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近思录译文最新章节!

    卷六 家道

    6·01 “干母一之蛊,不可贞。”子之于母,当以柔巽辅导之,使得于义。不顾而致败蛊,则子之罪也。从容将顺,岂无道乎?若伸己刚一陽一之道,遽然矫拂则伤思,所害大矣,亦安能入乎?在乎屈己下意,巽顺相承,使之身正事治而己。刚一陽一之臣事柔一弱之君,义亦相近。————《二程易传·蛊传》

    [译文]

    “干母一之蛊,不可贞。”儿子对于母亲,应当以柔顺来辅助她,开导她,使她能够合于义理之当然。如果因为儿子不顺柔而致于事情败坏,那是做儿子的罪过。如果从容地顺承着做去,难道没有办法将母亲的事很好地做完吗?如果伸张自己一陽一刚之道,急切地去矫正母亲之行,忤逆母亲之意,就会伤害母子之恩,害处大了,又怎能让母亲听得进去呢?作儿子的应当做的,在于屈抑自己的心志,柔和一温一顺地承奉母亲,慢慢使她感悟,最终能够做到身处于正,事情也办好了。刚一陽一之臣事奉柔一弱之君,意思也与此相近。

    6·02 《蛊》之九三,以一陽一处刚而不中,刚之过也,故小有悔。然在《巽》体,不为无顺。顺,事亲之本也。又居得正,故无大咎,然有小悔。已非善事亲也。————《程氏易传·蛊传》

    [译文]

    《蛊》卦的九三爻,以一陽一爻处在刚位又不得中和,过分地刚强了也是病,所以有悔。但它在《巽》卦体上,不能算是没有柔顺之意。顺,是事亲的根本。它又居得正位,所以没有大害,但有小病。既然过分地刚,已经算不得善于事亲了。

    6·03 人之处家,在骨肉父子之间,大率以情胜礼,以恩夺义,惟刚立之人,则能不以私一爱一失其正理,故《家人》卦大要以刚为善。————《程氏易传·家人传》

    [译文]

    人们与家人相处,在骨肉父子之间,大多以亲情胜于礼法,以恩一爱一而代替义理,只有刚方卓立之人,能够不因私一爱一而丢掉正理,所以《家人》卦大都以刚为善。

    6·04 问:《行状》云:“尽一性一至命,必本于孝弟。”不识孝弟何以能尽一性一至命也?曰;后人便将一性一命别作一般事说了。一性一命孝弟,只是一统底事,就孝弟中便可尽一性一至命。如洒扫应对与尽一性一至命,亦是一统底事,无有本末,无有一精一粗,却被后来人言一性一命者,别作一般高远说。故举孝悌,是于人切近者言之。然今时非无孝弟之人,而不能尽一性一至命者,由之而不知也。————《二程遗书》卷十八

    [译文]

    有人问:您写的《明道先生行状》里,说他“尽一性一至命,必本于孝弟。”不知道孝弟怎么能尽一性一至命?程颐回答说:后世的人都把一性一命当成另一回事说了。一性一命和孝弟,只是一体的事,尽到了孝弟就能够尽一性一至命。如弟子洒扫庭院学问应对之职与尽一性一至命,也是一体的事,没有本末,不分一精一粗。却被后来谈论一性一命的人,把一性一命另外作为一种高超的理论去说了。所以程颢他举出了孝弟,这是就人的切近处来谈论一性一命。然而现在并非没有孝弟的人,但他们不能尽一性一至命的原因,是由于只是走着这个路却不明白这个理。

    6·05 问:第五伦视其子之疾与视兄子之疾不同,自谓之私,如何?曰:不待安寝与不安寝,只不起与十起,便是私也。父子之一爱一本是公,才著些心做,便是私也。又问:视己之子与兄之子有间否?曰:圣人立法,曰:“兄弟之子犹子也。”又问:天一性一自有轻重,疑若有间然。曰:只为今人以私心看了。孔子曰:“父子之道,天一性一也。”此只就孝上说,故言父子天一性一,若君臣、兄弟、宾主、朋友之类,亦岂不是天一性一?只为今人小看,却不推其本所由来故尔。己之子与兄之子所争几何?是同出于者也。只为兄弟异形,故以兄弟为手足。人多以异形故,亲己之子,异于兄弟之子,甚不是也。又问:孔子以公冶长不及南容,故以兄之子妻南容,以己之子妻公冶长,何也?曰:此亦以己之私心看圣人了。凡人避嫌者,皆内不足也。圣人自至公,何更避嫌?凡嫁女各量其才而求配,或兄之子不甚美,必择其相称者为之配;己之子美,必择其才美者为之配。岂更避嫌耶?若孔子事,或是年不相若,或时有先后,皆不可知。以孔子为避嫌,则大不是。如避嫌事,贤者且不为,况圣人乎?————《二程遗书》卷十八

    [译文]

    有人问:第五伦对待儿子的一毛一病与对其兄的儿子不一样,他自己说这是私心,该如何看待?程颐说:没有安寝与不能安寝,只是不起与起十次,这就是私心。父子之一爱一本是公,刚刚有一点着意表现一爱一的意思,就是私了。又问:人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对待兄长的孩子有差别吗?程颐说:圣人立下的规则,说“兄弟之子就如自己的儿子。”又问:从天一性一说自己的孩子与兄弟的孩子有轻重的不同,似乎应该有差别?程颐说:这只是因为今天的人用私心来看这天一性一了。孔子说:“父子之间的亲一爱一,是出于天一性一。”这只是就孝这一个方面说的,所以说父子属天一性一,至于君臣、兄弟、宾主、朋友之类,难道不也是天一性一吗?只因为今天的人用狭隘的眼光看,不推究其原本的由来才成这种看法呀。只是因为兄弟属于不同的形体,所以称兄弟为手足。人多因为形体分开了,亲一爱一自己的孩子,不同于亲一爱一兄弟的孩子,这是非常错误的。又问:孔子认为公冶长不如南宫适,所以把兄长的女儿嫁给南宫适,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公冶长,他是为什么呢?程颐说:这也是人们拿自己的私心去看圣人了。凡是人要避嫌,都是由于心虚。圣人自是至公的,哪里还用避嫌?凡嫁女儿各按她的才貌而择配,或许兄长的女儿不太美,一定要选择那些相称的作她的配偶;自己的女儿美,一定选那些才能优秀的作她的配偶,难道还需要避嫌吗?至于说到孔子的事,或许是年龄不相当,或者是时间有先后,都是说不清的。认为孔子是避厚己女薄兄女嫌,那就大错了。象避嫌这样的事,贤者尚且不做,何况圣人呢?

    6·06 今人多不知兄弟之一爱一。且如闾阎小人,得一食必先以食父母,夫何故?以父母一之口,重于己之口也。得一衣必先衣父母,夫何故?以父母一之体,重于己之体也。至于犬马亦然,待父母一之犬马,必异乎己之犬马也。独一爱一父母一之子,却轻于己之子,甚者至若仇敌。举世皆如此,惑之甚矣。————《二程遗书》卷二十二下

    [译文]

    今天的人多不懂得兄弟之一爱一。比如寒室小民,得到一点吃的一定先给父母吃,为什么呢?因为父母一之口比自己的口重要。得到一件衣服一定先给父母穿,为什么呢?因为父母的身一体比自己的身一体重要。以至于对待犬马也是这样,对待父母的犬马,一定比对待自己的犬马要好。单单一爱一父母的孩子,却轻于一爱一自己的孩子,严重的至于视作仇敌。天下人都是这样,真是太糊涂了。

    6·07 买一乳一婢,多不得己。或不能自一乳一,必使人,然食己子而杀人之子,非道。必不得已,用二一乳一食三子,足备他虞,或一乳一母病且死,则不为害,又不为己子杀人之子,但有所费。若不幸致误其子,害孰大焉!————《二程外书》卷十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