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诸神的复活:列奥纳多达芬奇最新章节!

    “怎么?又是它?你为什么当时没有说?真是个怪人!我认为————我们在价钱上达成了一致。”

    “我指的不是钱的事,陛下……”

    “是什么?”

    列奥纳多又感到弗兰西斯那种和蔼亲善的目光下面隐藏着一种神情:不准谈《乔昆达》。

    “陛下,”他尽了最大努力,终于说道,“陛下,请您发发慈悲吧,别拿走我的这幅肖像!它早晚总会是您的,我不需要钱:只请求您让我留一段时间————留到我死的时候……”

    他笑了,没有把话说完,用祈求的目光看着玛加瑞塔。

    国王耸了耸肩膀,脸色阴沉下来。

    “陛下,”公主插进来,“请您满足列奥纳多先生的要求吧。他不过分————您就发发慈悲吧!”

    “您也站在他的一面?这原来是一场阴谋!”

    她把手放在哥哥的肩上,伏在他的耳朵上说:

    “您怎么没有看出来?他至今还在爱着她……”

    “可是她已经死了!”

    “那又怎样?难道死者就不爱吗?您也说,她在肖像上就是活的。行行好吧,亲爱的哥哥,把这个关于过去的记忆就留给他吧,别让老人伤心难过……”

    弗兰西斯的头脑里闪现出一个半遗忘了的学校书本上的概念————那说的是永远心连心,非人世间的爱情,骑士的忠诚,于是他想要当个宽宏大度的人。

    “愿上帝保佑你,列奥纳多先生,”他带着有些讥讽的笑容,说道,“看样子是拗不过你。你算是找到了为你说好话的人。你就放心好了,我成全你的愿望。可是要记住:画归我所有了,你可以提前得到钱。”

    他拍了拍画家的肩膀。

    “别担心,我的朋友:我向你保证————任何人都不会让你跟你的蒙娜丽莎分手!”

    玛加瑞塔的眼睛里噙满泪水:她嫣然一笑,把手伸给画家,列奥纳多默默地吻了一下。

    奏起了音乐,舞会开始了,跳舞的人成双成对地旋转起来。

    这个奇怪的与大家迥然不同的客人从他们中间穿过去,好像一个幽灵,重新消失在漆黑的如地狱一般的夜幕之中,任何人都不再提起他了。

    六

    国王刚一离开安布瓦斯,这里又笼罩上平时那种寂静和荒凉。唯有奥洛日塔楼里的钟发出均匀的金属声,还有每天傍晚时分卢瓦尔河沙滩上天鹅发出的哀鸣,浅蓝色的天空倒映在平滑如镜的河水里。

    列奥纳多跟以前一样,画他的《先知约翰》。可是工作越是往前进展就越加困难和缓慢。弗兰切斯科有时觉得老师想要实现不可能达到的事。当年他在蒙娜丽莎身上体验了生活的秘密,如今他又大胆地在手指着基督受难十字架的约翰身上体验一个更大的秘密————生与死的合而为一。

    有时天近黄昏的时刻,列奥纳多从《乔昆达》上揭下罩布,长时间地凝视着她以及立在一旁的《约翰》,好像是在将二者进行比较。这时,学生觉得两个画中人脸上的表情发生了变化,也许是由于光与影的变化而造成的错觉,好像是这个少年和那个女人如幽灵一般,从画布上走下来,在画家聚精会神的目光下,获得了超自然的生命,约翰变得与蒙娜丽莎以及列奥纳多本人十分相像,正如儿子跟其父母十分相像一样。

    老师的体质衰弱了。梅利齐哀求他休息,放下工作,可是毫不起作用,一谈到休息,列奥纳多连听都不想听。

    1518年秋的一天,他感到特别不舒服。可是他仍然忍住疾病的痛苦和疲劳,工作了一整天,只是结束得比平时早一些,要求弗兰切斯科把他送到楼上的卧室去,螺旋形的木头楼梯很陡,近来他经常感到头晕,因此他决定上楼时要靠着别人帮助。

    这一次,弗兰切斯科搀扶着老师。列奥纳多走得很慢,很吃力,每上两三磴都得停下喘息一阵。

    突然一晃,全身压到学生身上。学生明白了,老师头晕了,可是担心一个人架不住他,便呼唤老仆巴蒂斯塔·维拉尼斯。他们俩抱住列奥纳多,喊人上来帮忙,又来了两个仆人,把病人抬进卧室。

    他按照老习惯,拒绝治疗,在床上躺了六个星期。身体的右侧瘫痪了,右手不顶用了。

    快入冬的时候,他的病情有所好转。可是康复的过程却很艰难和缓慢。

    列奥纳多一生中一直双手并用————左手跟右手一样自如,两只手都能工作,但各有分工:左手打草稿,右手涂颜色;一只手能办到的,另一只却不能;这两种力量相辅相成,他本人认为这就是他比别的画家优越之所在。可是如今由于瘫痪右手的手指麻木了,因此他失掉了右手,或者说差不多就等于失掉了右手,列奥纳多担心他不可能再画画了。

    十二月上旬,他起床了,起初开始在楼上的房间里走动,后来能下楼到画室里去了。可是他却没能重新工作。

    一天中午,刚吃完午饭,这是最安静的时刻,别人都在午睡,弗兰切斯科想要问老师一件事,在楼上的房间里没有找到他,便来到楼下,小心翼翼地开开画室的门往里面看看。列奥纳多近来比平时更加闷闷不乐,更加不愿意与人接触,只喜欢独自一人,不准别人不经允许进入画室,好像是害怕有人监视他似的。

    弗兰切斯科从半开的门里看见他站在《约翰》前,试图用那只瘫痪的手作画;由于费力,脸抽搐得变形了;嘴唇闭得紧紧的,两只嘴角往下耷拉着;两只眉梢向上翘起;一缕缕的白发被汗水弄湿,贴在前额上;僵硬的手指不听使唤:画笔在这位伟大画师的手里不停地抖动,好像是在一个没有经验的小学生的手里一样。

    弗兰切斯科惊惧得不敢动一下,屏住呼吸,看着活的灵魂跟正在死去的肉体进行最后的搏斗。

    七

    这年冬天很冷。卢瓦尔河里的冰排把桥撞坏了。人走在路上会冻僵。狼跑到城郊来,一个老园艺工说,在花园里,在杜克卢城堡的窗户下面看见过狼,夜里不携带武器不能外出。候鸟往南飞的时候有的冻死了从天上掉下来。一天早晨,弗兰切斯科在雪地上发现一只冻得半死的燕子,拿给了老师。列奥纳多用热气给它取暖,在炉灶旁暖和的地方给它造了一个窠,准备来年开春时把它放归大自然。

    他已经不再试图工作了:没有画完的《约翰》跟别的一些画、画稿、画笔和颜料一起藏在画室一个偏僻的角落里。日子在无所事事中虚度了过去。有时公证人吉利昂先生前来做客,他谈到今年的收成、食盐的昂贵,谈到兰格道克绵羊比起贝里羊和利穆真羊来,毛更长,而且肉也鲜美;或者教厨娘玛杜琳娜如何区分小兔子和老兔子————根据前爪上的活动骨。法兰西斯派修士胡利埃莫也常来做客,他是弗兰切斯科的忏悔师,出生在意大利,很久以前就在安布瓦斯定居了————这个小老头很纯朴,性格开朗,为人和善,他讲起佛罗伦萨调皮捣蛋鬼的故事来绘声绘色,引人入胜。列奥纳多一边听一边笑,跟他一样和善。在漫长的冬夜里,他们下棋,玩纸牌。

    天黑得很早,从窗户洒进来铅色的光线,客人们都走了。于是列奥纳多在房间里一连好几个小时来回踱着,偶尔看看机械工匠琐罗亚斯特罗·达·佩列托拉。这个残疾人如今比任何时候都让他心痛,是对老师一生的努力————想要制造出人的翅膀的努力最大的嘲讽。亚斯特罗像平时一样,盘腿坐在角落里,把一条长布带子缠在一根棍子上,锯击木游戏用的木棒,削陀螺,或者眯缝着眼睛,慢慢地摇晃着身体,面带毫无意义的微笑,挥动着双臂,像翅膀一样,含糊不清地哼哼着同一支歌曲:

    咕噜噜,咕噜噜,

    仙鹤和老鹰

    在阳光下面飞,

    大地看不清,

    仙鹤和老鹰

    咕噜噜,咕噜噜。

    听着这支悲哀的歌,让人感到更加烦闷,黄昏时分寒冷的光线给人带来更大的绝望感。天终于完全黑了。房子里一片寂静。窗外狂风呼啸,光秃秃的树枝发出喧嚣声,这声音听起来好像是凶恶的巨人们在谈话。除了风的呼啸声之外,还能听到另一种更加凄厉的声音,那可能是狼群在树林边沿地带嗥叫。弗兰切斯科在炉灶里生起了火,列奥纳多坐到跟前去。

    梅利齐弹一手好诗琴,他的嗓子也很受听。他有时用音乐给老师消愁解闷。有一天,他给他唱了一支古老的歌,那是洛伦佐·美第奇编的,举行巴克科斯和阿里阿德涅狂欢活动时唱的————这是一支无限欢快而又凄凉的情歌,列奥纳多很喜欢,因为他青年时代经常听到这支歌:

    青春是多么美好啊,

    但转瞬即逝。唱吧,笑吧。

    得欢乐时且欢乐————

    切莫寄希望于明天。

    老师听着,低下了头,他想起夏天的夜晚,空荡荡的马路上黑色的阴影和明亮的月光、在大理石敞廊前演奏诗琴的声音,而这支情歌本身则唤起了对乔昆达的思念。

    歌声缭绕,余音消融在狂风的咆哮声中。弗兰切斯科坐在老师的脚下,抬起眼睛看他,只见老人的脸上老泪横流。

    列奥纳多有时重读自己的日记,又记下一些新的想法————死亡,这是他如今考虑最多的。

    “你现在看到,你想要回到祖国,回归原初的希望————犹如飞蛾投火,一个人在不断的希望中,在兴奋的焦急中期待着新的春天、新的夏天、新的岁月,以为所期待的总是姗姗来迟————并没有注意到所希望的原来是自己的毁灭和终结。但这种希望却是自然的本质————自然的灵魂,这颗灵魂感到自己被锁在人的灵魂里,因此永远希望从肉体中释放出来,回归原初。

    “自然界里除了力和运动之外,别无其他;力即是幸福的意志————世界永远趋向最后的均衡,回归第一推动力。

    “当所希望得到的东西与抱着希望的人结合在一起时,便产生希望的满足和愉快:爱人的人与所爱的人结合在一起————他便平静下来;落体落下之后,也就平静下来。

    “局部总是希望与整体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避免不完善;灵魂总是希望处在肉体之中,因为离开肉体的各个器官,灵魂就不能行动,不能感觉。可是灵魂并不随着肉体的毁灭而毁灭,它在肉体里起的作用,如同气在管风琴的管子里起的作用一样:如果其中一根管子坏了,气便不能产生正确的音。

    “白天过得有意义,夜里就能做愉快的梦,人生也是如此,一生过得有意义,死亡也就愉快。

    “凡是过得有意义的生活,都是永生的。

    “凡是邪恶都会在记忆中留下痛苦,除了最伟大的————死亡,死亡把记忆跟生命一道破坏。

    “我本来想要学习生活,可是仅仅学习了死亡。

    “自然界的外在必然与理性的内在必然相吻合:凡是合乎理性的,便都是好的,因为都是必然的。

    “在人间也跟在天上一样,我们的父,一切都听凭你的意志。”

    他用理性来解释死亡,在其中看到了神圣的必然,也就是他所说的“第一推动力”的意志。然而,在心灵的深处,他却感到不安,不能而且也不愿意屈服于理性。

    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被活埋,可是在地下的棺材里苏醒过来,于是拼命地叫喊,喘息着,双手用力推棺材盖。————第二天早晨,他对弗兰切斯科提出自己的希望,要求他死后只要没有出现尸体腐烂的迹象,就不要下葬。

    在那些漫长的冬夜里,他听着外面狂风的咆哮声,看着炉灶里覆盖着灰烬的炭火,回忆着自己在芬奇村度过的童年————在那无限遥远的年代里,仙鹤发出欢快的呼唤:“让我们飞吧!让我们飞吧!”山里的石南帚散发出焦油的气味。站在山顶上遥望坐落在阳光灿烂的河谷里的佛罗伦萨全景,只见它在朦胧中呈现出紫色,宛如紫水晶,它是那样小巧,两枝春芽之间足以容纳得下,而阿尔巴诺山满山遍野都覆盖着树木的春芽,一片嫩绿。于是他情不自禁地感到,他仍然热爱生活,虽然已经处在半死之中,但仍然牢牢地抓着生命不肯松手,害怕死亡,犹如一个黑洞洞的深坑,不是今天便是明天,他就将跌进这深坑里去,发出最后一声惊恐的呼叫。这种悲哀不禁让他感到一阵心痛,他想要哭泣,像小孩子那样号啕大哭。关于神圣的必然性,关于第一推动力的意志的种种说法,都不过是理性的安慰,原来只是谎言,在这种无意义的惊恐面前已经烟消云散,无影无踪了。他甘愿用死后永恒的黑暗及其一切秘密换取一缕阳光,换取一股吹拂着芳香的嫩叶的春风,换取阿尔巴诺山上灌木丛中一朵金黄色的小花。

    每天入夜以后,家里只剩下了自己人,可是又不想去睡觉————列奥纳多近来经常遭受失眠的折磨————于是弗兰切斯科给他诵读福音书。

    他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觉得这本书如此新鲜,如此非同寻常,尚未被人理解。有些话随着他反复思考而变得更加深邃,如同无底的深渊。《路加福音》第四章就有这样一段话。耶稣战胜了魔鬼的前两次诱惑————用食物和权势荣华————之后,魔鬼又用翅膀诱惑他:

    “魔鬼又领他到耶路撒冷去,叫他站在殿顶上,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从这里跳下。因为经书里记载着:主要为你吩咐他的天使保护你,他们要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耶稣回答他说,经书里记载着:不要诱惑你主的神。”4

    列奥纳多如今觉得这段话是对他一生的问题的回答,这个问题就是:人将会有翅膀吗?

    “魔鬼用尽了各种各样的诱惑,就暂时离开了耶稣。” 5

    “暂时?这是什么意思?”列奥纳多想,“魔鬼什么时候还要重新来纠缠他?”有些话对他可能充满巨大的诱惑力,但违背试验和自然必然性的法则,即使如此,也没有让他惊惶失措:

    “你们若是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籽那么大,并且对这座山说:你离开此处————它就会挪开。”6 他经常觉得,人所不能达到的最后的知识和同样不能达到的最后的信仰,会通过不同的途径把人引到一点上来————内在必然与外在必然的合一,人的意志与神的意志的合一。谁若是能怀着真正的信心对山说:你挪开,投到大海里去吧————他已经知道不可能不按照他的话去办;对于他来说,超自然则成为自然了。但是这些话刺激人的针刺不就在于:要想获得信仰,哪怕是只有芥菜籽那么大,都比对一座山说:你挪开,投到大海里去吧————更困难吗?

    他想要理解《福音书》另外一段更加深奥的话,可是白费心思:

    “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的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示出来。啊,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7

    既然上帝将秘密向婴孩显示,既然完全的单纯也就是完全的聪明————那么为什么《福音书》里还说:

    “你们要灵巧像蛇一样,驯良像鸽子一样。” 8

    这两段话之间又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经书里还说:“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你们不要为生命担忧,不要说:我们吃什么?我们喝什么?我们穿什么?”9 因为异教徒才追求这些,因为你们的天父知道你们需要这些。这些都会提供给你们。

    列奥纳多回想起自己的发现、发明、机器,这些应该帮助人们主宰大自然,他想道:“难道这些只是对肉体的关心————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只是侍奉玛门吗?人的劳动里除了利益之外,再什么都没有吗?既然爱就是挑选上好的福分并且坐到耶稣的脚下听他讲道的玛利亚,那么智慧莫非就是关心许多事唯独忘记了一件主要的马大吗?”

    他根据个人的经验知道,最高的智慧如同深渊光滑的边沿,有最可怕的和不可遏制的诱惑力。他回想起自己的一些学生,也许是由于他的过错,有人毁灭了,有的被诱惑了————塞萨尔、亚斯特罗、乔万尼————于是他听到这样一段话:

    “凡是诱惑我的一个小子的人,最好是把大磨石拴在这个人的脖颈上,把他沉到大海里淹死。由于这种诱惑,世界就要遭难;因为诱惑是避免不了的,可是进行诱惑的人却必定遭难。”10

    然而,就在《福音书》里也有还另一种说法:

    “凡是由于我而不受诱惑的人,都会有福气。”11

    “你们以为我来到地上是为了带来和平吗?我告诉你们吧,不对,我带来的是纷争。”12

    最让他惊惧的是马太和马可讲到的耶稣之死的情况:

    “六点钟,整个大地上降临了黑暗,一直持续到九点。九点前后,耶稣大声喊着说: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我的神!我的神!你为什么抛弃了我?耶稣大声喊叫,就断气了。”13

    “你为什么抛弃了我?”列奥纳多想道,“圣子临死前向圣父的呼叫,只是对他的敌人发出的;他说‘我与父原为一’14 ,这是后者绝望的叫喊吗?如果把他的全部学说放在天平的一端,而另一端则放上这六个字,那么哪一端更重呢?”

    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他觉得他已经面对面地看见了那个可怕的黑洞洞的深坑,不是今天便是明天,他就将跌进这深坑里去,发出最后一声惊恐的呼叫:我的上帝呀,我的上帝,你为什么抛弃了我?

    八

    他有时早晨起来,透过挂霜的玻璃窗往外面看,看见了雪堆、灰色的天空、挂着霜雪的树木————他觉得冬季无尽无休,永远不会结束。

    可是2月初却暖和起来了。房子向阳的一面,挂在屋檐下的冰溜子开始往下滴答晶莹的水珠;融雪在树干上留下深色的印痕;树的芽苞开始裂开;从飞渡的云彩缝隙里露出了蓝天。

    早晨,阳光斜射进画室里来,弗兰切斯科把老师的靠背椅放在阳光下,老人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晒太阳,一坐好几个小时,低着头,半闭着眼睛,把骨瘦如柴的双手放在膝盖上。从这双手上,这张脸上,都可看出无限疲惫的神情。

    在画室里过冬的那只燕子已被列奥纳多驯化,在房间里盘旋,落到他的肩上或手上,允许人把它拿在手里和吻它的头;然后又扑棱一声飞起来,一声连一声地叫着,仿佛是感到了春天的到来。列奥纳多注视着燕子盘旋时小小的躯体以及翅膀的每一个动作————关于人的翅膀的幻想又在他的头脑里复苏了。

    有一天,他打开放在画室一角的大木箱子,翻腾起里面的手稿、笔记本和无数散放着的纸片,那上面画着各种机器构造图以及他所写的二百卷《自然论》一书的片断札记。

    他一生随时都想要把这些零乱的札记整理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编成一套伟大的《世界论》一书,可是却一直往后拖延。他知道,这里有些发现能够把人类的认识活动缩短几百年,能够改变人类的命运,把人类引上新的发展道路。可是,他也知道,不可能有这种结果:现在已经晚了,一切都将毁灭殆尽,跟《最后的晚餐》、斯福尔扎纪念碑、《安加利之战》一样,毫无意义,因为他在科学中也仅仅有理想,而没有行动,凡事只是开个头而没有结束,结果是一无所成,好像是好嘲弄人的命运对他进行了惩罚,因为他的愿望是无度的,行动却是微不足道的。他预见到了,人们将要探寻他已经找到的事物,去发现他已经发现了的事物————将要走上他的道路,跟随着他的足迹,可是却要绕过他,把他遗忘,仿佛他根本就不曾存在似的。

    他找到一本已经陈旧得发黄的笔记本,只见封皮上写着标题是:禽类。他把这个笔记本放到一旁。

    最近几年,他几乎没有研究飞行器,可是他却一直想着它。观察着这只被驯化了的燕子飞翔,他感到一个新的构想又在他的头脑里酝酿成熟,他决定再进行最后一次试验,这是最后的希望,也许是愚蠢的,但是如果创造出人的翅膀,将会挽救他一生的劳动,证明它没有白费。

    他以一种顽强的精神开始了这项新的工作,就像画《先知约翰》时那样狂热和匆忙。他不再想到死亡,战胜了体弱和疾病,废寝忘食,一坐就是夜以继日,专心一意地埋头于绘图和运算。弗兰切斯科有时觉得他不是在工作,而是像个疯子似的在胡搞乱来。学生越来越惊恐和悲哀地看着老师的脸,只见这张脸抽搐得扭曲了,露出一种绝望的神情,这好像是愤怒,好像是意志的努力————希望实现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人类有了这种希望就不能不受到惩罚。

    几个星期过去了。梅利齐与老师寸步不离,夜里也不去睡觉。过了三夜以后,极度的疲惫终于征服了弗兰切斯科。他在熄灭了的炉灶旁蜷曲在靠背椅上打个盹。

    窗户上已经出现拂晓时的灰白色。睡醒了的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列奥纳多坐在一张小桌子旁,手里拿着鹅毛笔,弯着腰,在纸上书写着密密麻麻的数字。

    突然间,他的身体轻轻一摇晃,鹅毛笔从手里掉下来,头耷拉下来,越来越低。他做了一次努力想要站起来,想要召唤弗兰切斯科,可是刚刚发出的叫喊声却停滞在嘴唇上了,整个身躯沉重地倒在桌子上,把桌子撞倒了。蜡烛掉到地上。梅利齐被响声惊醒,跳起来。在昏暗的晨曦中,他看见老师躺在地上,桌子翻倒了,蜡烛熄灭了,纸片散乱在地上。受到惊吓的燕子在屋里盘旋起来,扇动着的翅膀触到天棚上和墙壁上。

    弗兰切斯科明白了,老师又发病了。

    病人好几天昏迷不醒,躺在床上不断说胡话,仍然继续数学运算。他苏醒过来以后马上就要绘制飞行器构造图。

    “不行,老师,您不能任性!”弗兰切斯科叫喊道,“我宁肯死,也不准许您在完全康复之前动手工作……”

    “放到什么地方去了?”病人懊丧地问道。

    “不管放到什么地方去了,您都不必担心————会妥善保管好的。等到您起床以后,全都归还您……”

    “放到什么地方去了?”列奥纳多又重复了一遍。

    “拿到阁楼上去了,并且把门上了锁。”

    “钥匙在哪儿?”

    “在我这里。”

    “给我。”

    “得了吧,先生,您要它有什么用?”

    “给我,快点儿!”

    弗兰切斯科故意拖延。病人的两眼闪着怒火。为了不激怒他,梅利齐把钥匙给了他。列奥纳多把钥匙藏在枕头底下,这才放心。

    他的病情开始好转,比弗兰切斯科设想的要快。

    4月初,有一天过得很平静,跟胡利埃莫修士一起下象棋。晚上,弗兰切斯科由于一连数夜没有睡觉而筋疲力尽,坐在老师脚下的长椅上,头靠在行李上打起瞌睡来。突然,他好像是被人猛然推了一下,惊醒了。他听了听,听不见老师入睡的呼吸声。小灯熄灭了。他点上灯,发现床上空了;他找遍了楼上所有的房间,把巴蒂斯塔·维兰尼斯叫醒————他也没有看见列奥纳多。

    弗兰切斯科想要到楼下画室去看看,可是想起了藏在阁楼上的图纸,便往那里跑去,推开没有上锁的门,发现列奥纳多没有穿好衣服坐在地板上,他面前一个木箱子翻过来充当桌子,他在一个小蜡头微弱的光亮下书写————可能是在为机器进行运算,嘴里很快地嘟哝着,好像是在说梦呓。这种嘟哝声,还有那双闪闪发亮的眼睛、蓬乱的白发、由于精神高度集中而皱起的眉毛、向下耷拉着的瘪嘴角————整个这张脸都显示出衰老无力,让人觉得很陌生,好像是以前没有见到过,弗兰切斯科感到可怕,停在门口不敢走进去。

    列奥纳多突然抓起铅笔,在一张纸上用力划掉密密麻麻的数字,结果折断了笔尖,然后回头看看,发现了学生,脸色煞白,站了起来,身体摇摇晃晃。

    弗兰切斯科奔过去搀住他。

    “我跟你说过,”老师奇怪地冷笑着,小声说道,“弗兰切斯科,我很快就会结束。你看,现在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现在你不必担心了,我再不干了。够了!我老啦,愚蠢了,比亚斯特罗还愚蠢。什么都不知道。以前知道的,现在也都忘了。我搞什么翅膀呢……见鬼去吧,让一切都见鬼去吧!”

    他从桌子上抓起那些纸,揉成一团,撕得粉碎。

    他的病情从那天起恶化了。梅利齐预感到他这次已经站不起来了。病人有时一连数天昏迷不醒。

    弗兰切斯科在宗教上很虔诚。他纯朴地相信教会所教的一切。凡是与列奥纳多有过密切交往的人都受到了他那“有害的妖术”的恶劣影响,唯有弗兰切斯科没有受到。他知道老师不会履行教会的各种仪式,可是凭着爱的本能,仍然觉得列奥纳多并不是个不信神的人。他对此并没有深入考虑,也没有询问。

    可是一想到老师有可能死前不进行忏悔,他不禁惊惧起来。他为了拯救老师的灵魂,宁可把自己的灵魂贡献出来,但他却不能跟他谈这个问题。

    一天夜里,他坐在病人床头,一边看着他,一边思考着这个可怕的问题。

    “你在想什么呢?”列奥纳多问道。

    “胡利埃莫修士今天上午来过,”弗兰切斯科说,有些答非所问,“想要见见您。我说不能见……”

    老师直盯着他的眼睛,只见那里面表现出哀求、恐惧和期望的神色。

    “弗兰切斯科,你想的不是这个。你为什么不愿意告诉我?”

    学生沉默不语,低下了头。

    列奥纳多全都明白了。他把脸转去,现出阴郁的神色。他一直想要死的时候能跟活着时一样————自由自在和真诚坦率。可是又很可怜弗兰切斯科:难道现在在面临死亡的最后时刻里搅乱他的信仰吗?让这个唯一没有受到他的不良影响的学生受到诱惑吗?

    他又看了看学生,把自己一只骨瘦如柴的手放在他的手上,微笑着小声说道:

    “我的孩子,你打发人去找胡利埃莫修士,请他明天上午过来。我想要进行忏悔和领圣餐。也请吉利昂先生过来一趟。”

    弗兰切斯科什么都没有回答,只是怀着无限感激的心情亲吻了列奥纳多的手。

    九

    第二天是4月23日,耶稣受难周的星期六,公证人吉利昂先生来了以后,列奥纳多把自己的遗愿告诉了他:四百佛罗伦作为遗产留给几个弟弟————以此表示跟他们结束诉讼而完全和解————这笔钱可暂时由佛罗伦萨市新圣玛丽亚教堂的财务总管代为保存;把书籍、科学仪器、机器、手稿以及尚未从国王财政部领到的剩余部分俸禄留给弗兰切斯科·梅利齐;把杜克卢城堡里一切家什以及坐落在米兰韦切利城门外的葡萄园一半留给仆人巴蒂斯塔·维拉尼斯,该葡萄园的另一半留给学生安得雷亚·萨拉伊诺。

    至于安葬仪式等事宜,他请公证人按梅利齐的意见办理,因为他已经指定梅利齐为遗嘱执行人。

    弗兰切斯科和吉利昂先生一起决定这样来安排殡葬事宜,以便表明列奥纳多跟种种谣传恰好相反,至死都是天主教忠诚的儿子。

    病人对这样的安排表示赞同,希望弗兰切斯科要设法使出殡安葬仪式隆重,因此举行安魂弥撒时不是像所设想的那样点燃八磅蜡烛,而是点燃九磅蜡烛,布施给乞丐的钱不是五十个土伦苏,而是七十个。

    遗嘱准备好以后,只需要见证人签字了,可是列奥纳多想起了自己的老女仆,厨娘玛杜琳娜。吉利昂先生不得不增加一个条款,让她得到一件上好呢绒面料的黑衣服、一顶呢面毛皮帽子和两个杜卡特金币————算是对她多年来忠心耿耿的侍奉的褒奖。死者对可怜的女仆的关注,让弗兰切斯科深为感动,让他再一次体验到所熟悉的怜悯之心。

    胡利埃莫修士走进来,所有的人全都回避。

    修士从病人的房间里出来以后,告诉弗兰切斯科,列奥纳多怀着虔诚和对上帝的一片忠心履行了教会的一切仪式,使他彻底放下心来。

    “不管人们怎样谈论他,我的孩子,”胡利埃莫修士最后说,“他证明自己没有辜负上帝的神谕:‘心地纯洁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必定能见到神’ 15 。”

    夜间,病人呼吸困难起来。梅利齐担心他死在自己的怀里。

    拂晓前————这天是4月24日,基督复活的星期天————病情有所好转。可是仍然喘息得很厉害,房间里闷热,弗兰切斯科打开窗户。白色的鸽子在蓝天上飞翔,复活节的钟声在空中回荡。可是濒死者已经什么都看不见了,什么都听不见了。

    他觉得仿佛有一块巨石落下来压到他的身上,越来越沉;他想要坐起来,把石头推开,可是办不到————使出最后的力量,他突然解脱了,扇动着两只巨大的翅膀,飞升起来;可是又有石头落下来,越聚越多,压迫着他;他再次进行挣扎,又取得了胜利,飞翔起来————如此反复,无尽无休。一次压力比一次大,他用的力量也越来越大。最后,他终于感到已经无力挣扎了,最后绝望地大叫一声:我的神!我的神!你为什么抛弃了我?————于是他屈服了。刚刚屈服————他立刻明白了,石头和翅膀,重压和飞升,向上和向下————原来是一回事:反正不是飞起来就是跌落下去。他飞起来,跌下去,已经不知道这是无限运动在轻轻地波动,还是母亲抱着他摇晃哄他睡觉。

    周围的人一连好几天都觉得他的身体好像是活人一样;可是他没有复苏过来。终于在5月2日早晨,弗兰切斯科和胡利埃莫修士发现他的呼吸在减弱。修士念起了倒头经。

    过了一会儿,学生摸摸老师的心脏,感到已经不跳动了。他给他合上了眼睛。

    死者的脸没有发生很大变化,表情还像生前常有的那样————安详而又精神集中。

    门窗都大敞四开————弗兰切斯科带着巴蒂斯塔·维拉尼斯和年老的女仆玛杜琳娜在洗遗体。

    这时,近几天来被人遗忘了的驯化的小燕子在楼下画室里感到了自由,经过楼梯和楼上的各个房间,飞进了安放死者的那个房间。在他的上面盘旋了几圈之后,也许是按照习惯,落到列奥纳多两只交叉在胸前的手上。周围燃着安魂的蜡烛,在清晨的阳光下,烛光显得很暗淡。小燕子停了一会儿之后,突然飞起来,在室内又盘旋几圈,然后从开着的窗户向天上飞去,发出欢快的叫声。弗兰切斯科觉得老师最后一次做了他所喜欢的事————把带翅膀的俘虏放归自由的天地了。

    根据死者的遗愿,他的遗体停放了三天,但不是在太平间里————弗兰切斯科不愿意这样————而是在他咽气的那个房间里。

    出殡仪式严格遵照遗嘱中的规定举行:教堂神父、诵经师、主教和副主教、修士护送棺椁;六十个乞丐拿着六十根蜡烛;安布瓦斯四座教堂做了三次大型弥撒和三十次小型弥撒,而且点了十磅重的粗蜡烛;七十个土伦苏施舍给市立圣拉撒路医院里的穷人。最虔诚的人们根据这些特征能够确信,在安葬天主教会的一个忠诚的儿子。

    他被安葬在圣弗洛伦腾修道院里。可是坟墓很快就被遗忘,跟地面一样平了,安布瓦斯对他的记忆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列奥纳多所安息的地方,是后人所不知的。

    弗兰切斯科把老师死亡的消息往佛罗伦萨写信报告给了他的弟兄:

    “他对我来说比父亲还重要,我无法表达他的死给我带来的痛苦。我只要活在世上一天,便永远悲痛地悼念他,因为他对我的爱是博大而又温柔的。我想,每一个人都因失去了这位伟大人物而悲痛,大自然再也不能造就另一个这样的人物了。————如今,愿上帝保佑他永远安息吧。”

    注解:

    1彭透斯企图阻止人们信奉酒神狄俄倪索斯,因而被参加酒神节游行的妇女们撕碎致死。

    2《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九节。

    3《圣经·马太福音》第三章第十一节。

    4《路加福音》第四章第九至十二节。

    5《路加福音》第四章第十三节。

    6《路加福音》第十七章第六节和《马可福音》第十一章第二十三节。

    7《马太福音》第十二章第二十五、二十六节。

    8《马太福音》第十章第十六节。

    9《马太福音》第六章第二十五至二十八节。

    10《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七节。

    11《马太福音》第十一章第十六节。

    12《路加福音》第十二章第五十一节。

    13《马太福音》第二十八章第四十五至五十节。

    14《约翰福音》第十一章第三十节。

    15《马太福音》第五章第八节。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