困难则家人不得从事于其他职业,兄弟三人,一人补甲,所领之银米养活全家,生活乃大穷困。绿营则指悬挂绿旗之各省军队,平时军饷月为一两、米凡三斗,省库窘绌尚有不能全数发给者。将领则一品大员,一年俸金不过九十余两,乃故留缺额,侵蚀军饷。兵丁难于维持生计,则听其包庇营私,大小操时,列阵行走而已。其所用兵器,多为古代遗物,以之防御外兵,故无不失败也。

    财政 皇帝统治全国,土地人民均其私产,理论上虽可榨取于民,实际上限制极多,清代税制本于明之遗规,担负以农民为最重,盖政府收入以田赋为大宗也,田税视土壤生产力等而定,各地不同。赋指丁税,由来已久,圣祖下诏永不加赋,后将其并入田税计算。十八世纪中叶而后,开垦之土地增加,收入至三千万两,余以盐课关税为多。据嘉庆十七年(一八一二)报告,盐课收入,共五百七十九万两,关税四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