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文学课最新章节!

旧小说的流行,应当数《水浒》《三国》《西游》《封神》《说唐》《小五义》《儿女英雄传》《镜花缘》《绿野仙踪》《野叟曝言》《情史》《红楼梦》《聊斋志异》《今古奇观》……书虽同时流行,实在各有读者。前一部分多普通人阅读,有些人熟习故事,还是从看戏听书间接来的。就中读《三国》《水浒》,可满足人英雄崇拜的愉快;读《西游》《镜花缘》,可得到荒唐与幽默综合的快乐;读《封神榜》,照规矩必然得洗洗手,为的是与当时鬼神迷信习惯相结合。后一部分多书生和闺阁仕女阅读,有的人从书中发现情人,有的人从书中得到知己。《聊斋志异》尤为人爱读,为的是当故事说即容易动听,就中《青凤》《娇娜》《黄英》《婴宁》这类狐鬼美人,更与自作多情孤单寂寞的穷书生恋爱愿望相称。《今古奇观》中的《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卖油郎独占花魁》,故事说给妓女和小商人听时,很可能会赢得他们许多眼泪,并增加他们许多幻想!

    至于新章回小说的兴起,是与报纸杂志大有关系的。如《九尾龟》《官场现形记》《海上繁华梦》《孽海花》《留东外史》《玉梨魂》……这些作品多因附于报纸上刊载,得到广大的注意,(那时上海申、新二报是国内任何一省都有订户的!)它的特点是渐趋于一致的社会性。故事是当前的,注重在写人写事。或嘲笑北京官场,或描写上海洋场,或记载晚清名士美人掌故,或记载留日学生舍命恋爱,或继续传统才子佳人悲欢离合情节。如苏曼殊、徐枕亚等人作品,就名为“香艳小说”,它的时间短,分布少,当然不如旧小说普遍,然而它的影响可不小!因为北京的腐败、上海的时髦以及新式人物的生活和白面书生的恋爱观,都是由这类小说介绍深印于国内读者脑中的。作品既暴露了些社会弱点,对革命进行自然即有大作用。然而当时有一部分作家,已起始借用它作“讹诈老板”或“阿谀妓伶”工具,所以社会对小说作家就保留个“才子流氓”印象,作品的价值随之而减少。这件事,间接刺激了新文学的兴起,且直接制定了章回小说的死命。

    至于更新一派的人把小说社会价值重估,是配合维新思想而来的。吴稚晖先生为提倡科学教育,来写《上下古今谈》。林琴南先生大规模译欧洲小说,每每在叙言上讨论到小说与德育问题。梁启超先生更认为小说对国民影响大,作用深,主张小说在文学上应当有个较新的看法,值得来好好设计,好好发展培养它。林译小说的普遍流行,在读者印象中更能接受那个新观念,即“从文学中取得人生教育”。虽然这个新观念未能增加当时读者对小说的选择力,因为和林译小说同时流行的小说,就是《福尔摩斯侦探案》。然而一个更新的文学运动,却已酝酿到这个新读者群中,到民八 (6) 即得发展机会。新文学是从这个观念加以修正,并得到语体文自由运用的便利,方有今日成就的。

    到现在来说小说和社会,有好些情形自然都不同了。第一是旧小说除了几部较重要的还有因为重新印行重新分配得到读者,其余或因为流行数量越来越少,或因为和读者环境生活不合,不仅老先生所担心的诲淫诲盗小说作用已不大,就是维新派担心的鬼狐迷信与海上黑幕小说 (7) ,也不能有多大的作用了。一般印象虽好像还把小说当消遣品,小说作家和作品在受过初级教育以上的年青人方面,却已具有“先知”“经典”意味。大学校已把它当作一种研究课目,可作各种讨论。国立图书馆更有个小说部门,收藏很多书籍,国家准备奖金,且给作品一种学术上的敬视,把它和纯数学以及史学等等并列。国家在另外一方面,为扶持它、培养它,每年还花去不少钱。国内出版业在这方面投资的,数目更极可观。一个有成就的作家,所能引起读者给予的敬意和同情,若从过去历史追溯,竟可说是空前的!就拿来和当前社会上一般事业成功比较,也可以说是无与比肩的!

    说到这一点时,我们自然也还得另外知道些事情。我意思是把那个缺点提一提,因为缺点是随同习惯而来,还需要从讨论上弄明白,可想法补救的。譬如说,过去十年新文学运动和政治关系太密切,在政治上不稳定时,就得牺牲了些有希望的作家。又有些虽还好好地活着,因为“思想不同”,就受限制不能好好地写他的作品发表。又有些因为无从在比较自由情形下工作,索性放下原有工作去弄政治,这个作风又照例是能增加纠纷而无助于文学发展的。这实在是我们国家的损失,值得有心人重视。其次是文学运动过去和商业关系不大好,立法上保障不生作用,因此国内最知名作家,他的作品尽管有一百万本流行,繁荣了那个新出版业,作者本人居多是无所得的。直到如今为止,能靠出版税收入过日子的小说作家,不会过三五位。冰心或茅盾,老舍或丁玲,即或能有点收入,一定都不多。因此作家纵努力十年,对国家社会有极大贡献,社会对他实在还说不上什么实际贡献。他得做别的事才能养家活口,所以有些作家到末了只好搁下创作,另寻生活,或教书经商,或做官办党,似乎反而容易对付。有些人诚实而固执,缺少变通,还梦想用一支笔来奋斗,到末了也就只好在长穷小病中死去,倒下完事。这自然更是国家的损失!一个进步的国家,照理不应当有这种现象的。(因为这纵不是负责方面的罪过,至少也是可负疚的羞耻!)关于这一点,我们实在需要出版业方面道德的提高,和国家在立法上有个保障,方能望得到转机,单是目前的种种办法,还是不够的!从商业观点来看一本好书,也许不过是它能增加一笔收入,别无更深的意义,标准就不会高。至于从国家观点看来,一本好书实值得由国家来代为出版,代为分配。照目前中国情形,一本好书印行十万到五十万本,总有办法可分配的!国家来作这件事,等于向全国中优秀脑子和高尚情感投资,它的用意是尊重这种脑子并推广这种情感。即或麻烦一点,但比别的设计究竟简单得多,而且切于实际得多!作者若能从这个正当方式上得到应得的版税,国家就用不着在这问题上花钱费心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