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难经校注最新章节!

    五十五難

    提要:本難討論臟腑積聚疾病的診斷。運用隂陽動静的道理,根據疼痛和腫塊所在部位的固定與流動,作爲診斷積、聚的主要依據,以區别病變在臟在腑。

    五十五難曰:病有積有聚,何以别之?

    然,積者,隂氣也;聚者,陽氣也。故隂沉而伏,陽浮而動。氣〔1〕之所積名曰積,氣之所聚名曰聚。故積者,五藏所生;聚者,六府所成也。積者隂氣也,其始發〔2〕有常處,其痛〔3〕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4〕。聚者陽氣也,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5〕處,謂之聚。故以是别知積聚也。

    〔1〕 氣 此爲“隂氣”,指精、血、津液等。或疑爲“血”字之。如張山雷云:“竊謂氣字當作血字。雖本節隂氣、陽氣皆以氣言,其實積聚爲病,輕者但在氣分,重者必及血分……意者,古人本作血之所積,氣之所聚。而傳寫者之,亦正難言。”《集注》楊注云:“積,蓋(疑爲蓄字,下同)也。言血脈不行,積蓋而成病也。”原文旣明言“積”爲“隂氣”,“聚”爲“陽氣”,雖同爲“氣”,而内涵不同。張氏未察,故有疑之説。

    〔2〕 發 《句解》無。

    〔3〕 痛 《千金》卷十一第五林校云:一作“病”。

    〔4〕 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 《病源·積聚候》“上下”十二字作“故上下有所窮已”。《千金》“處”作“已”。《闡注》本“窮處”下有“謂之積”三字。與下文“謂之聚”相對。

    〔5〕 常 《聖濟總録》卷九十四寒疝積聚作“定”。按,“常”與“定”義同。

    按語:本難與五十二難内容相承接。積聚是指腹内結塊疼痛的一類病證。所述積與聚的症狀特點,頗似後世所稱的癥瘕。如《病源·癥瘕病諸候》:“其病不動者,直名爲癥。若雖有結瘕,而可推移者,名曰癥瘕。瘕者假也,爲虚假可動也。”

    五十六難

    提要:本難討論五臟積病的問題。對五臟積的名稱、得病原因、發病部位、積的形態和繼發病證等,作了系統的闡述,並以五行生克理論,推斷其發病的季節時日及有關内臟的傳變規律,突出了旺者不受邪的論點。指出積病多經年累月,留結而成。

    五十六難曰:五藏之積,各有名乎?以何月何日得之?

    然,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脇下,如覆杯〔1〕,有頭足〔2〕。久不愈,令人發咳逆〔3〕、〔4〕瘧,連歲〔5〕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何以言之?肺病傳於肝,肝當傳脾,脾季夏適王,王者〔6〕不受邪,肝復欲還肺,肺不肯受〔7〕,故留結爲積,故知肥氣以季夏戊己日〔8〕得之。

    〔1〕 杯 《醫心方》卷十治積聚方第一引《醫門方》作“坏”。《説文·土部》:“坏,丘一成者也。一日瓦未燒。”

    〔2〕 有頭足 《脈經》卷六第一、《甲乙》卷八第二、《千金》卷十一第一引“足”下并有“如龜鱉狀”四字。原文疑脱。

    〔3〕 咳逆 《病源》卷十九積聚候、《聖惠方》卷四十八治肝積氣諸方并無。

    〔4〕《脈經》卷六第一作“痎”。“”與“痎”同。《説文·疒部》:“痎,二日一發瘧也。”《太素》卷二十五楊注:“有云二日一發名瘧。”

    〔5〕 歲 《脈經》、《甲乙》卷八第二引、《病源》卷十九積聚候、《千金》卷十一第一“歲”下并有“月”字。

    〔6〕 脾季夏適王,王者 《脈經》、《千金》并作“脾適以季夏王,王者”。《甲乙》引作“脾以季夏王”。下文“心之積”“脾之積”“肺之積”“腎之積”各條并同此例。“季夏”,農曆六月。《禮記·明堂位》:“季夏六月。”

    〔7〕 肝復欲還肺,肺不肯受 《甲乙》無。下文“心之積”“脾之積”“肺之積”“腎之積”各條并同此例。

    〔8〕 戊己日 《聖惠方》卷四十八治肝積聚諸方無。以下“心之積”、“脾之積”、“肺之積”、“腎之積”各條并同此例。

    心之積名曰伏梁,起齊上,大如臂,上至心下〔1〕。久不愈,令人病煩心〔2〕。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以言之?腎病傳心,心當傳肺,肺以秋適王,王者不受邪,心復欲還腎,腎不肯受,故留結爲積,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

    〔1〕 大如臂,上至心下 《脈經》卷六第三、《甲乙》卷八第二引、《千金》卷十三第一,兩句并互倒。《脈經》、《千金》“心”下并無“下”字。《病源》卷十九積聚候無“大”字。

    〔2〕 病煩心 《句解》、《東垣試效方》卷二五積門引《難經》并無“病”字。《脈經》、《甲乙》、《千金》“心”下并有“心痛”二字。

    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1〕,覆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2〕黄疸,飲食不爲肌膚。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以言之?肝病傳脾,脾當傳腎,腎以冬適王,王者不受邪,脾復欲還肝,肝不肯受,故留結爲積,故知痞氣以冬壬癸日得之。

    〔1〕 脘:(ɡuǎn管) 《脈經》卷六第五、《千金》卷十五第一、《聖惠方》卷四十八治脾積氣諸方,并作“管”。“脘”“管”音同而通。

    〔2〕 發 《脈經》、《千金》并無。《聖濟總録》卷七十一痞氣“發”下有“爲”字。

    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脇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1〕寒熱〔2〕,喘咳〔3〕,發肺壅〔4〕。以春甲乙日得之。何以言之?心病傳肺,肺當傳肝,肝以春適王,王者不受邪,肺復欲還心,心不肯受,故留結爲積。故知息賁以春甲乙日得之。

    〔1〕 洒淅 《脈經》卷六第七、《甲乙》卷八第二引、《千金》卷十七第一并作“洒洒”。“洒淅”,寒冷貌。《素問·刺瘧論》:“洒淅寒甚。”

    〔2〕 寒熱 《甲乙》引作“惡寒”。

    〔3〕 喘咳 《甲乙》、《千金》“喘咳”上并有“氣逆”二字。

    〔4〕 壅 《脈經》、《甲乙》引、《病源》卷十九積聚候并作“癰”。《千金》作“癕”。按“壅”“癰”“癕”并通。《釋名·釋疾病》:“癰,壅也。”一本作“癕,壅也。”

    腎之積名曰賁豚〔1〕,發於少腹〔2〕,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3〕無時。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氣。以夏丙丁日得之。何以言之?脾病傳腎,腎當傳心,心以夏適王,王者不受邪,腎復欲還脾,脾不肯受,故留結爲積,故知賁豚以夏丙丁日得之。

    此是五積之要法也。

    〔1〕 賁豚 《脈經》卷六第九、《千金》卷十九第一“賁”并作“奔”。《甲乙》卷八第二引《難經》“豚”作“肫”。《聖惠方》卷四十八治腎積氣諸方作“奔”。按“賁”通“奔”。豚、肫通。《集韻·魂韻》:“豚,通作肫。”“豚”,小豬。《説文·豚部》:“,小豕也。篆文從肉豕。”是“”即“豚”。

    〔2〕 少腹 《甲乙》卷八第二引無“少”字。“聖惠方”作“小腹”。

    〔3〕 若豚狀,或上或下 《脈經》卷六第九、《千金》卷十九第一并作“如豚奔走之狀,上下”。

    按語:一、以上五積之名亦見於《靈樞·邪氣藏府病形》、《靈樞·經筋》、《素問·腹中論》、《素問·奇病論》等篇。其所描述的症狀,不僅與本難不盡相同,即《内經》各篇亦互有差異。可見古代對疾病命名,並不統一。此或與年代、地區等不同有關。

    二、五臟之積的部位都在腹部。其中肝之積在左脇下,肺之積在右脇下,乃根據五行方位而定。令人面南而立,則左爲東方,屬木,爲肝所主。右爲西方,屬金,爲肺所主。如本書第四十難云“肺者,西方金也”,第四十一難云“肝者,東方木也”可證。《素問·刺禁論》云:“肝生於左,肺藏於右。”王冰注曰:“肝象木,旺於春,春陽發生,故生於左也。肺象金,旺於秋,秋隂收殺,故藏於右也。”可見肝左肺右之説,並非指臟器之解剖位置而言。

    三、五臟積之形成,因素較爲複雜,有因人體本身的條件,有因外邪之侵入和飲食、起居情志以及周圍環境的影響等。對五臟積發生之時日,不可作肯定的規律性的預測。本難以五行生尅之理,推測某季某日得某臟之積,難與實際相符。“肝復欲還肺,肺不肯受”云云,乃借以圓説而已,不可憑信。但“王者不受邪”句,説明强壯者不病,虚損處受邪,有一定意義,不僅積病如此,且亦適用於其他疾病。

    五十七難

    提要:本難叙述胃泄、脾泄、大腸泄、小腸泄、大瘕泄等五種泄的名稱及其症狀特點。

    五十七難曰:泄凡有幾,皆有名不?

    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腸泄,有小腸泄,有大瘕泄,名曰後重。

    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黄。

    脾泄者,腹脹滿,泄注〔1〕,食即嘔吐逆。

    大腸泄者,食已窘〔2〕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3〕。

    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少腹痛。

    大瘕泄者,裏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4〕。

    此五泄之法〔5〕也。

    〔1〕 泄注 水瀉。《説文·水部》:“注,灌也。”形容瀉下如水之灌注。

    〔2〕 窘 《廣韻·軫韻》:“窘,急迫也。”

    〔3〕 切痛 痛如刀切。《集注》楊注:“切者,言痛如刀切其腸之狀也。”《靈樞·癲狂》:“腸若將以刀切之。”

    〔4〕 莖中痛 “莖”疑爲“腹”字之。蓋驗之實際,泄而裏急後重者,多兼腹痛,而莖中痛則不多見。《集注》丁德用曰:“裏急者腸中痛。”當亦有鑒於此。

    〔5〕 法 《句解》、《本義》、《集覽》本并作“要法”。

    按語:本難所描述五泄的症狀,包括水穀不化之便泄水瀉,及便膿血、裏急後重之痢疾等多種病證。其中大腸泄頗似《病源》卷十七之“白滯痢疾”。該文云:“白滯痢疾者,腸虚而冷氣客之,搏於腸間,津液凝滯成白,故爲白滯痢也。”供參考。

    五十八難

    提要:本難内容有三:一、論述中風、傷寒、濕温、熱病、温病等五種傷寒的典型脈象。二、傷寒汗、下治法之宜忌。三、皮、肌、骨三種寒熱病的主要症候。

    五十八難曰:傷寒有幾,其脈有變不?

    然,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温,有熱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中風之脈,陽〔1〕浮而滑,隂〔1〕濡而弱。濕温之脈,陽濡〔2〕而弱,隂小而急。傷寒之脈,隂陽俱盛而緊濇。熱病之脈,隂陽俱浮。浮之而滑〔3〕,沉之而散濇〔4〕,温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各隨其經所在而取之。

    〔1〕 陽 隂“陽”指寸部脈。“隂”指尺部脈。下同。本書第二難云:“從關至尺是尺内,隂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内,陽之所治也。”第三難云:“關之前者,陽之動也,關之後者,隂之動也。”又,對“隂”“陽”兩字的解釋,亦有指脈位之深淺者。脈在淺表爲陽,脈在深部爲隂。但本難後文有“熱病之脈,隂陽俱浮”,則以浮沉分隂陽之説,在這裏就難以説通,故不從。

    〔2〕 濡 《本義》本作“浮”。

    〔3〕 浮之而滑 “而”字原缺。《句解》、《本義》、《集覽》本“之”下并有“而”字。《集注》丁德用曰:“浮之而滑者,輕手按之而滑。”是丁注所據本亦有“而”字。今據補。

    〔4〕 沉之而散濇 “而”字原缺。丁注曰“沉之而散濇者,沉手而按之而散濇。”是丁注所據本有“而”字。今補,與“浮之”句相對應。“濇”字疑衍。蓋濇與滑相反,不能同時出現。丹波元胤:“濇字恐衍……滑濇相反,無併見之理。”

    按語:一、本難所述“傷寒有五”與《素問·熱論》“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概念相同。《素問》云:“人之傷於寒也,則爲病熱。”“凡病傷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爲病温,後夏至日者爲病暑。”可見,“傷寒”實爲多種外感熱病之總稱。由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