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经书浅谈最新章节!

    作者:陆宗达 王宁

    第一节 《尔雅》与“经”

    《尔雅》是十三经里的一部比较特殊的典籍。六朝人称之为“诗书之襟带”(刘勰《文心雕龙》),宋朝人誉之为“六籍之户牅,学者之要津”(林光甫《艾轩诗说》),清朝人更以之为“训故之渊海,五经之梯航”(宋翔凤《尔雅郭注义疏序》)。可见历代学者对它多么重视,又可见它在我国典籍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

    但是,从这些评论中,我们又可看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论“襟带”也好,“户牅”与“要津”也好,“梯航”也好,都似乎说它是古代治经学的工具,而不是说它本身就是一部“经”。可《尔雅》确为十三经之一。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剖析清楚。

    《尔雅》为什么叫“尔雅”?刘熙《释名》说:“尔雅:尔,昵也;昵,近也。雅,义也;义,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也。”黄季刚先生以为“雅”是“夏”的借字。因此他说:“一可知《尔雅》为诸夏之公言;二可知《尔雅》皆经典之常语;三可知《尔雅》为训诂之正义。”(《尔雅略说》)综合这两种说法,《尔雅》是一部古代经典的词语解释之书,它在释词上有三大任务:(1)标准语释方言俗语;(2)当代语言释古语;(3)常用语释难僻词语。对文献语言作出的解释,我国古代称作“故训”,又称“训诂”。《尔雅》实际上是一部训诂的汇编,或者说,是一部以释义为主的词典。它不象一般的经书,是供阅读的。而象古代的字书,是供查检的。 它不属于历史或思想理论一类,而属于语言文字学一类。那么,它又怎样列入了经书呢?

    我国经书的数量有一个发展过程,汉代只有六经(因乐经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实际为五经),汉末加了一部《论语》,变为七经,六朝以后又加上《孝经》和《孟子》,合成九经,继之将《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与《春秋》分开独立成经,便有了十一经。唐文宗开成年间,石刻十二经,并置于太学,于十一经中加上一部《尔雅》。十三经就是由唐代的十二经发展来的,因此,其中包括《尔雅》。

    唐文宗时将《尔雅》列为经学,主要的依据是汉代曾把《尔雅》列为官学:汉代刘歆欲立古文学,曾征募能为《尔雅》者千余人,讲论庭中(见《汉书·楚元王传》)。汉武帝时,正式立《尔雅》博士。唐代认为这便足以确定《尔雅》的经学地位,于是列入经类。实际上,在五经之后增设的经书,很多是五经的附庸,例如,《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是对《春秋》史实的详叙,《论语》、《礼记》是言论的辑录……既然这些对五经所载的史实、思想、制度加以解释的书后代都杂糅到正式的经里去,那么,解释经传语言的《尔雅》列入经书,也就不奇怪了。所以纪昀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持说经之家,多资(《尔雅》)以证古,故从其所重,列之经部:”这又是从内容上来说明《尔雅》入经的缘由。

    第二节 《尔雅》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其特点

    《尔雅》的作者与成书的年代,旧有三说:一说为周公所著,成书在西周;一说为孔子或其门徒所著,成书在东周;又一说为汉儒所著。这三个说法,都不够准确。

    根据现代学者的考证,《尔雅》中的很多材料,应在《毛诗诂训传》之前就有了。《尔雅》与《毛传》有许多共同的树料,但《毛传》的解释显然比《尔雅》更精确,水平更高。例如,《毛传》已有“辞”(语助词)的概念,已能用“××声”、“ ××貌”等术语来表示迭字形容词与象声词的词性……这都是《尔雅》所不具备的。而且,《尔雅》所论的制度多为周制。例如,《释山》中有两处记载“五岳”:一是“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河南衡”;另一是“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前者为周初之制,后者为东周之制。这都说明《尔雅》不是汉代的著作。说《尔雅》为周公、孔子所著,也不可信。因为《尔雅》释五经的材料连一半也不到,它所采的训诂,旁及《楚辞》、《庄子》、《穆天子传》、《管子》、《吕氏春秋》、《国语》等,以至《史记》,很多是在周公、孔子之后。从它所涉及的文献和所论的制度、史实看,它不是一人一时之作,而是杂采几代多家的训诂材料汇编起来的。而且,汇编也不是一次而成,而是逐步完善。初具规模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400-300年左右的战国时期,汉代古文经典的传注发达起来后,又经过一度增补润色,才成为我们今天所见的样子。

    《尔雅》的成书情况决定了它的特点,这是在研究和应用《尔雅》时必须留意的。这就是《尔雅》所取的训诂和经传百家多有相同者。不但释经之条目多与《毛传》相同,其他材料与古代典籍相同之处也很多。如;“师,众也”、“比,辅也”、“晋,进也”、“遘,遇也”、“履者,礼也”、“颐者,养也”、“震者,动也”……都与《易·十翼》同。“勤,劳也”、“肇,始也”、“怙,恃也”、“典,常也”、“康,虚也”、“惠,爱也”、“绥,安也”、“考,成也”、“怀,思也”……都与《周书·谥法篇》同。“元,始也”、“芾,小也”……都与散见他籍的子夏《易》传同。《谷梁传》“平之为言以道成也”、“胥之为言犹相也”、“实耒者,是来也”……都与《尔雅》同。《礼记丧服传》中的称谓,大都与《释亲》同。《尔雅》“暴雨谓之涷”、“卷葹草,拔心不死”……与《楚辞》文同。“扶摇谓之猋”、“蒺藜,蝍蛆”与《庄子》文同……这说明,《尔雅》是汇编,不是独创,它是多有所本的,所以,它可以“观古”、“证古”,对研究和了解古代文献的语言很有参考价值。但是,由于材料来源非只一处,材料入书亦非一时,所以,《尔雅》中的材科难免存在矛盾、重复。前面所说两个“五岳”便是一例,那是因为采用了两个不同时期的制度。又如,“密肌,继英”一条,《释虫》、《释鸟》两次出现,虽有人笃信《尔雅》,认为它既是虫名,又是鸟名,但仔细考察,这只不过是把对一个名称的两种不同的解释同时收入罢了。在应用《尔雅》时对它的这个特点,要特别重视。

    第三节 《尔雅》的编排与内容

    现存的《尔雅》共有十九篇,将各种故训按义分类。其实,除语词外,是按物分类。这十九篇可以分成五大类;

    (一)语言类:

    1.《释诂》;

    2.《释言》;

    3.《释训》。

    这三篇是古代文献词语训释的汇编。《释诂》和《释言》主要是单词的训释,《释训》多为迭字词或连绵词。《释诂》、《释言》多用直训的方式,有同义词比较的作用。《释训》则多用义界的方式,起“道形皃”的作用①。如《释诂》:“绩、绪、采、业、服、宜、贯、公,事也。”《释训》:“子子孙孙,引无极也。”

    (二) 人文关系类:

    4.《释亲》

    这一篇主要解释亲属关系的称谓。分为宗族、母党、妻党、婚姻四类。如“宗族”类释父、母时说“父为考,母为妣”;“母党”类释母、母晜子等时说“母之姊妹为从母,从母之男子为从母晜弟,其女子子为从母姊妹。”

    (三)建筑器物类;

    5.《释宫》;

    6.《释器》;

    7.《释乐》。

    《释宫》是解释宫室的总体名称和各个部位的名称的,《释器》解释一般器物称,材科名称和制作工序的名称;《释乐》则专讲乐器。如《释官》中有“宫谓之室,室谓之宫”;《释乐》中有“大瑟谓之灑,“和乐谓之节”。

    (四)天文地理类:

    8.《释天》;

    9.《释地》;

    10.《释丘》;

    11.《释山》;

    12.《释水)

    这一部分中,《释天》包括的内容最广,其中又分为四时、祥、灾、岁阳、岁阴、岁名、月阳、月名、风雨、星名、祭名、讲武、旌旗十三类。《释地》解释地域名称和地理环境的特点,又分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