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针灸甲乙经校注最新章节!

    晉·玄晏先生皇甫謐

    夫醫道所興,其來久矣。上古神農,始嘗草木而知百藥〔1〕。黄帝咨訪岐伯、伯高、少俞之徒〔2〕,内考五藏六府,外綜〔3〕經絡血氣色候,參之天地,驗之人物〔4〕,本性命〔5〕,窮神極變〔6〕,而鍼道〔7〕生焉。其論至妙,雷公受業〔8〕,傳之於後。伊尹以亞聖之才〔9〕,撰用《神農本草》〔10〕,以爲《湯液》〔11〕。中古名醫有俞跗〔12〕、醫緩、扁鵲〔13〕,秦有醫和〔14〕,漢有倉公〔15〕,其論皆經理識本〔16〕,非徒胗病〔17〕而已。漢有華佗、張仲景。華佗〔18〕奇方異治,施世者多,亦不能盡記其本末。若知直祭酒〔19〕劉季琰,病發於畏惡〔20〕,治之而瘥。云後九年,季琰病應發,發當有感,仍本於畏惡,病動〔21〕必死,終如其言。仲景見侍中王仲宣〔22〕,時年二十餘〔23〕,謂曰:君有病,四十當眉落〔24〕,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湯可免〔25〕,仲宣嫌其言忤〔26〕,受湯勿〔27〕服。居三日,見〔28〕仲宣謂曰:服湯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湯之胗〔29〕,君何輕命也!仲宣猶不信〔30〕。後二十年果眉落,後〔31〕一百八十七〔32〕日而死,終如其言。此二事雖扁鵲、倉公無以加也。華佗〔33〕性惡矜技〔34〕,終以戮死。仲景論廣伊尹《湯液》爲十數卷〔35〕,用之多驗,近代太醫令王叔和〔36〕,撰次仲景遺論〔37〕甚精,皆可〔38〕施用。

    〔1〕上古神農,始嘗草木而知百藥 《淮南子·修務訓》:“時多疾病素傷之害,於是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穀……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按此乃早期傳説神農嘗百草事也。

    〔2〕黄帝咨訪岐伯、伯高、少俞之徒 此事詳見《素問》、《靈樞》中。傳説岐伯、伯高、少俞,皆黄帝之臣,常與黄帝論醫藥事。咨訪者,訊謀廣問。《説文·口部》:“咨,謀事曰咨。”又言部:“訪,汎謀曰訪。”徐鍇繫傳:“此言汎謀,謂廣問於人也。”

    〔3〕綜 總合整理也。

    〔4〕參之天地,驗之人物 人與天地相參,是《内經》一重要學術思想。如《素問·氣交變大論》引《上經》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義屬此焉。

    〔5〕本性命 推究生命之道。本,推究也。《管子·正世》:“本治亂之所生。”性命猶生命也。

    〔6〕窮神極變 此言深究神與變之理。《説文·穴部》:“窮,極也。”上言窮,下言極,亦互文也。窮者,尋根究源之義。如《易經·説卦》:“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7〕鍼道 此指鍼刺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等。詳見本經卷五第四。

    〔8〕雷公受業 傳説雷公亦黄帝臣,常得黄帝之傳受。詳見於《内經》有關篇中。此亦依託之事。

    〔9〕伊尹以亞聖之才 亞,正統本作“元”。此言伊尹之才,次於至聖。亞,次也。伊尹,商朝人,爲湯之臣。《史記·殷本紀》:“伊尹名阿衡……負鼎俎以滋味説湯,致於王道。或曰伊尹處士,湯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後肯往,從湯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湯舉任以國政。”

    〔10〕《神農本草》 傳説神農所作,故此言伊尹得以撰而用之。

    〔11〕以爲《湯液》 詳《漢書·藝文志》經方類有“《湯液經方》三十二卷”,未言作者。此言伊尹作《湯液》,後文復言“仲景論廣伊尹《湯液》”,是謐必有所本,後則失傳,今已難考。

    〔12〕中古名醫有俞跗 詳《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臣聞上古之時,醫有俞跗。”又《漢書·藝文志》經方類有“泰始黄帝扁鵲俞拊方二十三卷”。拊與跗通。傳説俞跗亦黄帝臣。此列中古,疑有誤。

    〔13〕醫緩、扁鵲 醫緩,秦國醫者,《左傳·成公十年》載其爲晉侯治病之事。扁鵲,事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14〕秦有醫和 醫和,秦國醫者,《左傳·昭公元年》載其爲晉侯治病之事。按據《左傳》所記,醫緩、醫和入晉治病之事,前後相距僅四十年左右,而此文言醫緩爲中古,言醫和爲秦,與史實不合,疑有誤。

    〔15〕漢有倉公 倉公,姓淳于,名意。齊國臨菑人,以其爲太倉長,故曰倉公。詳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16〕經理識本 此言順乎理而知其本也。經,順理。《周禮·考工記·輈人》:“經而無絶。”鄭玄注:“經,亦謂順理也。”《説文·言部》:“識,知也。”

    〔17〕胗病 即診病,胗爲診之假。《類説》卷五十引《孔子雜説》:“胗不止脉也,視物亦可爲胗。”《契丹國志·耶律隆運傳》:“召番漢名醫胗視。”

    〔18〕華佗 原作“其他”,據上下文義改,佗與他通。如《千金方·序》作“華他”。

    〔19〕祭酒 首席、長者也。漢代以博士之長稱祭酒。

    〔20〕畏惡 畏恨嫉惡也。如《史記·淮陰侯列傳》:“信知漢王畏惡其能。”

    〔21〕病動 病動猶病發也。《後漢書·華佗傳》有“疾動時佗不在遂死”、“疾當發動”、“病發無藥而死”等語,是動即發也。

    〔22〕仲景見侍中王仲宣 《太平御覽·方術部》引《何顒别傳》載此事,然所言年限,與下文有差。王仲宣,王粲也。《三國志·魏志》有傳,歸魏時,曾拜侍中,建安二十二年卒,年四十一。不曾記見仲景事。

    〔23〕時年二十餘 餘,《醫經正本書》無。按《太平御覽》引《何顒别傳》云:“王仲宣年十七,嘗遇仲景。”詳《三國志·魏志·王粲傳》,粲十七歲時尚在長安,後去荊州依劉表,時表住襄陽,仲景南陽人,二地相臨。故仲宣見仲景,或當此時,則二十歲左右較合。

    〔24〕四十當眉落 《太平御覽》引《何顒别傳》云:“後年三十當眉落。”詳《三國志·魏志·王粲傅》,粲卒於建安二十二年,年四十一。故此作四十,與其卒年基本相符。

    〔25〕免 《醫經正本書》作“愈”。

    〔26〕忤 《廣韻·暮韻》:“忤,逆也。”此言逆其意也。

    〔27〕勿 此前明抄本有“而”字。《醫經正本書》作“不”。

    〔28〕見 此前《醫經正本書》有“仲景”二字,義勝。

    〔29〕胗 此下明抄本有“也”字。

    〔30〕信 原作“言”,據嘉靖本、正重抄本《醫經正本書》改。

    〔31〕後 《醫經正本書》無。

    〔32〕七 《醫經正本書》無。按一百八十日,正合前云“半年”之數,“七”字疑衍。

    〔33〕佗 原作“陀”,據明抄本及前文改。

    〔34〕矜技 自負其技。矜,自負也。

    〔35〕十數卷 原作“數十卷”,據明抄本及《醫經正本書》改。十數卷與《傷寒論·張仲景序》所謂“爲《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之義亦合。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